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Apple II:新时代的曙光

集成产品

乔布斯在个人电脑节的展厅里四处考察一番后,觉得字节电脑商店老板保罗·特雷尔说得没错:个人电脑应该成套进行出售。他当机立断,下一代苹果电脑要有美观的外壳和一个内置键盘,还要实现从电源到软件的端到端集成。他回忆说:“我的愿景是打造全球首款完美整合所有部件的电脑,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再是少数可以自行组装电脑、知道如何购买变压器和键盘的计算机爱好者。从数量上看,希望电脑拿到手就能用的一般用户比计算机爱好者要多上1000倍。”

1976年那个劳工节的周末,沃兹尼亚克在酒店房间里调整新一代电脑的原型机,也就是未来的Apple II。乔布斯对Apple II寄予厚望,希望这款电脑能把公司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他们只把原型机拿出去过一次。一天深夜,他们找了个会议室,想用会议室里的彩色投影电视机进行测试。沃兹尼亚克有一个奇特的想法,就是可以让电脑芯片处理色彩,他想看看这个方法能否适用于投影电视(用投影仪在类似电影屏幕上显示图像的电视机)。沃兹尼亚克说:“我觉得投影仪的色彩电路系统应该跟电脑不一样,我的色彩显示方法在电视上应该不兼容。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AppleII跟投影仪连接起来,结果运行得顺畅完美、天衣无缝。”他在键盘上一番敲击后,会议室另一头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线条和螺旋图案。唯一看到首台Apple II的外人是视讯光束电视放映机公司(VideoBeam)的销售经理吉姆·泰勒(Jim Taylor)。他说自己已经看过市面上的所有电脑,他想买的只有这一台。

生产成套的Apple II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他们考虑把苹果的股权出售给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乔布斯找到阿尔·奥尔康,希望他给自己一个机会向雅达利高层做演示。奥尔康为乔布斯约到了跟雅达利总裁乔·基南(Joe Keenan)的会面,不过基南比奥尔康和布什内尔保守得多。奥尔康回忆说:“乔布斯进来做演示,但乔完全受不了他。他对史蒂夫的卫生习惯极为不满。”乔布斯不但没有穿鞋,还一度把脚翘在桌子上。基南冲他大吼:“我们不会买这个破玩意儿的,把你的臭脚从桌子上拿下来!”奥尔康说自己当时心里想的是:“好吧,没戏了。”

9月,康懋达电脑公司(Commodore Computer)的查克·佩德尔(Chuck Peddle)来到乔布斯家里看他演示电脑模型。沃兹尼亚克回忆说:“我们把史蒂夫家的车库门打开,阳光满地。查克穿着一身西装,戴着牛仔帽走了进来。”佩德尔非常喜欢Apple II,便安排他们在几周后给公司高层做一次演示,地点就在康懋达的总部。乔布斯到场后对对方说:“贵公司可能会愿意出资几十万元收购苹果。”沃兹尼亚克被这个“荒唐”的提议惊得目瞪口呆,但是乔布斯却继续推销,毫不动摇。几天后,康懋达的高层打来电话,说他们觉得自行开发电脑的成本更低。乔布斯并没有因此感到气恼和惋惜,因为他调查过这家公司,认为管理层“品格低劣”,根本不值得合作。沃兹尼亚克对融资失败也不以为意,但9个月后,康懋达推出了名为“康懋达PET”的电脑,这让热爱电子工程的沃兹尼亚克感觉受到了冒犯和伤害。“他们这么快赶出了一个如此粗制滥造的产品,让我感觉特别恶心。他们本来可以拥有苹果的。”

康懋达的融资尝试让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之间的潜在冲突浮出水面:两个人对苹果的贡献真的一样大吗?他们应该如何分配利益?沃兹的父亲杰里·沃兹尼亚克崇尚工程师的价值,认为工程师的贡献要超过企业家和营销人员。因此他觉得苹果的大部分钱应该给他儿子。一次,杰里当面告诉来到家里的乔布斯:“你一分钱都不该拿,你什么都没做。”这番话把乔布斯给说哭了,但乔布斯哭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他一向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乔布斯告诉沃兹尼亚克,他愿意退出合伙企业:“如果我们不能平分,公司可以全部归你。”但沃兹尼亚克对这段合作关系的认识比父亲更清醒——要不是乔布斯,他可能还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会议上免费分享自己设计的电路板原理图,是乔布斯把他的天才设计做成了一门初见起色的生意——就像之前出售蓝盒子那样。他认为两人应该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要想让Apple II大获全胜,仅靠沃兹尼亚克杰惊世骇俗的电路设计是远远不够的。电路板必须经过包装和集成,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消费产品,而这些正是需要乔布斯大展身手的环节。

乔布斯首先请之前退出的合伙人罗恩·韦恩来设计外壳。韦恩说:“我觉得他们应该没钱,所以我设计的外壳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普通的金属车间就可以将其生产出来。”这款外壳由树脂玻璃制成,以金属条固定,还有一个拉盖,拉下来就可以盖住键盘。

乔布斯不喜欢这款外壳。他理想中的设计应该简约而优雅,让苹果电脑独具一格,因为其他电脑的外壳都是笨重的灰色金属。一天,乔布斯在梅西百货家用电器区闲逛时看到了美膳雅公司(Cuisinart)的食品加工机,不禁眼前一亮,于是决定用轻型模压塑料制造一款光滑的电脑外壳。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一次会议上,他出价1500美元聘请了当地顾问杰里·马诺克(Jerry Manock)来做外壳设计。马诺克打量了一下乔布斯,表示要先付钱后设计。乔布斯不同意,但马诺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用几周时间设计出一个泡沫塑料的电脑外壳,简约整洁,散发着友好的气息。乔布斯见之兴奋不已。

接下来就是电源的问题。沃兹尼亚克这样的数字极客对电源这种不起眼的配件毫不在乎,但乔布斯认为电源也是电脑的核心组件。具体而言,乔布斯希望电脑的供电可以避免使用风扇(这也是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坚持的原则)。因为他觉得电脑里的风扇会破坏禅境,让人分心。于是乔布斯去雅达利公司找阿尔·奥尔康商量。奥尔康精通老式的电子工程。乔布斯回忆说:“阿尔介绍我认识了罗德·霍尔特。他超级聪明,烟不离手,信奉马克思主义,离过好几次婚,万事精通。”像马诺克和其他第一次见到乔布斯的人一样,霍尔特看了乔布斯一眼,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表示“我的设计费用很高”。乔布斯觉得这个人值得出高价,便说成本不是问题。霍尔特说:“他连哄带骗地让我开始工作。”霍尔特后来加入了苹果,成为全职员工。

霍尔特没有使用传统的线性电源,而是做了一款类似示波器电源的设计。这种电源每秒钟的开关切换次数不是60次,而是数千次。这样一来,电源的电能储存时间大大减少,释放的热量也随之减少。乔布斯后来说:“那个开关电源就像Apple II电脑上的逻辑电路板一样,都是革命性的产品。罗德并没有因此得到太多的赞誉,但他值得在科技史上留名。现在的每一台电脑都使用开关电源,这都是剽窃了罗德的设计。”沃兹尼亚克纵有百般才华,也搞不出这样的设计。沃兹说:“我对开关电源只是一知半解。”

乔布斯的父亲曾经告诉他,追求完美意味着对工艺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毫不懈怠。乔布斯用这个理念指导了Apple II内部电路板的布局。他因为线路不够直而否决了最初的一版设计。

追求完美的激情让乔布斯的天性得以释放,他控制狂的本能也变本加厉。大多数黑客和计算机爱好者都喜欢自己改装电脑,定制各种零配件安装到电脑里。但乔布斯觉得这一做法有损于端到端的无缝用户体验。他坚持只留2个插槽,一个给打印机,一个给调制解调器。而骨子里是个黑客的沃兹尼亚克并不同意这点,他希望在Apple II上留出8个插槽,这样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接入各种小型电路板和外接设备。沃兹尼亚克回忆说:“我一般情况下都很好说话,但这次我告诉他:‘如果那是你想要的电脑,你就自己去买一台吧。’我知道像我这样的用户最终都会想给电脑添加点儿东西。”这次争执以沃兹尼亚克的胜利告终,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权力日渐式微,“我当时还能跟史蒂夫抗衡,后来就没有这个地位了”。

迈克·马库拉

所有的研发都需要经费。乔布斯说:“生产塑料外壳的成本约为10万美元,实现量产需要差不多20万美元。”他又去找诺兰·布什内尔,这次是以苹果的少数股权作为交换,希望得到投资。布什内尔说:“他说如果我能投5万美元,他愿意给我1/3的股权。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拒绝了。往事虽然不堪回首,有时会觉得欲哭无泪,但也是很值得回味的。”

布什内尔建议乔布斯去找唐·瓦伦丁(Don Valentine)试试。瓦伦丁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曾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任营销经理,后来创办了风险投资界的先驱公司红杉资本。瓦伦丁身穿蓝色西装和系扣衬衫,打着斜条纹领带,开着一辆奔驰来到了乔布斯家的车库。他对乔布斯的第一印象是此人衣冠不整,身上还有股怪味儿。“乔布斯那时候的追求是成为反主流文化的化身,他留着小胡子,身材消瘦,看上去就像胡志明。”瓦伦丁回忆说。

然而,瓦伦丁之所以成为硅谷的顶尖投资者,是因为他并不以貌取人。乔布斯的外形固然让人满腹狐疑,但更让瓦伦丁担心的是乔布斯对市场营销一窍不通,似乎满足于挨家挨户进行推销的模式。瓦伦丁告诉他:“要想拿到我的投资,你得找个合伙人。这个人要懂得市场营销和分销网络,还要会写商业计划书。”在年长的人向他提供建议的时候,乔布斯的态度往往呈两极分化——要么勃然色变,要么欣然接受。这次,他接受了瓦伦丁的建议,回答说:“给我三个推荐人选吧。”于是瓦伦丁推荐了三个人,乔布斯分别与他们见了面,并跟其中一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个人叫迈克·马库拉,是苹果未来20年发展的关键人物。

马库拉当时只有33岁,但已经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他曾先后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和英特尔工作。这些公司上市之后,他因持有股票期权而成为百万富翁。他个性谨慎,精明强干,高中时期练过体操,到现在的一举一动也敏捷准确。他非常擅长制定定价策略,打造分销网络,他在市场营销和金融领域也颇有研究。他虽然个性略显保守,但享受财富的时候却毫不含糊。赚到钱之后,他在塔霍湖建了一栋房子,后来又在伍德赛德的山上建了一座豪宅。第一次来乔布斯家的车库跟乔布斯见面时,他没有像瓦伦丁那样开深色奔驰,而是开了一辆金光闪闪的科尔维特敞篷跑车。马库拉回忆说:“我走到车库的时候,沃兹就坐在工作台旁边,他立刻开始向我展示Apple II。他和史蒂夫都该理发了,但更吸引我的是工作台上的新电脑。头发随时都能剪,这么棒的产品可不是天天都能见到的。”

乔布斯一见到马库拉就心生好感。“他个子不高,当年在英特尔争取市场营销的最高职位时受挫。我觉得基于这个原因,他很想证明自己。”乔布斯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光明磊落,正直公正。“看得出来,即使他有机会算计你,他也不会这么做。他的道德感很强。”沃兹尼亚克也觉得马库拉非常不错:“我觉得他是全世界最和善的人,更棒的是,他真的很喜欢我们的产品!”

马库拉建议乔布斯跟他一起写商业计划书。马库拉说:“如果写得好,我个人也会投资,如果写得不好,这几周就当免费给你干活儿了。”于是乔布斯晚上会去马库拉家里,他们一起调整预测目标,共商创业大计,直到深夜。乔布斯回忆说:“我们做了很多假设,比如多少个家庭会买个人电脑,有时候会聊到凌晨四点。”最后的商业计划书大部分是马库拉写的。“史蒂夫总说‘下次我把这部分写好带来’,但他一般都会拖延,所以我干脆自己写了。”

在商业计划书中,马库拉提出了宏大的设想,他的目标群体不仅仅是电脑爱好者。沃兹尼亚克回忆说:“他想让电脑走近普通人,进入普通家庭,让他们可以记录自己最喜欢的菜谱或家庭账单。”马库拉提出大胆预测:“我们将在两年内成为一家《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公司。电脑行业方兴未艾,这样的机会十年一遇。”虽然后来苹果花了7年才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公司,但马库拉预测的趋势是准确无误的。

马库拉提出成为合伙人,持有公司股权的1/3,作为回报,他会为公司提供高达25万美元的信用额度。苹果将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他、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三人各持26%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留作吸引未来投资者之用。他们三个在马库拉家游泳池边的小屋会面,签署了协议。乔布斯回忆说:“我当时想,迈克可能再也见不到这25万美元了,他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我觉得很有魄力。”

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时候说服沃兹尼亚克全职加入了。沃兹问:“为什么我不能把创业当作兼职,同时留着惠普这个‘铁饭碗’呢?”马库拉说这样行不通,他给了沃兹几天时间考虑。沃兹尼亚克回忆说:“一想到自己开公司,我心里就非常没底,因为我得向别人发号施令,控制他们。我早就下定决心,不要成为一个掌权者。”所以他来到马库拉的池畔小屋,表示自己是不会离开惠普的。

马库拉耸耸肩,接受了他的决定,但乔布斯却万分沮丧。为了达成目的,他使出浑身解数:他对沃兹尼亚克连哄带骗;他搬来救兵,请朋友帮忙当说客;他痛哭流涕,大喊大叫,暴跳如雷。乔布斯甚至跑到沃兹尼亚克父母家里,泪流满面地向杰里求助。时至今日,沃兹尼亚克的父亲已经意识到好好投资Apple II是大有钱赚的,于是他加入了乔布斯的阵营。“我在公司和家里都会不断地接到电话,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好多朋友都给我打电话,说我的决定是错误的。”但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最后,高中时代雄鹿薯条俱乐部的好友艾伦·鲍姆打来了电话:“你真的应该放手一搏。”鲍姆说,如果沃兹全职加入苹果,他不一定非做管理不可,他可以继续当工程师。沃兹尼亚克后来说:“他一语中的。我就是希望可以安心待在公司的最底层,老老实实做个工程师。”他给乔布斯打电话,说做好了全职加入苹果的准备。

1977年1月3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买断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9个月前成立的合伙企业。苹果电脑公司的成立在业界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当月,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开展了一个会员调查,结果显示,181名会员拥有个人电脑,其中只有6个人用的是苹果电脑,但乔布斯坚信Apple II会改变这一局面。

对乔布斯来说,马库拉是父亲一般的人物。跟乔布斯的养父一样,他纵容乔布斯的我行我素,但跟乔布斯的生父一样,他最终也把乔布斯抛弃了。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说:“马库拉和乔布斯的关系就像亲生父子一样。”马库拉开始把市场营销和销售的知识倾囊相授给乔布斯。乔布斯回忆说:“迈克真的对我关爱有加。我们两个人的价值观很一致。他强调创业的目标一定不能是赚钱,而应该是创造出你相信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基业稳固、长盛不衰的公司。”

马库拉在一页纸上写下了一篇名为《苹果营销哲学》的文章,强调了营销的三个要点。第一点是“共鸣”,就是要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我们会比其他任何企业都更加充分地了解用户需求。”第二点是“专注”,“为了出色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必须心无旁骛,放弃所有无关紧要的心思和追求。”第三点同样重要,叫作“灌输”,其中心思想是人们对一个公司或产品的印象基于其对外传递的信号。他写道:“消费者的确会以貌取物。即使我们拥有最好的产品、最佳的品质和最强大的软件,但是如果产品的呈现方式粗糙敷衍,人们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也是草草了事;如果我们以一种充满创意、专业认真的态度进行呈现,消费者就会被我们传递和灌输的积极信息浸染渗透,我们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的意识当中确立起来。”

在乔布斯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他会比其他任何一位商业领袖都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欲望,他会心无旁骛地研发几个核心产品,精心设计营销策略、品牌形象乃至包装,有时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境地。他说:“当消费者打开iPhone或iPad的包装盒时,我们希望当时的触觉体验会给他们对产品的感知定下基调。这是迈克教给我的。”

里吉斯·麦肯纳

打造完美用户体验的第一步就是聘请硅谷首屈一指的公关人才里吉斯·麦肯纳为苹果做广告策划。麦肯纳来自匹兹堡的一个工人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他骨子里如钢铁般坚韧,为人处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于麦肯纳大学辍学,曾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后来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公关广告公司。他有两大特长,一个是特别擅长拓展记者人脉,为自己的客户争取独家采访的机会;另一个是他的广告策划和宣传方案令人过目不忘,可以成功打造产品(如微晶片)和品牌的知名度。他的一个代表作就是英特尔杂志广告系列,没有像一般广告一样使用乏味的业绩表,而是利用色彩斑斓的赛车和筹码来彰显产品性能。这些广告让乔布斯眼前一亮。他打电话给英特尔问广告是谁做出来的,对方回答是“里吉斯·麦肯纳”。乔布斯回忆说:“我问麦肯纳是什么,他们说这是个人名。”于是乔布斯打电话到麦肯纳的公司,但麦肯纳不接电话,结果乔布斯的电话被转接到客户经理弗兰克·伯奇(Frank Burge)那里,伯奇试图劝阻他,但乔布斯锲而不舍,几乎每天都打来电话。

面对乔布斯的“穷追猛打”,伯奇终于屈服,同意开车到乔布斯家的车库看看。他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第一印象:“我的天哪,这个家伙真是人不人鬼不鬼,我可不想跟这个小丑浪费时间,但也不能对他太过粗鲁无礼。”在跟蓬头垢面的乔布斯交流之后,有两件事给伯奇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这个年轻人超级聪明。第二,他滔滔不绝,我一句都听不懂。”

于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获邀去见了里吉斯·麦肯纳本人(麦肯纳的名片别出心裁,上面写的就是“里吉斯·麦肯纳本人”)。在这次会面中,一贯羞涩的沃兹尼亚克成了大动肝火的那个人。沃兹尼亚克正在写一篇关于苹果的文章,麦肯纳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就表示内容过于专业,需要修改得生动一些。沃兹尼亚克厉声说:“我不想让任何搞公关的人碰我的稿子。”麦肯纳闻之不悦,说那没什么好谈了,他们可以离开他的办公室了。麦肯纳回忆说:“但分开后,史蒂夫立刻打电话给我,说希望能再跟我见面谈一谈。这次他没有带沃兹来,我们两个一拍即合,聊得很投机。”

麦肯纳安排团队为Apple II设计宣传册。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掉了罗恩·韦恩设计的商标。原来的商标是华丽的维多利亚版画格调,并不符合麦肯纳色彩绚丽、奔放活泼的广告风格。艺术指导罗布·雅诺夫(Rob Janoff)受命设计苹果的新商标。乔布斯的要求是“不要可爱的设计”。雅诺夫设计了一款简约的苹果图标,提供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完整的苹果,另一个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第一个完整的苹果看上去太像樱桃了,所以乔布斯选了被咬了一口的图标。他还选了一个有6种颜色条纹的版本,在大地绿和天空蓝之间夹杂着另外4种绚丽的色彩,这样一来,印制成本将会大大增加。麦肯纳还在宣传册的上面印了一句格言,相传是达·芬奇的名言,后来这个理念也塑造了乔布斯的设计哲学:“至繁归于至简”。

一鸣惊人

Apple II确定在首届西海岸电脑展览会上推出。这次展览会由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忠实拥趸吉姆·沃伦(Jim Warren)策划举办,时间是1977年4月,地点在旧金山。乔布斯拿到展览会的信息手册后,立刻给苹果订了一个展位。他想在展厅最靠前的位置为Apple II举行声势浩大的新品发布会,所以付了5000美元的订金,这个数字让沃兹尼亚克震惊不已。沃兹尼亚克说:“史蒂夫认为我们要举行隆重的发布仪式,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研发了一个伟大的机器,创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

这是马库拉的营销理念的一次实际应用:通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公司和产品的卓越品质“灌输”给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在发布新品的时候。这一理念也反映在乔布斯对苹果展示的精心布置上。其他参展公司用的是折叠桌和硬纸板做的海报,但苹果的展台铺着黑色天鹅绒布,还有一大块背光有机玻璃,上面是雅诺夫新设计的公司标识。他们展示了三台Apple II——当时制作完成的只有这三台,但他们在展台后面堆了很多箱子,显得存货充足。

运到现场的电脑外壳有一些小瑕疵,乔布斯对此大为光火,让手下的几个员工赶紧打磨抛光。“灌输”的理念也成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穿衣指南。马库拉让他们在旧金山的一家裁缝铺做了三件套西装,两个人穿上都有点儿滑稽,好像青少年穿上了晚礼服。沃兹尼亚克说:“马库拉说我们要衣着体面,他教了我们如何登台亮相,如何与人互动。”

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Apple II的乳白色外壳圆润光滑,看起来既坚固耐用,又亲切友好。相比之下,其他展台上金属外壳的机器和裸露的主板令人望而却步。苹果在展会上收到了300份订单,乔布斯还在这里结识了日本纺织品制造商水岛聪(Mizushima Satoshi),此人后来成为苹果在日本的首个经销商。

尽管身穿定制西服,耳旁还有马库拉的谆谆教诲,沃兹尼亚克依然难以抑制自己爱搞恶作剧的冲动。他设计展示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姓氏猜国籍,然后输出与他们种族相关的笑话。他还虚构了一款名为扎尔泰(Zaltair)的新电脑,设计分发产品手册,里面尽是各种各样夸张的广告词,比如“想象一辆有5个轮子的汽车”。连乔布斯都信以为真,他看到图表对比显示Apple II的性能超过了扎尔泰,还感到非常骄傲,8年后,沃兹把产品手册装裱一新,送给乔布斯做生日礼物,直到这时,乔布斯才知道原来这只是沃兹搞的恶作剧。

迈克·斯科特

苹果现在是一家真正的公司了,有十来个员工,有信用额度,有来自客户和供应商的日常压力。公司甚至终于搬出了乔布斯家的车库,在库比蒂诺的史蒂文斯溪大道租了一间办公室,距离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就读的高中不到两千米。

乔布斯的职责与日俱增,但他并不能从容应对。他向来喜怒无常,脾气暴躁。雅达利可以安排他上夜班,但苹果不行。马库拉说:“他越来越专横,批评的言辞也越来越尖锐。他会直接说‘这个设计看着像一坨屎’。”乔布斯对沃兹尼亚克手下的年轻程序员兰迪·威金顿(Randy Wigginton)和克里斯·埃斯皮诺萨(Chris Espinosa)尤其粗暴。那时刚从高中毕业的威金顿说:“史蒂夫会走进来,扫一眼我做的设计,然后说我做得跟屎一样,他根本不知道我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

乔布斯的个人卫生也是个问题。他依然坚信因为他吃素食,所以不需要使用体香剂,也不用经常洗澡,虽然各种证据都能证明并非如此。马库拉说:“我们真的会把他揪到门外,告诉他洗个澡再过来。开会的时候,我们都得对着他的那双脏脚。”有时为了缓解压力,乔布斯会把脚泡在马桶里——身边的同事对这种解压方式不敢苟同。

不喜欢与人对抗的马库拉决定聘请迈克·斯科特担任公司总裁,加强对乔布斯的管束。马库拉和斯科特在1967年的同一天加入仙童半导体公司,两人的办公室相邻,生日也是同一天,每年都一起庆祝。1977年2月,斯科特32岁,在二人的生日午餐会上,马库拉邀请他担任苹果公司的新总裁。

从履历上看,斯科特是担任苹果公司总裁的完美人选。当时他负责管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一条生产线,深厚的工程学知识让他做起管理工作来得心应手。但他本人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斯科特体重超标,饱受痉挛和健康问题的折磨,神经高度紧张,在大厅走路的时候都会紧握拳头。他也很爱争辩。在跟乔布斯过招的时候,这一点有利有弊。

沃兹尼亚克很快就赞同了聘用斯科特。他跟马库拉一样讨厌处理乔布斯带来的冲突。不出意料,乔布斯的反应更为矛盾,他说:“我当时只有22岁,我也知道自己没有准备好经营一家真正的公司,但苹果就是我的孩子,让我很难舍弃。”交出任何控制权都让乔布斯痛苦万分。他纠结了许久,跟沃兹吃午饭的时候也会和他长聊,有时是在沃兹最喜欢的大男孩汉堡店,有时在乔布斯最喜欢的美好地球餐厅。最终,乔布斯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大家管迈克·斯科特叫“斯科蒂”(Scotty),以便跟迈克·马库拉区别开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控乔布斯。乔布斯喜欢边散步边聊天,斯科蒂一般就在散步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斯科特回忆说:“我第一次跟他散步,是告诉他要勤洗澡。他说,作为交换,我也要读一下他那些果蔬饮食书,用这种方式减肥。”斯科特自始至终没有接受果蔬饮食,也没有减重多少,而乔布斯的卫生习惯也只是做了细微的调整。“史蒂夫坚持每周只洗一次澡,说只要他保持果蔬饮食习惯,这个频率就足够了。”

乔布斯的控制欲很强,蔑视权威,而斯科特加入苹果的使命就是管束乔布斯,两个人之间注定会出现矛盾,尤其是当乔布斯发现斯科特是少数几个不会屈服于他意志的人之一时。斯科特说:“我跟史蒂夫之间的较量是看谁更固执,而这是我的强项。他需要经常被敲打,而他肯定不喜欢这样。”乔布斯后来说:“最常被我大吼大叫的人就是斯科特。”

他们早期因为工牌编号问题起过冲突。斯科特把“1号”给了沃兹,“2号”给了乔布斯。乔布斯自然要求当“1号”员工。斯科特说:“我不会给他的,因为这只会助长他的气焰。”乔布斯因此大发脾气,甚至气哭了。最后,乔布斯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可以要“0号”。斯科特就由着他了,但是在美国银行的工资系统中,乔布斯还是“2号”,因为银行要求员工的编号必须是正整数。

除了性格脾气上的冲突,两个人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分歧。与乔布斯在餐厅偶遇后被聘用的杰伊·埃利奥特(Jay Elliot)指出,乔布斯有一个明显的特质:“他对产品充满执念和热情,力求完美。”而迈克·斯科特从来不会让追求完美的热情凌驾于务实精神之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在设计Apple II外壳的时候,苹果聘请潘通公司(Pantone)给产品所用的塑料确定颜色,潘通公司的米色有2000多种,“但没有一个可以满足史蒂夫的要求”,斯科特叹为观止,“他想再创造出一种颜色,所以我必须制止他”。调整外壳设计的时候,乔布斯花了好几天,苦苦思索边角的圆滑程度,斯科特说:“我不在乎角有多圆,赶紧定下来就行。”还有就是工程师的工作台。斯科特想要标准的灰色,而乔布斯坚持要定制纯白色的工作台。种种矛盾难以调和,最终两个人来找马库拉,让他决定谁有最终的订单签署权。马库拉站在了斯科特这边。乔布斯还坚持苹果要给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他想把Apple II的保修期定为一年。斯科特目瞪口呆,因为行业惯例是90天。有一次,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争执不下,乔布斯又哭了。他们绕着停车场走了一圈又一圈,以此平复心情,最终,斯科特决定做出让步。

沃兹尼亚克也开始对乔布斯的工作风格口出怨言。“史蒂夫对人太苛刻了,我希望公司像个大家庭,大家都能愉快工作,共享劳动成果。”而乔布斯觉得沃兹尼亚克就是长不大。“沃兹非常孩子气。他写过一版很棒的BASIC程序,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全力以赴编写过我们需要的浮点BASIC,所以我们最后不得不跟微软做交易。他太不专注了。”

但在目前阶段,两人之间的性格冲突还在可控范围内,主要原因是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在科技界颇具影响力的分析师本·罗森(Ben Rosen)对Apple II赞誉有加。一名独立开发者编写出首款供个人电脑使用的电子制表和个人财务程序VisiCalc,而在一段时间内,这款程序只能在Apple II上运行,这为企业和家庭购买Apple II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公司开始吸引新的重磅投资者。马库拉派乔布斯去拜访风险投资界的先驱阿瑟·洛克,但洛克对乔布斯印象平平。洛克回忆道:“他看起来好像刚从印度回来,身上那股味儿还没散去。”但是深入考察Apple II之后,洛克对苹果进行了投资,加入了公司董事会。

Apple II在市场上连续销售了16年,在此期间,不同型号的Apple II的总销量接近600万台。Apple II对个人电脑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要超出其他任何一款电脑。沃兹尼亚克凭一己之力设计出令人惊叹的电路板和相关操作软件,其功勋足以彪炳史册。乔布斯对沃兹尼亚克的电路板进行整合,添加了电源、机箱等一系列配件,打造出一个完备好用的产品。他还以沃兹尼亚克发明的机器为核心,创建了一家公司。正如里吉斯·麦肯纳后来所说:“沃兹设计了一台伟大的机器,但如果不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这台机器现在可能还在电脑爱好者商店里。”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认为Apple II是沃兹尼亚克的杰作。这也给了乔布斯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个伟大的突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 RQOelnzUATQpugJaDydrOOZG2yDxfwVfSPxMJTtZktVdJSCGVVx6jL0oI915JN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