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且说雅与俗

前些时候,苏州送来一部关于苏扇的图册,名曰《怀袖雅物》,装帧之精美自不待说,其内容收罗的苏扇历史文化也堪称集其大成。后来这部图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我想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折扇传入中国有近九百年的历史,虽然关于折扇的历史与身世一直有争议,但大抵算是舶来品。这种舶来品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便成了无限施展中国雅文化的舞台,从扇骨的取材、制作、形制、镂刻、雕饰、扇面的书画艺术,乃至于扇袋、扇坠、扇盒等附属品,无不体现了士文化与工艺的结合,可谓美轮美奂。无独有偶,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日用即道”的国际漆艺展,五十多位工艺美术家将“百姓日用即道”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不但匠作工艺绝伦,更是融入了雅文化的现代意识,将漆艺髹饰拓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由此,令人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雅与俗的问题。

雅与俗本无标准的界定,何谓雅?何谓俗?历来有着不同的见解。其实,雅与俗并非对立的概念,非俗即雅或非雅即俗的理念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即使以折扇与漆艺而言,其实本身都是产生于俗,源流于俗,而使其称之为雅物,则完全是因为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情趣。

古人以为,雅者,正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雅的对立面并不是俗,而是邪。由此,古人尊儒家经典之学为雅学,正道之音为雅乐,无邪之好为雅好,兼容博大的气度为雅量等,慢慢地延伸泛指一切美好与高尚。至于优雅、文雅、娴雅和雅趣,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从美学的角度而言,自中古以来更多地将雅寓以审美的含义。

雅是一种审美,是异乎于大众意识的审美,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审美,常常讲的“雅人深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人才懂得审美,才能达到高深的审美境界。雅是一种追求,是对美的境界无尽攀升的追逐与渴望,在此过程中,需要得到丰富的文化濡养和润泽,同时,人的灵魂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净化与升华。雅是一种情趣,从来没有无情之雅,无情之趣,雅是要融入真情的,没有情感的因素,也就没有了审美,没有了追求,又何谈雅趣?

今人对雅的理解,更多的是对物质与境界创造的审美,其实,雅更是一种自身的修养。说到雅趣,人们更重视的是对美好物质的欣赏与占有。以收藏为例,当今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收藏热,这固然来自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不能不说是好的方面。一切收藏品被称之为雅玩,而为收藏品提供“在途”的路径又是五花八门,文玩价格的攀升是导引大众争相染指收藏的最主要原因,加上各种媒体的炒作,“成功人士”与演艺大腕的加盟,将本来是小众行为的收藏雅趣,炙为全民关注的大众文化,不能不说是雅趣的庸俗化。收藏的铜臭气甚嚣尘上,给原本的雅趣蒙上了金钱的外衣,这种“雅好”已不仅是庸俗,而是有些邪了。书画本是雅事,既可陶娱身心,又能供人欣赏,但眼下的功利价值远在其艺术价值之上,难免令许多书画作品充满了世俗气。另一方面,生活的富足也开始使一部分人有了美好的追求,虽然只是肤浅的雅意识,总归是好事情,无可厚非,不能都以“附庸风雅”论之。真正的“附庸风雅”,当指那些略知一二,却在大众面前卖弄和标榜的人。审美意识的提高本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雅趣的真谛也正在于斯。没有与生俱来的雅,雅是一种在过程与环境中的提高与熏陶。能够“附庸风雅”也不是坏事,久而久之,总会有些提高的。

雅是文化的奢侈品,然而这种奢侈却不以金钱来衡量,更不是金钱买得来的。

其实,雅于生活中无处不在,而雅的创造与体味是靠自身去发掘的。读书为文,处世交友,琴棋书画,饮馔服饰,举止言谈,甚至与外部环境的交融,春花秋月,逭暑消寒,无不与雅的韵致形成一种完美的结合。同样一个事物,于不同的人当有不同的感受,原因就是审美意识的不同。雅的营造并非物质和环境的展示,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审美理念。我们常讲“雅趣天成”,并非说雅趣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喻之没有雕琢的痕迹,是一种深厚文化积淀所孕育的自然流露罢了。雕琢之美并非不美,《文心雕龙》就曾说过“以心为文”,“以雕缛成体”的情本理论,艺术与文章一样,同样要注入真挚的情感,但也少不了悉心的雕缛,这种雕缛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品格高下,趣味雅俗,以求达到“雅趣天成”的境界。诗有诗品,曲有曲品,艺有艺品,人自然也有人品的区分。雅的追求,其实就是一种对境界的追求。

一般而言的俗,当指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与雅并不相干。但相对于雅而谓之的俗,则是趣味的低下、粗鄙和平庸。这种鄙俗和庸俗又往往以雅的面貌出现,以适应缺乏审美意识的人群,这就是我们说的雅中之俗。其实,真正的俗文化、俗文学又何尝没有极雅的成分?以普通人为受众的许多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打磨与提炼,为最广大的社会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又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真情,有创意,如何不雅之有?俗文学中的戏曲、曲艺、小说;俗文化中的民间工艺、技艺,早已成了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雅文化中那些粗鄙和庸俗的东西却算不得是雅尚,只是冒充的雅尚罢了。

雅的最高境界当是返璞归真,大雅似拙,而不是故弄玄虚。真正的大雅,是具有清纯拙朴之气的,虽并不以普及为目的,但又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社会认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雅俗共赏。

毋庸讳言,雅是需要物质基础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审美意识是人在保证基本生存条件后的更高需求,物质的丰足固然是产生高层次审美意识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发达和物质的充裕就能产生高雅的艺术和对艺术的高层次审美。雅只能来源于全民文化教育的提高,来源于全社会对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俗也可谓之为风,《诗经》将风放在雅之前,也可说明雅是在风的基础上产生的。《诗经》中的风来自各地的土风民谣歌唱,而大雅、小雅则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虽然很多也是汲取了民歌的营养,但经过文人的润饰,文辞更为讲究。这种并存的俗与雅,绝非对立的关系,而是同样经得起时间检验,千百年传唱不衰的美。

最后说到雅趣,雅趣既是审美与品鉴,也包括了在此过程中的情感和趣味,这种情感和趣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雅趣绝不是有钱人和文化人的专利,更不是普通民众的禁区。这些年来,我们过度地渲染艺术的经济价值,使得很多普通人有了认识上的偏颇,以为雅趣仅存在于小众的群体之中,因此对雅有了一种望而却步的观念。其实,雅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美好与高尚也无处不在,我们逐渐富足的社会最好要少一些虚浮,多一些对美的追求。我想,这或许是雅趣的价值所在。 gN1gyumm/KhmXYXYMxHd46STut/z0WqvlIb7A8OXr7xAbFIqPMrc8WdAZ4JD1k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