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

范学辉

一、三衙的待遇

北宋三衙,指的是分统禁军的殿前司和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武夫横行,长枪大剑指挥政治的历史教训,注意树立宰相、枢密使等文臣的权威,以文制武,防范武将,并有意识地引导社会价值观向重文轻武转变,从而使得管军将帅的地位相比于五代而言发生了显而易见的下降,所谓:“祖宗时,武臣莫尊三衙,见大臣必执梃趋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

不过,北宋一代,三衙的地位尽管不如五代,但亦不应作过低估计。因为北宋立国开封四战之地,“国依兵而立” ,又与辽、西夏发生连绵不断的战争,重视将帅势所必然。三衙,作为“总领中外师旅,内以弹压貔虎,外以威服夷夏,职任至重” 的“武臣极任”, 其地位之重不言可知。对此,南宋学者章如愚在《群书考索》续集卷44中即准确地概括说:“是故见宰执而声揖,礼也。至其后则惟横杖矣;见两制而连骑通名,至其后则又分道矣。至于熙宁,待遇之礼继于二府,至有寺监召之而不可得者。吁!何其重也。”

一个较为明显的例证就是三衙在北宋享有相当可观的待遇,“其任之也重,则其待之也亦不轻”, 是当时北宋朝野上下的共识。如宋太祖朝就是“封父祖,荫妻子;荣名崇品,悉以与之”。 神宗亦批曰:“殿前、马、步军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 所谓“待之也亦不轻”“事体至重”,除三衙为北宋“武臣极任”,地位居武将之首外,具体说来还大致有以下各种名目:

1.俸禄优厚。武臣俸禄之厚本属北宋俸禄制度的特点,如时人张演有云:“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 三衙作为“武臣极任”,当然更为突出,像仁宗朝御史中丞贾昌朝在分析外戚等“恩倖子弟”垂涎三衙职位的原因时就说:“其志不过利转迁之速,俸赐之厚耳。” 事实也就是如此。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问题,请看下表。

表1 三衙 与宰执俸禄对照表

⑥ 三衙俸禄基本上按照节度使、留后、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的官阶发放。

续表

从中不难看出,三衙俸禄的整体水平与宰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位至节度使的殿前、马、步军都副指挥使俸禄甚至在宰相之上。

2.恩荫妻、子。恩荫,又称“任子”“门荫”“世赏”,是指朝廷根据官员职、阶高低而授给其子孙或亲属以官衔或差遣的制度。北宋恩荫之滥是空前的,仅名目就分为郊祀、圣节(皇帝生日)、官员致仕、官员申报遗表和临时性恩典五大类。从真宗朝开始,北宋恩荫制度趋向固定化,规定:文官自侍御史知杂事以上,每年荫补一人;从带职员外郎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荫补一人;自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

三衙除依例享受上述待遇之外,还有所谓“初除管军恩例”。以位至节度使的殿前都、副指挥使为例,一是加封母、妻,“母封郡太夫人,妻封郡夫人”。 二是补亲子或孙一人为 职。如神宗元丰元年(1078)十月四日,以左侍禁贾裕为 门祗候,“先是,贾逵以经画鄜延边事得子祐 门祗候,后除殿前副都指挥使,以例乞除裕 职,诏止迁一官。至是,逵再乞。上批:‘裕元合与 职,以遣逵经画边事,特推恩,今逵所乞,乃除殿帅恩例,可依所奏。’” 又如高宗绍兴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枢密院言郭仲荀乞初除管军恩例,吏部拟申当得 职”。 职,乃当时易于升迁的美职,时人至有所谓“宠在 职”之说。故宋高宗在批准郭氏乞初除三衙恩例后,即有“祖宗待三衙之厚如此” 的慨叹。三衙其他管军的恩例要略低于殿前都、副指挥使,但亦相当优厚,故真宗朝冯守信为三衙,“其弟尝欲上其子为守信子,以取高荫”。 此外,因职在亲近,三衙还有时常于皇帝面前请求亲属恩泽的便利条件,仁宗时不得不下诏,要求“管军臣僚非乾元节及大礼,不得非次陈乞亲属恩泽”。

3.上殿奏事。仁宗朝规定:“诏殿前、马、步军,今后所奏本司公事,除系常程依旧例转奏外,如有非泛擘划,急速公事,在后殿祗应,便令免杖子,窄衣上殿;若非本司公事,别陈利见,即关报 门,依例上殿,更不旋取旨。”

4.回朝赐宴。自真宗朝开始,三衙回朝朝见皇帝例得赐宴,据《长编》卷八四记载:“镇定路都部署、步军副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王能来朝。故事,节帅陛见必赐宴,掌兵者则不及。至是,特令用藩臣例。有司言能既赴坐,而殿前、马军帅曹璨等皆当侍立,品秩非便。乃诏璨等悉与坐,自是掌兵者率以为例。”

5.揖见宰相。北宋宰相位高权重,仪制煊赫,三衙见宰相,须执礼甚恭,《文献通考》卷五八《职官十二》引沈括《笔谈》曰:“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外遇从官于通衢,皆避焉。此礼久废,惟内中横杖之礼,至今不废。”但宰相也要以礼相还,如仁宗朝王曾为相,“殿前副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杨崇勋尝诣中书白事,属微雨新霁,崇勋穿泥鞹直登阶,曾颔之,不以常礼延坐”。 杨崇勋虽不得预坐,但从此事可以看出,在“常礼”,即通常情况下,宰相是要给三衙设坐的。

6.借官马。三衙皆可借官马,罢职后也可继续留用。仁宗庆历年间以前的制度是“旧制:凡管军皆借马五匹,至罢,犹借留”,庆历八年(1048)遂“诏群牧司,自今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落管军,各赐所借马三匹,殿前、马步军都虞候、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二匹;军都指挥使一匹”。

7.得亲兵牙队。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开始严令殿前、侍卫诸军帅及边防监护使臣不得选军中骁勇者自为牙队。宋夏战争爆发后,这一政策有所松动,神宗朝就具体规定官至三衙,即可由朝廷选派军兵为亲兵牙队。如元丰四年(1081)当于熙河统兵的宦官李宪要求“乞于宣武、神勇、殿前虎翼差一指挥,为臣亲兵”时,宋神宗即亲笔批复予以驳回,并说明:“所乞亲兵牙队,至管军方许,可札与李宪令知。”

8.追封三代。三衙凡位至节度使者,经郊祀后可以与现任宰相、枢密院长官一样追封三代祖先为官。如太宗朝刘廷翰为殿前都指挥使,“尝与郊祀恩,当追封三世,廷翰少孤,其大父以上皆不逮事,忘其家讳,上为撰名亲书赐之”。 神宗元丰初年,贾逵拜建武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请不俟郊赦赠三世官,神宗曰:‘逵武人,能有念亲之志,其特听之’”。

9.丧仪。北宋对三衙将帅丧仪的制度,包括:皇帝辍朝一日,如仁宗朝“殿前都指挥使、保静节度使蔚昭敏卒,赠侍中。故事,罢朝一日,诏特罢二日”。 皇帝还时常亲临祭奠,如神宗朝“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节度使卢政卒。辍视朝,临奠之,赠开府仪同三司”。 追赠官职,高者往往可至侍中,如郝质、贾逵皆赠侍中;神宗朝之后,殿前都、副指挥使多得赠开府仪同三司,刘昌祚、苗授、姚麟等皆如此。位至节度使者,又可得谥号,如“马军副都指挥使、武昌节度使彭睿卒……法当得谥”。 荫补子弟为官,如“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秦凤等路副总管向宝卒,推恩外又许其家陈乞二人差遣” 。任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者去世,其家属还可以借官宅操办丧事,如神宗朝规定:“诏任管军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死,许借空闲官宅居止,毋过三十楹,服阕还官。”

二、三衙地位的前后变化

应该着重说明的是,北宋三衙的政治地位前后经历有一个由低趋高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记载:“宝元、康定之间,余自贬所还过京师,见王君贶初作舍人,自契丹使归。余时在座,见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呈榜子称‘不敢求见’,舍人遣人谢之而去。至庆历三年,余作舍人,此礼已废。然三衙管军臣僚于道路相逢,望见舍人,呵引者即敛马驻立,前呵者传声‘太尉立马’,急遣人谢之,比舍人马过,然后敢行。后予官于外十余年而还,遂入翰林为学士,见三衙呵引甚雄,不复如当时。与学士相逢,分道而过,更无敛避之礼,盖两制渐轻而三衙渐重。”南宋大学者朱熹对此事的解释“也是积渐致然。是他权重后,自然如此” ,堪称一语破的。

大致说来,在陈桥兵变之后至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前,三衙地位显赫,石守信、王审琦等“官爵阶勋并从超等,酬其翊戴之勋也” ,为众文臣所不及。但自“杯酒释兵权”之后及太宗、真宗两朝,三衙的地位都呈急剧下降趋势。仁宗朝前期,也就是欧阳修所谈到的“宝元、康定之间”,一方面是“重文轻武”的政策达到顶点,所谓“国家承平之久,文事太盛,士以武弁为羞,而学者以谈兵为耻”。 另一方面是三衙自身的素质也降至谷底,如有学者已经指出:“长期倍受压制和歧视,在宋仁宗朝造成了武将队伍素质更进一步下降的后果,遂产生了一批怯懦无能、品行低劣的将帅。” 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之下,其地位基本上降至北宋一代的最低点。然而,从庆历三年(1043)“庆历新政”开始,也就是欧阳修“余作舍人”之时,鉴于宋夏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逐渐向“重文但不轻武”转变,而随着狄青等一大批抗击西夏的功臣进入三衙,三衙的素质也略有起色,其地位遂呈上升之势。十余年后的仁宗末、英宗初,即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及再入为执政时,业已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即所谓“三衙渐重”。

此后,除元祐旧党执政的少数时期外,神宗、哲宗、徽宗诸帝皆有志于对外用兵,尊宠将帅在所难免,故三衙的政治地位持续上升。如神宗朝熙宁九年(1076)四月,殿前都指挥使郝质等言:往军器监与权判监刘奉世等会议军器。上批:“殿前、马、步军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寺监小官,岂可呼召使赴期会?尊卑倒置,理势不顺,自今止令移文定议。” 宋人评论此事说:“至于熙宁,待遇之礼继于二府,至有寺监召之而不可得者。吁!何其重也。”至徽宗朝,三衙遂达到了“为极品之官” 的顶点。像政和四年(1114)六月,中书舍人陈邦光即曰:“管军为武臣极任,今乃不入品序,止以本官为次等,欲望特诏有司参酌正。”遂诏送礼制局,“本局取到管军臣僚称呼等阶,今定殿前都指挥使在节度使之上,殿前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留后之上,马军都指挥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殿前都虞候、马军都虞候、步军都虞候在正任防御使之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在正任团练使之上。从之”。

三、三衙的政治作用

正如朱瑞熙先生所指出的:“三衙将帅,不能参政。” 限制武将,尤其是以三衙为主的高级武将的参政权,是北宋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如在宋太祖朝,“一日,太祖语(石)守信,将用周翰掌诰。守信微露其言,周翰遽上表谢。太祖怒,遂寝其命”。 宋太宗更是明确宣布云:“自梁、晋以降,昏君弱主,失控驭之方,朝廷小有机宜,裨将列校,皆得预御坐而参议,其姑息武臣乃如此。朕君临四海,以至公御下,不唯此辈,假使李广复生,亦无姑息之理也。” 因此,从总体上看,三衙在北宋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

当然,限制将帅的参政权,也不能理解成绝对不允许参政。其实,三衙对朝政发表个人意见在北宋也并非少数,如仁宗时即规定三衙除本司公事之外,若“别陈利见,即关报 门,依例上殿”。 真宗朝张耆于殿前都虞候任上,“时建玉清宫,耆奏疏谓殚国财力,非所以承天意”; 杨崇勋,“久任军职,当真宗时,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仁宗朝的郭承祐,“好言事,指切人过失,时谓之武谏官云”; 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在北宋多次皇位更迭的过程当中,三衙往往也比较活跃,发挥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典型事例有以下三例:

第一,英宗得立,宰相韩琦为“定策元勋”,但殿前副都指挥使李璋协助宰相韩琦,对稳定英宗即位伊始的政局波动亦功不可没。

李璋,是仁宗亲舅李用和之子,仁宗以其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实寓托孤深意,《宋史·李璋传》记载:“仁宗书‘忠孝李璋’字并秘书赐之。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盏二,饮韩琦及璋,如有所属。”英宗即位,时局果有不安之势,一则英宗以外藩入继,皇室内部觊觎者不乏其人,如仁宗曹皇后曰:“只是宗室,立了他,后莫有人争?” 北海郡王赵允弼更是自以“最尊属,心不平”,公开扬言:“岂有团练使(指英宗)为天子者,何不立尊行?”他比英宗高一辈,所谓“尊行”,就是指他自己。二则军兵贪财希赏,“时禁卫或相告,乾兴故事(仁宗即位),内给食物中有金。既而宫中果赐食,众视食中无有,纷纷以为言” ,军心浮动。

在这政治敏感时期,李璋没有辜负仁宗的期望,他的作用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在“召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及宗室刺史以上至殿前谕旨”时,进一步确立英宗的地位,“戒殿前班兵曰:‘今入殿,候见吾山呼拜时,汝辈方得山呼。’质(实为李璋)扣殿阶白宰相:‘欲上殿看官家。’琦禀后,后许之。时英宗散发被面,覆以帽子。质(璋)徐缙笏拂开发,审观之,降殿山呼拜,殿前班亦山呼拜”。 二是否决了执政增加京城防备的拟议,史称:“帝(仁宗)崩,执政欲增京城甲士,璋曰:‘例出累代,不宜辄易。’” 三是痛责骄兵,及时地稳定了军心,“殿前副都指挥使李璋呼其长,谓曰:‘尔曹平居衣食县官,主上未临政已优赏,尔何功复云云,敢喧者斩!’众乃定”。对此,当时人就有将其与韩琦并列的高度评价,“时朝论称有如此宰相、殿帅,天下岂不晏然”。

第二,殿前副都指挥使燕达与宰相蔡确等人合作,为确保哲宗顺利继承皇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神宗、哲宗之际,有所谓高太后“有废立之谋”(即以雍王赵颢取代哲宗)和蔡确等拥戴哲宗有“元丰受遗定策殊勋”的政治疑案出现。在日后的元祐、绍圣新旧党争中,新党皆主此说,旧党则力辨其诬,至有《新录辨诬》、邵伯温《辨诬》之作。由于神宗、哲宗两朝《国史》《实录》已经双方多次反复篡改,皆非信史,完全澄清其历史真相十分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围绕着哲宗即位,当时政见相左的各派政治力量确实有过激烈的斗争,结果是以哲宗上台但由高太后摄政,双方暂时妥协而告一段落。对此,邓广铭、漆侠先生在《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变法》诸名著中已有初步阐述,笔者拟在其基础之上另文再详细考证,这里仅概述结论,并着重分析一下殿前副都指挥使燕达在其中的作用。

简单地说,高太后反对神宗、王安石等人行新政实由来已久,而雍王赵颢不仅是她的爱子,两人在反对新法方面更完全一致,曾联手向神宗发难,逼其罢免王安石。据《邵氏闻见录》卷三记载:“神宗既退司马温公,一时正人皆引去,独用王荆公,尽变更祖宗法度,用兵兴利,天下始纷然矣。帝一日侍太后,同祁王(即赵颢)至太皇太后宫(即高太后)。……太皇太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钱,宜因赦罢之。’帝不怿,曰:‘以利民,非苦之也。’太皇太后曰:‘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不若暂出之于外,岁余复召用可也。’帝曰:‘群臣中惟安石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耳。’祁王曰:‘太皇太后之言,至言也。陛下不可不思。’帝因发怒,曰:‘是我败坏天下耶?汝自为之。’祁王泣曰:‘何至是也。’皆不乐而罢。”神宗所言“汝自为之”,乃是引用太宗迫太祖子赵德昭自杀之语,可见对其已深有疑忌。待神宗弥留之际,赵颢先是首倡由高太后摄政,“二月,神宗疾甚,辛卯,辅臣入问,至紫宸殿,颢乃邀于廊曰:‘上疾急,军国事当请皇太后垂帘。’辅臣愕不对”;后在高太后的默许下谋位之心日益膨胀,像“太子未建,中外汹汹。皇弟雍王颢问疾,辄穿帐径至皇太后所语,见宫嫱不避,神宗数怒目视之,颢无复忌惮”,“又奏乞止宿侍疾,皇后力争,荆王頵亦奏止之,得不宿。既而数留禁中,頵屡牵臂引出” 等一类记载虽出于新党之手,但大致上是符合事实的。

在这种形势下,哲宗能否得继父位就成了一个疑问,宋神宗有鉴于此,于是有托孤于蔡确、燕达两人之举,史称:“事愈急,会确母得入禁中,皇后使谕确,使外托主兵官燕达等辅立,又因内侍阎守勤谕确协力早定。”蔡确,时任首相,神宗对他的评价是:“群臣皆先皇帝遗朕者,如确自小官,朕亲擢至此,必不负朕。然气弱,得人辅之乃可。” 故又特意指定殿前副都指挥使燕达为其辅助,用意当然是希望以军力为蔡确后盾。

燕达,时任殿前副都指挥使,是宋神宗亲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将领,“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 。他对神宗也忠心耿耿,在立储前夕,待蔡确派其弟蔡硕转达神宗、蔡确之意后,当即表示:“愿尽死力,上助相公(指宰相蔡确)。” 蔡、燕二人一文一武,文武合力,对高太后、赵颢等形成了较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方接受了立哲宗为太子、由高太后摄政的折中方案。能够争取到这一结果,对神宗为首的变法派来说,在当时不利的条件下,已经是比较好的选择了。

燕达不仅于立哲宗为太子时以武力协助了宰相蔡确,在哲宗登基前后,为防万一,他还不顾忌讳,上奏要求亲自率领全副武装的六十名中下级军官守在皇宫内东门外。史书记载:“逮神考升遐,宿卫于内东门。百官朝哺临,由垂拱殿入,皇族亲王由内东门入。(燕)达谓人曰:‘天子新即位,我坐甲于此,以备非常,万一有奸人随皇族而入,则事起不测,又岂能人人辨之。’将入上奏,人或止之曰:‘皇族之事,非所当言,言之恐被罪。”达曰:‘我蒙先帝大恩,拔擢常在众先,言之苟当,虽死何憾!’遂奏上。大臣嘉叹之。” 在燕达的请求下,宋廷遂打破常例,特允许燕达领军校日夜于内东门“坐甲合亲诣守”。 燕达是举,意在防范由内东门出入的皇族中有可能对哲宗不利者,对哲宗顺利即位显然意义非轻。从这个角度上讲,神宗认为他“忠实可任”确属知人善任。

第三,步军都虞候 何灌于徽、钦内禅之际,以武力为后盾,震慑了郓王赵楷的抢位企图。何灌,开封人,以善射著称,积军功于徽宗末年为步军都虞候、管勾步军司事。徽、钦内禅之际,他领兵入卫。当时正是金军南下,北宋国势艰难,北宋皇族本应同心协力共赴国难,但由于徽宗、钦宗父子素有嫌隙,早在宣和末年宋徽宗宠爱三子郓王赵楷,已萌废立之意,据时人胡寅说:“渊圣皇帝在东宫,当宣和季年,王黼欲摇动者屡矣。(耿)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丞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眷,又阴为他日之计,每因王黼谗谮,颇曾解纷。” 待徽宗急于逃避金兵而禅位时,赵楷不顾大局,在宦官们的怂恿下,仍试图抢位。《宋史·何灌传》记载:“帝内禅,灌领兵入卫。郓王楷至门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来?’导者惧而退。”宋人笔记中对此事更有详细描述,如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一曰:“宣和末,祐陵欲内禅,称疾作,令召东宫。先是,钦宗在朱邸,每不平诸幸臣之恣横,至是内侍数十人,拥郓王楷至殿门。时何灌以殿帅守禁卫,仗剑拒之。郓王趋前曰:‘太尉岂不识楷耶?’灌指剑以示曰:‘灌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惶恐辟易而退,始亟趋钦宗入立。”何灌的阻止,成为粉碎赵楷等抢位企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综上所述,三衙在北宋皇位更迭过程中确实发挥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古代专制主义政体之下,皇位新旧更迭往往是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的政治敏感时期,北宋尽管重文轻武,武臣不得干政,但三衙管军将帅,尤其是殿前都、副指挥使,作为直接握有京城禁军兵权的强有力人物,他们的地位自然举足轻重。

不过,北宋三衙参与皇位更替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即有节、有利。有节,是指其往往在以宰相为首的文臣控制之下发挥作用,不再像唐末五代那样作为一个单独的集团出现,而且时常表现为能主动同宰相等文官执政大臣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武力虽然是三衙将帅的后盾,但真正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在北宋却几乎一次也没有发生,他们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威慑力量辅助宰相;有利,指的是三衙将帅对皇位继承的适当干预,多数情况下对稳定政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像前面提到的英宗即位时的李璋、哲宗即位时的燕达、钦宗即位时的何灌等,皆是如此。近年来有宋史专家撰文指出:“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野蛮蒙昧的色彩在消褪,文明理性的色彩在增多,政治运作的文明化、理性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三衙作为手握重兵的武将,能够在皇位更迭中发挥出上述良好作用,应该说正是北宋政治运作趋向文明化、理化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原载《文史哲》2002年第5期) iVeKCvyvDNHSZXy8knoj+briOtq+L+uUGaGiBuC3hcua8j2/5bwy9ltGtQJWmI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