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正行

(一)见解

1.寻找见解的最佳方法

第一,依靠上师诀窍

修持上师之教言,

麦彭仁波切接着告诉我们说,我们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过程中,不要有无限的计划。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完成无限的计划,故而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

什么是适当的事情呢?就是从现在起,要走上一条通往轮回出口的安全之路。要踏上这条路,首先要恭聆上师教言,然后反复思维,在掌握熟练之后,再到静处观修。

第二,依靠静处

静处抉择心本性。

所谓的静处,是指具备修行环境与条件的地方。从严格意义上说,最好的静处就是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就像米拉日巴当年修行的环境那样的地方。如果暂时找不到,不太适应或没有条件去这样的环境,就要找相对安静,对修行没有太多人为与非人为阻碍的环境,在比较自然、安全的氛围中,去掌握、追究心灵或意识的秘密。

为什么要追究心的秘密呢?因为第一推动力不是上帝,不是万能神,而是我们的心。

心是万物的创造者、控制者和毁灭者。因为佛教认为,万事万物既不是心也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的源头不是哲学,不是科学,不是宗教,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外境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顽固地执著外境,把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的,然后去分析这是物质还是精神。

在中观里,会让我们全方位地观察空性,哪怕是小小的一朵花,也要在上面进行思维观察,将粗大的物质细分,直至分解到最后的能量,并感觉到空性。其实这都是不需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观察房子是不是空性,车子是不是空性,宇宙、山河大地空不空,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心创造的。我们只需回头追究心,心的秘密一旦掌握好了,一切都解决了,这是大乘佛法的诀窍。

2.何谓见解

心的状态有两个层面:

第一,心的现象

心如闪电似风云,思维一切众念染,

心的现象有如电、如风、如云三个比喻,经常思维一切外境,各种各样的杂念染污着我们的意识。

为什么像闪电呢?众所皆知,打雷闪电的时候,大地一下子被照得如同白昼,但这个时间非常短暂,一下就过去了。同样,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刹那变化的。比如说,当心里冒出一个我要升官发财的念头以后,如果不去观察,觉得它会持续很久,但如果在感觉到这个念头的当下,立即回头去看这个念头,既不打击它也不培养它,那样就会发现,每个念头都像闪电一样,突然间冒出来,转瞬间又消失无踪,任何念头都是刹那兴亡、自生自灭的。

噶举派的大手印里面也有这样的修法,就是观察自己在想什么。当产生另一个念头的时候,也同样去观察它。不放过任何一个念头,把每一个念头都记录下来。

很多人以为,这就是证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不是证悟空性,而只是发现自然规律的现象而已,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到闪电几秒钟就消失了,也不能表示我们的眼睛证悟空性了一样。

为什么说心像风呢?虽然详细深究可以知道,风也有颜色和重量,但从简单而表面的视角而言,我们只能由身体的触受感觉到微风拂面或狂风刺骨,耳朵听见风声的呼啸,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肉眼却看不见清亮透明的风。同样,我们心里时时刻刻都有很多烦恼、智慧等等,但真正回头去看,究竟烦恼是什么样的东西,却是谁也办不到的。

为什么说心像云呢?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看见,云都是一朵一朵的。坐在飞机上,可以有身在云端的感觉;在比较高的山上,也能感觉到云朵从自己身边飘过。云可以形成山、河、大地、动物、建筑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实际上云既不是山、不是河,也不是动物和建筑。

另外,在晴朗、明净的天空中,乌云会突然产生,一会儿满天都是乌云,然后马上打雷、下雨等等,过了一会儿,又一下子云开雾散,乌云全都消失了。云去哪里了?是不是去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了?不是。云就是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无缘无故地消失了。

还有很多比喻可以描述心的状态,但这三个比喻比较有代表性。

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念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老师传授给我们的,都是怎么掌握先进技术,怎么改造外面的世界,怎么征服大自然等等,没有一个老师会叫我们回头看自己的念头,从而提升自己、认识自己。

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全球任何一个经纬度上的城市定位,但我们能不能给自己定位呢?不能。

十九世纪或更早一点的时候,有些人以为可以给精神下定义了。有人说:用硬物击打大脑,会头脑眩晕、眼冒金星等等,所以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活动就是精神。还有一些人也许认为:当某些人恐惧或伤心时,心脏会发痛,所以精神是心脏的产物。

这些现象只能证明,精神与大脑、心脏有相当大的关系,但谁也不能就此断定,意识是大脑或心脏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连科学家当中的一部分人都不赞同以前的说法了。虽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精神不是大脑的产物,目前的主流思想还没有改变,但包括在神经生物科学上得过诺贝尔奖的著名人士的观点,也与以往的观念大相径庭了。

在精神的问题上,有史以来的很多学者、专家、神学家都被迷惑了,所以很多人都在说精神不存在,而释迦牟尼佛给大家阐释了这一问题。

对于精神这个问题佛教认为,我们的心像风一样,是无形无色的,它既不在大脑里面,也不在心脏里面,因为密宗已经将心的状态讲得非常清楚了。直到现在,密宗描述意识的很多内容,医学界也没有发现。但对修行人而言,它的确是存在的。我们暂时不需要了解那么多,我们目前的课程,就是要给精神一个定义。

大家不能考虑得太复杂了,而是要简单、纯朴一点,认真地看看心的状态是怎样的。

第二,心的本性

详加观察无基根,有如阳焰本性空,

空而现乎现而空,

在根本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从来不知道心是什么样的东西。稍加观察以后,我们会找到意识像风、像云、像闪电等等的答案,但现在需要进一步详细观察,心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呢?

虽然就佛教理论而言,万事万物都是空性,心的本性也应该是空性。但我们首先不能轻易下定义,强迫自己必须按照释迦牟尼佛说的去想。

那该怎样思维呢?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管佛陀怎么说,就是要自己去看个清楚,真正地了解一下心是什么样的。

如果想从宏观的层面向普通人证明,包括宇宙当中的所有星球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心创造的,就很难令人信服,但在我们自己的小世界、小宇宙里面,自己开心不开心,与人关系融洽不融洽,都是跟心有密切关系的。意识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幸福、痛苦、和谐、矛盾等等都是它的作用,它一直都躲藏在后台,操纵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今天,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这个幕后策划者的本来面目。

观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加行修法全部修完以后,修一遍上师瑜伽修法,最后观想上师融入自心;或者将上师、佛菩萨观想在自己前面,并祈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能证悟空性,找到心的本性。祈请之后,就让心静下来。

然后思维:所有事物都是在一秒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短暂时间中不断地生生灭灭。在舍去前面的状态,重新变成另一个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找到过去的状态吗?绝不可能。不但是心,包括外面的建筑物等等,都只能留下一个过去的影像,以前的事物不可能重现。

佛教认为任何一个物质都是这样,过去的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它再也不会回来,即使我们可以看到返老还童、时光倒流的景象,那也只是产生了一个新的类似于过去的东西,而不会是真正的重返过去。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最简单、最低层的解释。

然后,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叫做现在的东西。就当下的这一秒钟来说,也可以切割成无数个过去与未来的片段,但我们就是不可能找到一个现在。这就是“现在心不可得”。

那么,未来是不是像演员躲在幕布后面,帷幕一拉开就出现在舞台上一样,躲在一个地方等机缘成熟的时候冒出来呢?绝不是这样。既然是未来,就没有产生,所以也不可能存在,这叫“未来心不可得”。

精神的存在不需要空间,它哪里都可以生存,和空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但精神与时间却有一定的关系。当心里闪现出一秒钟的“我要去挣钱”的念头时,我们可以把这一秒钟分解。在元素周期表里面,第109号元素是“短命”的元素,它只会存在五千分之一秒,便马上分解了。我们可以把一秒的时间分成五千、五万、五十万或五百万分之一……最后会发现,时间在一再分解之后,会变得不复存在。大家想想,这样分下去,最终精神真的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的意识又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呢?

既然空间和时间都不能容纳我们的肉体和意识,那么,整个宇宙当中还有什么能让我们存在的一席之地呢?这样去思维的时候,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原来一切都像海市蜃楼一样,只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幻觉。

再比如,从远处用肉眼看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就是完整而清晰的。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就变成了无数个红、绿、白点等等,而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图像。如果再分析,最后就是一些长长短短的波,也没有什么红色或黄色了。所以,荧光屏上的图案也是建立在错误幻觉的基础之上的。

想在人类活动的空间中找到一个绝对的真相,就会发现,越是靠近真相,越是连我们自己的定义也确定不下来。

大家好好想想,我们的精神基础是什么?它存在还是不存在?比如说,如果精神真的是大脑的化学反应,那罪犯就不用关到监狱里去接受改造,而只需在大脑里换一个化学元素就万事大吉,就像有毛病而没有意识的汽车出问题时不会关在监狱里,而是拿到修理厂更换零件一样。这就说明,人是有精神的,而汽车没有。如果精神存在,那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我们凡夫就是在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当中诞生、生存并死亡的,但我们现在不能这样糊涂下去了。

我们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智慧,宁可当穷人也不能当愚蠢的人。什么叫愚蠢的人?没有读书的人是愚蠢的人吗?读过书的不一定有智慧,读过书的人当中也有很多做蠢事的,现在很多高科技犯罪就是不可否认的实例。六祖慧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谁也不会怀疑他是不是智者。所谓的愚蠢,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定义,没有一个准确认识。

(二)修行

1.修行的具体方法

自心原状自然住,

如果前面的分析和观察比较深入和透彻,就能深深体会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是什么也不存在的。

当深深体会到心本来是空性时,就不用去想其它的东西,而是在这个原始状态中很自然地静下来,什么也不想,一切都融入到虚空当中,身体也很自然地放松,一动不动。如果能对空性有比较好的体会,就可以说对空性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

如果观察了,但还是模模糊糊的,对空性没有明显的体会,就从头再观察,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反复地观察,直到生起空性感觉为止。

光是心静下来有没有用呢?没有用!有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七八十年前,色达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大圆满上师,他的弟子们也非常有名。在动乱年代,他的弟子也显得与众不同,表现出修行人不畏千锤百炼的高尚风范,可见他们的上师是多么的了不起。

当时有一个人经常修禅定,在修了很多年以后,当他吃东西、走路的时候,也会一不小心进入一个状态,就像电脑死机了一样,在这个状态下一动不动,甚至持续一两天都没有问题,但却始终没有证悟空性的感受。

上师知道这个人修法出问题了,就天天派遣寺院的小喇嘛故意去逗他,拍他的头顶,大声地吼叫,就是不让他静下来,还找了四个人负责监督,保证这个人在三年内不打坐,并要求修禅者在三年中念一亿遍观音心咒“嗡嘛呢叭美吽”。其间,上师还经常把这个人和其他人叫到身边陪自己下藏棋,以防止他进入禅定状态。

由此可以证明,仅仅是能静下来,也会变成证悟空性的阻碍。

证悟空性的智慧与心平静下来相结合,是最理想的修法。证悟空性的境界能持续很久,就是止观双运(寂止与胜观双运),这是非常好的境界。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寂止,而是胜观——证悟空性。那个人就是缺少了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即使他的心非常平稳,很长时间没有任何念头,都没有用。

早期很多居士很爱说一些神神秘秘的经历。比如,我昨天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啊,我修行时前面发了一个什么光啊,故而导致很多外界人士也认为佛教就是这些。

有一个光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你可以因此而解脱了吗?这和外道已经没有差别了!一些气功的书我也看过,里面就讲某某气功大师坐飞机来的时候,一团光围绕着飞机,一直飘到机场……如果我们也这么说,那佛教就变质、变味了。神通不能证明什么,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没有什么用处。

藏地有过这样的故事:有几位修行人一起闭关修行,其中一个人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一种神通,当他静坐时,今天山下哪个人要来山上了,背了什么样的包,包里装了什么样的东西:酸奶、糌粑还是肉,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也经常给上师汇报。

有一天,上师把他叫到身边,冷不丁地把自己的念珠挂到他的脖子上,两三天以后,神通就没有了。

修行就要修正规的修法,最主要的就是要证悟空性。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单单心静下来,是跟解脱没有关系的;反之,如果证悟了空性,但心却静不下来,证悟空性的境界就不能持续,一会儿就冒出一个其它的念头,证悟的境界就很容易被中断。

2.修行的结果

若修稳固见心性。

居士的信心是比较好的,只是有些不够稳定,比较盲目。如果有了很好的信心,又修金刚萨埵忏悔了罪过,修曼荼罗等积累了资粮,在有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下一点功夫,初步了解空性并不难。如果信心很强烈,就有可能突然顿悟。这样的证悟,已经和密宗的证悟非常接近。但要让它发展、成长,就要观待自己的见解与精进程度了。

个别修行人是这样的,没有证悟的时候非常渴望,天天都想着怎样证悟,如果能证悟空性,那是多么幸福啊!所以都非常努力。一旦证悟以后,一下子就好像大功告成了一样,全都松懈下来,再也没有进步了。所以我想,让证悟的境界成长、进步、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以为,证悟了就是成佛了。其实,证悟离成佛还很远很远。只是在初步证悟以后,一般的烦恼可以自己解决,但这个智慧的能力毕竟很差,当遇到强力干涉、骚扰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自制了。证悟空性的智慧是需要培养、成长的,等它慢慢增强之后,一切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三)行为

积累证悟的两大因素:

1.增强信心

于师强信得加持,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也说,在证悟以后,也要加强对上师的信心,经常修上师瑜伽。

密宗,特别是大圆满的证悟,不在于聪明不聪明等其它因素,而在于上师的加持。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需要信心,没有信心是得不到加持的。

2.积资净障

积资净障生悟心,

修上师瑜伽的同时,要修曼荼罗、放生等积累资粮,并修金刚萨埵忏悔罪障。那样,没有证悟的一定会证悟;证悟了的人,境界一定会越来越明显、清晰。

故当精勤而修持。

大家不要认为,大圆满有很多了不起的方法,自己不修也可以证悟、成佛。其实,如果对空性一点体会都没有,大圆满恐怕是没有希望了。反之,要是能有一些空性的体会,并努力让它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推测,大圆满的境界也终究会来临。因此,希望大家能精进修持。 v8fTpKl71q/phoiZBZNkwJMkQL2T1k6t2ik0Lf+wem1QyOssGadA75vPy1PRQo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