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详解

(一)依法不依人

概括而言,依法不依人有两种不同的内容,一个是佛经上讲的内容,另一个是论典中比较强调的内容。

1.佛经上的内容

从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来看,“法”指的是法性:诸法的本性=空性+光明;“人”是指从凡夫到佛陀之间的所有人,包括声闻、缘觉、阿罗汉、登地以上的菩萨以及佛陀。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不依人,那是否连佛也不能依靠、不能相信?

虽然从表面上看,佛陀是净饭王的太子,是由血、肉、骨骼等构成的五蕴综合体。甚至小乘佛教也认为,佛的身体是有漏的。因为有漏皆苦,故而佛陀的身体也属于苦谛。普通众生与十地以下菩萨的身体,更是血肉组成,属于有漏苦谛,没有什么可靠的。

大乘佛法认为,在印度金刚座成佛、转法轮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当众生福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为了度化众生,便以众生的福报与佛的愿力等因缘相结合,而在众生面前显现出的一个化身(多世累劫精勤修行,在圆满福慧资粮以后,示现成就,并任运自成地度化众生)。虽然这种化身与佛的法身有一定关系,但却并不是佛的法身与报身,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

综上所述,一切万法,包括佛的化身在内,都是内心的显现,都属于世俗谛,随时都会变化,是无常、如幻如梦、千变万化的东西。唯一可靠的,就是从佛到普通众生之间所有众生的心的本性:如来藏空性。除此之外的其余诸法,都是业的显现。恶的业力显现出地狱、旁生等等;善的业力显现出天人、菩萨、净土、刹土等等。

2.论典中比较强调的内容

(1)何为依法不依人

本来经典和论典就没有矛盾。经典强调的法性如来藏光明,论典中也承认。但论典所指的法不仅是如来藏空性,还包括教法和证法。教法指所有的经典和论典;证法是指戒定慧。

论典强调的依法不依人,即学习和研究佛法的时候要相信、依靠正法或真理,而不能依靠人的名声、地位、势力的大小等等。要观察此人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佛法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符合就可以相信;如果发现其言谈与佛法有所不符,则无论对方再有名声、再怎么样也不能盲目听随。

(2)公案

撰写《俱舍论》的世亲大师,跟克什米尔的达摩巴吒论师学《阿毗达摩(论)》时,发现师父的见解有问题,故在自己撰写的《俱舍论》中,表示了对师父见解的不满,之后在《俱舍论自释》中,也明显地批评过达摩巴吒的观点。

世亲大师讲解《般若经》的时候,抱持唯识宗的观点,但他的一位著名弟子的见解却超过了世亲大师,是以中观观点解释《般若经》的。弟子站在中观的立场去破上师的唯识宗观点,就是依法不依人的具体体现。

撰写《集量论》等许多因明论著的陈那大师,是印度非常著名的论师。他依止的第一位上师,秉持犊子部的见解。犊子部虽然也属于佛教,但却是佛教声闻十八部里见解最低劣的,与外道的见解十分相似:承认不可思议的自我存在。陈那大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上师承认不可思议的自我,就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反而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表示对上师观点的不苟同。

他白天打开所有的窗户,四处寻找“自我”;晚上也在四周堆上木材点燃火,并脱光衣服坐在中间,然后虚张声势地假装观察自己的身体上有无自我。他的上师闻讯赶来,便问他在干什么,他装模作样地故意回答说:“师父呀!我太愚蠢了!根本发现不了您所讲的自我!我想是否被衣服遮盖了,所以脱衣服寻找不可思议的自我。”

上师闻言,生气地说:“你竟敢讽刺我的见解,不许住在此处!”陈那大师只好顶礼而辞。

撰写了《释量论》等七部因明论著的法称大师曾向陈那大师的一位著名门徒学习《集量论》。在听第一遍的时候,对《集量论》的理解相当于他的这位师父;听第二遍的时候,理解程度与陈那大师相仿;听第三遍的时候,便发现师父的观点有误,继而告知师父,使师父日渐意识到自己见解的不足,故开明地允许法称论师推翻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撰写《集量论》解释。所以在《释量论》中,可以看到法称论师针对师父观点的辩驳,这些都是依法不依人的生动事例。

令人钦佩的是,这些上师绝大多数是心胸开阔的标准善知识他们不但没有因为弟子的叛逆而不高兴,反而允许弟子驳斥自己的论典,从而澄清了自己论典中的错误,以免误人子弟。历史上的众多高僧大德以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明确地告诉后人,在佛法见解上,要依法不依人。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这就是跟依法不依人同样的道理。

(3)疑问

这就捎带出一个问题:我们的上师们也是人。显宗密宗都强调学佛离不开善知识,尤其是密法,更是非常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既然依法不依人,是不是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凡是以人的身份出现的所有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呢?

不是,论典的意思是指,讲法者的身份并不重要,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名气、福报,只要口里说出来的是正法,就可以执行;如果讲法者所强调的内容违背了大乘佛法,即便他名声盖世、如日中天,也一概不能接受。

那么,如果自己的上师说的法、他的要求或者教诲与佛法有很明显的冲突,我们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呢?从密法的角度来说,弟子是不能违背金刚上师教言的。这与依法不依人的标准是否有冲突呢?

有些人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先不观察而盲目依止上师,最后发现上师的行为有问题,尤其是有违背大乘佛法的地方:如以自私自利为基础,让弟子做很多不如法的世间法等等。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做还是不做呢?

密法要求我们,在没有依止金刚上师前,一定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观察,看对方是否具备金刚上师的标准。在没有观察的情况下,是不允许依止上师的。

关于金刚上师的标准,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论典里讲得很清楚。但末法时代要找一个所有的条件都具备的上师,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找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对方能具备绝大多数的条件,尤其是最重要的条件,就已经很不错了。在依止之后,就应该把上师当成佛来看待。

依止是什么意思呢?在小乘戒律里,依止上师只需一个简单的仪式,上师念诵三遍仪轨,就成为自己的依止上师,从此以后就要跟着这位上师学习。但密法强调,只要对方给自己灌了顶,或者是宣讲了密法的续部、窍诀和修法,那就是自己的金刚上师或根本上师,不再需要其它仪式,这叫作依止。在依止上师后,无论发现再大的问题,心里都不能对上师有侮辱、嗔恨之心,这也是密法的要求。具体详情,可见《事师五十颂》与《功德藏》等论著。

可现在学习密法的很多人,却两个要求都没有做到:首先是根本没有观察上师就盲目地接受灌顶、接受密法窍诀等等;其次是在依止上师后,一旦发现上师稍微有一点问题,立即就对上师,甚至对整个佛法退失信心,甚而生起邪见。

还有一种现象也会影响很多人的信心,此处有必要讲一下:

现在有不少冒充的出家人、活佛、金刚上师:只需花二百块钱,就能在卖袈裟的商家置齐内外整套法衣,再把头发一剃,头上也不烧戒疤,藏传佛教又没有戒牒等手续,所以谁都可以装出家人。汉族地区有些妇女甚至只将头发藏在帽子里,穿上尼姑的衣服,就在大街上要钱,这种情况时常可见。

在此提醒诸位,这些人的行为根本不能代表佛法或密法,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这些现象而对佛法失去信心。如果佛教经论要求、鼓励人们去做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佛教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但佛教从来没有这样的教言,所以这些账不能算到佛教头上,而只能算到个人头上!

有些人在世间法上可能很聪明,但在佛法的取舍上却愚不可及。究其主因,就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前行引导文》等许多论著当中,都讲了依止上师的要求,以及依止上师后,如果发现问题该怎么看待等问题,想必看过的人都应该很清楚。

如果发现给自己灌过顶或传过佛法的上师行为有问题,则即使生不起信心,也千万不要有邪见,这时要想:这是我自身的问题,是我的观点或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了偏差,因为我的心不清净,所以才会看到不清净的事物。如果我的心清净,怎么会有不清净的显现呢?八地菩萨和佛有不清净的显现吗?上师这样做自有他的理由或密意,虽然暂时看来似乎违背了大乘佛法,但事后的结果却可能是很好的,只是自己鼠目寸光看不到最终结果而已。如此说服自己,尽力将邪见或不好的看法压制、控制住。

但如果上师的言行真的严重违背了大乘佛法,自己实在无法说服自己,则暂时回避也没有问题。另外,假如依止善知识很多年,却在闻思修等各个方面没有得到任何收获;或者上师经常让自己去做一些与修行或解脱没有关系的世间法,即使自己不想做,给上师解释也得不到谅解,自己的烦恼也因此而增长等等,也万万不得对上师生起邪见,但可以与上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是最好的选择。

但假若因此而对整个佛法和密法失去信心,则肯定是自己的错误,是根本没有任何道理的大错特错,这只证明了自己的浅薄与情绪化。

总而言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上师的要求与佛法发生冲突自己也不能确定上师是卓越的成就者或具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者,则应该按照佛经的标准,根据佛的教诲去做。

如果上师是名副其实的成就者,则即使他的要求与佛经在表面上有所违背,我们还是应该按照上师的要求去做。因为真正的修行人或成就者永远不会说出真正违背佛语的话,即使表面上有冲突,其结果也绝不可能有冲突,所以,这种做法也是依法。

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公案都说明了这一点:当年帝洛巴就让那诺巴去偷农民吃过的一碗粥。虽然那诺巴是大名鼎鼎、成就卓著的比丘、修行人、智者,但他也毫不犹豫地去偷了。表面看来,他犯了偷盗罪,但那诺巴明白,他上师不可能让他无缘无故地去做偷盗等低俗的行为,其中一定有密意。正因为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才使那诺巴最终取得了无上的成就。

当年米拉日巴苦苦地求玛尔巴传法,玛尔巴不但不传,还让米拉日巴给他的儿子盖房子。这边盖完了那边又盖一间,那边盖完了这边又盖一间,盖完了全部拆掉又重新盖。

表面上看,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不符合大乘的慈悲理念,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却是非常特殊的调伏弟子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经历,也许米拉日巴也不会有后面的卓越成就。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公案,就认为所有所谓的上师、活佛、成就者都应该这样。记得米拉日巴离开上师的时候,玛尔巴就语重心长地告诫米拉日巴:“以后你调伏弟子的时候,不能采用帝洛巴调伏那诺巴和我调伏你的这一套方法,因为很多低等根机的人接受不了。”

当然,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我们绝对可以不假思索地按他老人家的教言去做,无需理由,无需考证。但一般的普通上师,即使他自称是大活佛的转世、成就者、空行母等等,即使曾经也给自己灌过顶、传过法,但违背佛陀要求的事情,还是不能做,这叫做依法不依人。

(4)误区

现在经常会听见有人说:“我上师已经开许我不修加行了!”或“我上师说我不需要修加行!”在此奉劝诸位,如果你能确定自己的上师真正是像玛尔巴的上师那诺巴那样的大德,则无话可说:但如果自己还不能确定,那就要三思而后行。所有大乘经论,无论显宗还是密宗都一致认为,不修出离心与菩提心,是无法学佛的。如果不按经论的要求去做,而是一味听从上师的摆布,就违背了大乘佛法,这种行为就是依人不依法。

换言之,只关心对方的名气大小、地位高低、眷属和财产的多少等等,是非常世俗、愚蠢的做法。所谓学佛,就是追求至高无上的智慧与真理。即便对方有名气,有地位,如果随意做出违背大乘佛法、违背真理的事情,那也是绝不能依止的。

要知道,即使对方地位高得像罗马时代的教皇,也与我们自身的解脱没有关系。之所以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对我们恩重如山,不是因为他名气大、有社会地位、宗教地位,不是他让我们发财、健康、工作顺利,而是因为他传给我们走向解脱的至上法宝。这是再辛苦、再努力、再花大价钱也买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依法不依人。

有些人会四处宣称,这位上师是转了三十世、四十世、八十世的活佛等等;或说,这位上师很了不起,闭关了多少多少年,今天刚刚出关。很多不辨真伪的人一听此话,便认为自己很有福报,急急忙忙就去结缘。谁知这位上师明天也说是刚刚出关,后天还说是刚刚出关,天天都是“刚刚出关”,其中的谎言不戳即穿。据说,有些地方经常会有此类不如法的行为发生。

目前个别佛教徒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一听说谁是某某人的转世活佛或成就者,就既不观察,也不思维,便盲目地崇拜迷信,趋之若鹜;第二个极端,是一旦发现某某上师的一点毛病,就对整个佛法失去信心。这都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还缺乏应有的智慧,故而会导致这样的问题。

如果之前不观察就去接受灌顶,甚至还游说其他人接受灌顶,那是要负因果责任的。若在灌顶之后,又发现上师的某些过错,便大肆诽谤,上师弟子之间拒不来往,道友之间也争相传说谁谁谁犯了密乘戒,原来非常好的朋友也断绝了关系,最后自己感到走投无路、一塌糊涂,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3.结尾

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即使对石头、木头等无情物,也不能有嗔恨心,那盲目地诽谤佛法或修行人就更不合章法了。

凡夫就有这样的毛病:不愿意去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更不愿意传颂别人的功德;偏偏喜欢观察、谈论别人的过失。一发现别人的少许缺点,就幸灾乐祸地四处传播,并夸大其词。本来很小的事情,竟越传越严重。

本来佛陀要求我们,要把所有的众生当作善知识来看待。这个要求很高,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无论如何,也不要轻易诽谤别人。同时,也不能因个人目的而到处吹嘘某人,从而为某些人招摇撞骗制造机会,否则很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很大伤害,自己也有很大过失。

对真正的出家人或修行人,我们必须恭敬;但如果要去听法、灌顶,就需要严格观察。如果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具备金刚上师的条件,那就只能暂时放弃。

总而言之,正确的做法,是用中立的观点去对待不了解的修行人,既不要随意毁谤他人,也不要轻易帮不熟悉的人做宣传、打广告,以免助纣为虐、害人害己。

追求真理和智慧,不追求个人崇拜!

(二)依义不依语

1.何为依义不依语

所谓“义”,是指经论的内容;所谓“语”,是指经论的语言文字。比如,在中观论典中,语言文字也叫文字中观;文字中观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义中观,也即空性。依义不依语就是强调要着重意义不要着重文字。

2.依义不依语的分别

依义不依语有两种不同的层次或内容。

第一个内容所指的“义”,是指空性、光明、佛性、胜义谛、如来藏等等;“语”是指世俗谛,也即我们的语言文字能够描述,五种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

“依义不依语”就是说,要相信胜义谛,不要相信世俗谛。胜义谛始终是真实可靠、永恒不变的;世俗谛会随着我们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靠不住的,是虚假的。包括因果、轮回等等一切,都成立于世俗谛的层面;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因果、轮回都是虚假的。

比如说,在没有成佛之前,虽然我们从理论上明明知道,自己现在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而言,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世界又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当成佛的时候,在佛的境界中,不清净的世界和清净的世界都消失无踪,因为清净与不清净都是心的习气的反射,当我们的阿赖耶识彻底断除,仅剩下纯洁的如来藏时,由习气所反射出来的现象也一并化为乌有。

第二个层次是说,在世俗谛当中,我们要依靠经论的内容,而不能依靠文字。

3.如何依义不依语

(1)摆脱文法的繁冗规则

一些印度的外道学者写的论典辞藻极其优美,就像诗歌一样,但因为过于执著文字,反而喧宾夺主,影响到论典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佛教为了打破这种可能引起傲慢的陋习,而故意让一些密宗续部的很多用词违背文法,其良苦用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执著于文字,文字表达越简单越好,以便使所有人都能看明白,这样才能调伏众生的烦恼。但也不能矫枉过正,陷入另一个极端:仅仅抓住意义,根本不考虑语言。如果完全脱离文字,内容也无从表达了。

不过,在辩论的时候,因为它的用词要求很高,一字一句都不能有漏洞,否则会因个别文字的疏忽而全军覆没,所以在辩论的时候,还是应该注重文字。

(2)不应拘泥于字面上的矛盾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中告诉我们,一切万法,包括胜义谛、世俗谛、众生的烦恼与佛的智慧,都是空性,而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又说如来藏不空、实有;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无著菩萨的《宝性论》,在用词上也有很多差异;然后格鲁巴的自空中观与觉囊派他空中观也存在着词汇、语句等方面的差别:自空中观的有些学者认为,一切都是空性,没有不空的事物。如果承认不空,就和外道不可思议的自我完全一样了;而他空中观的有些学者却认为,如来藏就是不空,并引用了《楞伽经》、《解深密经》等大乘经典的大量教证,以证明如来藏不空、不变、清净、自我等等。

如果我们依语不依义,那各个学者之间就会争执不休,自空中观会贬斥他空中观顶多算是唯识宗,根本不是中观;而他空中观又会说自空中观是不了义的等等。传说印度的月称菩萨和赞扎郭木当年就为此辩论长达七年之久,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很多论师也为此论题有过数不胜数的激烈争辩。

但如果我们真正依义不依语,那所有的争论也就偃旗息鼓了。其实,密法的大手印、大圆满,都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的:如来藏是光明、不变、存在、不空、自我、清净,但这与外道讲的自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如来藏同样也是空性的,其中不存在不空的物质或精神,但如来藏的空性不是像虚空一样没有光明的成分,而是存在着光明的现象。因为光明的现象始终存在、长住不灭,所以也是常有的、存在的,故而也可以叫做自我。

这样理解起来,第三转法轮与第二转法轮,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也就不但不矛盾,而且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显得更为圆满。

所谓大圆满,是指在心的本性中圆满了一切轮回和涅槃。也即是说,心的本性,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因为心的本性如来藏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所以修一刹那的如来藏,实际上就已经修了佛陀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所有经典的内容,可见二者是圆融一致、毫无分别的。

倘若一直去追究语言的差异,就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佛的密意,所以不要过度执著、局限于表面的语言文字。

(3)意义不受制于语种的差别

依义不依语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只要能表达内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的语言都可以采用,所以不需要特定的语言。

比如在传戒的时候,本来传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的仪轨,最早采用的是与梵文迥然不同的婆罗米(Brami)文字,后来又采用笈多(Gupta)文字,最后采用的是梵文仪轨,到了藏地和汉地之后,又译成藏文和汉文,虽然语言改变了,但只要仪轨能表达出原来的内容,也同样能得戒体。

灌顶仪轨也是一样,从梵文变成藏文、汉文、英文,只要翻译正确,就没有问题,都可以得到灌顶,这就是“依义不依语”。

有些人会问,从藏语翻译成汉语的仪轨,究竟念藏语好还是汉语好呢?其实,如果翻译没有错,两种念法都是一样的。汉族人用汉语念诵,一方面念自己的母语比较流利;另一方面也懂得内容,可以方便观想、发愿等等,所以就不一定要念藏语。但咒语等特殊文字是不能翻译的,而伏藏品的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加持,所以还是念藏文好一些。如果能准确地翻译,那即使念汉文,也不是完全没有加持,所以也能够成就。

4.为何要依义不依语

佛经里面经常有一个比喻:当别人用手指头指示月亮的时候,如果不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着手指,就永远也看不到月亮。同样,语言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中方便沟通。但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准确地告诉我们物质的真实本性,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既不承认有,也不承认无。

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有问题。在普通人的概念当中,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在有与无这个矛盾体之间,没有独立的第三者。但中观却认为,虽然按照普通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是空性的。再进一步说,尽管“无”的观点稍稍离空性近了一点,但也是分别念,还不是真正的中观。而其他的念头,就更是随着有和无的安立而延展出来的,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

当年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播禅宗即将回国之际,便让弟子们来讲说自己的证悟境界。每个弟子在讲了自己的境界之后,达摩祖师给他们的批语分别是:你得到了我的皮、肉……其中有一个弟子在达摩祖师前面一声不吭地站了很久,之后扭头便走,达摩祖师反而夸赞他说:“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为什么达摩祖师的首座弟子在表达开悟境界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很有限,连世俗谛的东西都不能准确表达。正如海森堡所说,到了微观世界,我们的语言就像诗歌一样:诗歌语言的非确定性、模糊性和非实用性,确定了其描述能力的局限。

既然人类的语言对微观世界都言不及义,至于胜义、空性、光明等深奥境界,就更是无以言表了。表达空性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以前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认为,自己是存在的,但经论中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有漏洞,不符合实情。即便如此,中观也无法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去讲空性,讲心的本性,而只能从否定的角度去推翻。不但推翻了有和无,还推翻了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在将我们原有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执著全部推翻之后,剩下的境界就是空性。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语言无法直接表达,而只能指一个大概的方向:空性与光明。只有自己去修行、去体会、去证悟,当意识彻底停止以后,才能真正恍然大悟,所以,我们只能依义不依语。

5.密宗特殊的依义不依语

从表面上看,密法的双身像与忿怒本尊很难让人接受,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语言符号。就像甲骨文、丁头字一样,所以我们也应该“依义不依语”,不要去看佛像的表象,而要看它所表达的内涵合不合理。至于为什么佛陀要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自有他的理由,因为针对特殊人群来说,这种外相非常契机。当然,针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就难以接受,不太符合他们的口味,所以佛陀要对不合口味的人保密,不让他们看到密宗的书籍、佛像、法器等等。

还有,密法的五肉五甘露,也是一种代表,代表凡夫心目中最肮脏的物品。之所以接受五肉五甘露,就是为了放下所有清净与不清净、好与不好、轮回与涅槃等执著。天天嘴上念叨“放下,放下”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够放下,就应该能接受五肉五甘露,这就是通过强制性的方法让我们放下。如果“依语不依义”,也即依表象不依实质,就不能接受五肉五甘露。

本来显宗学者也应该知道“四依法”的道理,而且显宗也处处讲放下,但很多显宗的初学者在见到密宗佛像,听到密宗行人要接受五肉五甘露的时候,所学的理论就派不上用场了。

“依义不依语”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我们消除语言的执著,达到不可言的境界。所以,学佛的人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要“依义不依语”。

6.何时抵达依义不依语的真实境界

脱离语言以后,怎样去依义呢?首先要否定我们原有的错误理念,然后就是修行。

修行打坐的过程中,在我们的第六意识还没有完全停止的时候,境界中也能看到一个光明的形象,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证悟空性了。其实那时所证悟的一切,就像水中的月影,而不是真正的月亮。凡夫证悟的是空性光明的影子,只不过与光明如来藏有点相似而已。

所谓资粮道,就是对中观、光明只有一些文字上的了解,还没有任何切身体会的阶段。当对空性光明有一点体会、证悟的时候,就叫做加行道。《现观庄严论》当中讲过,在登地之前的加行道还需要文字般若。证悟一地以后,文字般若就可以彻底抛弃,如同过河弃船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加行道阶段的空性感觉还比较模糊,有些时候感觉到空性,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怀疑:也许这不是空性光明吧?所以还离不开文字般若,需要参看关于实修与心的本性光明空性方面的引导文。在看这些典籍的时候,也能在自己的体会中找到一些与书中所讲的空性光明相符的答案,而不像资粮道期间,仅仅是凭逻辑推理得出一个陌生的空性概念,这时已经能使自己的体会得到印证了。

加行道行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证悟了呢?有两种印证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上师面前印证,那个时候不允许用任何诸如空性、光明等等的专用名词,因为那些都是书上讲的很笼统的概念,而是要用世俗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会,然后由上师来判断你是否证悟了,不足的地方是什么等等。印证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大手印、大圆满、大中观的引导文上去寻找答案。如果引导文里面讲的境界,自己打坐的时候经常能感觉到,那就说明自己可能证悟了,所以加行道的时候还是需要文字。

在登地以后,因为已经切身体会到空性,这时无论有多少个成就者,有多少本佛经告诉你,心的本性不是这样,你也不会怀疑自己的境界,而只会认为,即便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也可能是佛度化某些人的不了义说法,心的本性不可能是别的,这个我很清楚、很有把握,就像禅宗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即便如此,登地以后还是需要听经闻法,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三地菩萨都要很用功地听经闻法。

依义不依语的内容非常多,此处仅仅是将平时与我们的修行、念诵有密切关系的个别问题罗列出来进行了解释,其他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分析。

(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前面讲过,思维的时候,首先要依义不依语;其次,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去寻找佛法的真实含义。

在浩如烟海的佛法经论中,有很多内容存在着表面的前后矛盾与冲突。如何取舍辨别,怎样寻找佛的终极含义,就是十分重大的课题了。分清了义和不了义,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佛经以及今后的修行有很大帮助。

1.界定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

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呢?所谓了义,也即佛把终极真理全面、彻底、直接或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内容;而不了义,就是与之相反的,不符合终极真理的权巧说法,而且佛陀也会在其它的经典中自我否定的内容。

不了义需要具备三个特点:

(1)最关键的特点,佛经中叫做不符合道理

所谓道理,也即四种道理或逻辑。四种道理也可以归纳为两种道理:一个是世俗谛的道理,一个是胜义谛的道理。只要是不符合道理或真理的任何一个佛经,都叫做不了义经。

①不符合胜义谛道理

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所有论述世俗谛的经典都是不了义的。譬如宣讲因果轮回的《百业经》、《贤愚经》等经典;宣讲世界、人生、业力、山河大地等的《阿毗达摩经》等等,都是不了义的,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胜义谛的道理。

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因果、轮回、学佛、五道、十地、菩提心、出离心、度化众生、转法轮、断除烦恼、山河大地,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不存在,都虚假不实、如幻如梦,是空性。

虽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这一切,但这就像得了胆病的病人会把所有白色的东西看成黄色一样,都是错误的感知。

②不符合世俗谛道理

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现象,大至宇宙万物,小至生命个体,都属于世俗谛。世俗谛的道理,也即一切事物的客观自然规律。

虽然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世俗规律都不存在,但从世俗谛角度去观察,世俗万法仍然有自己的道理,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举个例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世人皆知的真理,如果佛经中说种瓜不会得瓜,而会得豆。就不符合世俗谛的自然规律了,故属于不了义经。

如果只是不符合胜义谛,就判定为不了义,则所有宣讲世俗谛的经典都可以推断为不了义,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宣讲世俗谛的经典,就应该用世俗谛的道理来判别。凡是不符合道理的佛经内容,都叫做不了义,凡是不了义的佛经,最终都会被否定。

(2)必要或目的

既然不符合道理的,佛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这是为了诱导众生,让他们渐渐地靠近真理,是一种临时性的、有目的的善巧说法。就像佛虽然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空性,一切都不存在,但因为众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为了顺应我们的根机,佛才暂时说一切都存在一样。其目的是:如果说有轮回、有因果,众生、痛苦、幸福等等都存在,大家就知道世上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就会为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而奋斗。

(3)用意或着眼点

什么叫着眼点?譬如说,佛在有些经典里说这个世界是存在的,有些经典里又说不存在。那么,说存在的着眼点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可以感知因果轮回的存在。因此,佛讲不了义经的时候,并非无根无据。从世俗谛的角度来看,因果轮回是存在的,但这只是相对的存在而不是绝对的存在。这就是佛说因果轮回存在的着眼点。

凡是不了义的经,都要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所谓“了义经”,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符合道理;第二,没有其他目的;第三,没有其他着眼点。

了义经也有两种:一种是符合胜义谛终极道理的经典,比如《金刚经》、《心经》、《般若十万颂》等宣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另外一种,是符合世俗谛道理的经典,诸如讲因果轮回以及天文、地理、医学等自然规律的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佛所描述的微观世界,与现在最顶级的量子物理所发现的真相不仅一致,而且更深入、更细微。

但因为了义和不了义是相对的,所以一部经典有可能同时既是了义的,也是不了义的——从世俗谛的角度看,是了义经;但从胜义谛的角度看,又是不了义经,它只经得起世俗道理的检验,如果以胜义谛的观察方式去剖析,就只能全盘否定了。

佛陀在经典中还授记,辨别了义和不了义的权威是无著菩萨(其实除了无著菩萨以外,龙树菩萨等尊者也懂得区分二者之差别。哪怕是凡夫,如果懂得了判断标准,即使没有佛的授记,也可以辨别了义与不了义。)后来无著菩萨在论著中指出:第一转法轮的经典,讲的是不了义的法;第二转法轮的经典虽然讲了空性,但不是彻底、终极的了义经典(无垢光尊者也认为,因为二转法轮只讲了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转法轮是准确的,但因为二转法轮缺少了如来藏光明的内容,所以是暂时的了义或半了义。)第三转法轮才是真正了义的经。

《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解释自己密意的经典,其中也提到,真正的了义经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整个《大藏经》中,没有一部经说第三转法轮是不了义的。无著菩萨区分了义与不了义的理论依据,也是这些佛经。

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很著名:“凡是讲空性的经典,无论在第二转法轮当中,还是第三转法轮当中,都是了义经;凡是讲人、自我、众生等等(等等里面包含了因果、山河大地等等)的经典,都叫做不了义经。”

2.宣说不了义法的因由

那么宣说不了义法与妄语有何差别呢?

佛经对此回答道:妄语是把没有的东西说成是有,或者把有的东西说成是没有,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欺骗人的手段,所以把它归纳为十不善业之一。而宣说不了义法,却是为了引导众生不得已而为之的。

比如说,本来在佛的境界中没有胜义和世俗的分界,都是空性光明,但我们的境界与佛的境界还有万里之遥,我们仅能感知到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又怎么能理解佛的境界呢?如果不分胜义、世俗,一句话就把什么都否定,那就跟外道的断见如出一辙了。世人也会认为:一切万法明摆着是存在的,怎么会不存在?既然你说学佛、解脱都不存在,那大家又何必学佛呢?所以佛陀一开始只能分开二谛,暂时保留世俗谛。之后一步一步地逐渐引导,否则无法利益众生。但为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所以佛陀在很多佛经中要求我们,不要依靠不了义经典,要依靠了义经典。

佛法认为,世俗谛中的确没有终极的绝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暂时、相对的。但在暂时的规律当中,也有真假之分,故有正世俗谛和倒世俗谛之分。世俗谛中符合自然规律的,叫做正世俗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叫做倒世俗谛。

比如有些佛经中说,地狱在印度金刚座(菩提伽耶)下面某个深度的地方,但佛在另外的经典中,又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这种说法不仅不符合胜义谛的道理,连世俗谛的道理也不符合,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所以佛自己也认同这是不了义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些矛盾,可以用梦境来解释。梦中的世界本来是不存在位置的,若一定要确定它的位置的话,那就在做梦者睡眠所在的地方。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房间死亡,其中一个人在中阴身成佛了,而另一个人却堕入了地狱。那他们所谓的地狱与佛刹在哪里呢?就在同一个房间。因为房间、地狱和佛刹都是当下的心的幻觉。房间的现象,是两个人共同的业力,而佛刹与地狱的现象,就是两个人内心的转变所显现的。从未亡人的角度来看,在两人感觉到佛刹与地狱的当下,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

因为众生的根机、业力不一样,故而其业感也不一样。尽管对现在的人来说,地狱不可能位于菩提伽耶下方,但当时的大多数人却真的这样认为。而且因为业力感召,在有些人的境界中,真的会显现地狱就在菩提伽耶下方的现象,所以佛会那样说,以避免世人不必要的争执与反驳,不了义经就是这样诞生的。

对学佛学到一定程度,虽然没有证悟,但佛教理论掌握得比较好的人,尤其是学过并接受一切法都是心创造的人来说,这些道理比较能够理解。但对初入道的人来说,稍微深奥一点的道理就难以理解了。

无论如何,佛教是不会与真正的科学或世间的真理相冲突。真正存在的、符合真理的科学论断,佛法都会认同。在人类无止境探索真理的进程中,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开放而严谨的心去探求真理,相信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宗教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带给我们不同的启迪,而最终的真理一定会现前于真正追求真理的人。

虽然了义与不了义都是佛说的,但因为不了义的内容,是佛为了某些必要而暂时宣说的并不彻底的说法,所以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在不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引用或参照不恰当的佛经。

如果不知道这些标准,我们思考的时候就会生起各种疑惑:佛经中是这样讲的,但实际上又不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佛陀错了呀?或者是佛不负责任随便说的?或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错了?那样就会摇摆不定,从而影响学佛的信心。

再比如说,佛在《大乘阿毗达摩》(小乘阿毗达摩,也就是《俱舍论》的原始资料。究竟是佛说的还是阿罗汉讲的,各个宗派之间还有一些争论,所以此处暂且不论)中所讲的宇宙世界与《时轮金刚》所讲的宇宙世界的形成、构造、形态有着很大的出入。仅仅在显宗的经典当中,佛就讲了这个世界的多种不同的形状。仅仅我们所了知的,就有将近十种。另外,关于日食、月食的描述,佛经中至少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佛说的世界会不一致呢?一千多年前的显宗学者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也得出了答案。

第一个理由:佛陀认为,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无论哪种宇宙(圆形、球状、日心说、地心说)都是不存在的。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因为众生的业力或者说因为众生的内心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世界也随之而改变,不同的众生会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第二个理由:我们往往认为,世界只能有一个形状,只要确定是一个样子,就绝不可能是其他的样子,佛陀为了打破我们的这种执著,所以才宣说了不同的世界观。

3.世俗与胜义的终极答案

(1)世俗谛终极答案

世俗谛终极答案,也即完全符合世俗真理的答案。比如,佛教关于宇宙的世俗谛最终答案,是在《时轮金刚》里面。看过《时轮金刚》的人都清楚,《时轮金刚》中的数据演算非常简单,一个人只需两三天,就能在一个简单的写字板上,算出一年十二个月的藏历。如此计算而得出的日食、月食的时间,与现代天文学计算出的结果只相差一两分钟。这样算出的日食、月食时间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结果很接近。

稍有天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有近地点和远地点之分,当月球走到近地点的时候,速度要快一些;走到远地点的时候,速度要慢一些,所以有些时候会多一天,有些时候就少一天。可见,《时轮金刚》中的历算方法是非常准确的。

(2)胜义谛终极答案

佛在很多佛经中提到,唯有第三转法轮是了义的,因为只有在第三转法轮中,佛陀才将诸法的真实本性——光明与空性大白于天下。

尽管如此,但第三转法轮还没有讲到中阴身的现象、八地菩萨的现象以及相应的修法。显宗也没有一部将空性和光明结合起来宣讲的经论,其修法也只涉及到空性层面,而没有光明层面的修法。

密法与显宗经典相比,却有着质的飞跃:将第二转法轮的空性和第三转法轮的光明结合起来,并提供了涵盖中阴身、空性与光明等各个方面的,面面俱到且简便易行的修法。所以,密法是整个佛法中真正的了义经。

但密法里面也有讲世俗谛的部分,比如清净的现象、不清净的因果轮回等等,后者是与显宗不了义经共同的观点,所以也是不了义的。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的结果

认识到世俗万法的虚幻不实,不单对我们的修行,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帮助。如果我们认为金钱、名利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会过度地执著,并渴望拥有。在追求的过程中,就会遇到接二连三的痛苦,直到临终也一无所获,而不得不带着对人世的强烈不满愤愤离去。

本来绝大多数的东方人都很单纯、朴素,非常讲究伦理道德,罗素在他的书中就承认过这一点。但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变成拜金主义者了,只要能挣到钱,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钱真正能带来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

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研究过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但种种数据告诉我们,金钱带来幸福的观念是错误的!有钱就一定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幸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金钱一定能带来幸福的观念是错误的。

本来我们的本意是想得到幸福,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还引来了无数的痛苦,不仅是现世的痛苦,还包括造业以后引发的来世恶报。

执著是所有烦恼的根源。对某种事物的执著越强烈,它带给我们的痛苦也越强烈;越是让我们感到无所谓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讲的,是实执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恶果。从地球、从整个人类的生活环境而言,实有的执著也会造成无穷的后患。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成片的洋房别墅、成列的豪华轿车、大笔的银行存款。那再过五十年,随着人口的暴增,地球将如何承载人类无限膨胀、几近爆炸的欲望?

佛陀正是洞察到上述种种过患,所以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执著,继而追求不止。其中的执著是因,追求是果,所以要先解决执著这个因。

当然,除了解脱意念特别强烈的人以外,欲界凡夫很难彻底放下身外之物,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生活。但适当地放下执著,过得单纯、朴素一点,在“少欲知足”的基础上,尽力培养出离心和慈悲心,为众生的幸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应该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见《慧灯之光》壹)中已经讲过,作为一名佛教徒该如何生活。这种生活模式既符合佛的教法,又符合现代理念。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就不但会烦恼重重,还会浪费此生的生命。

本来我们就有极具说服力的中观道理,足以证明世间的物质享受根本不存在。

比如说,假如我们在梦中做错事或死了亲人,也会感到痛苦万分,但突然间醒过来以后,痛苦会自然消失,并一下子欢喜异常。因为我们知道梦是假的,所以不会痛苦。其实,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就是一场大梦。

什么时候能够醒来?

假如不修行,就永远醒不过来;若能依照佛的引导往前走,也许很快就能醒来。

修行是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道路。修行并不是神神秘秘,见不到、摸不着的,但如果不修行,就永远感受不到佛所说的境界!

夏虫不可以语冰。正常人可以看见物质的颜色,而色盲却看不见,但色盲看不见并不等于在正常人的眼里物质颜色不存在。修行人可以感觉到外相是假的,跟晚上做梦完全一样,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有修行。修或不修,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何去何从,也由我们自己选择!

最终了义的境界是空性和光明。值得我们花一生的精力去追求的,也是空性和光明的境界。

光明空性在哪里?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只要我们往里去寻找、追求,就能证悟空性光明的心的本性。

(四)依智不依识

1.何谓识与智

(1)所谓“识”,就是我们的八识,它是有漏的、无常的、有错觉的、不可靠的。八识的总体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可分为眼、耳、鼻、舌、身等八识。八识当中的任何一种,都离不开阿赖耶识;但八识分开以后,又与八识中的阿赖耶识并非一体。譬如说,除了眼识以外,还有一个阿赖耶识;除了耳识以外,也存在一个阿赖耶识等等。

论典中有个比喻正好说明了这种关系:一块黄金分成八块之后,其中一块保持原状,什么也没有做,而其余七块分别做成了形态各异的手镯、耳环等等。则虽然放在一边的那块黄金什么也没做,但实际上所有的首饰都离不开那块黄金,因为本来它们都是一体的。这就像阿赖耶识和八识之间的关系,虽然表现不同,但实质却别无二致。

(2)所谓“智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人皆有的明空双运如来藏;另一种是指大乘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登地菩萨在入座修空性时证悟的境界。

2.识和智的区分方式

识和智的区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派的方法;另一种是窍诀派,也称实修派的方法。

大圆满也要分理论与窍诀。理论方面的道理讲得很广,如在《七宝藏》等论著中讲了很多分别方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会感觉不够清楚。

窍诀派没有讲太多教证理证,其内容都是从理论与实践中提炼出的精髓,然后用鲜活而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

理论派认为:首先,智慧是常住不灭的,识是无常的,二者之间有常和无常的差别;其次,智慧是不造业的,识是造业的,故有造业和不造业的差别;另外,智慧是没有被污染过的、是光明的,识是被污染过的,是不光明的等等,有很多类似的差别。

窍诀派的具体方法,也即大圆满、大手印所讲的内容。其实,区分“智”与“识”,也是大圆满具体修法所涉及到的难题。很多人在修行不到位的时候,却误以为自己证悟了。究其原因,就是辨别不清“智”与“识”的属性。

无垢光尊者著有一本书,专门详细地辨析了八识之间的差别以及智慧和心识的差别等等,因为其中涉及到大圆满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暂时不细讲。笼统地说,所有思维、思考的念头,都叫分别念或“识”。不但没有分别念,而且证悟了空性,能够体悟到空性的妙用,就是智慧。当然,只有通过修行,在证悟以后,才能知道什么叫做智慧。

当我们的心完全静下来,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阿赖耶识;另外一种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

虽然心完全静下来了、放松了,处于非常清净、宁静、平静的状态,没有任何杂念,没有思考问题,也没有观想,但也没有空性的感受。即使这种状态能够保持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也只能叫做识——阿赖耶识。这种修法,叫做寂止。

3.区分“识”与“智”的要点

对修行人来说,区分“识”与“智”,是决定修行成败的关键所在,故而非常重要。如果闻思的时候有些观点或说法不是很理解,影响不一定很大;但假如修行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分不清楚,就永远无法修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心平静下来之后的感受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无念,即心里非常清净,不起任何念头;第二种是禅乐,即心完全静下来,什么也不追求,什么也不思维,完全放松之后,就会有很快乐的感觉。很多外道修行人就是为了追求这种感觉而去修禅定,甚至一些佛教徒也会贪著这种感受,以致影响其禅定境界;第三种是这种状态持续比较久之后,会出现一些微小的神通。但无论如何,上述三种感受都跟解脱没有关系。

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天生就有这样的禅定,但他们却不会得到解脱。

各种各样的杂念,都叫分别念。在一般的情况下,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阿赖耶识;另外一种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虽然证悟者的境界不一定是很标准的智慧,但我们也可以把它归纳为智慧。不过,它的本质还是识而不是智。登地之前的所有修法,其本质都是识而不是智,虽然证悟者此时已能感受到空性的影像,与空性比较接近,就像湖水里的月影,显而无自性。

真正标准的绝对智慧,只有佛陀具备,十地菩萨都没有,凡夫就更谈不上了。

不要说佛的智慧,连十地菩萨的境界到底怎样,也没有任何语言可以直接表达,而仅能从否定的角度来指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不仅否定了有、无二边,也将有无二边延展出来的四边、八边、三十二边一并破除。真正的空性,只有到证悟的时候才能体悟。

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才算是有了一点空性的认知,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是比较不错的境界了,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智。如果没有这种悟性,则其他任何感受都是没有用的。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窍诀派区分智和识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永远都用理论来解释:智就是常,识就是无常,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概念。

“智”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从加行道到一地之间的凡夫之智(资粮道基本上没有智);二是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智;三是佛陀之智。

第一个阶段,是从初步证悟空性到登地之间的智慧。无论是修中观、禅宗、大圆满还是大手印,未登地之前都属于此类智慧。

第二个阶段,是菩萨入定证悟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常的,因为倘若不是无常,就永远处于没有任何运动的状态当中,那样就不能有任何发展,也无法断除烦恼。尽管其中还有识的成分,识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在一地菩萨的境界中,却感觉不到无常与识的存在,因为这种无常非常细微。只有更高层境界的菩萨,才能看出下层菩萨的境界中还有识的成分。

佛经中有个比喻说得很好:从很远的地方看大海,大海是静止不动的,但走到大海的旁边,才发现大海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这就像一地菩萨的境界,自己看起来非常稳定,但在上地菩萨看来,却是动摇不定的。

没有冶炼加工之前的铁、金等矿石,可以象征凡夫迷乱的心;经过适当加工,石头里的金、铜等物质被分离出来,但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矿物质的成分,可以比喻成一地到十地菩萨的智慧;当最终全部加工完毕,陶冶出百分之百的纯正金属(当然,现实中没有绝对纯正的金属,此处仅是比喻而已)的时候,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恒常、永恒的。

对菩萨来说,苦集灭道四谛当中的灭和道是可以分开的:灭是如来藏,道是证悟如来藏的智慧;灭谛是常,道谛是无常。一地到十地菩萨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无常的识的成分慢慢减少,智慧部分慢慢增上,成佛的时候,道谛与灭谛完全一致,没有分别。

从佛的智慧来看,究竟的境界中只有灭谛而没有道谛。道谛是无常的,灭谛是恒常的,这是大乘共同的观点。

而密法则是从母光明和子光明的角度来宣说的。母光明是指原有的智慧,即如来藏,她永远都是存在的。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及密续中,也称之为心的本性、自然智慧、自然本智、灭定等等。修行人(包括凡夫和菩萨)的证悟境界,叫做子光明。在凡夫地和菩萨位的时候,母子光明还有分别。成佛的时候,母子光明完全相融,无二无别、一味一体。

如来藏始终存在,不会有任何动摇。无论是地狱众生还是十地菩萨,其心的本性都是光明的。积福不会增长,造业也不会减少,没有增减、生灭的变化,永远恒定如一。

同时,如来藏自然本智又是一切的基础,在自然本智的基础上产生了阿赖耶识,然后产生了意识,从而衍生出万事万物、六道轮回。如来藏就像永远存在的一条直线,无始以来的无明客尘障垢,致使众生一直处于迷惑之中,这犹如直线上冒出的一个分叉,也如同未经加工的矿石。修行的过程,也是认识心性的过程,相当于矿石的冶炼加工过程,加工到加行道以后,开始慢慢转换为智慧;最后成佛的时候,智慧完全融入如来藏,与心的本性融入一体,密法称之为母子光明的双运。

初期的证悟还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智慧,与智比较接近实际上还属于识的范畴,与自然光明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是十地菩萨的子光明,也与母光明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凡夫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行。通过修行慢慢靠近自然本智,到了佛地,母子才能完全融入,毫无差别。

4.误区——认“识”为“智”

由于没有真正的成就者或具有正规窍诀、修行经验的大德引导,有些修行人的境界往往会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调整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当工作压力太大、不开心、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放松。

很多人喜欢打禅七,打禅仅五六天,就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因为平时我们心里会接连不断地闪现出各种各样的念头,旧的念头消失,又产生新的念头,包括做梦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念头此起彼伏,所以无法感受比较深层次的感觉。打禅的时候从早到晚心里万念俱泯,什么也没想,当心慢慢平静下来以后,虽然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的智慧,但会有一些感受。

有些修行人会将自己打坐中的无念感受误认为是证悟空性,但这种所谓的“证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烦恼,而只能让我们在禅定中没有任何明显的烦恼。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尽管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些作用:能够改变、调整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但从根本上看,是不解决问题的。这类境界都叫识而不叫智。另外,如果修法前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修完以后也没有回向,则即使在修禅定,其实质也只能是识而不是智。

介绍四无量心的修法时讲过,在修四无量心的过程中,如果思维很久以致心生疲倦时,可以停顿下来稍作休息,这叫做四无量心的禅定。其实,修任何法都是这样,在修法疲倦时立即中断观修,什么也不想,都属于禅定的修法,但这些都是识而不是智,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即便如此,这种修法还是需要,因为如果不修禅定,就永远不会产生证悟空性的智慧。只有当我们的心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智慧才会出现。

5.依智不依识的意义

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证悟空性、断除烦恼。证悟空性以后,对现实生活的贪着心会日益递减,最终达到断除烦恼的目标。

前面也提到过,梦中的痛苦和幸福感等等,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度不相上下的。但梦醒以后,就能知道梦里的一切都是假的,梦里经历过的痛苦、快乐也会当即消失。

当年阿底峡尊者进藏的时候,曾担心藏地没有魔术师,讲空性的时候无法找到形象贴切的比喻。他身边的弟子说:“没关系,您可以用梦来说明。”梦能给我们带来很有说服力的启发,我们要修空性的原因就在于此。

通过梦境就能看出,所有的痛苦都是因执著而来的。而执著的来源是因为我们把执著的对境都当成真的了。若能接受并证达万法空性,从骨子里视一切万法如梦中所见,对其毫不在乎,才是真正的“放下”。

那种因为家里杂务太多而心烦,故而削发出家的做法并不是放下,而只能叫做回避。在无法用智慧去面对烦恼的时候,虽然也可以选择回避,但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大多数人在证悟空性以后,还不能控制烦恼。即使打坐的时候感觉非常好,但出座以后还是会有贪嗔痴,甚至证悟境界都有可能消失无踪而难以寻觅。就像在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之后,还会产生自私心一样。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随着修行境界的逐步提升,烦恼才会日益递减,执著才能逐渐放下。

放下以后,就不再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没有痛苦。这样继续串习,就叫做修行,最后就能成就佛果。

6.依智不依识的具体修行次第

修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思维或念头。比如修加行的时候要思维人生难得、死亡无常、出离心、菩提心、观修曼荼罗等等,这些都是念头;第二个阶段不能有思维或念头,这就是禅定的阶段。当内外加行修完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修禅定;第三个阶段是修智慧或空性。修行的过程,就是从加行开始,加行修完以后修禅定,禅定修完以后再修空性。

很多人刚开始修行打坐,就试图超越前面的阶段,直接修禅定。对六祖慧能那样根机很成熟的人来说,这种做法有用,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修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最理想的,是得到一些世间禅定而无法提升,因为证悟空性的条件不具备,所以无法进入第三个阶段,很多人也会为此而退失;第二种,如果修得不好,就更是一无所成。所以,没有基础的修行注定会失败,不会得到任何跟解脱有关的东西。

依智不依识,是修行后期的做法。在修行前期,则要用念头对付念头,要以毒攻毒。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等方法积累资粮,当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开悟。我们不要把证悟当成很神秘的东西,尽管是否开悟其他人很难知道,但自己却很容易衡量: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感觉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可以说是证悟了;如果没有任何空性体证,就谈不上证悟。

只有加行等基础修法过关以后,才可以走到证悟的境地,才能真正做到依智不依识,在此之前是无能为力的。修加行最关键的,是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就试图往下修,是没有太大作用和意义的。在以前的藏地,一生修十几二十遍加行的大有人在。加行修得越好,对证悟越有帮助。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依止念头了。当然,证悟以后还会有细微的念头与执著,直到成佛才会彻底消失。

7.为什么要依智不依识

如果根本不依止智慧或没有智慧,则我们的如来藏不能起任何作用。而八识中的任何一个识,都不是这里所说的智慧,故而无法依止。如果修行的最后还是依识,修的都是念头,则哪怕念头修得再好,也只能对解脱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没有证悟的修行,其结果必定是失败。所以,在修行的最后阶段就要依智不能依识,要远离念头修智慧。

为什么不能依止念头呢?尽管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观察,也有好的念头,譬如正知正见等等,但从智慧、从佛的境界来讲,所有的念头都是错误的观点。如果不放下这些错误的观念,就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报,而不能得到解脱成就。

每个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只不过被外面的一层厚厚的意识与烦恼的外衣包裹住了。如何去掉这层外衣,展现出内在的如来藏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要先修出离心、菩提心。当出离心和菩提心达到标准后,就修金刚萨埵等剩下的几个加行修法,之后还有一个修禅定的阶段。虽然出离心、菩提心及禅定等都是识而不是智,但在修行初期只有这样修,才能逐步达到佛的要求,所以修加行非常重要,依靠念头断除念头,当念头消失后,智慧就有可能显现出来了。

8.结尾

大乘菩萨的使命,是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大乘行人要有持之以恒的胆识与勇气,要有长远的计划与目标,在制定计划以后,就要往目标的方向努力。而不能目光短浅,做出一些短视的行为和判决,仅仅以眼前的一点利益为满足,只要没有利益就立即失望甚至放弃,这种人永远不适合修大乘佛法。

如果认为:“我今年发了菩提心,明年就应该成佛;我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所有的自私心都应该无影无踪,否则我就不发菩提心。”这种人永远做不出伟大的事情,所以,大乘修行人都要具有远见。

其实因果也是这样,有些果报并不一定会现世现报。比如说在自己生病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虽然请人念经或做其他善事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但果报也许不会很快显现。如果行善之后几天没有看到效果,就认为念经没有用或仪轨有问题等等,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修行是心灵的训练,人的心是可以训练的。原来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通过修行的训练与串习,就完全可以变成没有自私心,一切都为众生着想的人,而这一切要靠自己长期的努力,不努力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虽然密法有即生成佛的实例,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即生成佛,但我们这样的人即生成佛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没有关系,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这就是佛教里讲的引发力。心本来就有很大的力量,心理学也这么认为。勇气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勇气的人只会一事无成,又岂敢妄称成佛度众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成为大乘修行人,就要有长远的计划! qxxzIh9OYPeKPl7C6AXFs9z+XzI2bJgRPXwvmjEu81jjjRNEwgLF7cyji8J2Z0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