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完成了前期的预备工作,并确定好所受的戒条内容,就可以正式受戒。
此时如能在善知识前受戒是最圆满的,如果实在没有大乘善知识,则通过自己的观想受菩萨戒也是可以的。具体方法是:在自己前面的空中,观想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至于分布方式,则可按照五加行中的皈依境来观想,因为在皈依境中,就包括了十方诸佛菩萨以及金刚上师。在非常清楚地如此观想之后,又该在观想的佛菩萨前做什么呢?首先做七支供,因为,要使自己心中能生起菩提心的话,就需要有因缘,这个因缘就是积累资粮。
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传菩萨戒时,当地的高僧大德每人手中只拿着一条小小的哈达去受戒,阿底峡尊者就说:“你们的供品太微薄了,这样是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的!”这句话就说明,如果没有积累资粮,菩提心就无法生起。
如何才能积累资粮呢?是否要发了大财才能积累资粮呢?不是。其实,最好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就是供曼荼罗和七支供。因此,在接受菩萨戒前,先要积累资粮,而此处所讲的,主要是七支供。
在《普贤行愿品》及加行仪轨中,都有不同层次、或广或略的七支供,如果七支供修得好,就可以积累广大资粮,所以先讲讲七支供的修法。
第一支是顶礼,也就是磕头。平时顶礼时有很多不同的对境,但此处就是向诸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顶礼的方法以前讲过,现在只简略地说一下:顶礼时先合掌于胸口,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然后合掌放在头顶发旋儿处,表示向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身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身所造的杀盗等罪业;再合掌于喉间,观想向佛菩萨的语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口所造的妄语或恶语等口业;最后合掌于心间,观想向佛菩萨的智慧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意所造的罪业;接着五体投地,观想向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顶礼,以清净自己阿赖耶识中非常细微的业障。
观想自身不仅是一个,而是变成无数个,并且不仅是自身,而是偕同无边无际的众生,同时以身语意向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在磕头的同时,还需口中念诵对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赞颂词(任何赞颂词均可),并在心中忆念佛菩萨、善知识的功德,如此即是身口意三门一致的顶礼。能这样完整地磕一个头,其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这些观想,只是形式上作个顶礼,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二支是供养。平时供佛时,供品的多寡与质量要视个人的能力而定。当然供品越好,就越有功德,就越能积累资粮。如果没有条件,那么供沙石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有能力却不尽力供养,将最好的留给自己,次等的供养佛,这样不仅不能积累资粮,还可能有忽略供养或是有贪着之心的过失。
平时供鲜花、水果就已经很好了,尤其是内地有那么好的鲜花,这在藏地根本不可能有,用这些鲜花供佛是可以积累很大资粮的。以前讲加行时已经提到过五供或八供,现在就无须重复。这是第一种供品。除了实物供品以外,还有心所观想的供品。如果心里能真实地观想,则观想的供品与实际的供品是不分轩轾的,其所能积累的资粮也是一样的。其实,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清净、美妙的物品,都可观想为供品。这是第二种供品。平时在路边看到美丽的鲜花、清净的泉水或绚丽的风景,都可以用来供佛,这是第三种供品。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但如果我们能真心诚意地以这些来供佛,也会有同样的功德。无论是自己亲手种的或是别人种的鲜花,只要是以清净心作供养,其积累资粮的效果都是同样的;反之,如果心不清净,则无论如何都不能积累资粮,所以关键在于心。
然而,是不是只要心清净,供品就无所谓了呢?倒也不是。如果心清净,供品也胜妙,这样供养的功德就很大;要是心清净,供品却不是那么好,则功德虽然还是有,但却不如前者。所以,尽管我们修行的关键在于心,可其他事项也不能忽略。譬如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常可看到诸如鲜花等曼妙的物品,如果用来供佛,则每天都可以积累很多资粮,也不用等到发财了。
当然,平时修法只需作简单的供养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太多的供品。如果愿意作,供养就是这么简单。
第三支是忏悔罪业。忏悔的方法就是在不离四力的基础上,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等,除此之外,七支供中也有忏悔罪过的仪轨。此处不广讲忏悔,因为加行中讲过非常广的金刚萨埵修法,其他所有忏悔的修法几乎都包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中,所以不再多说。
第四支是随喜。什么是随喜?一般居士的概念是拿点钱做功德就是随喜,这样虽然有随喜的意义,但并不是随喜的定义。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也就是说,在见到他人做功德时,就如同是自己做一样地感到欣喜,这才是真正的随喜。
通常凡夫人的烦恼较粗重,如果看见别人做得好,心中就不是很痛快。这种情况不仅针对于世间法有,即使针对出世间法,也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譬如看到他人的修行或功德胜过自己时,心中就有不乐意的念头,这就是嫉妒。随喜应该是对他人的功德或善行感到高兴并赞叹,就像是自己做的一样。
随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善巧的积累资粮的方法。譬如在西藏,有些人会从很远的地方一路磕头到拉萨。如果有一个人这样去做,而另一个人虽然没有这样做,但心中却真诚地替那个人高兴,就像是自己磕头到拉萨一样,那这两个人谁的功德较大呢?其实两人都有同等的功德,这是佛说的。显然有人会对此心生怀疑,但在因果关系上,除了佛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洞悉其中的奥妙。佛如此说,我们也没有任何根据能指出这是不了义的。
可是,当我们凡夫人看到佛三转法轮度化了无数众生,或看到后来的大成就者、大菩萨度化众生,从而生起欢喜心时,我们是否就会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呢?不会的,由于我们是凡夫人的缘故。要是随喜就能得到佛所有的功德,那我们随喜之后不就成佛了吗?这显然不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们随喜佛还是能得到相当大的功德。然而,如果凡夫与凡夫之间互作随喜的话,就肯定能得到相同的功德。因此,平时看到一般人行善时,我们要随喜;而对佛菩萨和大、小乘成就者度化众生的功德,我们也要视其为修随喜的对境:这是积累广大资粮的方法。
第五支是请转法轮。平时遇到善知识时请求转法轮,是真实的请转法轮,这是有很大功德的,但打坐时修请转法轮,却是凭观想来做的。该如何观想呢?
首先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一一到十方诸佛的刹土中,在尚未转法轮的诸佛座前请求传法,就如同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七七四十九天中不传法时,梵天和帝释天请转法轮一样,继而观想诸佛也应允了我们的请求。平时打坐的观想就是这样。
虽然打坐时的观想不是真实的请转法轮,但这与打坐修随喜时不可能看到或听到别人在积累资粮,而只能通过观想来随喜是一样的,都可以由此而积累众多的资粮。
第六支是请佛不入涅槃。当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时,有一位居士请佛住世,佛就延长住世了三个月。同样,此处要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到十方诸佛刹土中,在某些度化众生事业即将结束的佛菩萨座前祈请住世,接着观想佛菩萨也答应了继续住世。
第七支是回向。回向的方法以前讲过好多次,这次就不再讲,没有听过的人可以看书。
以上讲的是七支供。七支供在平时走路、坐车、上下班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并不一定要回家关上门打坐时才可行,但因为打坐时能将心静下来,所以,那时修七支供,效果会明显不同。以前我也一再地要求过,每个人起码早晚要各用一小时把心静下来认真地修行。当然,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大乘菩提心、慈悲心、四无量心、七支供等修法,那么打坐时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修行上的进步也会更快。
受菩萨戒仪轨前行中的七支供修完后,还可以供修三十七堆或三身曼荼罗,因为修曼荼罗的功德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程序是:观想我愿意为众生奉献自己的身体及我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并将自己三世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众生。但这部分不做也可以,在七支供做完后,就可直接受戒。以上都是受菩萨戒的前期预备工作。
正式受菩萨戒时要念诵发心仪轨,首先念诵:“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安住十地之菩萨大菩萨及上师金刚持垂念我!”经书中说,他们都是我发菩提心的证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禀告诸佛菩萨及上师:我现在要在你们的座前开始发菩提心,请你们做我的证人。
然后是皈依。在所有的受戒之前,都要先受皈依戒,不然就得不到戒体。皈依时念三遍:“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这四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皈依佛法僧。皈依的修法以前讲过,现在也不再重复。
皈依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要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从今乃至生生世世,不论遇到顺境或逆境,不论身处苦乐尊卑,我都只依止三宝,除了三宝以外,不再有其他的依处。真正的皈依,就是心中要如此发誓。
接着就是正式发菩提心的修法,此处的两个偈子“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是最重要的,也要念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这两句是指愿菩提心,意思是说,如同往昔十方诸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在其未成道前是如何发世俗菩提心的。
所谓愿菩提心,就是在心里发愿:我从现在起,要为度化所有众生而誓愿成佛。只是在心中发了这样的誓愿,而并未付诸任何行动,就是愿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这两句是指行菩提心,意思是说,他们是如何按照次第来修学菩萨的行为,修持行菩提心的。行菩提心的意思,是不仅心中发愿,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所谓次第,是指什么呢?就是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修学,如受菩萨戒时,自己选择受八条或二十条戒就是次第。下等根机的人不可能受上等根机的戒体,所以,最下等根机的人先受一条戒,等能力足够之时再受八条戒,然后再受二十条戒,如此一步步地往上走,就是循序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立刻守持所有的戒,而且当下便能行持菩萨所有的行为。能做的先做,不能做的等有能力时再说,次第就是这个意思。
归纳以上四句,前两句说的是愿菩提心,后两句说的是行菩提心。这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如同往昔诸佛那样发愿,并依次第修学菩萨的行为。
后四句大致的意思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如是发心。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的意思是说:为了利益众生,我也同样地发愿菩提心。譬如,释迦牟尼佛传记中描述佛在入门前是如何发心的,我也就如何发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的意思是说: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修学菩萨的行为。总而言之,就是从今以后要朝这个方向走,能做的先做,现在不能做的,留待以后再看,如此一步步地学习菩萨的行为。譬如六度也是有顺序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应该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即使不能受戒的人,都做得到。如果暂时还不能持戒,就只作布施,不用持戒,等能持戒时再受戒;能持戒的人,又不一定能忍辱,所以要等能力足够时,再行忍辱;然后是精进、禅定、智慧,就这样一步步地去做。
受菩萨戒的仪轨有两种:中观派与唯识宗。虽然两派的词句有些不同,但其内容都是一样的。所有中观派的受戒仪轨,包括华智仁波切的广的仪轨在内,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这八句,其他仪轨只是在前后的供养与回向等处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念这八句,但念归念,可我们心中发过誓、下过决心吗?如果下了决心,则反复念三遍这个仪轨,就可以得到菩萨戒。
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第三遍仪轨念完的同时,就得到了菩萨戒。其实很多戒律都是在念完第三遍仪轨时得到的。但如果没有菩提心,则无论念多少遍仪轨,都得不到菩萨戒。
之后,观想前面的佛菩萨说“此乃方便”。自己则说“善哉!”
接下来是随喜,分自他两部分。首先要让自己生起欢喜心,仪轨中,“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家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垃圾中获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是自生喜的偈子,这些都是《入菩萨行论》中的词,广的意思可参考各种《入菩萨行论》的注释。
接下来的四句,是让其他众生生起欢喜心:“今于一切怙主前,恳请众生为贵宾,宴飨成佛及余乐,愿天非天皆欢喜!”为什么要让其他众生也生起欢喜心呢?其目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为了你们已经发誓成佛,成佛后我会将所有世出世间的利乐布施给你们,所以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或是发心后又退失了菩提心,就违背了这四句的内容,也就等于欺骗了所有众生,这个罪过是很大的。经书中说,一个出家人如果舍戒或还俗,他顶多是欺骗了五到十个人而已,因为受出家戒时最多有十位比丘在场。可是在受菩萨戒时,不仅观想了三世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还向众生宣布自己已发誓受菩萨戒,受戒后很快就会成佛,成佛后会带给他们所有的利乐。如果后来退转了菩提心,就欺骗了诸佛菩萨、善知识及所有众生,所以罪过相当大。
接下来就是发愿:“胜宝菩提心,未生者愿生,已生愿不退,日日其增上;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断尽诸魔业;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愿有情悉得,怙主慈护念;愿众生得乐,诸恶趣永尽;愿登地菩萨,彼愿皆成就。”这一段是受完菩萨戒后的发愿。在回向之后,受持菩萨戒的仪轨就可以说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