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述而第七
育人

《述而》篇在讲教育的问题。《雍也》篇中也讲了关于教育的一些问题,而本篇则是把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来系统讲述的,可以说是在讲为师之道。本篇共分为五个部分:师道概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及为师之道。本篇采用言行结合的表达方式,每部分均是以孔子之言开始,以孔子之行结束。

一 师道概述

第一章到第四章是对师道的概述,即老师应当具有的品格。

第一章在讲教育并非传授,老师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试译】

孔子说:讲述一些东西,但不写成作品,信奉前人的理念,效仿古代先贤,私下里我把自己比作老子和彭祖。

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表面上看,教育就是老师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真正的教育却不该是这样的。“述而不作”是许多大师所奉行的理念,很多有智慧的人并不为自己著书立说。佛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的言行,但没有一部是释迦牟尼写的;《道德经》记载的是老子的话,也不是老子写的;柏拉图著《理想国》,通篇在讲的都是苏格拉底的话,写自己的一句也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先贤们如此有智慧,他们把智慧写下来,广为流传,我们其他人学着去做,整个世界不就变得美好了吗?先贤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这个问题,释迦牟尼是说明白了的,他说我说法这么多年,但其实所讲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法不可说。先贤们不是不教,而是不能教,也没有办法教。

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你所讲的东西在这个环境下,对这个人来说是有用的,但换个环境、换个人就不对了。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因材施教,颜回问仁他这样讲,冉雍问仁他那样讲,司马牛问仁则又是一种讲法。不仅如此,樊迟问仁他给出过三种解释,说明因材施教不仅指对每个人有不同教授方法,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认知阶段也是不同的,可见教育之难。后世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认为人生有标准模式,什么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都要达到标准答案才行,否则就是学问不到家,就是这样的理念最终导致宋儒达到“以理杀人”的地步。作为老师可以讲一些东西,只要这些东西对学生有帮助就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写下来,这些东西就可能出问题。因为,讲是针对特定的人,你了解对方,知道该怎么讲,但写出来就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人,而那些人你并不了解,所写东西不一定适合他们。

就孔子而言,可以称为其作品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并不是孔子的作品。但他对《诗》《书》是进行删减、整理,并不是在写什么,对于《礼》《乐》则是适当调整、修正,对于《易》做一些注解,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与发挥,《春秋》则是对当时社会事件的记录,基本相当于时事评论。这些严格来讲都不是孔子的创作,他并没有像后世的教育者一样编写一部权威教材让学生学习,所以他说自己“述而不作”。但是这些书中没有体现孔子的思想吗?绝对是有的。亦如司马迁写《史记》,他是仅仅在记载历史吗?不是,他把自己的学问融入作品当中。孔子也是一样,他在上述作品中把自己的观点都写进去了,不作即是作。

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论语》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在讲学什么的时候,首先讲不学什么;在讲用的时候,首先讲要懂得不用。现在也是如此,在讲教育的时候,先提到孔子的“述而不作”。为什么“不作”?因为“作”的东西都不对。“述”可以使自己的一些观点流传下来,你觉得有用就拿去,但并不是我指导你一套做人的道理,要求你必须按我的要求做,那样就会出问题。所以,“述”是可以的,但“作”的问题就多了。编者首先引用孔子这句话,意在说明当老师的自己要明白,凡事没有绝对的,不能认为标准答案就在自己手中,更不能认为学生来学习就是要取得这个标准答案的。教育的内容是如何做人做事,在这一方面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教育并不是把我头脑中的智慧传授给你,而是帮助你发掘你心中的智慧。否则如果先把教育内容固化了,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

此处的“老彭”有人说是指两个人——老子与彭祖,有人说是指一个人——商老彭。其实考证这个问题意义不大,无论是指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不影响对这句话的理解。但“尊孔抑老”之人则可能坚持认为是一个人,或许是门派之见的缘故吧。其实做学问何必执着于门派,宋朝黄庭坚向晦堂禅师学禅时,禅师启发他时讲“吾无隐乎尔”,所引用语句就出自《论语》。佛家也用儒家经典教导弟子,儒道两家何必还执着于门派之见呢?

第二章讲为师者要有谦虚的态度。孔子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而他十分谦虚。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试译】

孔子说:默默地领悟智慧,学的时候孜孜不倦,教导别人永不倦怠,哪一项是我达到了的呢?

这可以说是孔子自谦的一句话,但又不仅仅是自谦。关于“默而识之”,前人一般认为“识”同“志”,指记在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东西要默默地记在心里。但这里的“识”可能不是这个意思,默默地记在心里与大声朗读出来都只是学习的方法,适合不同的人而已,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南容“三复白圭”,就是把“白圭”之诗反复朗读,孔子听到后认为他品德很好,如果他“默而识之”,孔子又怎么能听得到呢?而且这只是技巧上的问题,孔子如此强调它,把它放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前面,其含义应该不只这么简单。

“识”在此处是认识、知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告诉人要默默地去背诵什么,而是说在沉默中领悟智慧。智慧难道不通过学习就能获得吗?后世的观点一般认为不可能,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也在强调老师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的智慧常常不是能学来的,六祖惠能说过:“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智慧要学,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向外学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智慧,要自己去发掘。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自悟证道的,《道德经》中亦云:“不出于户,以知天下”。后文中孔子也讲到“生而知之者上也”,说的就是有人可以自然而然地领悟智慧,不用去专门学习。当然他的智慧也是在生活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但人们无法清楚地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所以就算他“默而识之”吧。孔子本就是“默而识之”的人,他是在学礼读诗的过程中不断悟得人生智慧的,所以他后来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这两样东西。

“学而不厌”是获得智慧的另一种方法。悟性不那么高的人,达不到“默而识之”的程度,就要靠后天努力,积极去学。孔子是真正可以称得上“学而不厌”的人,在向师襄学琴的时候,师襄三次觉得他练习得很好了,但孔子仍然认为不够,好学程度确非常人可及。尽管如此,孔子仍然觉得自己的好学程度不够,这种境界如后文所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讲完自己在学的方面不足之后,又提到了自己在教育弟子的问题上程度也不够——诲人不倦。孔子在教育方面对学生是很负责的,像樊迟这种悟性较差的,怎么教都领会不了,孔子也没有放弃他。还有像互乡之人,别人都认为不应该去理他们,但孔子却坚持认为只要他们有学的诚意就教。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上述这三点孔子都做到了,那他说这句话是不是客套呢?也不完全是。孔子真正达到智慧的境界是他研读《易》之后,此前虽然各方面水平能力都不错,但在境界上还略微差了一点儿,也就是说他确实没有能够做到“默而识之”。“诲人不倦”方面也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例子,所以孔子这么讲固然是由于对自己要求很高,但也不完全是虚伪客套之词。《论语》此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老师要具有谦虚的品德,连孔子这么优秀的老师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他人自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第三章在讲为师者要有社会责任感。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试译】

孔子说:社会道德没有引至正确的方向,学问没有传播,人们知道义也不肯跟随,明知所做的事情不善却不改正,这些正是我所忧虑的。

本章的德、学、义、善可以对应元、亨、利、贞四个方面。“德”是元的方面,是整个社会的根本,但目前出了问题却没能得到修正;“学之不讲”是亨的方面,即良好品德与人的连通上也出了问题,不能有效地在社会上传播;“闻义不能徙”是利的方面,义本是可以引导人、感染人的,但现在却发挥不了作用;“不善不能改”是贞的方面,善是道德内在的品质,但现在已经逐渐丧失。此语的主旨在于表明孔子对于社会的态度,一种关切的态度,主动为社会担忧。孔子的忧虑所表现出的是他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老师应当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学生也是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四章在讲老师只是平常人。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试译】

孔子闲居在家,很舒展,轻松而愉快。

作为老师,其生活应当与常人没有区别。《述而》篇采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体例安排,即言行搭配,先用若干个孔子的言论,然后再配以孔子的行为,即言传身教合一。这种体例安排用在这一篇中非常合适,因为它非常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述而不作”,因为著作通常只能讲述你的理论观点,你的日常行为自己怎么记载呢?而且有些事情在理论方面想到了,在实践中尚未经历,又该怎么办呢?这里就描述了孔子的日常生活是轻松而愉快的。本篇不是在讲教育吗,这里为什么讲了这样一段看起来和教育没什么关系的东西呢?其实不然,这一章意在说明老师并不是一定要整天板着脸,不苟言笑,其实他的生活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做老师不用整天戴着面具,只要为人谦虚、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人都可以做老师。教育的目标在于生活,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让人成为英雄、圣贤,而是让人去好好地生活。我们称赞英雄,但并不应当鼓励大家都去做英雄,那是小众的选择。对于大众来说,适合他们的是平淡的生活。孔子自己的生活平淡且快乐,这才会有人去学他,如果整天忧心社会的礼崩乐坏,又没有办法,终日在痛苦之中,那谁还愿意去学他。上一章讲了孔子对于社会的忧虑,但社会有问题可以慢慢想办法去解决,自己内心的快乐不能丢,自己才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前面是言传,此处是身教。

二 教育的内容

第五章到第十七章讲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自身素质、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己的品格。

(一)育人之元:提升人的素质

第五章讲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培养人的理想和追求。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试译】

孔子说:我现在衰退得很厉害啊!我很久没有再在梦中见到周公了。

周公名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朝建立后被封在鲁,但他没有到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首都辅佐天子。周公对周礼的制定贡献很大,孔子对他非常景仰。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复兴礼教,其以周公为榜样,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此处引用孔子这句话,是在讲教育首先要让人有理想,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第六章讲要有可行的路径,教育的内容有四个层次,这些层次构成一套有机的体系。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试译】

孔子说:以道为目标,以德为依据,从仁的层面出发,在艺的领域尽情发挥。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孔子学术思想的中心,这句话确实把孔门的思想讲清楚了。“志于道”,意思是孔门中人做学问的最终目标是追求“道”,这个“道”与老子所讲的“道”一样吗?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形而上的、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东西。“据于德”是说以德为依据,也可以理解为按照德的要求去做,因为“德”是告诉人们在行事的时候具体该怎么做。关于“道”与“德”的问题,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出,“道”是不可言的,而“德”是可言的。“道”是抽象的,抽象的“道”应用于人类社会当中就形成了“德”,德是可琢磨的,但也不具体,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而“仁”就又差一个层次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仁”虽然也还比较难解释,但与“德”相比要更具体一些了,有其原则、要求、标准,相对更容易判断,也容易推广,所以孔门的学问讲“仁”的比较多。有人说老子讲“道”“德”,而孔子专讲“仁”,其实这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后世认为孔子专门讲“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论语》,因为其中孔子讲到“仁”的地方较多,于是说孔子专门讲“仁”。这样的理解可能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论语》并不是孔子的著作,是后人编纂的,并不能代表孔子的思想,而且《论语》中孔子讲“道”与“德”的地方并不少。“游于艺”指的是在六艺方面游刃有余地去发挥,“游”表明既轻松又高明,古时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实此处的“艺”亦可为泛指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游”字又包含有不必过分认真之意,意即这方面的东西,轻松面对即可,适合自己就学,有的方面确实不适合,那不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那毕竟是末节的问题,并非一定要把六艺都学会、学精。此处的四项内容如果打个比方可以这样理解:“道”相当于土地,广袤无边;“德”相当于树根,非常深广;“仁”相当于树干,是生长的中枢;“艺”相当于枝叶、花和果实,虽在末端,但非常繁茂,而且有具体的使用价值。

第七章讲教育需要求学之人有自发学习的态度。教育不是单向的,它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因此要以学生自发求学为前提。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试译】

孔子说:自愿交纳学费来求上进的,我没有不认真教导的。

这一句后世学者们分歧较大,主要在于“束脩”一词。古人认为“修”同“脩”,是腊肉,“束脩”就是一捆腊肉,在此指代学费。现代有的学者认为“束脩”不是指代学费,认为孔子并不看重钱,指的是自己能够把头发扎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南怀瑾先生认为“束脩”是检点约束的意思,关键在于“自行”两个字,“自行束脩”指的是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其实学者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致都相同,这句话讲的就是求学所应有的态度,差异只是在于强调孔子是否收取学费的问题。

笔者认为,把“束脩”理解为学费亦可。教育的本质是学生自己想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所以要学生主动想学,然后老师才教,我们现代的教育成为一种法定义务,每个人必须接受教育,这虽然很有好处,使得教育得以普及,但却也容易让人们忽略了教育的自身属性。学生如何表示自己有求学的诚意呢?交学费是最正常的表达方式,这首先是对知识的尊重,过去私塾中学生学得越好,交的学费越多。而孔子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成人,所以要他们自己来交学费以表明求学的诚意。孔子并非贪财之人,但他同样看重学费,因为那代表的是学生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老师的遵从,如果没有这份诚意,孔子并不是不教,而是教不了。如果他讲什么,弟子完全不当回事,甚至还反对,那就真的没有办法教。孔子不会像现在那些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一样,如果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就苦口婆心地反复规劝,将其说服,再不行就找家长。孔子通常不与学生辩论,而只是拿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探讨。孔子不提倡逞口舌之利,他的观点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他教学生也靠滔滔不绝的口才,那就是言行不一了。如后文中记载,当宰我提出守丧不必三年的时候,讲了一大堆道理,孔子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却不直接批驳他,而只是说如果你心安就可以为之。宰我离开后,孔子把他的错误之处告诉了其他学生,但为什么他不直接告诉宰我呢?他一方面是不想与宰我辩论,因为宰我是善辩之人,这种人很难说服,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宰我自己去领悟。子路使子羔为费城宰的时候,孔子反对,子路讲了好几个理由,孔子也未加驳斥,只是感叹说这就是口才的不好之处,其实这就是孔子的不言之教。

第八章讲教育要找到学生的适学状态。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老师再进行启发,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试译】

孔子说:对于感到不能接受的,引导他们开始去研究;对于产生怀疑的,引导他们展开去思考。讲了屋子的一个角落,如果他们不能把整个屋子想明白,那就不应该再继续讲了。

“愤”的意思是不接受,“悱”的意思是不理解,当一个人对于某些东西感觉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时候,自然就会进行思考,而这个时候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能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教育不是灌输思想,而是根据人的情况加以引导。孔子主张根据弟子的状态来教,发现弟子对某个问题有思考,认为其有问题或者有了怀疑,才启发引导其深入思考研究这个问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应仅按字面来理解,它指的是一间屋子只有四个角落,那么老师讲了一个角落之后,你需要学会的是整间屋子,而不只是剩下三个角落的问题,“一隅”与“三隅”之间不是基数与倍数的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说举一反三,只注重了拓展使用之意,却忽略了其对于整体性学习的内涵。老子主张不言之教,上文中我们讲到孔子也是不言之教,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孔子是教一点儿,剩下的让你自己去学;而老子则干脆不教,他连一个弟子都不收,最后借出关之际,让关尹子逼着自己教他,以实现学问的传承。其实我们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不言之教,如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时,孔子让大家各言其志,孔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对子路哂之,对曾晳表示赞同,对冉有和公西华,他什么都没说,既不反对,也没有支持,而是通过对曾晳的赞赏加以引导。但是,孔子的不言之教也有例外,在季氏将伐颛臾的时候,孔子没有再保持沉默,而是把事情讲透,批评得冉有和子路哑口无言。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并不是口才不好,只是不用而已。此处的“不复”并不是指对学生不再教授,否则何来“诲人不倦”一说呢?它的意思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暂时就不要再继续讲了,因为学生的状态不佳,继续讲达不到好的效果。孔子不会见学生笨就不教,樊迟、互乡之人都是例子,所以他这句话绝不是看到学生太笨就放弃的意思。本章的主旨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教学的关键是在于学生的状态,要把学生的愤、悱都激发出来,然后稍加启发就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没达到这个效果,那说明激发得还不够,就应该先停下来不讲,想办法去调整学生的状态。在教育上,重要的不是教学的内容,也不是授课方法,而是学生的状态,老师要抓住学生的最佳适学状态,或者想办法使其达到这一状态。

第九章讲教育要达到的效果是自觉学习。学无止境,老师能教的东西永远都是有限的,而可以学的东西是无限的,所以仅靠老师传授是不行的,人要终身学习,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学生达到自觉学习的程度。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试译】

在穿着丧服的人旁边,孔子连饭都吃不下。他在这一天很悲伤,并且不唱歌。

孔子的做法所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个穿着丧服的人他可能根本不认识,但他同样悲伤,没心情吃饭,更没有心思娱乐。这些并不是礼的要求,因为去世的人与他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他并不是去参加丧礼,但由于孔子了解礼的内涵,就自然而然地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而有这样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此处所讲并非学的内容,因为孔子并没有在学什么,也没有在教弟子们学什么,好像与学无关。其实并非如此,这里讲的是习,也就是学问的用。学问不在课堂上,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与习是一体的,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与智慧要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有所收获,不断运用才能实现学问的增长。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用就是在巩固自己的学习,所以习也是学。

(二)育人之亨:与社会和谐相处

第十章讲教育可以让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定位。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试译】

孔子对颜回说:国家用我就出来做事,国家不用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达到这种境界!

学问是内在的,但不是孤立的,所学的东西必须要与社会融合。人与社会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此处借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之语,说明人与社会连通要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也是教育在这方面的目标。教育要有大局观,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教育不是围绕个人来的,而是从社会需要出发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要先明确自己的定位,是达还是穷,所对应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人的定位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做人做事的依据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其他事情就难以判断了。一个人喜欢诗文本是不错的,普通人可以随意去追求,但一国之君就要浅尝辄止,如南唐后主李煜就过头了,以至于把国家都弄丢了。明朝万历皇帝刚觉得自己的书法练得不错的时候,首辅张居正就马上提醒他,别把自己变成陈后主、宋徽宗。达者不能只考虑独善其身,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本章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老师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作表率。老师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要言传身教,为学生所树立的目标自己也能够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夸赞颜回居陋巷不改其乐,他自己也能达到这一修为境界。

第十一章讲教育可以使人在具体的事情上知道该怎样做。

【原文】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试译】

子路说:您如果要带兵打仗,那带谁去呢?孔子说:徒手与虎搏,无舟渡黄河,即使死了也不后悔,这种人我是不要的。一定要面对事情时有所畏惧,好好谋划能够把事情做成的人才行。

上一章讲了人生的宏观方面,这一章则讲具体做事的微观方面。“暴虎冯河”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原文是“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同“搏”,是搏斗的意思。不敢徒手与虎斗,不敢无舟而渡河,原诗的意思是指国家的统治者没有魄力,面对问题没有改革的勇气,不能克服阻力和困难。此处孔子反引此诗是在告诉子路,光有勇是不行的,遇事时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学会思考,用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法去做事。这一章的意思是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在具体做事的时候,人不能光考虑自己能达到什么程度,还要结合社会情况,认识到自己与社会是一个共同体,目标是这个共同体来完成的,而不是光靠一个人去完成的,所以教育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第十二章讲教育可以使人知进退,学会系统思考。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试译】

孔子说:富如果能求得来,哪怕是执鞭站岗,我也去做。但如果求不来的话,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执鞭之士”指市场的守门人,手执鞭子维持秩序。前面讲到人要重视与社会的连通,如果确实做不到,也不必苛求。连通是必要的,但不能要求过高。对于一流人才来说,“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做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已经很不错了,退而求其次既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教育的智慧。

第十三章讲这种通达的理念适用于各个层面。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试译】

孔子慎重对待的事:斋戒、战争和疾病。

连通是非常广泛的,人除了与社会连通之外,还涉及其他层面的连通。“齐”同“斋”。这里为什么讲到这三件事情,因为这三件事都属于亨的范围。斋戒指代祭祀,古人把它作为人与上天、与神灵祖先之间的连通方式。战争则是国与国之间的连通,是自己与敌人之间的连通。疾病则是人与微观世界的连通方式,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细菌、病毒之间的关系。孔子对于这三件事情都是重视,表明凡是连通范畴的事都不是可以凭借自己一方的主观意愿就可以的,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考虑整体,这也是《论语》在教育之亨的问题上的整体态度。

(三)育人之利:在文化中得到美的体验

教育有什么用呢?

第十四章以“文”为例,说明文化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试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几个月一直沉浸其中,吃肉都已经没有感觉了。孔子说,没想到音乐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韶》是舜时代的音乐,前文中孔子称其尽善尽美。孔子教育的科目主要是诗与礼,这两个科目都与音乐相关。《诗》其实就是当时的歌词,都是用来唱的,由于当时还没有乐谱的记录方法,所以只是把歌词记了下来。《诗》的内容既包含了百姓的生活,也涉及了朝廷的大事,而这些都是需要音乐来辅助的。礼也是一样,在祭祀、传位、婚丧等重大活动中,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音乐。所以音乐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文化的代表,故此孔子才曾用《韶》《武》两种音乐来分别比喻舜与周武王时期的政治。音乐代表了文化,而文化在本质上属于“文”的范畴,也就是修饰、技巧层面,通常只是发挥为人们助兴、陶冶情操等辅助功能的。但是,文化的力量也不可小看,在某些情况下,对人的影响远远超出修饰的范畴,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处第一句“三月不知肉味”已经说明了《韶》乐的美妙,为什么后面还加上一句孔子的感叹呢?这不是简单地附和前面的内容,而是要讲清楚这一“意想不到”达到了什么程度。孔子对音乐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而且见多识广,编《诗》的时候把全国几千首诗都拿来反复吟唱,什么样的音乐没听过?即使如此,当他听到《韶》的时候却受到了这么大的震撼,说明“文”的境界之高深竟可达到这样的程度。

第十五章讲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在处事时更加得当。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试译】

冉有问:老师赞成卫出公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他。进去找到老师,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他们最后会有怨意吗?孔子说:他们想要的就是仁,最终得到的也是仁,哪里还会有怨意呢?子贡出来说:老师不赞成卫出公。

此处的“为”不宜解释为“成为”,因为不合常理。孔子多次到卫国,虽受礼遇但并无官职,虽然后来他的弟子有一些在卫国为官,但孔子并没有自己的政治组织,夺位之说是不可能成立的。这件事的背景是卫灵公死后,太子蒯聩因此前受南子迫害逃往晋国,蒯聩之子辄继位为卫出公,蒯聩在赵简子的帮助下想夺回君位。此时孔子再次来到卫国,其弟子多在卫国做官,出公想让孔子出仕帮助他。此处的“为”是赞成、帮助的意思。孔子认为他们父子相争,不合礼让为国的理念,因此没有出来帮助卫出公。

这里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弟子们想要知道的是孔子是否会出面帮助卫出公,但如果直接发问并不妥,学生干涉老师的事情本身是不合礼数的。如果一定要问,就要懂得发问的技巧,冉有的学问并不差,但他也把握不好该怎么问。子贡的水平比冉有高,他知道该怎么去问。他的问看似没有问,但其实已经问了,孔子也明白弟子们的意思,他通过回答子贡的问话,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问,而子贡一听也就懂了,这才是高明的对话。大家的目的都达到了,而互相之间又不违礼数。冉有想问而不问,这是知“不用”,子贡觉得可以问,这是知“能用”,问的时候又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以“不用”来问,这是“会用”,而老师的回答点到即止,子贡也当即领悟,证明这一套东西“有用”,所以这一章把学问应用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十六章讲教育可以让人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试译】

孔子说:吃粗茶淡饭,把胳膊弯过来枕着,这种平淡的生活中也包含很多快乐。采用不义的手段才能得到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不值得追求。

在平淡的生活中,人一样可以快乐,一样可以领悟智慧。前文中孔子称赞颜回能安于陋巷,其实孔子自己也具备这样的品格修养。但本章重点在后一句,学问对人内心境界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教育可以让人把“义”看得比富贵还重要,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利于维护社会统治。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追名逐利,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怎样才能对这种本性加以限制呢?那就要用“义”来加以引导。“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它却能使人不顾性命去遵从,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过的都是平淡的生活,大家都安于平淡,整个社会就安定了。但是荣华富贵对人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该怎样让人去克制自己在这方面的欲望呢?那就要通过“义”的力量,也即“文”的作用。

第十七章讲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领悟智慧。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试译】

孔子说: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学《易》,一生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文化是一种载体,它本身不是智慧,却可以承载智慧,因此学习文化可以帮助人领悟智慧。孔子晚年才开始读《易》,他认为自己接触得有点晚了,如果稍早一点儿,可能在后面的人生道路选择上会更加理想。《易》是中华文化的百经之首,最简单却也最复杂,包罗万象,所以孔子对它爱不释手,至韦编三绝。其实孔子说这句话应当是在接触《易》时间并不很长的时候,在他深通易理之后心态就会更加平和,而不会再有这样的感叹。这一章的意思是“文”虽然属于修饰、技巧方面的东西,但如果深入研究,却会发现其中包含宇宙的道理、人生的智慧,作用绝不只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深通文化的人,无论是从事士、农、工、商哪一行,都能做得非常出色。要想人生无悔,须要把文化学通学透,这是文化的大用处。

第十八章讲“文”的运用是有度的。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试译】

孔子对于正式用语的运用,是在《诗》《书》及施行礼仪的时候,这些都使用正式用语。

此处的雅言是在著书和正式场合发言时使用的,相当于书面语言。“文”虽然有上述讲的那么多用途,但并非什么地方都要用,如前所述,任何东西在用的时候都要遵循一些原则。而事实上,人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应当按照“质”的方式去做,有些时候才发挥“文”的作用。孔子虽然文字方面水平很高,但都是在很重要的地方或正式场合才使用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则还是讲平常百姓的话。“文”的使用也有限制的,并非适合所有地方。

(四)育人之贞:使人生更有意义

第十九章开始讲学习的好处。学习是终身的,可以让人一生过得更有意义。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试译】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啊,求学问刻苦用功,常常忘记吃饭,而从中有所收获时感到快乐,足以令其忘记忧愁,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了”这样的话。

孔子到叶地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此处“老之将至”其实包含有时日无多之意。《史记》中记载这件事时“发愤忘食”之前有“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八个字,可能是取自不同的版本。虽然多了这八个字可以把这句话的意思讲得更清楚些,但基于前文中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此处孔子自道时使用这八个字也有些不符合其温、良、恭、俭、让的性格,因此《论语》的记载应当更合理一些。此处引用这一段重点在于使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讲明学习的好处、学习所能带来的快乐。人在年老的时候,通常已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有追求,容易失去人生目标,有的更加看重物质保障,有的寻找精神寄托。叶公也是地方上的领导,年纪当然也不小了,孔子的意思并不是告诉子路该如何夸赞自己的老师,而是告诉他应当借这个机会传播学问,让叶公这样的人也仍然有求学上进之心。就如后文中孔子向使者问蘧伯玉的时候,使者回答“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这个回答恰到好处,不仅不失礼,还能对人有所启发,所以得到孔子的称赞。

第二十章讲教育可以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试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崇尚前人,勤奋求学而已。

孔子知识很渊博,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勤奋努力学来的。学习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提升人的素养,这是广为人知的道理。但此处与后文“一以贯之”的说法要结合起来读,这里孔子说学问来自勤学,而后文却说是“一以贯之”,两者是否有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一以贯之”是一理通百理通之意,但对于各方面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在道理通达之后,就很快进入更高的境界了。有人从书法中悟出了剑法,有人从剑法中悟出了书法,前提都是要对这门技艺有一定的基础,所悟出的道理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十一章讲教育可以使人认清生活的本质。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试译】

孔子不谈论奇怪的事、超自然的力量、逻辑上解释不通的事、神灵之事。

人生的智慧就是要在属于我们的生活中好好体验,不能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怪、力、乱、神”可以说是相类似的事物,都是超出普通人认知的范围,让人难以琢磨、解释不清的东西。这里的力指的并不是力量、勇力,而是那种超自然的力;乱也不是指社会秩序方面的乱,而是指按照正常的规律解释不通的事。即使是在科技水平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些现象是现代科学所解释不了的,比如梦是怎么回事、潜意识是怎么回事、舍利子是怎么回事,还有心灵感应、既视感等,现代科学尚不能真正解释清楚,很多人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经验,说起来感觉很玄妙,但无法解释。对于这些事物,孔子“不语”并非不知,或许他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不讲,如他告诉子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不讲这方面的事情,就是告诉人们生活要脚踏实地,凡事要靠自己,不能去依靠鬼神。他告诉樊迟“敬鬼神而远之”,他没有说世上有无鬼神,而只是告诉他该怎么对待。

三 教育方法

第二十二章到第二十七章讲教育的方法问题。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在于其怎样去学。

第二十二章讲学习首先要有自觉的态度。学习要靠自己,要自己找机会去学。机会只要去找,随时都有。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试译】

孔子说:在街上碰到三个人,我就一定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可以效仿,发现他们的不足可以改掉自己同样的毛病。

这句话中国人都知道,但人们通常重视第一句话,将其理解为谦虚的态度。但是,如果这里只是讲谦虚的态度,那么作者就不会再写第二句话了。当《论语》使用两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因为第一句话尚未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因此第二句话常常是重点。这里真正要讲的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准确地说,这句话并不是说这些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也不是说一定有人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因为后面讲了,在他们身上既可以找优点来学,也可以找缺点来学。找缺点来学,就是说你可能在他们身上一时找不到要学习的优点,找到他们的缺点也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改正或避免他们的缺点,这也是学习的收获。理解了第二句之后,再回头看第一句,就会明白,此处的师并不是把他们视为老师之意,而是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而所学的东西不一定是他们的优点,也可能是改正他们的缺点。

第二十三章讲要树立自信。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试译】

孔子说:上天赐予我这样的修为,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桓魋是宋国大夫,他想要杀害孔子,大家都劝孔子避一避,但孔子却没有当作一回事。孔子当时已经五十六七岁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知天命”。他知道上天让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在这个使命完成之前是没有人可以害得了他的,所以才讲了这句话。这句话用在这里表明的是一种自信,人要有自信。现代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在那个时代就知道这一点,而且还会加以运用。

第二十四章讲学习要靠自己去领会。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试译】

孔子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认为我还有什么没有教你们的吗?我没有隐瞒的了。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教给你们的,这才是我孔丘啊。

按《论语》后文记载,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也只是告诉他去学诗、礼而已,并没有特别传授其他的东西,所以说孔子对弟子所教的与自己的儿子是一样的。孔子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自己在教育方面并非有所保留,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老师教的东西已经够了,但学生们悟得还不够。孔子说我已经把该教的、能教的都教给你们了,你们不要再想着我这里还有什么没教的,如果感觉收获不够,那是你们没有悟到。弟子们之所以来向孔子学习,是看到孔子学问很大,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但很多人经过学习之后却觉得学问远没达到孔子的程度,自然就会心生疑问,老师是否有所保留。而且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就是读读诗、讲讲礼,有时候再演奏一下乐曲,这些事看起来都很平常,是不是有些什么心法诀窍还没有传授。其实智慧就蕴藏在这些平常的东西当中,要靠自己去悟、去体会。

第二十五章讲学习要循序渐进。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试译】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弟子:修饰技巧、为人处世、忠于内心、树立自信。

此处讲到了四个方面,前两项是具体的,是规则技术层面的,后两项则是抽象的,是精神层面的。这里要注意,孔子在术的层面并不是教弟子言与行,而是文与行。文与言的区别在哪里呢?文包括如何把话讲得让人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但并非华丽的言辞,不是雄辩,孔子并不注重培养弟子的口才。这里也体现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文是先教技巧方面的,从这里入手,学生一来,先教他如何说话更优雅、做事更得体,让他体验到文的作用,从而使他愿意学习,相信老师的教导。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有了深刻理解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然后老师教他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最后再引导学生真正相信自己,确立自己的信念和信仰。

忠并非后世所谓对君王的忠,而是对自己内心价值、道德的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孔子自己也并未按照忠君去做。首先来说,当时的天子是周天子,孔子忠于他吗?至少没有怎么表现出来。鲁国国君只是公,孔子可以说忠于鲁国,他对父母之邦是有感情的,但这并不等于忠于国君。他在齐鲁之会上保护鲁公,那是履行职责,三家把持鲁国朝政,孔子并未全力以赴地去帮助国君夺回权力。孔子后来到齐国希望能为齐国所用,到了卫国希望能为卫国所用,其实这些都是与后世的忠君思想不合的。所以,孔子的忠指的是忠于自己内心,并不是对君主的忠,对于国家的忠、对于君主的忠是包含在“行”的范畴里的。信在此处所指的也不是诚信,诚信也应当包含在“行”的内容当中,这里的信是信念、自信。一个人从术的层面入手,学会了一些技巧,然后在生活中领会了如何做人做事,进一步树立了理念,最终要达到自信的境界,这在层次上是递进的。

第二十六章讲学习亦要适可而止。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试译】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了,能见到君子也可以了。孔子说:真正能称得上善的人我也很难见到了,能见到始终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也不错了。无即是有,空就是满,简单就是丰富,想保持恒心也很难啊。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如果用老子的理念去理解就很容易,而如果一定要坚持儒家与道家“泾渭分明”,那必须作另一种理解。前人几乎都认为这是孔子对社会现象的批评,通常译为:没有装作有,空虚装作充满,困约装作安泰,所以他们做不到有恒。其实孔子是不怎么批评人的,他是“恶言人之恶”的,怎么会动不动就批评别人?其实要想做到“有恒”,就要像颜回一样,明明已经吃不上饭了,却还是像丰衣足食一样,这就是“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境界。否则,身家亿万的时候,把财富看得很轻,可一旦破产了,就整天想着赚钱,这当然就不是“有恒”了。

第二十七章讲教人做事留有余地。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试译】

孔子钓鱼时不用网去捕,射鸟不射住在巢中的鸟。

前一篇中讲到了育人的目标也是有度的,只是培养君子,而不是要培养圣人。此处讲教育方法也是要有度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度,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是一样。孔子钓鱼、打猎时都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但也并非不做,而是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四 学习方法

第二十八章到第三十二章讲人如何去领悟智慧。

第二十八章讲获得智慧的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只靠自己就可以,但更多的人需要别人帮助。有的人可以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领悟智慧,还有的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智慧。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试译】

孔子说:或许有人可以在不用研究的情况下就能得出成果,我还达不到这个层次。我首先是多了解,从中选择好的东西去遵从;而通过多观察进一步深入理解,是获得知识的第二种方法。

“不知而作之者”讲的是和“默而识之”“生而知之”者一样的人,孔子承认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但谦虚地说自己不是,其实孔子是可以领悟到这一境界的,否则怎么能做到“一以贯之”呢?此处的“次”并不是说差一等,而是第二种方法。

第二十九章讲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需要别人的帮助。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试译】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以沟通。那里的年轻人拜访了孔子,门人对此不理解。孔子说:应当帮助别人进步,而不是远离他们使其继续落后,为什么要那么过分呢?人家放下自己的观念想要进步,我们应当支持他们进步,不要执着于过往的表现。

从孔子的角度来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有教无类,只要人家虚心肯学,孔子都会教诲。但从学生的角度,则是说只要虚心向学,老师都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结合上下文来看,这里所讲的是学的问题,因此这一章应当解释为求学要有诚心,人只要“洁己以进”,自会得到帮助。

第三十章继续讲得到帮助的前提是有求学的诚心。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试译】

孔子说:仁是很遥远的事吗?我追求仁,就已经达到仁的境界了。

仁有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只是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孔子告诉大家“我欲仁,斯仁至矣”,无数的人听到了这句话,但有几个人能领悟,几个人能做到呢?许多大师都说过这样的话,但多数人听了以后却是不相信的,认为孔子肯定还有什么诀窍没讲,所以前文才先讲“无隐乎尔”。

第三十一章讲帮助的形式不是固定的。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试译】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得礼?孔子说:他懂礼。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巫马期施礼,然后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应当偏袒关系好的人,难道君子也会这样做吗?鲁昭公娶了一位吴国的女子,他们二人同姓(同姓不婚),叫她做吴孟子。他如果都算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此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我的幸运,如果有了过失,别人就一定会知道。

陈司败是陈国的司寇。吴是泰伯、仲雍的后代,鲁是周公的后代,泰伯、仲雍是周文王的两位伯父,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所以他们是一家人,依当时的礼是不能结婚的。鲁昭公娶吴孟子违反了“同姓不婚”的规矩,确实是有违礼数的,而为了掩盖这一事实还故意称其姓子而不称姓姬,说明是明知不该做却做了,而且还想欺骗世人。孔子知道问题所在,但他站在国家立场必须要维护鲁昭公,所以才说他知礼。维护本国的国君,这是孔子做事的礼,如其所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但是对陈司败指出他的问题,孔子是能够正面接受的,而且把它当成一种幸运。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当着学生的面并没有为自己辩解,讲“我当然知道昭公做法有问题,但我只能那样讲”之类的话,而是虚心接受弟子的转达。此处这段并不是在讲鲁昭公的八卦新闻,而是借陈司败批评孔子的事,讲外界的帮助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十二章讲遇到好老师的重要性。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试译】

孔子与别人一同唱歌,如果唱得好,就一定请对方重唱一遍,然后自己配合他唱。

孔子发现对方唱歌水平不错,就转换为以对方为主,自己当配角。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灵活的,以学生为出发点,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时向外求助是很好的,但要找对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事实上,有的老师在给学生指导的时候,只有一种方法——灌输,结果常常由于方法出了问题,弄得学生越学越糊涂。

五 为师之道

第三十三章到本篇结尾讲怎样当老师。

第三十三章讲老师不必完美,也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水平。

【原文】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试译】

孔子说:言行方面的修饰,我也只是和别人差不多。自己在行为上按照君子的标准行事,那么我还差得远哩。

此处的文与“文胜质则史”中的“文”同义,指的是在言行方面的修饰、技巧。孔子的意思是在“文”的方面自己并不比别人强。从当时的情况来说,有很多人比孔子在这方面更擅长,如以口才著称的祝鮀。孔子不认为“文”是很好的东西,主张“巧言令色鲜矣仁”,因此他本人不逞口舌之能,也不强调对弟子这方面的培养。大家都知道孔子是非常好的老师,但他在才华方面并不比别人优秀,也还没有完全达到君子的标准,但他却是一位好老师。学生都希望找到好老师,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老师。谁都想找一个圣人学习,可天下哪里有真正的圣人呢?即使孔子也不算。对老师要求也不能太苛刻,并不是要很完美的人才配当老师,否则就没人有资格当老师了,那教育要怎么办?

第三十四章讲老师要引领学生一起学习。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试译】

孔子说:如果说圣与仁的境界,那我是不敢当的。我只不过是自己学习不厌倦,教导别人不放弃,只能称为这个境界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学生所达不到的啊。

老师不必是一百分的人,但应该是不断成长进步的人。老师并不是百科全书,学生要什么有什么,也不是一座储量丰厚的金矿,等着学生开采,其实当老师的只要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就够了。可是这样一来,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老师了呢?不是的,此处引用公西华的话就是要说明这个标准并不低,很多人是达不到的。从这两章来看,《论语》关于老师的观点与后世韩愈《师说》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师说》所讲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上一章的意思是一致的,但对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与《论语》存在理念上的差异。老师如果要负责传道,那前提是老师已经悟道,这样一来全世界适合当老师的就没有几个了。老师负责授业,那么容易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老师要具有高超的技能,因为可以传授的只有技能,智慧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领悟。第二个是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复制老师的技能,这是我们后世教育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教育侧重于技能,而在孔子的时代,那只是末节的东西,道、德、仁、艺,艺排在最后,老师所能直接传授的也只有艺,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就是艺这一方面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师说》讲错了呢?其实不然。因为《师说》是韩愈写给邻家的孩子李蟠看的,也就是说其中的观点都是针对进学者而言的。对于学生而言,应当把老师当作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是学生所应持有的态度,但从开展教育工作的角度来讲,对老师的标准是不同的,不能把标准定得过高。

第三十五章讲老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试译】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提出要祈祷。孔子后来知道了,问子路:有这样的事吗?子路很正式地回答说:是有的。《诔文》上写着:请你向天地神祇进行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孔子所谓的祈祷与子路所谓的祈祷不是一回事,子路是为了孔子的身体健康祈祷,而孔子不是。孔子一生想要复兴礼教,他是在为这个社会祈祷。孔子的意思是,我为了要复兴礼教,一直在祈祷,可是你看有效果吗?孔子不赞成子路的做法,但他并没有说子路做得不对,而是让他自己体会。子路看到孔子为了复兴礼教而奔波,但并没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现在孔子告诉他说已经祈祷了很久,已经把道理说透了。

第三十六章讲老师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试译】

孔子说:奢华会导致张扬,节俭会导致保守。与张扬相比,我宁可选择保守。

任何事都没有标准答案,好的老师在教学生时不把任何东西固化,因为任何东西一旦固化,就会出问题。“存天理,去人欲”是一种境界,有志之士可以自己去修行,但如果作为一种标准强加于所有人,那就出问题了。孔子在讲“奢”与“俭”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告诉人们,俭比奢好,大家都应当从俭,而是把二者的问题都讲出来,放在一起比较,让人知道各有各的不足,采用哪一种在实践中都要注意避免自身的问题。然后,孔子讲,我个人更倾向于俭,那么作为弟子,你把事情弄懂了之后可以自己判断,并非说哪一种是一定正确的。此处体现了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性格,他并不是告诉学生一定要怎样去做。其实在前面也是如此,他讲礼时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并没有说周礼绝对好,只是他选择周礼,你可以跟从,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这才是教育。

第三十七章讲老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做人。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试译】

孔子说:君子心中坦荡,普通人则常常担心诸多事情。

孔子告诉学生,君子是这样的,普通人是那样的,想做哪种人你们自己考虑。如前文一样,孔子并没有要求弟子一定要成为君子,他只是把两种人的品格放在一起比较。后世都认为君子更好,那是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加了进去。孔子此时有一定的引导之意,因为来找孔子求学的人多数都是想成为君子,否则就不必来了,所以孔子在让他们进行选择的同时,也在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十八章讲为师之度的问题。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试译】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但不凶猛,恭敬又很安详。

前面讲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自重是做学问的基础,此处用孔子的行为向人们诠释什么叫自重。性情温和却又严厉,说明其内心信念是很明确的;不凶猛而又威严,说明其信念是很牢固的;恭敬而又安详,说明其时刻不失自我,内心恒定。本章所讲的是表现,表现之下则是内心的态度,忠于自己的信念,充分自信,对应了前文《学而》篇中“主忠信”一语。虽然讲君子要自重,但自重并非一定是指君子,普通人一样可以自重。我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普通人,那些高深的东西我做不来,我选择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只要做好普通人就可以了,这就是自重,这就是智慧。 yySiL6tgOHcc05PZrFsVD3DvKNL4K2F1dKJOyJW4CdcpEk/DdZiQcjR4db0vpS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