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开宗明义,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究竟何所谓“宰相”?

我们平常所说的“宰相”,其实并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细查中国五千年历史,职官称为“宰相”的,只有辽朝的北面官(管理非汉族事务的系统)有南北两府,首脑为南北宰相,除此以外,各朝各代都无宰相之官。然而虽无宰相之官,却有宰相之名——所谓宰相,是指辅佐国君统筹大政方针的官职,而其正式官名,正不必叫做“宰相”。

宰相之名正式产生是在战国后期,《韩非子·显学篇》说:“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这种职务而非官名的正式诞生,也大致是在这个时期。夏、商时代,辅佐君主的是巫史,西周和春秋时代则是公卿,都来源于贵族,甚至可以世袭,不能算是宰相。从春秋时代开始,部分诸侯国开始设置非世袭的最高辅佐官,比如楚武王所设的“令尹”,齐桓、秦穆所设的“相”,就都是宰相的雏形。

宰的本意,是指君主的管家,而相则是指辅佐。战国时代,各国的宰相名称很多,比如“相邦”、“相国”、“丞相”,等等。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宰相的正式名称定为“丞相”,有时也分为左右,即“右丞相”和“左丞相”(右比左高)——后来赵高还自称“中丞相”。

西汉初年,延袭秦制,但另设“御史大夫”一职作为副宰相。后来汉武帝为了制约相权,起用一批儒生担任丞相(注意,这里是在说丞相这一职务),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而将政务中心转移到内廷,此后的丞相即空有其名,却非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而内廷的尚书台却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新的政务中心。尚书台的长官叫“尚书令”,如由宦官担任则称“中书令”,有时还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加上“领尚书事”、“录尚书事”等头衔负责尚书台事务,这些官职,逐渐变成了新时代的宰相。

东汉不设丞相和御史大夫,而以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作为朝臣的领袖,也即名义上的宰相。《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说:“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所谓“台阁”,也就是指的尚书台。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人恢复了丞相或相国的官职,后来三国时代的吴、蜀沿袭其制,都是真正名实相符的宰相,甚至往往权力更凌驾于君主之上。魏晋以后,尚书台的地位稳步上升,逐渐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改称尚书省。尚书台或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副长官尚书仆射,权限与秦汉的丞相相等,成为真正的宰相。尚书省既然独立出来了,那么内廷就另设中书省,以代替过去的尚书台,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监或中书令,其实也是宰相——这时候的中书令,就不一定由宦官担任了。此外,南北朝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名叫门下省的机构,掌管机要文件,其长官侍中也可能具有部分宰相之权,北魏就俗称这个官职为“小宰相”。

隋唐两代设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长官都是宰相,副长官都是副宰相。然而宰相太多,决定难下,唐代就规定不加“同中书门下平(读如骈)章事”这个称号的尚书长官(主要为副官,主官不常设)和不加“同平章事”的门下长官(亦同),就不算是宰相,后来类似加称又变成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二品”之类。同时,某些官职较低的官员,还可以通过加上“参掌机事”、“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称号行使宰相的职权。比如魏征,他在担任秘书监的时候就加“参预朝政”衔,可以算是太宗朝的宰相。

到了宋朝,情况又有所改变,三省长官都不参与大政方针的决定,都不是宰相,另外设置内中书省,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的正式名称,“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的正式名称。元丰改制以后,称号变得极其混乱,比如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甚至一度恢复了左右丞相的官职。

辽代官职分管理汉人事务的南面官和管理契丹等民族事务的北面官,很少有统筹全国的君主辅佐,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勉强说起来,南北院大王都可以算是半个宰相。金代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为宰相;西夏以国相为宰相;元代则以中书省的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明朝一开始沿袭元制,后来朱元璋废丞相之职,也等于废除了宰相之位,大政方针都由皇帝一把抓。不过这种局面终究无法长久,皇帝也不可能事事躬亲,原本的顾问官即文渊阁大学士职权范围日益扩大,仁宗洪熙朝以后逐渐演变为新的宰相。不过明朝阉宦横行,宰相职权经常被司礼监秉笔太监所篡夺。

清朝前期基本沿袭明制,到了康熙朝,加“南书房行走”名号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雍正朝设军机处总领政务,此后“军机大臣”就变成了宰相。

拉拉杂杂讲了那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即宰相是一种职务,而非正式官名,历代掌宰相职权的官职,沿革变迁,非常复杂。《历代宰相录》整理了近七百位宰相,但其实这些宰相中,可能还有一些虽有宰相之名,却并没有宰相之实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渊阁大学士”的称号也往往授予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但其实他们大多七老八十,根本就不管事了。

只有真正辅佐君主,进行大政方针统筹的,才能被称为宰相。汉文帝曾经询问右丞相周勃:“全天下每年处理多少案件?”周勃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天下每年钱粮收支是多少?”周勃还说不知道。文帝不满意了,改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这些问题,各有所司,陛下请去询问延尉和治粟内史吧。”表示宰相根本就不该负责具体事务。汉宣帝的时候,邴吉为丞相,出门看见路上有斗殴而死的人,问都不问,看到有头耕牛气喘吁吁,倒急忙下车来查看。从属问他为何轻人重畜,他回答说:“老百姓斗殴,自有长安令、京兆尹等地方官来管,宰相是不管这些小事的。现在还是春天,气候不会太热,可是这头牛却不停地喘气,我恐怕是天气有所反常。身为宰相,当然要管调和阴阳,总揽全局喽。”

这说明宰相有可能偶有兼职,但长时间负责具体事务的,未必是真宰相。而且宰相并不一定是朝臣名义上的领袖(但肯定是实际上的领袖),真正资格老、威望高、官位也高的,其实倒未必是宰相。尚书令最初品级很低,大学士最初不过七品,而且一直到明朝终结也还不是一品。清朝倒是正经把大学士列为一品了,然而没多久大学士也被从宰相的位置上扒拉了下来。

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之实的朝臣都有哪些呢?比如东汉时代,朝臣名义上的领袖是三公,也即太尉、司徒和司空,但实际掌握政权的往往是大将军,大将军是武职,是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他需要具体负责的事务,所以如果大将军不加上“录尚书事”,兼任尚书台也就是内朝的首脑,他和三公相同,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权倾朝野,凌驾于君主之上,虽名为宰相,实际干的事情和皇帝没区别的家伙也必须排除掉。比如汉朝末年的宰相是谁?从官位上来考虑,可以有两个备选,一是丞相曹操,一是尚书令荀彧。然而曹操是当然的权臣,他这个宰相和帝王毫无区别,真正要说汉帝国宰相的(当然所谓汉帝国当时也是空架子),只能是荀彧。还有,很多朝代高级宦官实际上侵夺了相当一部分宰相职权,比如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秉笔,但就严格意义来说,宦官不算朝臣,宦官掌握宰相职权虽不罕见,在制度上却是特例,也不能够算是真正的宰相。

相权与君权的斗争,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史。历朝官制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三天两头在变,这是因为君主不能没有主要辅佐者,不能没有宰相,但宰相的存在往往制约了君主的行动,君主就会故意弱化其作用,一般情况下就是在内廷另设一套班底,以分宰相之权,或者分置多位宰相和副宰相,使他们任何一个都无法威胁到君主的专断权。

从秦汉到唐宋,以丞相为宰相到变成以尚书令为宰相,进而以加某些特定名号的官员为宰相,正说明了君主另设班底以分宰相之权,然而这些新班底却又逐渐演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这恐怕是最初设置这些新班底的君主所料想不到的。君主一人智力有限,历代君主贤愚也各不同,有能力的君主在位的时候,往往并不需要宰相,而当换上一个没能力的君主,没有了宰相他就寸步难行。因此宰相制度总是存在的,也总是在改变着的。

不过君主是世袭的,宰相却非世袭,因此普遍认为有能力的宰相要比有能力的君主为多。封建时代士大夫对于太平盛世的理想,就是君主只要有德行就行了,正不必要有能力,这样可以依靠有能力的宰相而“垂拱而治”。这个理想固然很好,然而君主如果真的啥都不管,宰相一人说了算,又会引发相权的膨胀,最终宰相变成权臣,君主被完全架空,所以历朝君主都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君权离不开相权,然而又要限制相权,相权是君权赋予的,然而又要制约君权,相权和君权的斗争,就此延续数千年。

顺便一提,包括钱穆先生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朝以后即无宰相,因为自朱元璋废丞相以后,君权极大膨胀,大学士也好,军机大臣也好,职权都逐渐萎缩,更带有君主秘书的性质。但实际上封建时代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理论上都属于家天下,君主的秘书,本来就和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有很多职权重合处,而且历代宰相职务也大多脱胎于君主的主要秘书,所以不能因为某职务大权在握更象权臣就说是宰相,一旦大权旁落更象秘书就不算宰相。所以说张居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即便他的命令还得跑司礼监去批个红,即便皇帝随便可以否决他的命令,他也是宰相。而和张居正呆同一个位置的,比如严嵩、高拱、徐玠、周延儒,就算权力没有张居正大,也都还是宰相。

咱们举个例子吧,宰相在今天,可以说大致等同于政府首脑,咱们的国务院总理就是宰相,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是宰相而兼国家元首,内阁制国家的内阁总理则就是宰相。虽然各个国家、各种制度下,内阁总理的职权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有的权大,有的权小,有的还被其它职能部门或职务拿走了一部分权力,但宰相就是宰相啊。你不能因为它不叫总理而叫总统,或者叫行政院长,就说他不是宰相了。 5OpZ7xzkpB87tDU+a4XQkP3Ea73M87vxsiEjAYdRxHgzJZZm0Al0lerD5577NM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