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三
迎接后世代社会:拥抱开放与变革

邓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不同时期,关于跨世代的研究各有维度,过去的研究通常置于历史比较或宏大叙事之中,虽有不少经典论述,但多居于理论维度,如何通俗易懂地讨论跨世代问题,则需要比较深厚的社会研究功底,甚至需要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基础。这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这本书的作者莫洛·F.纪廉教授长期研究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国际化管理、竞争力和新兴经济体、数字平台等议题,在这些领域拥有深刻的见解和长期的研究经历。当下,这些议题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讨论的热度始终不减。读者通常会带有很强烈的感受,试着跟随作者勾勒的线索和图景寻找自己的定位,即面对巨变的复杂时代,我们如何应对?这本书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有力的观点,即“摆脱旧有观念,驾驭变革浪潮”。

巨变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图景呢?纪廉教授在2022年出版的《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一书中给出了应对复杂变化的横向思维方式及七个生存指南,为我们应对未来世界的巨变提供了一幅路线图,希望能给组织和个人带来参考和启发。在那本书中,作者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尤为关注,这也凸显了最底层且最重要的逻辑——人口因素是所有经济和商业变迁的基础。就目前我们所处的人口结构和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及人的寿命延长等逐渐形成银发经济和老龄化金融,并使得女性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而人口结构变化也会影响到城市化、中产阶级及互联网文化等,这些因素构成了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并伴随共享经济、货币结构变化及新的消费习惯、社交文化。《多代社会》一书首先从常青一代与后世代社会的关键数据挖掘其中的逻辑及演变趋势。

不难发现,有几组数据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即普遍热议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同样不可忽视。第一组人口数据是源于外部的统计:一是老龄化,研究统计,到21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6亿人,8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二是少子化,目前全球人口替代率已滑落至2.3且持续下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最大的15个国家的生育率都低于标准的人口替代率2.1。第二组数据则来自作者的视角,这些关键数据别有意味。自1900年以来,美国人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从46岁增长到78岁,增加了32年;按国家划分,在30岁及以上人口中,通过传统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最高比例达到10%~15%。大致来看,前述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已有较多讨论。但围绕作者提供的数据揭示了多代革命所发生的现象和趋势,足见作者的敏锐观察和长期思考。

客观上,大多数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代与代之间存在不可弥合的鸿沟,但这些鸿沟是否真的不可弥合呢?作者在这本书中描述宝马公司的案例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发现年龄多元化的工作组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工作失误。以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一个项目或审视一个问题,反而汇聚的想法更多,完成目标的优势更大。各代有不同的生活准则,很难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进,总有“长江后浪推前浪”,而不是延续一代又一代——无休止地重复。作者指出,由于长久以来的人口结构转型,这种状况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这里有两个新趋势:一个是人的寿命在增长,如何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新的思维和理念;另一个是多代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是相同的,即互联网和数字化,因而终身学习能够实现多代共存。

这本书的前两章以一定的篇幅梳理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生四站”,即人生的四个不同阶段——玩乐、学习、工作和退休,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能否改变这种旧模式、旧思维呢?书中提出了一个颇具趣味的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生活,会怎么样?作者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见解,即“人的预期寿命越长,保持选择的开放性就越重要,相应地,做‘重大决定’的意义就越小”。作者在第2章讨论了长寿与健康的话题,他观察发现人们普遍希望过上一种更好、更健康的生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长寿。人口老龄化范式下,多代在互联网文化和数字化思维方面逐渐趋同,特别是在高学历教育群体中尤为突出,即作者希望说服政府、公司、教育机构及其他组织尝试新的生活模式、学习模式、工作模式和消费模式。环顾当下,后世代社会催生了多种冲突,包括社会福利分配、资源共享等。作者提出,为寻求代际平衡,人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些中间方案。

后世代社会常出现“孤独感”“社交恐惧症”等现象,恰恰反映了它的复杂性。人们不得不关注的是家庭的角色和功能的变化。作者在第3章重点讨论“核心家庭的兴衰”这一话题。20世纪70年代是核心家庭的全盛时期,核心家庭虽有益处,但作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核心家庭的理念过于强调“成长”,使得孩子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竭尽所能地为成人做准备,而且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当前核心家庭已经出现新的变化,作者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严格遵循人生顺序模式且以传统的核心家庭为主体的社会。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大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研究表明,只有一个孩子使得这些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这本书也讨论了世界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亲家庭”“空巢老人”“独居”等现象。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需要共同参与,通过政策、协作和保障制度来改变现状。

作者指出,多代家庭的回归渐成趋势,包括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代际边界的模糊、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等等。回到家庭和教育方面,作者认为传统的家庭模式容易诱发少年儿童的成长压力,因而更倾向于让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修正方向,并通过试错法来实时适应新的情况。这一理念体现了贯穿这本书始终的思考:“拥抱世代精神,让多代人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消费。”比较而言,无论是社交恐惧症还是独居生活的普遍化,均揭示了现代社会亟待消除的弊病,转而以开放、包容和接纳的姿态重新掀起变革浪潮,摒弃旧思维。如作者所言,从人生顺序模式中解放出来,也更有可能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花了较大篇幅讨论职业生涯、退休生活、女性职业发展及后世代消费等话题,体现在两个维度。其一,拥有变革的思维,在谈到女性职业发展时,作者呼吁“把女性从人生顺序模式的暴政中解放出来”,比如更灵活的工作安排、给予女性更多的选择。其二,拥抱开放和包容的观念,在谈到后世代消费市场话题时,作者认为,在消费者市场,“年轻”和“年老”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带有偏见性和歧视性,并围绕常青一代与后世代市场营销提出两个策略:一是采取更包容的方法,不被年龄定义,只关注受众的价值观和相似之处;二是瞄准特定受众,但要展现积极、现代和进取的精神基调,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能够产生交集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多样性。这本书最后强调,迈向常青一代社会需要在文化、组织和政策等方面实施更多的变革,包括更灵活的时间安排、教育和知识变得更加普及、全面改革养老金制度、拥抱包容的市场营销策略等。

读完这本书,我一如既往地感受到作者本人一直传达的理念,即开放、包容和共享。当今世界,虽然全球经济和贸易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经济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社会生产和文化交流比过去更加频繁,但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例如逆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新议题,这些议题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而非孤立或限制。如果说《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主要从宏观层面为我们应对未来世界的巨变提供了一幅路线图,它有助于我们站在当下看未来,建立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认知,那么《多代社会》则从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为我们描绘了“后世代革命”给个人生活、公司组织、职业发展、家庭组合、商业营销等带来的巨大影响。作者虽在讨论未来,但这些趋势正在逐步应验,关键在于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传统的假定,重组人生顺序,发现新的机遇。 NieC+35QeBJkd5lNDjUIZDJcEzBJf62YBQwQBTpiQPXSeraPxtjdtrc5i24L3h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