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是什么“杀死”了职业女性

另一个美国特有的悲剧是男女之间的预期寿命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趋势。相比于男性,女性在60岁时的预期寿命优势在1975年达到峰值,为4.9岁;就预期寿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2022年,男女之间的预期寿命差距降至3.3岁,而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最新预测,到2050年,这一差距将进一步下滑至2岁。与英国、瑞典、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韩国相比,美国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在富裕的大国中,日本是个例外,其女性优势仍在继续扩大,这同大多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趋势是一样的。

可别误会我的意思。目前,美国女性的预期寿命仍在继续增加,但就增速而言,要比过去几十年慢得多,而且低于男性。从历史上看,在任何一个年龄段,男性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男女寿命差距缩小的原因涉及从生物学到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女性激素及女性在生育中的作用是与更长的寿命相关联的。”《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指出,“比如,雌激素有助于消除坏胆固醇,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相比之下,激素似乎会对男性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睾酮是与暴力及冒险相关联的。”此外,女性在生育中的作用对其自身也是有利的。“女性的身体必须做相应的储备,以应对怀孕和哺乳的需要”,如果不是因为“这种能力与更强的应对暴饮暴食的能力,以及消化体内多余食物的能力有关”,乍看起来还以为是一种劣势。

外出工作是导致死亡率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从历史上看,男性更容易受到所谓的人为疾病的影响,包括“工业环境中工作场所的危害、酗酒、吸烟和交通事故等,而所有这些在整个20世纪实际上都呈大幅增长趋势”。时至今日,美国女性,特别是40岁以下的女性,其劳动参与率仅比男性低几个百分点,而在两代人之前,这个数字还是非常低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劳动力大军,但她们依然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包括购物、做饭和照看孩子等。此外,独自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的人数是单身父亲的近6倍。正如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莉萨·伯克曼(Lisa Berkman)所指出的,女性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促成了一场完美风暴:她们更容易受到工作压力和婚姻生活的影响,而其中有1 150万人是单身母亲。“慢性压力可能会导致慢性病提前发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教授埃莉萨·埃佩尔(Elissa Epel)说。埃佩尔发现压力可能会破坏染色体的保护端粒,而这些端粒是与长寿有关的。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关于女性寿命损失的近乎确凿的证据,她也因此而成名。更糟糕的是,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吃来舒缓压力,而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她们也倾向于减少运动和锻炼的时间。这无疑是一场完美风暴。 OK8CA0plpcZyCm1HTVERo8BGPakll3seQf1FgudcHi0NDB9AShyV294lSUoBC0zz



绝望之死

如果说这还不够,那么我们再来看其他类别的女性,她们的境况更糟。在美国,从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的维度来看,女性预期寿命的演变呈持续分化趋势,居住在大都市区、受过教育的女性的情况要比其他女性好得多。我的同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尔玛·埃洛(Irma Elo)主持过一项研究,其所带领的人口学家团队的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6年,在美国的40个地区,有8个地区的“女性的预期寿命呈下降趋势”。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该数据指的是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在所有40个地区,白人男性预期寿命的增速都超过了白人女性。”1990—2016年,居住在亚拉巴马州、阿肯色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苏里州、俄克拉何马州、田纳西州和得克萨斯州的非大都市区的女性,其“预期寿命损失近1岁”。详细的流行病学研究确定了这背后的原因:吸烟、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过量。

在死亡率研究领域,最近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或许是:即便是一些没有外出工作的女性,也出现了预期寿命损失的情况。我之前的学生、共同作者、现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阿伦·亨迪(Arun Hendi)发现:“自1990年以来,除高中以下学历的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其他群体(不论受教育程度、种族或性别为何)的预期寿命有所增加或维持原先水平。”然而,对高中以下学历的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而言,在20年的时间里,预期寿命骤降2.5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化竟是如此之大。相关数据及种种花哨的统计方法根本无法讲述这背后悲惨的个人故事。在以白人居民为主的阿肯色州凯夫城,克里斯特尔·威尔逊去世时年仅38岁,她是一名患有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家庭主妇。“因为结婚,她在十年级时就辍学了。”莫妮卡·波茨(Monica Potts)在《美国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杂志上写道,“事情就是这样。”在同一社区,像她这样过早离世的人并不鲜见。当地学区的技术协调员朱莉·约翰逊(Julie Johnson)表示:“如果你是一名女性,而且受教育程度很低,那么你的机会几乎为零。你结了婚,然后生了孩子……如果你不工作,日子倒还好……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至于是什么原因让那些高中辍学的白人女性过早离世,约翰逊有一个非常简洁的答案,这同那些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非西班牙裔白人男性的经历极为相似。“时代的绝望。虽然我讲不出什么道理,但我知道这就是导致她们过早离世的原因。”约翰逊说。

受此痼疾困扰的远不止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母亲。总体而言,25~44岁年龄组的所有美国人的死亡率都呈快速上升趋势。“受2008—2010年大衰退的影响,如今的年轻人都经历过成长的阵痛,进而导致延迟进入成年期、结婚率下降及与父母合住的比率上升。”埃洛和她的共同作者指出,“在该年龄组人群中,吸食毒品和酗酒的人员比率呈上升趋势,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与这些行为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也会上升。”这是相当多的千禧一代成员的未来,对他们来说,全球化和技术变革是人生道路上的逆风。如果这样的情况还不够糟糕,那么让我们再看一个事实:新冠肺炎大流行推高了最弱势群体的死亡率,尤其是50岁及以上的人群。

然而,同这种“绝望之死”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发现了一种以技术为驱动的对永生的追求,其旨在以另一种方式挑战遗传假说。 OK8CA0plpcZyCm1HTVERo8BGPakll3seQf1FgudcHi0NDB9AShyV294lSUoBC0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