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考试成绩的集体关注

没有什么能像高考一样吸引全国民众的关注。每年夏天,网民们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高考主题的图文以博得热度,例如2017年以“高考”为名的虚构电影海报,背景中是一群面容严肃的青少年。各家媒体详细报道高考状元们高中毕业前的生活经历,使其一夜间成为全国名人。每到考试那几日,各地政府都会实施专项政策帮助考生家庭。高考前几天,《北京晚报》用大约5个版面(该报通常一期有40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政府对高考家庭的支持政策,包括允许考生家长的车在考试日占用警车车位,可能赶不到考场时请警方帮忙疏导交通。报纸版面的各个角落写满了关于照顾考生的贴士,例如专家建议提前60~90分钟吃早餐。考试当天,每个考场都配备救护车和安保人员。考生须出示准考证进入考场,焦虑的父母和心忧的老师们被拦在外面。每年这两天,考场附近的道路戒严,人流量大幅上升。尽管如此,附近居民似乎并不感到困扰,还竖起大型标志,提醒人们保持安静,以免打扰考生。

连网民、媒体、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等旁观人士都对考试结果如此关注,那么学生、老师和家长这些利益相关者自然会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在我所调查的高中,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考试成绩通常是公开透明的。许多老师在教室墙壁或公告牌上张贴学生的名字、考试成绩、班级排名和过往排名。学校在走廊上用粉色纸张和超大字体宣扬学生的详细成绩,称之为“荣誉榜”。录取结果一出,学校就会在官网上列出清北录取名单,并在校门口张贴海报。首都中学等学校正在逐步停止公开学生成绩,但学生们照样能获取这些信息,不论是通过相互询问还是老师的协助。他们甚至可以利用家庭的社交网络——父母们通过社交媒体比较孩子的考试成绩,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叶华是一名就读于顶峰中学的男生,有一次他拿着试卷慢慢地向门口走去。不到30秒,脚还没迈出门,就听到同学在教室里大喊:“叶华!你考了140分?”他还补了一句,“我妈说是你妈告诉她的”,以示来源可靠。在顶峰中学,询问考试成绩是正常的聊天开场白,谈论彼此的分数就像谈论天气一样。

学生们在考试成绩上开展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老师的鞭策下,各个班级之间也相互评比,看哪个班的平均分最高,或是年级第一出在哪个班。分数的公开自然也催生了校际竞争,老师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提高学校的高考平均分,比如说服已经获得保送资格的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奥赛”)获奖者参加高考,因为他们的成绩往往十分优秀。一切以竞争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使教师们对外校学生极为多疑,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首都中学高三的一次物理课上,一位中年李姓教师警告学生们:“在考场……其他学校的学生会想办法暗算你,就因为你来自首都中学。不要听他们的话,不要帮助他们。无论他们说什么或给你什么,都是想害你。”

将其他学校的考生描述为敌人的老师并非只有她一个,在许多教师看来,外校生会不择手段伤害自己的学生。他们对其他学校的学生如此警惕,或许是因为要对学生备考负全责。在中国,家长(包括精英)往往默认在高考方面应一切听从老师的建议。在大礼堂举行的家长会上,大约五百名家长坐在台下,安静聆听老师们的演讲。私下的会面不多,老师也并不鼓励。许多老师表示,家长的拜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浪费时间”,并试图“在几句话内结束谈话”。 某年夏天,顶峰中学要求所有班主任进行家访。老师们承认其良好意图,但仍然抱怨不已。在强烈的抵触和反对下,顶峰中学的管理层撤回了这一要求。

在家长眼中,老师掌握着他们无从获得的知识,大多数家长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老师的计划。即使无法理解老师的某项安排或通知,他们也会保持沉默,不寻求解释。 家长们虽采取了不干涉的方式,但这绝非忽视。本研究中的精英家长们会营造一切以考试为重的环境,从而支持自己的孩子。例如,他们会支付高昂的房租,搬到靠近学校的公寓,以减少孩子的通勤时间。那些考出过状元的公寓租金尤为高昂,房东们通常会借机涨价两至三倍。除了明明有房却额外支付房租外,这些父母还会为提升孩子的高考成绩而牺牲自己。 一部名为《高三》的纪录片曾展现如下情景:在福建,一名老师劝告家长不要在孩子高三这年离婚,因为高考考得好比中彩票还好,家长顺从地点头称是。 每年的媒体报道中都有家长为不影响孩子备考而隐瞒祖父母病情的事例。有时,好学生的父母甚至会出于同样原因而隐瞒其中一人的突然离世。考虑到成年人和周围人对高考的共同关注,无怪乎精英学生将考试抬高到学生生活中的至高之位。 sBGsNnRkrNENXtdHZIZVoU62pBg7sdnNtPVSzDrYjoWLGiDcAfxZVxeEnr2ur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