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谁当斫之好头颅

隋炀帝三下江南,是旧时小说戏剧和民间传说中常见的主题。前面已经说过,有关隋炀帝的历史,是推翻他的统治后建立新王朝的那帮人写的,对于他的荒淫奢侈、凶狠残暴,不免存在歪曲夸张。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的隋炀帝三下江南的故事,将一个毫无节制地滥用权力、拥有许多豪华宫殿和享不尽声色的旷世暴君,栩栩如生地灌进了不同阶层男男女女的脑海。

民间文学中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隋炀帝“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芮沃寿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则认为:“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名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的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对于这些史料,中国的研究者自然比西方的芮教授更加熟悉,只是视角的不同,往往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芮教授认为隋炀帝“毕竟是一个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可能还有点像“政治美学家”。所谓政治美学家,芮解释说:这种人“自欺欺人也许”是他们的“一个规律”,他们的政治个性带有“强烈的艺术成分”,具有“炫耀性的想象力”,而以上这些个性能够使这一类所谓政治美学家的个人历史,“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我们不说政治美学,还是继续隋炀帝第三次下江南的话题。大业十二年(616)大驾起程前,除了几个阿谀奉承的亲信,几乎没有人赞成皇帝在天下动乱的紧要关头,离开府兵集中的关中,有几个人甚至冒死进谏。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隋炀帝砍掉了那几个忠臣的脑袋,显示他此行的决心。从隋炀帝给宫人的一首留别诗——“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留颜色在,离别只今年”来看,皇上只是打算暂时去圆一下他的江南梦,但到南方之后,他似乎又有了迁都丹阳的打算。隋炀帝在扬州时,各地反隋力量如火如荼,但周围的人并不敢告诉他真相,这纵然因为身边的奸诈小人,不愿让皇帝了解事实真情,但隋炀帝长期的统治作风,也早已形成了群僚报喜不报忧的风气。我们不知道隋炀帝对于庞大帝国当时的真实状况究竟知道多少,但在临近灭亡时,隋炀帝确曾对一直宠爱的萧皇后说:“外面图谋我的大有人在,然而顶多不过当一个陈叔宝那样的长城公(叔宝降隋,被封为长城公),而你也不怕没有叔宝妻子沈皇后那样的待遇”。还有一次,隋炀帝照着镜子对萧皇后说:“这么好的头颈还不知谁来砍它(谁当斫之好头颅)。”萧皇后听了大吃一惊,问皇上为何说这不吉利的话,隋炀帝笑着对她说:“贵贱贫富轮着尝尝,又有何妨。”听他们夫妇这段对话,隋炀帝似乎对于大难临头也不是毫无准备,但他恐怕真的不知道谁当斫之好头颅。

大业十二年(616)过去了,大业十三年(617)又过去了,年轻时就在扬州度过,能够熟练使用吴语的隋炀帝,似乎还没有从他的江南好梦中苏醒过来,然而在他身边,一批出身西北,如今在老家仍有妻子儿女的御林军,却做起了思乡梦。利用武士们的思乡情结,几个野心家开始策划杀害皇帝的阴谋,为首的便是隋炀帝最宠幸的大将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俩。宇文家的这对公子很早就以无恶不作闻名长安,但在大业的最后几年,隋炀帝仍把御林军交到了他们手上。宇文兄弟说是策划阴谋,其实在许多场合,谋反已是个公开的秘密。有个太监向萧皇后报告了御林军的阴谋,萧皇后叫他立即禀告隋炀帝,不料隋炀帝竟莫名其妙地下令将揭露阴谋的太监处死。谋杀发生的前数日,又有一忠于皇帝的宫人向萧皇后报告兵变即将发生,这时候皇后也感到无可奈何,说:“天下已经到如今这般地步,说了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白白叫皇上担忧。”显然这时萧皇后已经知道事情无法挽回。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己酉夜,酝酿已久的兵变终于发生。叛将令狐达持刀入宫,隋炀帝站在窗口问:“你想杀我?”令狐达将皇帝挟持到屋外,交给隋炀帝当年做晋王时的亲信裴虔通看守。天亮后,裴虔通逼迫隋炀帝乘坐骑去朝堂见大臣,隋炀帝嫌马具太旧不肯骑,只好给他换上新的。兵变首领宇文化及不敢见隋炀帝,急忙令左右快下毒手。隋炀帝对准备下手的人说:“我实在有负于天下百姓,至于你们,无论名还是利,都已达到了极点,为什么还要如此?”隋炀帝原本早已让身边人准备了毒酒以防不测,只因事发后左右逃散,毒酒没有找到,而来不及自尽。叛将先杀了在一旁啼哭的隋炀帝小儿子赵王杨杲,这时隋炀帝提出饮毒酒自杀不许,隋炀帝说:“天子自有死的法子,怎么能让你们用刀将我宰杀。”说罢解下身上一条白练,交给令狐达,叫他将自己勒死。

隋炀帝杨广 z49SULDlUHcuL/mP5514tAd0AqBVLwVabOgDt8vWm3qhzC5mwj8yMOMoDlaeL/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