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士人的抵抗

一般的士人,见了“富贵奢华”的盐商,早已是“销魂夺魄”,完全拜倒投降了,但是也有一些士人,紧抱着本阶层的自尊心,那也许已经过去的光荣,对盐商们的压力作着“悲壮”的抵抗。不过他们的抵抗常常是这般的苍白无力,以致不一定能损害于盐商,却把自己给弄变态了。而且他们越是抵抗得起劲,其实也反而越说明盐商的强大。

不愿嫁给盐商为妾,从盐商家逃跑的沈琼枝,可以说是进行抵抗的士人的典型(如果说可以把她看作“士人”的话,因为她是士人家庭出身,并混迹于士人中间的)。然而她所反抗的,当然不是“包办婚姻”,也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而只是自己的地位太低。因为按照“衣冠中人物”的价值标准,她是不应该给盐商作妾的,而是应该作“正室”的。她和她的父亲所争的,仅仅是妻妾的地位: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第四十回)沈大年既是常州贡生,也是衣冠中人物,怎么肯把女儿与人作妾?(第四十回)要不是另一个知县帮助他们的话,他们的抵抗是会完全失败的。不过即使是他们的胜利,也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杜少卿是另一个坚持抵抗的士人的典型,据说他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他表扬沈琼枝的逃跑行为,说她以“一个弱女子”,而对盐商“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第四一回),表明他与沈琼枝具有同样的立场。他自己由于出身没落世家,不肯放弃其旧架子,所以对盐商颇不恭敬,用摆架子来顽强抵抗:王胡子又拿一个帖子进来,禀道:“北门汪盐商家明日酬生日,请县主老爷,请少爷去做陪客,说定要求少爷到席的。”杜少卿道:“你回他:我家里有客,不得到席。这人也可笑得紧,你要做这热闹事,不会请县里暴发的举人、进士陪?我那得功夫替人家陪官?”王胡子应诺去了。(第三一回)盐商做生日而要请县主老爷,又要请世家子弟陪席,这派头也够大的了;而杜少卿的拒绝,正是为了抵抗盐商的派头。不过从所谓“暴发的举人、进士”的话里,也可闻到没落世家子弟的扑鼻酸气。这同样显示了抵抗的苍白无力,因为他除了消极摆架子外别无他法。

五河县的余大先生、余二先生,也是进行抵抗的士人。他们的祖上出过不少举人、进士,可是到他们那一辈已经没落了。然而他们不愿像其他士人亲戚那样,去拜倒在方盐商等暴发户的脚下:这余有达、余有重弟兄两个,守着祖宗的家训,闭户读书,不讲这些隔壁帐的势利。(第四四回)所以别人要说他们不懂变通,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你家大爷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就如仁昌典方三房里,仁大典方六房里,都是我们五门四关厢里铮铮响的乡绅,县里王公同他们是一个人,你大爷偏要拿话得罪他。(第四五回)然而他们的抵抗也没什么作用,只是在别人眼里显得古怪而已,并不能对风尚发生任何影响。

他们的表亲虞华轩,更是因为坚持抵抗,而使性格也有些变态起来。他“曾祖是尚书,祖是翰林,父是太守,真正是个大家”(第四七回),所以世家子弟的架子特大,看不惯新起的暴发户。他对表兄余有达说:“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甚么出奇东西。”(第四六回)可碰上五河县的风尚,偏是“说起前几十年的世家大族,他就鼻子里笑”(第四七回)的,所以就激出了他的一点子怪脾气:虞华轩生在这恶俗地方,又守着几亩田园,跑不到别处去,因此就激而为怒。他父亲太守公是个清官,当初在任上时,过些清苦日子,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此时太守公告老在家,不管家务。虞华轩每年苦积下几两银子,便叫兴贩田地的人家来,说要买田,买房子。讲的差不多,又臭骂那些人一顿,不买,以此开心。一县的人,都说他有些痰气,到底贪图他几两银子,所以来亲热他。(第四七回)我们看到,在盐商们的巨大压力之下,像虞华轩这样的坚持抵抗的士人,都已经被激得有点变态了。

心理变态的士人还有好些。比如“扬州大名士”辛东之,去扬州找盐商打抽丰不成,就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扬州这些有钱的盐呆子其实可恶!就如河下兴盛旗冯家,他有十几万银子。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我后来向人说:“冯家他这银子该给我的。他将来死的时候,这十几万银子,一个钱也带不去,到阴司里是个穷鬼。阎王要盖森罗宝殿,这四个字的匾,少不得是请我写,至少也得送我一万银子,我那时就把几千与他用用也不可知,何必如此计较!”(第二八回)自我安慰一直安慰到阴司里,这个大名士的精神胜利法也委实是可怜了;而那自炫文才的酸气,又不免让人大倒胃口。又如另一扬州大名士金寓刘,跟盐商有过一次大较量:前日不多时,河下方家来请我写一副对联,共是二十二个字。他叫小厮送了八十两银子来谢我。我叫他小厮到跟前,吩咐他道:“你拜上你家老爷,说金老爷的字是在京师王爷府里品过价钱的:小字是一两一个,大字十两一个。我这二十二个字,平买平卖,时价值二百二十两银子。你若是二百一十九两九钱,也不必来取对联。”那小厮回家去说了。方家这畜生卖弄有钱,竟坐了轿子到我下处来,把二百二十两银子与我。我把对联递与他。他、他两把把对联扯碎了。我登时大怒,把这银子打开,一总都掼在街上,给那些挑盐的、拾粪的去了。列位,你说这样小人岂不可恶?(第二八回)这是一场金钱与“士气”的较量。金寓刘被盐商逼出一股名士脾气,而盐商又把其名士脾气打个粉碎。金寓刘即使把银子给扔了,他也还是没能占上风。所以他怒火冲天,但又无可奈何。

有时,他们也借讲笑话取乐,以发泄对于盐商的不满:捧上面来吃。四人吃着,鲍廷玺问道:“我听见说,盐务里这些有钱的,到面店里,八分一碗的面,只呷一口汤,就拿下去赏与轿夫吃。这话可是有的么?”辛先生道:“怎么不是有的。”金先生道:“他那里当真吃不下?他本是在家里泡了一碗锅巴吃了,才到面店去的!”(第二八回)这里既有对盐商奢华派头的艳羡,也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又有充满酸气的想象和批评。这样的对盐商的抵抗,反而突显了他们心理的变态。

上面这些士人的苍白无力的抵抗,反映着他们先天的不足。这是因为创造了他们的小说家,自己就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抵抗者。出身于没落世家的吴敬梓,与他笔下的士人一样,怀抱着家世门第的自豪感,不愿屈从于盐商的气势。但是除了“嬉笑怒骂”之外,他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因此几乎从一开始起,这就是一场注定要输的竞争。不过好在吴敬梓还能“皆为文章”,使他能在小说里发泄掉一点怒气。然而文人的胜利是在书本里的,而盐商的胜利却是在生活里的。 sXAS2fK+15yu4fxXr+ULoe+pYUDN5UK5dbTSH7i7bxVwrTL8gzx8MDxSCDfKd5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