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罗伯特·扬向纽约中央铁路发起规模之最的代理权争夺大战

代理权劝诱人运动标志着恶意收购的诞生

1929 年“大萧条”来临前夕,扬跳槽到华尔街,他通过对市场下跌的正确预判和精准选股,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他试图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

年仅 41 岁,手头没有充足资金的扬,和强大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正面交锋,他如何取得压倒性胜利?

诸多颇有野心的年轻人都注意到了扬,他们从扬的斗争中学到了制胜策略,掀起代理权大战风潮,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我们看来,纽约中央铁路落入现在的糟糕境地,是因为去年的股东委托书显示,现在的董事会成员只持有公司 13750 股股票,不到所有已发行股票的 0.25%。

罗伯特·扬,1954 年

罗伯特·扬一向行事果断且极具说服力,他来自得克萨斯州,对华尔街那些“讨厌的银行巨头”多有不满。1938 年,他陷入了一场抢夺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简称切俄铁路)公司控制权的股权争夺战,对手正是令他讨厌的担保信托公司。这家公司作为信托受托者,管理着价值8000 万美元的债券,而这些债券由扬所持有的切俄铁路公司担保。

担保信托公司在宣布罗伯特·扬的抵押品价值下降到足以触发合约条款后,立即采取行动,获得了股票的所有权,并运用其投票权,企图将罗伯特·扬赶出董事会。扬控股切俄铁路公司仅一年,但在此期间内,他已经与铁路同行业者及其主要放款人渐行渐远。他坚信,担保信托公司正在与另一家“讨厌的银行巨头”摩根大通密谋,将自己赶出铁路产业。

就在切俄铁路公司股东会议召开的几个星期前,联邦法院发文,暂时限制担保信托公司和扬以其持有的争议股份进行投票。在股东大会召开之时,法院决议仍然有效,所以双方不得不采取行动,获取切俄铁路公司其他股东的代理投票权。担保信托公司和扬原以为,双方只需在争议股份上一决高下,没想到最后却必须去争取 60000 多名切俄铁路小股东的支持。

第一轮代理权争夺战中,扬运用了巧妙战术。他了解到,大众长久以来对华尔街银行诟病颇多,他投大众所恨,通过新闻媒体对华尔街银行展开全面抨击,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作为策略的一部分,扬针对担保信托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充满恶意的公开信。这些公开信表面上是扬写给对手的,实际却旨在影响切俄铁路公司的小股东。最终,在这场抗争中,公开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扬获得了许多股东的代理投票权,他们持有的股票占到切俄铁路公司普通股的 41%,占法院限制令外自由流通股票的 70%以上。

这场切俄铁路公司的代理投票权争夺大战给美国境内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敲响了警钟。年仅 41 岁的扬手头没有充足资金,仅靠游说股东便打败了担保信托公司,还很有可能同时打败相传支持担保信托公司的摩根大通。后来,扬被《星期六晚间邮报》( Saturday Evening Post )称为“华尔街的年轻斗士”。

诸多颇有野心的年轻人都注意到了扬,这些年轻人在“大萧条”中起步,试图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他们从扬对切俄铁路公司发起的斗争中学到了制胜策略,即如何通过争取代理投票权,进而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群年轻人采用扬的策略,目标直指市场表现较差的上市公司,包括一些主要的铁路公司,以及蒙哥马利·沃德公司、迪卡唱片公司、20 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高梅集团等家喻户晓的公司。这群令人生畏的年轻人在1951 年获得了一个特别的称号,美国联合烟草—惠兰连锁店集团管理层将这类恶意收购者称为“代理权劝诱人”。

对于投资者而言,20 世纪 50 年代可以被称为“丰收的十年”。这十年间,道琼斯指数的增长率是历史上增长率最高的几个十年之一,收益率高达 240%。正是这十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经历了大幅更迭。华尔街积极推动扩张股权,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展了“分享美国公司股票”运动。代理权劝诱人在这场运动中完成了自己的试炼。他们先是从想将股票变现的股东手中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再以维护股东权益的名义,大肆攻击管理团队。管理层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公司CEO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疑惑:“这是谁?我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但是代理权劝诱人并不会轻易被打发走。

正如代理权劝诱人查尔斯·格林(Charles Green)所言:

如果拥有股权并不能让我成为公司的一分子,那么他们说的“持有股票就能成为美国商界的合伙人”就都是瞎扯。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样,代理权劝诱人运动开启了恶意收购的时代。正如从 19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并购、20 世纪 20 年代兴起的股票市场操控一样,代理权劝诱人运动改变了美国人对资本和其社会影响力的看法。美国社会担心这些年轻人会迅速占领董事会,于是呼吁把股东利益放在优先位置。此前,包括众多公司管理人员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公司需要将工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而非股东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美国人很快放弃了这种幼稚的想法。

《巴伦周刊》将 1954 年称为“代理权争夺大战之年”。那一年,“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录制了他的第一首单曲,他用独有的夸张舞步震惊了世界。大约 30 年后,英国摇滚明星奥齐·奥斯本(Ozzy Osbourne)不仅当众咬掉一只蝙蝠的头,还在阿拉莫纪念碑上撒尿;在此同时,卡尔·伊坎直截了当地告诉目标公司的CEO :“我做这一切不针对任何人,只是为了钱。”

1954 年,扬掀起了又一场代理权争夺大战,堪称那个时代的代理权争夺战“代表作”。此前在切俄铁路公司争夺战中的胜利给了扬巨大信心,于是他又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第二大铁路公司——著名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由范德比尔特家族掌控,扬通过导演一出企业民主大戏,成功吸引了全美的关注。双方共计投入超过 200万美元竞逐代理投票权。扬与对手在《与媒体见面》( Meet the Press )节目上针锋相对,报纸上充斥着征求代理投票权的广告。

1867 年,绰号“船长”的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通过残酷的竞争和幕后交易,获得了纽约中央铁路的控制权。大约 90 年后,扬通过讨好普通股东发起了控制权之争。他利用自己的戏剧天分,把股东公报从法律文件变成趣味横生又傲慢无礼的信件。在他写给纽约中央铁路股东的众多信件中,最为挑衅的一封信结尾这样写道:

如果任何银行家、律师、货运公司、供应商或其他人员希望你把代理权交给现任董事会,你可以质问他们有什么特殊利益,或者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给了他们多少好处。正如现任董事想要从公司谋利一样。

扬是代理权劝诱人中的头狼,这场针对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斗争,堪称他数十年来对抗华尔街行动的高峰。当时他已腰缠万贯,在棕榈滩、佛罗里达、纽波特、罗德岛等地都置有豪宅。但在他眼中,纽约中央铁路是一座奖杯,是他打败范德比尔特家族以及摩根大通的终极战利品。 5TKNB2L2Tr6hi5Mjv/E+PbOtY2vbmjMiKcZ40M8tqeLoatcGWXFWRNeW1JZ5wq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