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发心改过

原文: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 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 ,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 ,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 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注释:

① 亿:通“臆”,推测。

② 翳:眼球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瘢痕,此处指被名利蒙蔽。

③ 瓦裂:破碎的瓦片,指身败名裂。

④ 懔懔(lǐn):战战兢兢的样子。

⑤ 一息不属(zhǔ):一口气上不来。属,接续。

⑥ 啮:咬。

蒋维乔译:

春秋时代,有许多大夫,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推测其人的吉凶祸福,并且非常地准确,这种事在《左传》《国语》诸书里,都有许多记载。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吉凶征兆,发源于人的内心,而表现于人之外表。凡是相貌仁慈忠厚、行事稳重之人,大都能获福;面相刻薄、行为轻佻者,大都近祸。绝对没有所谓吉凶未定,渺不可测的道理,只是世俗之人的眼睛被许多事情蒙蔽而看不到罢了。

一个人心性的善恶,必与天心相感应。福之将至,可从其人宁静的心境、安详的态度判断出来;祸之将临,也能从其人乖戾的行为中预料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祸,先不谈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过,自然就能向善。

谈到改过,“羞耻心”是第一要素。试想,古之圣贤跟我们同样是人,何以他们能流芳千古,而我们却默默无闻,甚至身败名裂呢?人若只贪恋声色名利,纵情恣意,背着别人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他人见不到,而自鸣得意,毫无惭愧,则将渐渐变成衣冠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可耻、更令人惭愧的了!孟子也说过,知耻对人的影响太大了。能做到知耻就是圣贤,不知羞耻为何物,必是禽兽无疑。改过的关键就在此一念之间,人所以异于禽兽,也仅在那一念之差而已。

改过的第二要素,是要有“敬畏心”。天地鬼神是欺骗不了的,人就是只犯了一点过失,天地鬼神也知道得很清楚。犯的若是重大的过错,天必降下种种的灾祸;犯的若是小过错,则会损及现世的福报。人不可不怕天地鬼神。一个人就是生活在隐蔽的暗室里,天地鬼神也同样一目了然;就是掩盖得很周密,做得很巧妙,也无法掩饰自己的良心欺骗自己;万一被人看出破绽,那就丢脸得很,所以人必须要有敬畏心。

人只要一息尚存,滔天的大罪大恶,都有悔改的机会。古人有一生作恶,临终前懊悔觉悟,发一善愿而得善终者,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悔改与行善的念头强烈,就可以洗百年罪恶也,就像千年幽谷涵洞,一灯来照,则尽去千年黑暗一般。因此,过失不拘大小,以能改为贵。但人生无常,肉体易坏,若等到呼吸停止了,想改过也已来不及。明的报应:在人世间遗臭万年,即使孝子贤孙也无法洗刷干净。暗的报应:在阴间沉沦地狱永受折磨,就是圣贤、佛、菩萨也救不了。怎可不畏?

改过的第三要素,是要有“勇气与决心”。人所以不能改过,只因为因循苟且误了大事。若能发愤图强,当机立断——碰到小过像芒刺伤肉一般,赶快拔除;犯了大过如毒蛇咬指一般,赶快断指——不犹豫不等待,就如《易经》所言“风雷益”,风起雷动干脆利落,则改过迁善必可成功。

人若能具备上述“三种心”,知过能改,过错就会像春冰遇日,必能消失了! boFewFQtQyP6vGt7Yjy5yJzhqXSR8EfLYMFWCu/ROnMztsaWh7zqCgQevBN9XE3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