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卫国和宋国

说起卫国,就要从当初周朝取代商朝的时候讲起。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纣王兵败自杀。周武王并没有灭商,而是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做商王,但是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霍叔和蔡叔封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附近,名义上是辅佐武庚,实际上就是监视。因此,这三个弟弟也被合称为“三监”。

谁知道这三个缺心眼的后来竟然勾结武庚造反,结果被周公率领大军给灭了。

之后,周公将商朝遗民南迁,而把这块地方封给了弟弟康叔,国名就叫卫。康叔原本被封在康,因此被称为“康叔”。现在改封在卫,因此就改称“卫康叔”。

卫康叔就是卫国的第一代君主。卫康叔是周武王和周公的胞弟,当时很年轻,周公就给他写了一部《梓材》,又写了《康诰》和《酒诰》,详细告诉他怎么治理国家。

后来,卫康叔按照哥哥的指导治理国家,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遗民心悦诚服。那时候,卫国就是天下的模范,各国不断派出代表团前来取经。

卫国的国民中主要成分是周人,其次是七个姓氏的商人,再就是夏人。因此这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并且融合得很好。混血优势在这里体现得非常充分,卫国人有文化并且很富裕,出了很多人才。

为了表彰卫康叔治国有道,周成王特地将他从地方诸侯提拔为中央领导,担任周朝司寇,主管刑狱。

卫国国君的爵位是伯爵,到周夷王的时候晋升为侯爵。到了周平王的时候,卫武公在烽火戏诸侯之后有功于王室,因此被晋升为最高爵位——公爵。

卫康叔是卫姓和康姓的得姓始祖,卫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二位,郡望有河东郡和陈留郡。康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八十八位,郡望有京兆郡、东平郡、会稽郡、晋阳郡。

15

卫武公去世之后,儿子卫庄公继位。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是齐国人,非常美丽贤惠大方,卫庄公非常爱她,整个卫国百姓也都非常爱她,并且为她写了诗赞美她。

《诗经·卫风·硕人》就是赞美她的诗,其中一段这样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中国历史上赞美一个美女顶级的语句了,没有之一。尤其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简直生动得一塌糊涂,想想都觉得美。

可是,问题来了,庄姜这么个绝世大美女,却生不出孩子来。

怎么办?

卫庄公也不想换夫人,恰好一个从陈国娶回来的媵生了个儿子,就抱过来给庄姜当儿子养,取个名字叫公子完。意思是有了这个儿子,庄姜的人生就完美了。却没想过,这个完也是“完蛋”的完。

不管怎样,庄姜把公子完当亲儿子养,立为太子。

卫庄公有个小妾,也生了个儿子,叫州吁。

夫人、媵、妾,看上去挺乱的,还是先理清楚关系再说。

周朝时候,国君娶妻有两大不许:第一,不许娶同姓;第二,不许娶自己臣民的女儿。因此诸侯之间会通婚。

一国诸侯通常娶另一国诸侯的女儿为妻,称为夫人。女方必须有两个同族的妹妹或者侄女随嫁,同时还须从另两个与女方同姓的国家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也都有两个同族的妹妹或者侄女随嫁。所以,诸侯娶亲,一次娶九个。其中,夫人为正妻,其余八个都叫作媵。按照规定,诸侯的正妻如亡故或被休,不可再娶,应由众媵依次递补。

天子娶妻,与诸侯相似,只是媵更多,连正妻共十二人。诸侯以下,卿娶六人,大夫三人,士两人。

当然,娶几个老婆,与经济实力相关。

如果女仆被主人宠幸,则升为妾,其地位比媵低很多,所生的儿子也比夫人和媵所生的地位低很多。如果妾受宠,儿子的地位也会相应提升;相反,如果妾不被主人喜欢,则不仅自己可能还处于奴仆地位,自己的儿子也可能不被家族所承认。

春秋之后,逐渐媵妾不分。再后来,妾成为老婆在老公面前的自称。

州吁很聪明,很帅,也很喜欢打仗,卫庄公很喜欢他,让他当大将。

州吁有个哥们儿,名叫石厚。石厚的爹叫石碏,是卫国的大夫。偏偏石碏特别讨厌州吁,见儿子跟他混,就警告儿子:“离州吁远点儿啊,这人不地道。”

“爹,你知道什么呀,州吁那是迟早要当国君的,我就把宝押他身上了。”

父子二人谁也不能说服谁,一气之下,石碏把儿子软禁起来,石厚翻墙出去,索性就住州吁家里了。

卫庄公活着的时候,石碏就提醒不要重用州吁,否则他实力太强,不是好事。卫庄公当然不听,说家务事石碏就别管了。石碏想想也是,这家务事管不好就是自找没趣,既然看不惯,索性退休回家算了。

后来卫庄公去世了,太子完继位,就是卫桓公。卫桓公看州吁不顺眼,把他赶去了共国。州吁在共国认识了郑国流亡来的叔段,两人同病相怜,成了朋友。州吁比叔段还要狠,暗地里招揽杀手,之后找个机会潜入卫国都城,刺杀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国国君。

杀害君主,史书中称作“弑”。

而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州吁知道篡位容易,让大家服气却不容易。要坐稳江山,千秋万世,那非要让大家服气不可。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卫国的卿大夫们确实不服气,虽然他们没有武力对抗,但是一个个躲在家里不肯上朝,非暴力不合作,用当前的话来说就是躺平。

怎么办?打土豪分田地?那时候还不兴这么玩的。给全国公务员涨一级工资?那时候也没有这么玩的。把他们都抓来上朝?好像又众怒难犯。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主意。正在发愁,石厚来了。

说起来,石厚真是个人才,州吁想到的,他早就想好了。

“主公,你说的我早就想过,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立威。原本呢,杀几个人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现在没什么借口,乱杀人也不好,那就成暴君了。怎么办?打仗,找个国家来打一仗。”你看,石厚想得够周到。

“打仗,我喜欢。”州吁就喜欢打仗。

“打仗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显示主公您的实力,让大家知道您有多厉害;第二,转移视线,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际矛盾中去,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让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主公的周围。”石厚的原话不是这样,但大概是这个意思。

州吁眼前一亮,想不到这兄弟这么有才。

“快说,打谁?”

“这要好好研究了,太大的国家咱们惹不起,打不过反而扫了威风,太小了又没什么意思,反而被人说欺负人。最好是差不多大的,而且师出有名的。譬如郑国,郑国国君驱逐了亲弟弟,还把亲娘赶出了都城,罪不可赦啊。咱们讨伐郑国算是匡扶正义,顺带着给叔段出口气。这样名正言顺出兵,大家不会说什么。”

石厚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好找。

如今世界,也常常用挑起外战的办法转移执政危机。说起来,祖师爷就是石厚。

确定了方向,就该实施了。自己一个国家去打,既打不过,也不好看,要再找几个盟国,组成联合军队。

粗略一算,两人圈定了几个国家。

鲁国、陈国、蔡国都好办,出点儿银子就行了,当下派人前往。

“老地主可能不大好办,他们爵位高,架子大,轻易不肯出动。”州吁说。“老地主”指的是宋国,因为卫国这块地盘原本是人家宋国的,所以卫国人常常称呼宋国为老地主。

“我有一个哥们儿叫宁翊,特能忽悠,派他去准行。”石厚推荐了宁翊。宁翊也不推辞,领了出差费,取了礼物,去宋国了。

宁翊为什么敢去?因为他有把握。他为什么有把握?因为他消息灵通,知道宋国最近发生的事情。

所以,信息很重要。

16

既然说到了宋国,索性就介绍一下宋国的来源。

宋国是商朝的继承者,当初周武王伐商,商纣王自杀,周武王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当商王,可是没多久就发生了“三监之乱”,武庚被周公处死。

为了防止商族再次叛乱,周公下令商人从朝歌迁回他们的老家宋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都城睢阳。任命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为国君,公爵。

这就是宋国的由来。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这里稍做介绍。

中国的文字、数学、冶炼等重要的文明跃进都是在商朝实现的,周朝的文明完全是在商朝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

之所以商朝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商朝是商业文明。商业文明之下,需要文字来书写商业合同,需要数学来计算成本利润,需要货币来兑现财富。

而另一个影响深远的方面是,商业文化产生了契约文化,而契约文化正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商代的契约文化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周朝,才有了周朝的贵族文化。

为什么我们的合同被称为契约,房产证明被称为房契,地产证明被称为地契?很简单,因为商朝的祖先名叫契,是上古主管天下商业的官员。所谓契约,就是契和你的约定。

正因为是商业文化,所以商朝对于土地的兴趣不大,对于位置的要求比较高。这也就解释了商朝为什么没有拼命去扩大自己的疆域,以及商朝为什么七次迁都。

商朝的商业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也造就了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但是,也正是商业文化,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大多数史料认为,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王荒淫无道。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是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才把一切的罪恶加于失败者。

即便按照《史记》的说法,商纣王确实荒淫无道,但是也不至于到亡国的地步。相比于后代的专制统治者们,商纣王那点儿事迹完全不足道哉。

譬如商纣王的淫荡就是“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这在今天就是美德啊。譬如炮烙之刑,人家后来取消了啊。而且,比之于后代的什么五马分尸、凌迟、犬决、剥皮、点天灯等,这算什么呢?

再说什么“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谁用池子装酒啊?两天就蒸发完了。猪肉挂成林,非臊即臭还招苍蝇,商纣王傻啊?

商纣王还有什么罪行呢?大家不妨去《史记》中看看,大罪名很多,但具体事迹屈指可数。

那么,如果商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商纣王荒淫无道,是因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商朝是商业文化,商人对于土地和人口没有太大的欲望。所以在商朝几百年的时间里,人口并没有增加太多。

相反,周朝是典型的农业文化,土地和人口是他们的最爱。因此虽然他们建国时间并不长,土地却一直在扩张,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意味着战斗力。别说冷兵器时代,就说现在,农村里不还是哪家兄弟多哪家说话底气足吗?

第二,由于商业发达,百姓富裕,所以商朝喝酒之风盛行。不仅百姓喝,军队也喝,而且有大量专供军队的酒,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周朝灭了商朝之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的时候,专门写了一篇名为《酒诰》的文章,告诫世人要以商朝的灭亡为借鉴,坚决杜绝酒文化。

中国的商业文化就是酒文化,这就是从商朝传下来的。

第三,商人常年四处经商,军队的组织、训练就成问题,因此商朝后期的军队主要由奴隶组成。奴隶会给你卖命打仗?而周族是农业文化,老百姓平时都在家里。所以,平时要训练,只需要大喇叭一喊话,七大叔八大舅就都到了。可是商朝不行啊,召集训练的时候,老张在北京,老李在广州,老刘在尼加拉瓜什么的,怎么训练?

训练不行,战斗力自然也就不行了。

第四,商朝有个规矩,叫作族内婚,也就是说不跟外族通婚。

对于商人来说,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商人四处行商,如果与外族通婚,商朝的男人用不了多久就都成赘婿了,女人都成大龄剩女了。所以,古代犹太人也不与外族通婚。而以前的徽商也是这样,一个人在正式出门经商之前,必须先在家乡把老婆娶了,这样就能保证他还会回来。

但是,这样的做法是有利有弊的。好处就是能保证这个民族不瓦解。坏处呢?第一,就是导致了近亲繁殖,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必然导致整个族群的身体素质下降。事实上就是这样,春秋时期的宋国人是商朝的遗民,各种故事寓言中那些脑子有问题的主人公几乎都来自宋国。第二,不与外族通婚,也就意味着放眼世界的时候找不到亲戚啊。

周人恰好相反,他们是“同姓不婚”,意思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不能结婚,譬如姓李的不能和姓李的结婚。这样做的结果呢,就是周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广泛通婚。后来周国出兵攻打商朝的时候,连请柬都没有发,就有八百诸侯来相助。其中当然有些是见义勇为的,但更多的则是来帮忙打架的亲戚或者亲戚的亲戚。

咱们打个比方,村主任商大爷和土豪周大爷打架,结果商大爷五个儿子中两个在外地做买卖,一个宿醉不醒,一个先天智障,只有一个儿子能打。村里只有一个亲戚,是卖爆米花的郭瘸子。周大爷八个儿子,个个精壮,半个村子都是他家亲戚。想想看啊,这架还用打吗?你是村长怎么样?你有钱怎么样?你扛不住半个村子的人都来打你啊。

好了,现在来说宋国。

宋国开国国君微子启很贤明,这种贤明有遗传。后来传位到宋宣公的时候,宋宣公也很贤明,去世之前没有把君位传给儿子,而是给了弟弟宋穆公。宋穆公也很够意思,去世之前也没有把宝座留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是还给了宋宣公的儿子宋殇公。

宋宣公和宋穆公算是兄弟情深,投桃报李了。可是他们的儿子宋殇公和公子冯就没这么高的觉悟了,堂兄弟两个之间恨得咬牙切齿。宋穆公早就看出来这两个兔崽子不是什么好人,临死之前安排公子冯去守边疆,意思明摆着:不行就跑吧。宋殇公这边刚接班,公子冯那边就跑郑国去了,他知道宋殇公不会放过他的。

公子冯属于政治避难。春秋时期在这一点上是很仁义的,任何国家,对于落难来投的,都是张开双臂欢迎,似乎不保护你就不够男人。按照当时的不成文规矩,政治避难所享受的待遇比照原待遇下调一级。以公子冯为例,他在宋国的待遇相当于卿,到了郑国,享受大夫待遇,郑庄公给了他一座小城长葛作为封邑,位置就挨着宋国。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俗话还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在宋殇公看来,公子冯就是这个贼。不干掉他,自己睡不安生。宋殇公很想去把公子冯给干掉,可是又怕打不过郑国。不仅怕打不过,还怕公子冯从郑国借兵打回来。

所以,宋国比卫国还想打郑国。

这事发生的时间不长,州吁还不知道,但是石厚知道。这时候推荐宁翊去,就是给他个立功发财的机会。由此可见,石厚作为朋友,还真是不错。

宁翊去了宋国,把大致意思一说,宋殇公高兴坏了,早就憋着一口气,想要打郑国把公子冯给灭了呢。

商朝的王族姓子,因此宋国的国君也姓子。

宋姓出于子姓,微子启的后人有的以国名为姓,微子启就是宋姓的得姓始祖。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一百一十八位,郡望在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江夏郡、乐陵郡、京兆郡。 GZfIHijcC7BYQhNmE5WUYjnP+u3mU1XMDgNVBKJs0IgGwLFZfAl3/6wO4h1Oe4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