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帅佐的任命仪式在晋国祖庙举行,按照周朝时期的规矩,国家的重大人事任命和重大事件的决策都要在祖庙进行,一来是要告诉祖先,二来是要祈求祖先的保佑。
郤縠、郤溱被任命为中军主帅和副帅,作为郤芮的同族,他们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受到信任和重用,两人都十分感动。
任命仪式之后,晋文公就在祖庙内召开了出兵救宋的第一次会议。于是,中军帅郤縠和中军佐郤溱,上军帅狐毛和上军佐狐偃,下军帅栾枝和下军佐先轸,以及三军司马赵衰,外加晋文公,一共八个人组成了这次战争的核心领导层。
晋文公把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然后把会议的主持权交给了中军帅郤縠。
“各位,天下莫强于楚,而我们此前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此次出兵,我们的胜算到底有多大,各位有什么想法?”郤縠提出了问题,然后轻轻地咳嗽了几声,看上去身体不是太好。
之后大家开始讨论,基本上,郤縠、郤溱信心不是太足,毕竟他们是眼看着晋国在晋惠公父子手里衰落下来的,尽管这几年在默默赶超,但是相较于楚国,恐怕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栾枝和狐毛基本没有发言,狐毛能力不足、主见不足,栾枝年轻有干劲,但是毕竟对对手不熟悉。
狐偃和先轸则是信心十足,他们与楚国人打过交道,因此比较熟悉楚军。不过,先轸年轻,在这里职位又是最低的,因此发言不多。
“我认为判断两支军队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第一是哪一方的国君更亲民,百姓、士兵更愿意为他卖命;第二是哪一方占有天时的优势;第三是哪一方占有地利的优势;第四是哪一方的主帅更加贤能;第五是哪一方的军法更为严明。从这五个方面去分析,就能知道我们是不是能与楚国人抗衡了。”上军佐狐偃发言了,思路非常清晰。
“说得好,那我们不妨来一一对照一番。”中军帅郤縠点点头,认可狐偃的看法。
于是,大家开始一一对照起来。
首先是两国国君,楚成王不用说,在当今各国的君主中无人能比。不过,大家认为晋文公并不比他差,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甚至比楚成王更得民心。
天时方面,现在正是冬天,对于严寒,显然北方的晋国人比南方的楚国人更为适应。
再说地利方面,楚国多山,所以楚军山地作战经验丰富。晋国多平原,晋军更适合平原车战。而宋国主要是平原地带,更适合晋军的发挥。
说到主将的时候,其他人没有发言权,只有狐偃和先轸对成得臣非常了解,他们认为成得臣作战经验丰富,但是对待部下很苛刻,并且刚愎自用,作战轻敌,并不可怕。晋军主帅郤縠稳重谨慎,恰好可以克制他。
军法方面,楚军的战斗纪律与中原军队相比历来没有任何优势,这早已经是公认的。
五个方面对照下来,在场的人信心大增。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这样写道:“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取胜的信心有了,下一步就是具体的策略了。
“楚军围困睢阳,我们要救睢阳,有两条路可走。北线,经过卫国进入宋国。南线,经过郑国进入宋国。目前,卫国和郑国都是楚国的仆从国。那么,大家认为我们应该走哪一条道路?”中军帅郤縠的思路也很清晰,立即就进入了具体操作阶段。
南线、北线各有利弊,南线道路畅顺,但是郑军的战斗力比较强。北线道路比较难走,但卫国战斗力比较弱。
大家讨论一阵,没有结果。
“舅舅,你说说啊。”见狐偃半天没说话,晋文公对他说。
“我在考虑一个问题。”狐偃说。
“什么问题?”
“我们救宋国,说起来是因为宋国当年款待我们。可是,楚王对我们可比宋国对我们要好很多啊。我们就这么直眉瞪眼地去跟楚国人交手,在道义上好像处于下风啊。道义上处于下风,也就意味着士气上处于下风啊,这就像当初晋国和秦国那一仗啊。”狐偃说到这里,扫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在干瞪眼,接着说,“所以,要让我们师出有名,就不能直接去睢阳对抗楚国。”
“那狐元帅的意思是?”中军帅郤縠问。
“卫国新近投靠了楚国,卫国国君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楚成王。所以我们打卫国,楚国一定来救,这样,我们以逸待劳,同时也就解了睢阳之围。”
“可是,我们打卫国不是也师出无名吗?”栾枝插嘴问道。
“不错,所以,我们要打曹国。当初我们流亡的时候,曹国国君偷窥我国国君洗澡,攻打曹国,我们就师出有名了。”狐偃说到这里,再环视众人,除了先轸会意微笑,其他人都一脸蒙。
是啊,攻打曹国跟卫国有什么关系?跟救宋国又有什么关系?
“曹国夹在宋国和卫国之间,我们攻打曹国,曹国必然要向卫国借路。可是曹国也是新近投靠了楚国,所以卫国一定不肯借路。卫国不肯借路,我们攻打卫国不就名正言顺了吗?”狐偃接着说。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狐偃的策略是这样的:以攻打曹国之名出兵,以卫国不借路之名攻打卫国,迫使楚军北上救卫国,楚军北上,睢阳之危也就解了。
“高,实在是高。”大家一起赞叹,狐偃真是只老狐狸啊,考虑问题拐这么多弯。
狐偃和先轸对视一笑。现在大家明白,这个方案一定是他们事先就讨论过的。
既能够以逸待劳,又不承担主动攻击楚国道义上的负担。狐偃的方案最终得到一致赞同。
中军帅郤縠下令:兵发曹国。
与此同时,晋国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和齐国,请两国出兵相助。
在出兵之前,充分分析形势,了解敌我的情况,提出不同的方案,最后选择一个最好的去执行。
《孙子兵法·谋攻篇》这样写道:“上兵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