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了解孩子

6岁的鲍比坐在桌子前面用蜡笔涂色,妈妈在一旁计划着一周的食谱。鲍比开始用脚踢打地板。妈妈生气地说:“别闹了,鲍比。”鲍比耸了耸肩,停了下来,但很快又开始了。“鲍比,我说过,别弄这种声音。”妈妈再次训斥鲍比,鲍比再次停了下来。但没过多久,鲍比又故技重演了。妈妈猛地把笔摔到桌子上,伸手打了鲍比一巴掌,同时喊道:“我说了别这样!你为什么老是这样?为什么我讨厌什么你就做什么?你为什么就不能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

鲍比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一直踢打地板,所以,也就无法回答妈妈的问题。但这一行为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有一种办法能让妈妈和鲍比之间不发生冲突,不感到痛苦。

不过,要想知道如何鼓励孩子与大人合作,就必须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心理机制。

在我们看来,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有时,我们知道某个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有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有人都曾问过自己:我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上,我们的困惑是有道理的。我们是为了一个潜在的原因而行动的。大人如此,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改变方向,就必须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便无从下手。要想诱导他改变行为,就必须改变其动机。有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孩子的行为结果来发现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在上面的例子中,妈妈很生气。鲍比想让妈妈生气,当然不是有意识的。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妈妈冲着鲍比喊叫,打了他一巴掌,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胜利,因为他把妈妈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了。他为什么要停下来?看看这个结果,多棒!他可以让妈妈全神贯注地围着自己转。这就是发现鲍比的秘密及其隐藏目标的线索。鲍比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动机,然而,正是这种动机引发了他的行为。一天下来,反反复复,竟高达几百次之多。而妈妈的反应恰好迎合了鲍比的需要,强化了其隐藏的动机。如果他知道踢打地板不会再有什么结果,不会再惹妈妈生气,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果真如此,他很快就会放弃的。另一方面,如果他安安静静地玩着能得到妈妈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一句赞美的话语,那么,他不大可能通过捣乱的方式引起妈妈的关注。如果妈妈生气能让鲍比感到满足,如果妈妈试图通过打他的耳光让他停下来证明了自己的挫败,那么,她的所作所为无异于火上浇油,只能让鲍比变本加厉。鲍比的脚表达了他的心声:“看着我!跟我说话!不要把头埋在笔记本里!”如果妈妈能看到这一点,就能了解鲍比的动机:他想通过引起她的注意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妈妈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了。一味地责怪鲍比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只会让他继续不断地惹她生气。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更多的方法,以此来帮助妈妈拒绝鲍比令人烦恼的要求。

儿童对归属感的渴望

由于孩子是社会人,因此,他最强烈的愿望是有归属感。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归属感。这是他的基本需求,而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要寻找自身的价值。从婴儿期开始,他就想方设法确立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通过细心观察和一次次的成功,他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当然不是通过语言获得的):“原来,这样才能有归属感!原来,这样才有存在的意义!”至此,他找到了某种方法,并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实现自己的基本目标。该方法变成了他的直接目标,并成为其行为的基础或动机。归属感是他的基本目标,而他为实现基本目标所设计的方法则成为他的直接目标。因此,可以说,他的行为是有目标导向的。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比如,如果你问鲍比为什么要踢打地板,他会十分诚实地告诉你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寻找自身价值的方法完全是凭着直觉,而非逻辑推理。他的行为源于内在动机。他从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中积累经验。他会不断地重复那些让他感到自身价值的行为,放弃那些让他感觉受到冷落的行为,而这便成了我们指导孩子、引导孩子的基础。然而,除非我们了解孩子自身认为可以获得归属感的方式,否则,就会掉进一个又一个陷阱。

儿童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儿童是天生的观察家,但是,他们在对其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时往往错误百出,并常常凭借这些错误的结论、以错误的方式来寻找自身的价值。

3岁的贝丝是个快乐可爱的孩子,她成长得很快,父母为此感到十分高兴。她在1岁前就会走路了,1岁半时就完全学会了自己上厕所。2岁时,她就能清晰明了地说出成型的句子。她擅长利用自己的伶俐可爱和办事能力赢得大人的认可。可是,一夜之间,她开始哼哼唧唧,要这要那,今天尿一裤子,明天拉一裤子。这种看似倒退的行为发生在弟弟出生后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弟弟出生后的头三个星期里,贝丝对这个新来的小家伙很感兴趣。她十分专心地看着妈妈给弟弟洗澡、喂奶、换衣服。可每当她提出要帮忙时,妈妈都是亲切但坚决地将其拒绝。慢慢地,贝丝对小弟弟似乎失去了兴趣,她不再到宝宝的房间来了,而且她那些让父母感到不安的行为也很快就发生了。

妈妈对弟弟的关注,贝丝全都看在眼里。她突然觉得,是这个备受期待的小弟弟把妈妈从自己身边抢走的。现在,妈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贝丝的观察是正确的,妈妈的确是把时间大都用在了这个无法自理的婴儿身上。可是,贝丝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她把这一切误解为自己失去了在家里的地位,而且,她还认为,弄脏裤子、显得无助能让自己变得重要起来。她认为,把自己变回婴儿,就可以重新赢回自己失去的地位,可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大孩子对婴儿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至于如何解决贝丝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5岁的杰里经常和妈妈吵架。无论妈妈让他干什么,他都先要顶撞一番,然后一律拒绝。他脾气暴躁,经常毁坏玩具、餐具或家具。他很会逃避家务,弄得妈妈不得不逼他去做,或者对其进行惩罚。妈妈对此十分不解,因为自己明明为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那就是“先做事,后享乐”。而杰里很快就发现,爸爸对妈妈言听计从,妈妈的话对爸爸来说就是天条,所以,为了得到安宁,爸爸总是屈服于妈妈的淫威。爸爸最讨厌大声喧哗。所以,有时,当妈妈想严厉管教杰里时,爸爸总是替他求情。

杰里观察到妈妈在家里的权威地位,内心十分钦佩。在他看来,谁有权力,谁就有地位。因此,他也想拥有类似的地位,于是,就开始模仿妈妈,把愤怒作为获得权力的一种手段。事实上,他的妈妈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感觉到了这一点,只是妈妈尚蒙在鼓里。妈妈认为,惩罚杰里时,自己占了上风,可她从未意识到,接下来杰里就要以无理的行为进行报复,开始两人权力竞赛的又一个回合,而这一次占上风的则是杰里。他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优势地位,有错吗?可是,我们能认为杰里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吗?杰里懂得在集体生活中相互谦让的道理吗?他能靠发脾气来解决所有生活问题吗?他能在一切场合都充当“皇帝”吗?未来,他与女友和妻子的关系将会怎样?他将如何看待一个男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儿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孩子会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指导方针。从童年起,他就必须学会调整自己,以适应自己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孩子的遗传禀赋是他的“内部”环境。1岁前,他会利用大部分时间来试验学习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他要学会如何协调手臂和双腿,这样,就可以移动自己的位置,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要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身体按大脑的指令行事;他要学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事物,学会消化,学会解释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做事。在此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应对自己的内部环境,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遇到困难或障碍时,他要么干脆放弃,要么学会弥补。有时,某个短处甚至能瞬间激发出他的某种特殊本领,这个过程称为“过度补偿”。

伊迪丝出生时没有右臂,而她的双胞胎妹妹伊莱恩则双臂完好。伊迪丝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用一只手完成了妹妹两只手所做的一切。在学习爬行阶段,她借助脚后跟的力量快速移动臀部,一点也不输给妹妹。她凭借一只左手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梳头发和洗澡等。她慢慢学会了做家务,甚至还能缝缝补补。现在,她已经结婚了,是一位很出色的家庭主妇,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

艾伦5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肌肉萎缩。他的妈妈帮助他,鼓励他锻炼。妈妈极力推荐他去游泳,艾伦也在其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16岁时,他已经完全克服了身体上的障碍,成为高中游泳队的一名明星队员。

4岁的米茨是家中四个孩子里的老小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视觉障碍,但并非完全失明。4岁时,生活还完全不能自理,穿衣、吃饭全靠别人,走路时也需要别人领着。家里的每个人都在伺候她,想方设法让她高兴。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米茨终于放弃了,生活完全依赖别人。

读到这里,诸君可能会觉得我们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因为我们对上述残疾儿童的影响只字未提。我们这样做并非一时疏忽。前面提到,每个孩子对如何面对自身的残疾问题都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他们的决定对周围人的影响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伊迪丝从小就暗下决心,要和妹妹一样,这一点赢得了妈妈的赞赏,使之不失时机地鼓励她;艾伦愿意自己走出困境,这使得妈妈鼓励他去游泳;而米茨的彻底投降,使她得了周围人的怜悯、同情和帮助。假设每个孩子最初都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那么,他们的人生就一定会改写。

孩子在认知自己内部环境的同时,也在与外部环境进行接触。婴儿的第一个微笑,就是他与外部环境的第一次互动。他对周围人的鼓励做出反应,用自己的微笑回报他人的微笑,并从中得到快乐,从而建立了第一个动态的人际关系。他发现,微笑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他认知内部环境的能力与协调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强。同样,如果此时遇到困难障碍,他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弥补。

在外部环境中,有三个因素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第一个因素是家庭氛围。孩子通过与父母的关系体验了整个社会关系。家庭氛围是由父母一手营造的,孩子借此体验到经济、种族、宗教和社会因素对他的影响。他吸收了家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惯例,进而努力让自己适应家庭的模式,符合家庭的标准。他的物质观反映了家庭的经济取向,他对其他种族的态度也会与父母的一致。如果宽容是家庭里的一种行为模式,那么,他也会将其视为一种值得肯定的价值观。如果父母鄙视他人,那么,他也可能会如法炮制,在种族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优越感。孩子早早接触宗教,其重要性早已得到公认,尽管每个人的反应可能大不相同。此外,孩子还会观察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家庭内部的关系。如果父母热情友好、善于配合,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以及孩子相互之间也容易形成同样的关系。如此一来,相互合作便可成为家庭的行为规范。如果父母彼此对立,相互控制,那么,孩子之间也容易形成同样的关系。如果爸爸异常强硬,妈妈温顺宽容,那么,“男权主义”就可能成为家庭里的主旋律,对男孩来说尤其如此。然而,在当今两性高度平等的社会里,女孩也可能选择走“强硬路线”。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角色。如果妈妈在家里起支配作用,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模仿妈妈,试图获得主导地位。如果父母之间存在激烈竞争,那么,竞争便会成为家庭的行为准则。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共性,就是父母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的具体表现。然而,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外部环境中的第二个因素是“家庭星座体系”或“家庭系统排列”。这个术语清楚地表明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关系,就像北斗七星中各星之间的关系一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在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之下,每个人都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个人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其扮演的角色)将对整个家庭的行为模式和其他兄弟姐妹的个性特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当父母有了孩子,家庭关系便发生了变化。妈妈的角色不同于妻子的角色,爸爸的角色也不同于丈夫的角色。婴儿的出现给夫妻关系带来了一个新的维度。由于婴儿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地位略有不同,因为自己是接受关注的一方,而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的爸爸妈妈则是给予关注的一方。其中,妈妈的贡献更大,因为这是妈妈的天职。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明确的“给予与获取”的互动模式。父母中的一方也可能站在孩子一边,反对另一方。这种临时联盟通常是由婴儿挑起的,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强加给父母。

当第二个婴儿到来时,家庭成员之间的三角关系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小皇帝”突然被废黜了,他现在必须对自己地位的变化、对“篡位者”的到来、对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父母表明自己的立场。家庭星座的变化,为原先的三角关系注入了新的元素。新来的这位是个婴儿,所以,第一个孩子发现,有必要重新确立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即自己是两个孩子中的大孩子。与此同时,婴儿发现,自己是家里的“小宝宝”。但是,由于有哥哥的存在,所以,这个“小宝宝”的地位与原先哥哥“小宝宝”的地位意义不同。

当第三个孩子到来时,每个人在家庭星座中的地位又发生了变化。爸爸妈妈现在有了三个孩子。老大曾经被废黜过,现在轮到老二了。老二发现,自己被夹在老大和新生儿之间。随着每个新生儿的诞生,家庭星座就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关系和新的含义。这就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个性不尽相同的原因。另外,我们也发现,来自不同的家庭的两个孩子,如果都是老大,那么,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有可能比同一家庭中的老大、老二之间的还多。

随着家庭星座一次一次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位置。通常,就像人们往往认为邻居家的草坪永远比自家的绿一样,孩子们总觉得别人在家庭中的位置比自己的好。当老大发现老二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时,他要么放弃,要么通过在某些方面保持领先进行弥补,正如他自我调整以适应内部环境一样。老二和老大的关系也是如此。老二通常对老大的进步感到不满,因而要么设法超越,要么放弃。孩子对排行意义的认识,完全取决于他对家庭地位的看法和理解。并非所有排行老大的孩子天生都要争先恐后,保持领先。每个家庭星座都因内部成员的不同理解而显得不同,而童年时的不同理解,会给当事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通常,大多数家庭内部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从而刺激对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将两个孩子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这样会刺激他们各自做出更大的努力,那么,竞争就会进一步加剧,结果也会和父母预期的恰恰相反:每个孩子都会把“战场”让给更加成功的一方,自己则灰溜溜地掉转方向。无论老大在哪个“战场”取得胜利,老二都会将其视为“占领区”,自动转向相反的方向开辟战场。现在,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家庭星座变化对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甲先生和夫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头脑清醒,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学识渊博。女儿帕蒂的出生让他们倍感喜悦,自然而然地就期待她能“有所出息”。帕蒂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充满了爸爸妈妈的赞赏和鼓励。帕蒂在10个半月时迈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甲夫人为此感到无比自豪。1岁多点,帕蒂就可以自己如厕了。爸爸妈妈为拥有这样聪明的孩子感到兴奋。帕蒂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赞许,因而加倍努力保持下去。可就在她14个月大的时候,弟弟斯基珀出生了。斯基珀从出生时起似乎就比帕蒂虚弱,他一方面体重不达标,另一方面牙齿出得也比帕蒂晚。爸爸希望儿子长成一个身体健壮的男子汉,自然为他感到担忧。这一切帕蒂都看在眼里。斯基珀在长大,她自己的能力也在增长。可是,斯基珀对她构成了威胁,她如何才能保住自己在爸爸妈妈心里的地位呢?当然,帕蒂对此并没有进行理智的思考,而是下意识地做出了反应。她意识到爸爸对这个虚弱的儿子感到失望,于是,她抓住这一点,尽量体现自己活力的一面。然而,每当斯基珀有了进步,帕蒂就会感到恐慌。现在,她必须取得新的成就,以保持自己第一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帕蒂越来越专注于满足父母对成绩的要求,力争保持对弟弟的领先地位。慢慢地,她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信念:我必须是第一名,我必须是最好的。这时,她发现了阻碍弟弟发展的方法,那就是,贬低他所做的一切。

与此同时,斯基珀对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也感觉到姐姐非常聪明机敏,并因此痛恨姐姐。他尝试了许多事情,压根就没打算成功。他早早地就气馁了,也打算放弃了。渐渐地,他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发展机会。每当听到爸爸妈妈说“帕蒂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就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时,他就会感到一阵绝望,同时,又萌生出对帕蒂的恨意。他不但没有因此而加倍努力,反而是对父母的批评照单全收,并以此进一步证明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希望的人。

至此,可以看出,斯基珀不再对帕蒂构成威胁。就帕蒂而言,她通过加倍努力取得了成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斯基珀出生时的外部环境与帕蒂的不同。虽然他和帕蒂有着共同的父母,父母的期望值也没有改变,但是,他有个处处符合父母标准的姐姐。斯基珀的身体不够强壮,他掂量了一下,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让他十分沮丧,并得出了无法通过成就来进行竞争的错误观念。那么,他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呢?父母对他能力欠佳这一点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一刻不停地催他、逼他,对他发出警告,而他则用一场大哭来回应父母的急躁心情。父母对此感到难过,反而更加关注他,并由着他去了。

当帕蒂3岁零3个月大时,凯茜出生了。帕蒂开始意识到,又来了一个和她竞争的妹妹。此时,她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看到了婴儿的无助,于是,便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妈妈照顾这个无法自理的妹妹。然而,当凯茜一点点长大、学会了一点点技能时,帕蒂便开始恐慌了。现在,这个家庭星座已经彻底改变了。帕蒂要和弟弟妹妹两个竞争以保持领先的地位,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会对她这个唯一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人构成威胁。她开始因弟弟妹妹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感到不满,然而,嫉妒只能招来父母对她的责备。于是,她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

斯基珀发现凯茜也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这让他更加感到无望了。男孩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优势,因为他在很多方面并不像个男孩。目前,他夹在两个女孩中间,更有甚者,他是个非常怪异的人。他既不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也不是一个强壮的男孩,每当遇到挫折便以泪洗面。大家都说他不像个男子汉,这让他更是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没有信心面对生活。他常常跟帕蒂在一起玩,却总是扮演顺从的角色,任凭帕蒂呼来唤去。

凯茜是个可爱迷人的婴儿,是全家关注的焦点,同时有四个人围着她转。随着她对外部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她感觉到了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她发现姐姐帕蒂遥遥领先,而哥哥斯基珀不知何故没有达到要求。但最为重要的是,她看到帕蒂和斯基珀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帕蒂之所以受到批评,是因为她东怨西怒,桀骜不驯(这是她对父母在弟弟妹妹身上倾注太多心血的报复),而斯基珀之所以受到批评,是因为他粗心大意,叽叽歪歪。在凯茜2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可以成为家庭中“快乐满足的好孩子”。就这样,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帕蒂6岁半时,因为自己是小学生,同时又是妈妈的小帮手而颇感自负。就在此时,艾琳出生了。然而,艾琳的到来并没有给帕蒂带来多大威胁,因为她在家里的地位已经非常牢固了。尽管如此,她认为最保险的方式是让艾琳一直处于婴儿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妈妈要求帕蒂为艾琳做这做那时,她倒是非常乐意帮助自己这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妹妹。但当妈妈让她教艾琳系鞋带时,她却突然犹豫了。她一边假装教艾琳系鞋带,一边设法让艾琳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而斯基珀则不大理睬艾琳,因为在他眼里,艾琳无非是另一个女孩而已,没啥大不了的,而在妈妈眼里,斯基珀总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凯茜则自己一个人玩,她很有创造力,也很少惹麻烦,自然也就很少招来父母的批评。她没有什么拿手的东西,但也从不招人讨厌。艾琳仍然是个“婴儿”,依旧是全家关注的焦点。

在艾琳3岁时,这个家庭星座呈现出这样的生存状态:爸爸妈妈精力充沛,对子女高标准、严要求。9岁半的帕蒂聪明伶俐,做事效率极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学者”,她的信条是“只有第一才有意义,只有领先才有价值”。8岁半的斯基珀软弱无能,不善言辞,他坚信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一个“爱哭爱闹的孩子”,让别人替他难过。6岁的凯茜夹在之间,处于“哥姐不亲、妹妹不爱”的状态,但她非常开心,十分满足,举止也特别得体。她凭借良好的行为取悦于人,从不关心自己是否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3岁的艾琳则是一个可爱的“笨宝宝”。至此,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位置、独特的角色,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有了明确的方向。

当然,并非每个有四个孩子的家庭都是这样,我们所举的例子只是反映了一个家庭的情形而已。也许,在别的家庭里,老二超过了老大,让老大闷闷不乐。比如,老大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老二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自然成了全家的焦点,让老大黯然失色。这个家庭的星座究竟如何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家庭地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们为应对上述情况所做出的决定。例子中的家庭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比如,如果帕蒂觉得父母的要求过高,或者弟弟带来的威胁过大,那么,她很有可能会缩小自己有望取得成就的领域,或者干脆选择放弃。斯基珀可能觉得做学问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于是,他在学校里表现得异常出色,以此来弥补自身体弱的缺点。凯茜有可能成为一个身体强壮、擅长搞怪的“男人婆”,甚至是家里的“小恶魔”。如此一来,艾琳极有可能成为家庭中的“乖宝宝”。

家庭星座中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与其认为的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关,同时,每个人的行为又会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微妙的影响。比如,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会给其他孩子带来问题,而其他孩子因此必须考虑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孩子的决定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地位以及其他孩子的表现。如果他的看法是错误的(这种情况时常发生),那么,不难看出其错误观念的形成过程。如果父母注意到这些错误的概念(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和孩子一样,很少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那么,他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至于如何引导孩子,我们将在后面加以说明。

暑假期间,10岁的乔治和8岁的大卫共同承担修剪草坪的工作。妈妈吩咐他们把头一天割下来的草收拾好,否则,就不让他们去游泳。大卫负责前半部分,乔治负责后半部分。中午时分,大卫进屋,大声宣布:“妈妈,我是个乖孩子,我的活儿干完了。乔治还在街上玩呢,他的活儿还没开始!”“是的,宝贝儿,你一向很乖。”妈妈回答说,“你去把乔治喊回来,就说我要他回来。”大卫找到了乔治,说:“妈妈要你回家。你这下要完了。我的活儿干完了,你的还没开始呢!”乔治转过身来,给了大卫一拳。接着,两兄弟扭打在一起。两人回到家后,大卫向妈妈哭诉着乔治“无缘无故”打他的经过。妈妈转向乔治,说道:“乔治,你为什么非要这么浑?你为什么不干活儿?你为什么对弟弟这么不好?你们应该彼此关爱,而不是大打出手。”

兄弟俩之间这种令人不安的关系始于大卫出生后不久。一夜之间,2岁的乔治变得无法无天。他放肆无礼,目中无人,一度搞得天昏地暗,麻烦不断,弄得妈妈只能时时刻刻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以防万一。而大卫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婴儿。每当妈妈对他表达爱意时,他都能迅速回应。所以,妈妈总是夸大卫如何如何乖巧。不过,妈妈也隐约感觉到乔治在嫉妒大卫,只是她不明白背后的原因,她根本没有冷落他。然而,在乔治看来,大卫已经取代了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而且,由于妈妈眼里都是大卫的“好”,因此,乔治非但没有通过弥补和培养技能来打动妈妈,而是完全放弃了“做个好孩子”这一领域,转而去做个“坏孩子”,以便引起妈妈的注意。虽然大卫很乖,是个“好孩子”,但他总能设法让乔治和他打架,这样,就会让乔治的形象越来越糟,从而确保自己“好孩子”的地位。而乔治也愿意与大卫打架,以此来报复他抢走了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兄弟俩以各自的方式搞得父母焦头烂额,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自己对各自家庭地位的理解,进而互相配合,以维持关系的平衡。显然,兄弟俩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理解错误,也不清楚自己在竞争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三个孩子的家庭中,原本是“宝宝”的老二失去了原来的殊荣,沦为真正的“老二”。他的处境异常困难:他时常面临着老大和老小的共同夹击。他突然发现,自己既不曾拥有老大的优势,也不再享有“宝宝”的特权。因此,他常常产生惨遭轻视和虐待的感觉,认为生活是不公平的,周围的人是不友好的。于是,他开始挑衅他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除非他设法改变自己的观点,否则,他一辈子都会认为,生活是不公平的,自己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如果中间的孩子碰巧取得了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好的成绩,那么,他很可能借此呼唤公平。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妈妈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人,那么,她的女儿——一个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的老二——可能会去模仿她,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并利用自己的女性特质在家庭中,乃至日后的生活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但是,如果家庭中崇尚阳刚之气,那么,作为老二的女孩则很可能会与她的兄弟展开竞争,成为一个“男人婆”,比哥哥弟弟更具有男子气概。同样,如果父母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遗憾,那么,其中的一个女孩很可能会表现得像个男孩,来讨父母的欢心。如果中间的孩子是唯一的男孩,那么,局面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他能通过自己的男子雄风超越姐姐妹妹,他便拥有了明显的优势,尽管他处于中间位置。然而,如果妈妈非常强势,那么,中间的男孩便会感到妈妈对懦弱的爸爸的不屑。他会因此觉得自己处境困难,很可能会采取“逃避政策”,认为男人微不足道。当然,他也可能与妈妈站在一起,共同对付爸爸,让自己变得更像个男人。他还可能与爸爸联手,用微妙的方式击败妈妈及其所代表的权威。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完全取决于他对自己家庭地位的理解以及潜意识中所做出的决定。

在一个四个孩子的家庭里,老二和老四通常会成为盟友,他们有着相似的兴趣、行为和个性特征,这是因为孩子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兴趣和个性上。至于谁与谁结为盟友,谁与谁成为对手,没有一定之规。然而,这对家庭星座来说极其重要。孩子们身上的共性是整个家庭氛围的体现,而他们之间的差异则是由各自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所决定的。

如果家里都是女孩,只有一个男孩,那么,不论排行老几,他都会发现,他的性别既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这取决于该家庭对男性角色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如果家里都是男孩,只有一个女孩,情况也是一样的。此外,在一堆健康强壮的孩子中,一个弱小多病的孩子往往会受到家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时,他会发现,体弱多病可以转化为一种优势。然而,如果这个家庭重视强健,蔑视弱小,那么,他就发现自己面临着一种困境。他可以选择放弃,生活在自怜之中,认为自己没有地位,认为生活辜负了他;他也可以努力战胜疾病,和健康孩子站在一起,甚至超过他们。在一个人人活跃的家庭中,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带来困难。比如,如果某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么,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为自己在健康的孩子中赢得一席之地。如果他选择放弃,就会遭人蔑视。此时,他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方向,成为一名学者,而不是运动爱好者,以此来寻求自己的地位。

如果一个孩子在第一个孩子死后出生,那么,他要面临两难的境地。由于他前面有一个“亡灵老大”,所以,他实际上是排行老二。然而,现实中,他却处在老大的位置上。此外,他的妈妈在痛失老大之后,有可能会过度保护他,恨不得用棉花团把他包起来。那么,他可能会选择沉浸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当中,也可能会全力反叛,争取独立。

老小在家庭中的位置都很独特。他很快便会发现,由于自己不能自理,他因此拥有很多仆人。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这种心理,那么,老小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让全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这个“无助的小东西”发现,接受服务比自己动手要惬意得多。这样的角色很容易扮演,但也很危险。

独生子女面临着另一种困境。他是成人世界里的孩子,是巨人中的小矮人。他没有兄弟姐妹,无法在他们中间建立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关系。因此,他的目标可能会变成取悦成人和操纵成人。他可能早熟,像成人一样思考,他总是踮起脚尖,希望达到成人高度;他也可能永远长不大,永远低人一等。他与其他孩子的关系往往紧张多变。他不能理解他们,而他们则觉得他是个“娘娘腔”“胆小鬼”。除非他很早就与其他孩子一起相处,否则,很难合群,也很难找到归属感。

实际上,不存在“理想的子女数量”一说。每个家庭,无论子女多少,都会有自身的问题。家庭人数不同,成员对自己家庭地位的理解不同,问题也就不同。无论家庭规模大小,成员之间的影响以及来自彼此之间的压力都是源源不断的。没有哪个因素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之间相互影响,继而影响自己的父母。例如,前面提到的乔治和大卫的案例。每个人都在积极地影响着自己和他人的发展方式。在乔治看来,“婴儿”大卫是一个篡夺者,他占据了妈妈全部的爱和注意力。因此,“做好孩子”是徒劳无益的。但是,如果他行为不端,妈妈至少会注意他!在他看来,他宁愿遭到责备,也不愿意受到忽视。虽然这听上去很矛盾,但乔治现在渴望成为一个“坏孩子”,因为这有助于他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他们拿我没办法,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当然,乔治实际上并没有说出这些话来,可这是他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于是,为了赢回妈妈对他的注意,乔治转而采取了不当行为。实际上,他并不开心。在遇到了他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之后,他变得灰心丧气,在消沉中寻求答案。乔治认为,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婴儿”大卫这个障碍,他根本没有看到自己在这个无助的婴儿面前所具有的优势。妈妈对他的不良行为频频做出反应,这反倒鼓励了他。当爸爸责备他说“你为什么不能像弟弟一样”时,乔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可以通过“变坏”来赢得父母的关注,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做个婴儿的“好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卫变得“更好”了,这又给乔治增加了压力,使得他更不愿意遵从父母“要爱弟弟”的劝告,因为他早已把弟弟看作推翻自己的敌人。大卫通过保持自己的“好”和挑衅乔治的“坏”来维持自己的地位。爸爸妈妈通过责备“坏”的一方和支持“好”的一方激化了矛盾,使两个孩子彼此对立,永远纠缠在一起。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孩子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各不相同,没有任何经验法则可以让父母提前做出预测。然而,如果父母了解家庭星座,就可以理解先前看来非常神秘的现象。敏锐的观察可以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领悟。对情况了解了,就可以应对自如了。

儿童对外部环境的反应

有关“塑造儿童性格”的文章和论述比比皆是。按照他们的说法,孩子就好像泥土,而成人的工作就是把他们塑造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从前面的例子来看,事实恰恰相反。令成人始料未及的是,孩子知道如何塑造自己、塑造父母、塑造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十分活跃的个体,平等地参与与他人关系的建立。每一种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取决于每个成员对它的贡献。每一种关系都涉及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是成人之间、儿童之间,还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无不如此。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将改变整个关系。儿童通过自我创造能力和自我定位能力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们喜欢尝试各种事物,如果奏效,如果符合自己的目标,就将其保留下来,作为自我定位的方法。有时,他们可能会发现,同一种方法不见得适合任何人。于是,便有了两种选择:要么畏缩不前,拒绝合作;要么采用新的方法,建立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

9岁的基思是独生子,他在家里很讨人喜欢。他帮妈妈做家务,并千方百计取悦父母。他安静听话,很守规矩。他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总是把玩具放回原处。可是,他在学校里却成了一个问题儿童。老师说他“十分孤僻”。虽然他从来不打搅别人,但他只是呆呆坐在那里,啥也不做,呆呆地放空,弄得老师不得不时时提醒他。基思在学校里没有朋友,他拒绝参加任何球赛和班级活动。

在家里,基思是成人世界中唯一的孩子,他通过取悦父母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学校里,周围的孩子都因他不理睬他们、与他们保持距离而嘲笑他。他第一次试图通过学习来取悦别人,但并未奏效。老师并没看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因而也就没有给他什么特殊待遇。球场上,他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展开竞争。他投球投得不好,也没能用自己的良好习惯打动同学。于是,他连忙回到自己的壳内,无心建立任何新的关系。

孩子也可以与父母双方形成完全不同的关系。

5岁的马戈和7岁的吉米总是闹剧不断,弄得妈妈一天到晚手忙脚乱。一方刚刚消停,另一方马上又闹起来了。每当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时,总是先叽叽咕咕,然后放声大哭,最终暴跳如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而,每当爸爸在家时,他们总是表现得中规中矩。只要爸爸看他们一眼,他们立刻该干吗干吗去了。爸爸无法理解妈妈提到的那些表现,因而总是得意扬扬地说:“没办法,他们就是听我的。”

这是因为孩子们知道妈妈会对他们做出让步,她除了叨叨几句,没有别的。但爸爸则不一样,他可是言出必行,恩威并施。总之,爸爸是有底线的,妈妈则没有。

无论家庭成员的不同性格带来怎样的问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生活,都可以得到解决。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唯一能够期待的就是不断的完善。如果父母一方发现中间的孩子产生了备受冷落的感觉,那么,就可以以此为线索,努力帮助他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了解到老大因老二的快速进步而感到气馁,那么,父母就应该多多鼓励老大,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父母知道家里的老小沉迷于“让大家围着自己转”的念头,那么,他们就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也有能力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工夫。

孩子对自己家庭地位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反应,就像人类的创造力一样,是无穷无尽的。细心敏锐的父母可以仔细研究一下,然后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对自己的处境究竟是个什么看法?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很容易把自己在类似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套用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逻辑”。

外部环境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第三个因素是普遍存在的训练方法。有关各种充分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将在后面继续讨论。届时,截止到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将变得更加清晰。然而,就目前而言,我们显然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退后一步,好好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内部环境的?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弥补?有没有过度补偿?他们通过观察得出了哪些结论?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家庭地位对他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解答这些问题的更多线索,将在后面讨论的训练方法中一一找到。 3SubiAPfBjbyIqUQVaTRyCeR3liv5T+GQbk5VEPKwUvc5PbR1LJ1NGlcqLpzHu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