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鼓励

鼓励是育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而缺乏鼓励则往往造成孩子行为不端。一个行为不端的孩子,就是一个沮丧气馁的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持续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不断浇水一样。没有鼓励,孩子就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获得归属感。然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却远远无法令人满意。在年幼的孩子眼里,大人似乎过于庞大,效率极高,而且无所不能。面对这种情况,能够让孩子坚持下来的只有与生俱来的勇气。孩子的勇气真是太伟大了!如果我们被置于类似的境地,生活在无所不能的巨人中间,我们能有孩子这样出色的表现吗?面对各种困境,他们非常渴望获得本领,克服内心深处渺小不足的感觉。他们非常希望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在他们试图获得认可、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的过程中,却不断遭遇挫折,而眼下盛行的教育方法常常使他们更加灰心丧气。

4岁的佩妮跪在厨房的餐桌旁,看着妈妈把买回来的食品放好。妈妈从冰箱里拿出蛋托,放在桌子上,又把一盒鸡蛋从购物袋里拿出来。佩妮伸手去够蛋盒,想把鸡蛋放进蛋托。“佩妮,别动!”妈妈喊道,“你会把鸡蛋打破的。宝贝儿,还是我来吧,等到你长大了再说。”

妈妈几句无心的话却给佩妮迎头浇了一盆冷水,让她感到自己实在是太弱小了。这对佩妮的自我认知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2岁的孩子,只要细心,也能把鸡蛋放好。我们就亲眼见过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把鸡蛋一个一个放进蛋托里。放好后,那个自豪劲儿就甭提了!而在一旁的妈妈也为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到异常高兴!

3岁的保罗正在穿滑雪服,准备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保罗,你过来,我帮你穿。你穿得太慢了。”

看着妈妈动作如此麻利,保罗感到自己很是没用。灰心丧气的他彻底放弃了,干脆让妈妈给他穿了。

我们通常不是让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来检验自己的能力,而是不断地用我们成人的偏见——我们对他们能力的怀疑——与之作对。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还会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不同的行为准则。当一个两岁的孩子想帮忙收拾桌子时,我们会迅速从他手中抢过盘子,说:“宝贝,别碰,你会把它打碎的。”为了不把盘子打破,我们硬是打破了孩子自我能力发展的信心。(你认为人类发明塑料盘子就是给满眼渴望的孩子们观看的吗?)我们挫败了一个孩子为发现自我能力所做出的努力。我们居高临下,显得伟岸睿智、眼疾手快、无所不能。当宝宝自己穿上鞋子,我们会说:“瞧,穿错脚了。”当宝宝第一次学着自己吃饭,把饭菜弄到脸上、围嘴上、衣服上和椅子上,我们会说:“瞧,你多邋遢!”于是,我们一边嚷着,一边从他手里夺过勺子,开始一口一口地喂他。这一切都向孩子展示了他是多么无能,我们是多么聪明。此外,当孩子拒绝张嘴以示抗议时,我们就会大光其火。慢慢地,我们打破了孩子通过自我能力展示找到自己位置的企图。

我们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挫败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首先,我们会以软弱低能为由拒绝孩子,这种态度本身就会让孩子打退堂鼓。我们对孩子目前的能力缺乏信心,想当然地认为等他“长大一点”就好了。至于现在,他还太小,还没长成,没有任何能力可言。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成人千万要注意言行,避免给孩子造成失败的印象。比如,千万不要说“太糟糕了,失败了”或者“很遗憾,结果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好”这类的话。我们需要学会把行为和行为人分开。我们必须明白,孩子的每一次“失败”只是表明其技能不够,经验不足,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毫无关系。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不怕犯错误,勇气就是即便失败,也不会自卑。这种“不完美的勇气”,孩子也好,大人也罢,都很需要。没有这样的勇气,难免会灰心丧气、萎靡不振。

鼓励孩子,其中一半在于避免通过羞辱或过度保护而使孩子气馁。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其结果一定会让孩子感到气馁。而另一半则在于了解鼓励的方式。任何言行,只要能帮助孩子鼓起勇气、树立信心、认识自我,都是鼓励。如何做到第一点,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家长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我们必须不断观察训练结果,并反复地问问自己:这种方法对我孩子的自我认知有多大作用?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判断出其对自己的认识。怀疑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孩子,会常常表现出某种缺陷。他不再通过自身价值、活动参与与个人贡献来寻求归属感,反而会破碗破摔,挑衅他人。他认为自己能力不够,难以做出什么贡献,于是,便通过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毕竟,挨板子总比受冷落好吧,做个“坏孩子”一样可以与众不同嘛!这样的孩子,心里相信,很难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此,鼓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唤醒孩子的自尊心,使其产生成就感,而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就需要通过成就感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7个月大的芭芭拉,每当把她单独放进游戏围栏中时,就会大发脾气。这么小的宝宝,能发这么大的脾气,着实让妈妈感到惊讶。只见她弓着后背,踢着护栏,大声尖叫,脸涨得发紫。她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小,从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离开过大人的怀抱。她坐在妈妈的腿上吃东西,即便是在游戏围栏里,妈妈也必须守在旁边。如果妈妈必须离开一会儿,就会有个哥哥或姐姐过来逗她开心。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不到困得不行,不能把她放到床上,而且,她还有一个习惯,睡前还要哭一会儿。每当听到她醒来的声音,妈妈总是第一时间赶过来。这样,芭芭拉就会非常高兴,和妈妈打着招呼。妈妈一直认为她是一个快乐的宝宝。

芭芭拉7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气馁的迹象。只有别人逗她高兴,她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得不到关注,马上就会迷失自己。除非她是全家瞩目的焦点,否则,无论如何也无法参与家人的活动。

有人可能会问:“可是,一个婴儿如何参与呢?”自给自足是人类成长的基本要求。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而这一过程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芭芭拉需要学习如何自娱自乐,不能总是离不开他人的关注。妈妈很爱芭芭拉,希望她成为一个快乐的宝宝,可是,她的做法却变成过度保护了。芭芭拉很快就察觉到,只要一哭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妈妈想方设法不让她哭,变着法儿地让她快乐,却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她自立的能力。芭芭拉再发脾气,妈妈千万不要上当。她愿意哭,就让她哭吧。给她一些玩具,让她自己玩儿去。这种做法恰恰是一种鼓励。另外,每天都应留出一段时间,让芭芭拉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这个新的训练计划最好是在上午实施。那个时候,哥哥姐姐都上学去了,妈妈也正忙着做家务。然而,真要不理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芭芭拉的妈妈可以借此锻炼一下自己的勇气,要知道“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最大利益着想”。“好妈妈”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一个离开他人就不快乐的婴儿,不是真正快乐的婴儿。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关注之上,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是自给自足的结果。“家中的宝宝”更应该清楚,自己是“宝宝”不错,可哥哥姐姐已经可以单独做很多事情了。

3岁的贝蒂想帮助妈妈布置晚餐的桌子。她拿起牛奶,打算把杯子倒满。妈妈抢过瓶子,和蔼地说道:“宝贝儿,别动。你太小了,牛奶我来倒,你来摆餐巾纸。”贝蒂露出难堪的表情,转身离开了房间。

孩子天生具有巨大的勇气,急切地想做他人能做的事情。即便贝蒂真的把牛奶弄洒了,试想一下,损失点牛奶严重,还是损失孩子的信心严重?贝蒂有勇气尝试新的事物,妈妈应该相信他,应该鼓励她。如果牛奶洒了,这意味着尝试失败了,此时的贝蒂真的需要马上得到鼓励。妈妈应该承认贝蒂的勇气,擦掉洒出的牛奶,然后轻轻地说:“贝蒂,再来一次吧,你可以的。”

5岁的斯坦在离家两条街的操场上无精打采地玩着沙子。他安静消瘦,表情严肃,慢慢地把沙子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他的妈妈坐在附近的长椅上。突然,斯坦问妈妈:“现在可以荡秋千了吗?”“愿意荡就荡吧。”妈妈答道,“把手给我,这样,你就不会受伤了。”斯坦从沙坑里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小心点,靠后点,这样就不会撞到了。”妈妈在他们走近秋千时说道。斯坦坐在秋千上。“你想让我推你吗?”妈妈问道。“我能快速摆动吗?”斯坦问道。“你可能会栽下来的。”妈妈答道,“来,我推你。抓紧。”斯坦静静地坐着,牢牢地抓着秋千,任由妈妈推着。没过一会儿,他就觉得没劲了,从座位上滑了下来。“宝贝儿,小心点。”妈妈边说边再次拉住他的手,“别让其他秋千撞着。”他们经过单杠时,斯坦站住了,看着几个孩子腿挂在上面荡来荡去。“妈妈,我可以玩这个吗?”“斯坦,别玩,这个太危险了。去滑滑梯吧。上去时要小心,别摔下来,我在下面等你。”斯坦小心翼翼地爬上滑梯。他坐下来,牢牢抓住两边的扶手,慢慢往下滑,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等等,等小朋友滑完你再滑,别撞到一起。好,现在可以了。”滑了几次后,斯坦说他累了,想回家了。接着,他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唉,不能喊,不能笑,不能跑,不能跳!真没劲!

斯坦的妈妈对他保护过度,结果使他丧失了勇气。她怕斯坦受伤,因而横加阻拦,使他畏首畏尾,无法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斯坦无法自己做主,因此,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即便妈妈同意了,他也是漫不经心,毫无乐趣可言。这种状态恰恰体现了其内心深深的不满。生活中少不了颠簸和撞击,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从容应对。膝盖擦伤了,还会痊愈;勇气挫伤了,则会影响一生。斯坦的妈妈需要明白,当她不遗余力地保护儿子不受伤害时,她实际上是告诉儿子他是多么无能,这反而增加了他对危险的恐惧感。5岁的男孩完全有能力在操场上照顾自己,尽管不应该把他单独留在那里。但他在器械上一定可以游刃有余,避开迎面荡来的秋千,在单杆上旋转翻滚,并以此来获得对自己的信心。他为什么不能体验一下从滑梯上快速下滑的快感呢?

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测试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管不问,而是说,我们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

8岁的苏珊和10岁的伊迪丝拿着成绩单回家了。苏珊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而伊迪丝则跑到妈妈面前,说道:“妈妈,快看,我每门课都是A。”妈妈看了看成绩单,显得很高兴。“苏珊去哪儿了?”她问道,“我想看看她的成绩单。”伊迪丝耸了耸肩,说道:“她的成绩可没有我的好。”接着,她评判道,“她笨死了!”苏珊正准备出去玩儿,这时,妈妈看到了她,把她叫了回来。“苏珊,你的成绩单呢?”“在我房间里。”苏珊慢慢答道。“你得了什么成绩?”苏珊不肯回答,她站在原地,眼睛盯着地板。“我想你这次又都考砸了。快去把成绩单拿出来,让我看看。”苏珊得了两个D、两个C。“苏珊,我真替你害臊!”妈妈终于压不住火了,“这次又有什么借口?伊迪丝总是考得很好。你怎么就不能跟姐姐学学?你就是又懒又不细心!真是咱们家的耻辱!你不能出去玩儿,回你的房间去!”

苏珊的成绩不好是其灰心气馁的结果。她在家里排行老二,她觉得自己没有机会达到妈妈的要求,也没有能力取得“聪明的”姐姐那样的成绩。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打压苏珊。首先,在没有看到成绩单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预计苏珊的成绩会很差。由于妈妈对她没有信心,苏珊也就彻底放弃了,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之后,妈妈又说,她为苏珊感到害臊。于是,苏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其次,妈妈表扬了伊迪丝,为苏珊的自我怀疑再次提供了理由。妈妈说,苏珊应该像伊迪丝一样,这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苏珊早已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伊迪丝那样的人。伊迪丝比苏珊大2岁,各方面都超过了她,而苏珊则认为没有必要去追赶。妈妈批评苏珊,说她懒惰,这让她更加感觉自己百无一是。当妈妈说苏珊“是全家的耻辱”时,更是雪上加霜。苏珊知道,伊迪丝认为她很蠢。伊迪丝想保持自己聪明孩子的地位,于是,就打压苏珊,增加她的挫折感。除此以外,妈妈还惩罚苏珊,剥夺她出去玩儿的权利。

大多数人认为,鼓励竞争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然而,这一招在两姐妹之间并不奏效。相反,它让气馁的孩子更加绝望,让成功的孩子产生忧虑,担心自己无法永远保持领先地位。于是,她好高骛远,为自己定下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她会认为,除非自己一直领先,否则,也是一个失败者。

要想鼓励苏珊,妈妈就必须不再拿伊迪丝作为榜样,因为任何形式的比较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苏珊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不是成为伊迪丝的副本。除非妈妈亲口承认对苏珊充满信心,否则,无论如何也帮不了她。只有对苏珊充满信任,她才能不负众望。只有当苏珊重拾信心,她的能力才会提高。为了避免陷入批评的旋涡,妈妈应该指出并承认苏珊所取得的成绩,哪怕一开始只是小小的进步。

现在,让我们还用上面这个例子,看看怎样去做才能为一个深感沮丧的孩子提供鼓励:

苏珊和伊迪丝拿着成绩单回家了。苏珊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而伊迪丝则拿着成绩单跑到妈妈面前,说道:“妈妈,快看,我每门课都是A。”妈妈看了看成绩单,在上面签了字,然后说道:“很好。你喜欢学习,妈妈很高兴。”(在这句话中,妈妈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不是成绩上,她把赞美之词改为了对努力学习的认可。)妈妈意识到苏珊在回避这个问题,于是,等到她们单独相处时,才问道:“宝贝儿,要我在你的成绩单上签字吗?”苏珊很不情愿地拿出成绩单。妈妈看了一遍,在上面签了字,然后说道:“你喜欢阅读(其中一门得分为C的课程),我很高兴。阅读很有意思,对吧?”接着,她顺势给了苏珊一个拥抱,并建议道,“要不要和我一起摆餐桌?”就在布置餐桌的过程中,苏珊惴惴不安地说道:“伊迪丝每门功课都得了A,而我大部分都是D。”“你和伊迪丝的成绩是否一样并不重要。相信你也会喜欢学习,而且,你会发现,你的能力一点也不差,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得多。”

不难想象,如果妈妈突然改变了想法,对苏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开始,苏珊肯定不会相信。实际上,妈妈已经偷偷改变了想法,不再认为只有伊迪丝才能考好。就苏珊而言,她始终认为自己在学业方面不会有什么起色,她的任何努力都将付诸流水。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彻底放弃,最终阅读课得了一个C,这说明她还是有能力的。妈妈对其努力的认可给苏珊提供了一个重新评估自己地位的机会,也使得苏珊不再因为和姐姐比较而变得消沉。这样,妈妈就给了苏珊前进的动力,让她觉得C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C也还说得过去(而不是一无可取),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这一线希望成了激励苏珊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10岁的乔治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他不管做什么,总是半途而废。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勉强达到平均水平。他是三个男孩中的老大,大弟弟8岁,小弟弟3岁。乔治喜欢和小弟弟一起玩,经常和大弟弟吉姆发生冲突。尽管吉姆的兴趣没有乔治广泛,但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做事总是有始有终。有一天,乔治正在制作一对书立,马上就要完工了。妈妈担心他和以往一样虎头蛇尾,就想给他鼓鼓劲儿,于是,便说:“乔治,这对书立真可爱,太棒了!”谁知道,乔治突然哭了起来,把书立扔在地上,尖叫道:“不可爱,很可怕。”说着,他便从工作室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乔治的妈妈已经做了明显的努力,鼓励他,表扬他。然而,乔治的反应表明,她的赞美非但没有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使他更加沮丧。怎么会这样呢?肯定他的成就明明就是鼓励他嘛!

这个例子恰恰说明,在鼓励孩子这个问题上,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明确的规则,一切都取决于孩子的反应。乔治心气太高,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当妈妈表扬他时,他变得很生气,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无法做到很好,所以他觉得妈妈的赞美是一种嘲弄。乔治希望自己的作品尽善尽美。然而,由于缺乏技能(技能源自练习),他的努力与理想之间相去甚远。他希望一步登天,所以,对任何瑕疵都无法容忍。当妈妈赞美他时,他却认为那离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他觉得“连她都不理解我。没有人知道我有多么失败!”因此,他无名火起也就不难理解了。

乔治非常需要鼓励,他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他之所以忙这忙那,就是想给人一种十分忙碌的感觉。然而,他之所以凡事又都虎头蛇尾,是不想面对“不完美”的败局,而大弟弟的成功又使他更加瞧不起自己。他之所以好高骛远,完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被弟弟超越了”。他认为,除非自己超越吉姆,否则,就是冬扇夏炉,百无一是。他认为自己必须领先于弟弟,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当乔治看到保持领先所需要的条件时,这项任务就变得更加不可能了。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成功。所以,无论他得到多少赞美,都于事无补。妈妈告诉他凡事不必追求完美,这不但毫无益处,反而让他更加坚信没有人理解他。他觉得自己必须做到至善至美。他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身份等同起来。即便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他也会将其视为是一个意外。任何支持其野心膨胀或自认失败的行为,都会增加他的挫败感。他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达到完美的成就感”转移到“做出贡献的满足感”上。然而,乔治认为,除非他做出的贡献是完美的,否则,他依旧是一个失败者。

乔治要想重新评估自己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需要更多的实质性的帮助。乔治的完美主义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很可能与父母有关。父母一方或双方可能对成就的标准要求过高。他们可能口头上告诉乔治凡事无须完美,但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恰恰否定了自己的说法。父母需要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一下“足够好”的内涵是什么。妈妈与其表扬乔治,倒不如跟他来一句“看到你喜欢做书立,我很高兴”。

5岁的艾瑟尔正高高兴兴地整理着自己的床铺。她东拉拉,西扯扯,总算一切就位了。此时,妈妈走了进来。当她看到被子铺得歪歪扭扭时,说道:“宝贝儿,我来铺吧,这被子对你来说太重了。”

妈妈的行为不仅暗示艾瑟尔因为个子小而低人一等,她还通过熟练的动作来证明自己比艾瑟尔厉害,让站在一旁的艾瑟尔无地自容。艾瑟尔本来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床铺好,自己感到幸福满满。然而,这种幸福感在妈妈的完美主义面前变得荡然无存。艾瑟尔很快就会觉得“我的这些努力有啥意义?妈妈做得比我好多了”。

如果妈妈对艾瑟尔整理床铺的愿望表示高兴,并说出“你都能拉动被子了,真是太棒了”或者“我的宝贝女儿长大了,可以自己铺床了”之类的话来,那么,艾瑟尔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且会促使她今后继续努力。无论床铺得多么不完美,妈妈都应该克制自己想要重铺的念头,不要让女儿觉得自己没有铺好,也不要向女儿展示自己可以铺得多好,一定要等女儿不在场时,再整理。等艾瑟尔再单独铺几次之后,妈妈可以通过巧妙的暗示予以鼓励。例如,妈妈可以说“如果你把被子卷起来,然后一个角一个角拉平,会怎么样?”或者“如果你从这里拉一下,会怎么样?”等到换床单的时候,妈妈可以建议和艾瑟尔一起来换,同时,就像做游戏一样,提出积极的建议,避免无谓的批评。例如,“来,我们一人找一个床垫的角,把床单掖在下面。拉,一起把床单拉到床头。然后,跟床头打个招呼吧。‘床头先生,你好!’”以此类推。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个愉快的游戏,艾瑟尔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母女一起做事也变得非常愉快。

4岁的沃利和妈妈一起去邻居家串门,邻居家18个月大的女儿帕蒂正在客厅的地板上玩玩具。“沃利,去和帕蒂一起玩吧。”妈妈说道,“乖乖的,别惹着她。”沃利脱下外套,跑进客厅,两位妈妈坐下来喝咖啡。没过多久,就听到帕蒂的尖叫声。两位妈妈急忙跑进客厅,只见沃利十分得意地站在那里,怀里紧紧抱着帕蒂的洋娃娃。帕蒂大声地哭着,额头上有一个小红印。帕蒂的妈妈跑到她身边,抱起她,亲吻着。沃利的妈妈抓住沃利的胳膊,说道:“你这个调皮的孩子!你怎么她了?你抢了她的洋娃娃,还打了她,对吧?你怎么这么坏?看我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说着,沃利的妈妈打了他两下,沃利哭了起来。“说实话,”沃利的妈妈对帕蒂的妈妈说道,“我真拿他没办法!他总是欺负比他小的孩子。”帕蒂此时已经让妈妈哄好了。沃利的妈妈试图逗帕蒂开心,沃利在一旁闷闷不乐地看着。帕蒂把头转过去,把脸埋在妈妈的怀里。“我们喝完咖啡吧。”帕蒂的妈妈说道,“她没事的,我抱着就好了。”沃利的妈妈再次转向沃利,说道:“你真是个淘气的孩子!总是欺负比你小的孩子,丢不丢人?你给我老老实实地在椅子上坐好,否则,我还会再打你屁股的!”

在这件事中出现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在本章中,我们只谈及“挫败感”这一项。第一件让沃利深信自己人品不好的事情就是妈妈对他的预设,即他是一个“坏孩子”。每当我们跟孩子说“乖乖的”这句话时,我们就是在暗示孩子是一个“坏孩子”,而且,我们对他想成为“乖孩子”的愿望缺乏信心。接着,妈妈告诉沃利“别惹着她”,实际上,这就是妈妈心中沃利可能会出现的“坏行为”。此外,妈妈也没有把沃利的行为和沃利本人区分开来,她认为沃利是个“淘气的孩子”,是个“爱欺负人的孩子”。她对沃利的预设、怀疑乃至侮辱性的话语强化了沃利对自己的认识。沃利之所以表现得很不友好,完全是因为妈妈对他的负面评价所致。他认为,只有做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恃强凌弱的孩子总是起初受到打击的孩子,这使得他认为,只有强大,自己才有价值。沃利只是灰心气馁,并不是顽皮捣蛋,更不爱欺负他人。所以,我们必须把行为和行为人区分开来。我们必须清楚,不良行为是灰心失意带来的错误结果。妈妈似乎更关心如何把帕蒂逗乐,这种做法对沃利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处理上述情况的有效方法是避免所有令人沮丧的言论,因为这样的言论于事无补。要让沃利相信自己能和帕蒂玩到一起,态度比言语更加主要。“走,到隔壁邻居家去。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和帕蒂一起玩儿。”妈妈只要表现出这样一种快乐的期待就可以了。到了邻居家之后,妈妈可以把决定权再次留给孩子,让他自己决定,是想和帕蒂一起玩儿,还是想在妈妈旁边坐着。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妈妈可以悄悄进入房间,拉着沃利的手说:“儿子,你今天心情不好,我很抱歉。既然你不想玩了,我们就回家吧。”当然,这样一来,两位妈妈不得不牺牲一下自己的聊天时间了。但是,这种做法可以“教育”沃利,让他知道,如果他听话的话,还是可以和妈妈一起再来玩儿。否则,妈妈可能会把他留在亲戚家里或另一个邻居那里。这样,就可以让他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如果沃利的妈妈能避免上述所有令人气馁的言行,那么,她就成功了一半儿。如果她能接纳和疼爱沃利这个身上有毛病的孩子,那么,她就可以在不纵容其错误行为的前提下,及时给予鼓励。当她给予他做错事的权利时,她就让他认识到“要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后果”。当她建议沃利“等他准备好了再去邻居家串门”时,这就意味着,她相信沃利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且反省过后心情会好转,会有再次去邻居家串门的愿望。

至于其他的一些处理方法,我们将在有关争执的章节中进行讨论。

两位妈妈对帕蒂的过分关注,也让帕蒂产生了挫败感。额头上的小包,意味着伤得并不严重。妈妈没有必要过度反应,马上将其抱起,小题大做。这样的经历只能让帕蒂觉得自己一点点疼痛也不能忍受,必须立即得到安慰。如此一来,她对妈妈的依赖得到加强,而她的勇气和自主能力得到削弱,而且,她也很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婴儿,必须时时刻刻得到别人的保护。成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不适,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除非孩子学会容忍疼痛、挫折、伤害和不适,否则,其未来的生活将举步维艰。我们不能让孩子生活在真空里,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替孩子感到伤心或难过,这种态度破坏性极大,它在很大程度上向孩子以及我们自己表明,我们对他们应对逆境的能力缺乏信心。

如果帕蒂的妈妈比较淡定,就能帮助帕蒂学会如何接受痛苦。这并不意味着,在痛苦和危难面前,我们不能提供安慰,那样,也就太冷酷无情了!关键是,安慰的方式极为重要。比如,帕蒂的妈妈可以说“看到你头上有个包,我很心痛。不过,很快就会好的,你肯定也能够忍受的”,而不是立即把她抱起来,看看伤得重不重。她可以跟帕蒂说“宝贝儿,没事儿,就是一个小包而已”,然后就此打住。由于帕蒂此刻依旧沉浸在“伤痛”的情绪中,所以,如果继续安慰下去,只能使她越来越感到痛苦,同时,也会使得妈妈无暇顾及别的事情。在进行简单的安慰之后,妈妈可以悄悄地帮助帕蒂把玩具收好,以此将其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有时间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帕蒂是受伤的一方,她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失谐的氛围以及弱小的感觉。如果妈妈给她机会,并表达对她的信任,那么,她就能很快恢复,找到自己的勇气,培养适应困难的能力。

蕾切尔正在学习刺绣,她绣得很认真,也很愉快。她带着满意和自豪的心情,时不时地将小手帕举到眼前,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不一会儿,她拿着小手帕来到妈妈面前,想请教一个自己拿不准的针法。

“蕾切尔,这个叫雏菊绣针法。不过,宝贝儿,你看看这返针,可以绣得更好一点。针脚太长了,看起来很乱。要不拆了重来?那样会好看一些。”蕾切尔脸上兴奋的表情一扫而光,代之以极度的痛苦。她叹了口气,咬了一下嘴唇,说道:“我现在不想绣了,我想到外面去。”

蕾切尔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和自豪,而妈妈的评论则给了她当头一棒。“可以绣得更好一点”绝对不是什么鼓励的好话,它意味着所做的事情还不够好,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标准。蕾切尔觉得“好看的”东西,在妈妈眼里则成了“看起来很乱”。所以,蕾切尔又一次遇到了挫折。妈妈建议她拆了重来,这让蕾切尔着实难以接受。她放弃了整件事情,转而去做别的事情。如果蕾切尔的妈妈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不难看出自己的话对孩子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妈妈再教蕾切尔一次雏菊绣针法,然后分享她对作品的热情。妈妈可以指着几处绣得不错的地方说:“宝贝儿,绣得真好,你的针法好可爱!等你绣好了,就挂在浴室里。”这样,妈妈不但表达了对蕾切尔作品的喜爱,同时,还说明了作品的用途。妈妈指出了蕾切尔有些地方绣得很好,这等于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绣得更好。鼓励源自优点,而非缺点。绣得好的地方就是优点,应该让孩子注意到自己作品的优点。

有时,父母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促使孩子去尝试新的体验。

7岁的彼得刚刚拿到零花钱,想去商场里的消闲品商店买一架心仪已久的飞机模型。“彼得,我现在没有时间带你去商店。”妈妈说道,“我们明天再去。”“妈妈,我可以骑自行车去。”彼得建议道。“彼得,你从来没有骑车去过闹市区,你知道那里的车很多。”妈妈答道。“妈妈,我能照顾好自己。很多小朋友都是骑车去那里的。”妈妈想了一会儿,她仿佛看到了路上的车流,看到了商店外面那一排自行车,她常常在那里绊倒。之后,她又想到了彼得每天都骑车去学校,而且能应对自如。于是,她说道:“好吧,宝贝儿,去买你的飞机模型吧。”彼得高兴地冲出了屋子。妈妈忍住心里的不安,想道:他还太小了。不过,再小也得学啊。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彼得带着飞机模型冲进屋里。“妈妈。快看,买回来了!”“彼得,我真为你感到高兴。”妈妈笑道,“你都可以自己去买东西了,真是太棒了!”

尽管彼得的妈妈心里忐忑不安,但是,她意识到彼得需要学会照顾自己。她战胜了自己的恐惧,相信彼得的骑车能力。彼得对妈妈的信心做出了回应,妈妈对彼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最终,妈妈通过给予彼得更多的购物机会,使其获得了独立能力。

6岁的班尼总是扣错扣子,上下错位。妈妈没有立刻纠正他。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她对班尼说:“班尼,我倒是有个想法。要不试试从下往上扣?最下面的扣子,一眼就看到了。”班尼对妈妈提出的这个建议很感兴趣,等他把最上面的扣子扣好之后,满意地笑了起来。妈妈从这一成功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打算推而广之。班尼把睡衣挂在衣架上,但是,由于他把睡裤胡乱塞到衣架上,用不了多久就会掉下来。妈妈建议说:“要不这样,你抓住睡裤的松紧带,抖一抖,然后再放在衣架上,看看会怎么样?”班尼若有所思地捡起地上的睡裤,抓住上面的松紧带,抖了抖,然后把它挂在了衣架上。成功了!他笑了笑,说道:“嗯,这就对了。”

班尼的妈妈通过这种方式鼓励班尼,只字不提他在这两件事情上的错误做法。她相信儿子的冒险精神和敢于尝试的勇气。班尼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无须妈妈亲自指出来,因为妈妈的微笑和明亮的眼神分明在说,她正分享着他成功的喜悦。

上述例子向我们展示了鼓励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常常落入的一些陷阱。鼓励很重要,在本书的后面部分还会反复提及。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只鼓励一次便会产生终生的效果。要想让灰心气馁的孩子改变错误的自我认识,需要不断对其进行鼓励才行。

赞美,作为一种鼓励手段,必须谨慎使用。赞美可能有危险性,正如我们在乔治的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样。如果孩子把赞美看作一种奖励,那么,没有得到赞美就会被视为蔑视。如果他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没有得到表扬,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失败。这样的孩子做事纯粹是为了得到奖励,而不会因自己所做的贡献而心生满足。所以,表扬不当很容易导致挫败和气馁,因为这将加强孩子的错误概念:除非他得到赞扬,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最好的办法是给予简单的鼓励。比如,“你会做这个,我很高兴”“真棒”“谢谢你所做的一切”“瞧,你能做到”。

父母的爱,其最好的体现,是不断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我们需要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这样去做,并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我们需要每时每刻都保持对孩子的信任和信心,这种态度能够帮助孩子克服童年时期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孩子需要勇气,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获得这种勇气,并一直保持下去。

在本章的最后,我们也想给父母一些鼓励。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书中提到的诸多方法都很有道理。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你和大多数父母犯了类似的错误。除非我们能够发现自身的错误,否则,便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我们指出了育儿领域的一些常见错误,并没有去批评或谴责今天的父母,因为他们也是环境的受害者,而这种大的环境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的。我们试图帮助他们摆脱当前的困境,而不是要让已经感到焦头烂额的父母更加手足无措。

父母的勇气非常重要,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当你感到沮丧不安、发现自己在想“天哪,我做错了”的时候,要马上意识到,你内心深处已经有了挫败感。此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客观理智的思维上来。当你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并且成功了,为自己感到高兴吧。当你再次回到旧的习惯,也不要责备自己。你要不断地鼓励自己,为此,要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的勇气。当你失败了,不妨想一想自己成功的时候,再试一次。总是纠缠于过去的错误,只能消磨你的勇气。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够健康成长。要谦卑地承认,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而勇于承认错误并不会丧失你的个人价值,这对保持自己的勇气大有裨益。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不断的“进步”。要学会留意自己的小小进步。一旦发现,不妨放松一下,相信自己可以继续进步。要将本书中提到的原则全部付诸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记住,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向前迈出了一步,而每一次向前迈进,又将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 WLvJAxpQ6tmzyFPaX9UX11mO/QtG/0ls780dM6cL4bDjSM6mRm61CjDdImipfc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