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动是可以适应自然环境的正常变化的。当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机体的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疾病就会发生。机体局部受邪可以影响全身的功能,全身的失衡也可表现为机体局部病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表现,与机体禀赋强弱、病邪性质及感邪轻重密切相关。外科疾病的发生,虽多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与全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认识不同病因致病的特点、邪正相争的变化过程,以及局部病变与全身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掌握外科疾病的本质及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临床诊治。正如明代汪机在《外科理例·序》中所言:“有诸中,然后形诸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第一节
病因

清代祁宏源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外因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共七情,饮食起居不内外,负挑跌仆损身形,膏粱之变营卫过,藜藿之亏气血穷。疽由筋骨阴分发,肉脉阳分发曰痈,疡起皮里肉之外,疮发皮肤疖通名。阳盛焮肿赤痛易,阴盛色黯陷不疼,半阴半阳不高肿,微痛微焮不甚红。五善为顺七恶逆,见三见四死生明。临证色脉须详察,取法温凉补汗攻。善治伤寒杂证易,能疗痈疽肿毒精。”

中医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认识,可归纳外感六淫、感受特殊毒邪、饮食失宜、情志内伤、劳伤虚损及外来伤害等,分别就其病邪特点、致病途径、发病特征等进行叙述。

一、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随着时令变化的六气,六气随季节更替,与人体阴阳平衡、生长收藏之道密切相关。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能侵害人体而发病,就成为六淫,这种因气候变化产生六淫而致病者,则称为“六淫侵袭”,是最常见的外感疾患的病因。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明疮疡当分三因论》中载:“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变生痈肿疔疖。”此外,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使病证有别,正如清代陈平伯在《外感温热篇》中所云:“独是西北风高土燥,风寒之为病居多,东南地界水湿,湿热之伤人独甚。”六淫致病的原因有二:一是机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感受六淫而致病。体强者外邪不能为害,体弱而则留而为病,这是个体发病的主要原因。二是六淫邪毒过盛,超过了机体的正常抗病能力而致病。两者都属六淫外侵,不得散发,留于肌腠筋肉脉络脏腑而发病。前者多因正虚为主,后者则属邪气过盛。六淫致病有感而随发者,有感之不发,积袭日久而发者。六淫致病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1.风邪 风为春季之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感受风邪以春季为主。风邪伤人无微不入,经络受之,由鬼门而入肌肉,留于骨窍肢节;口鼻受之,则入于肺脏、胃肠,留于五脏六腑。风邪外袭,皆因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邪乘虚而入,外不得泄越,内不得通达,致使营卫失和,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滞。感而即发者,多患于皮腠为病,如瘾疹;留不即发的,则多客于经络关节之间,如痹证。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多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表,且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湿、燥、热之邪。风邪所致外科病证的特点:其病位在表、在上,其肿宣浮,向四周扩散迅速,痛无定处,瘙痒剧烈,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病情变化较快,常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兼夹温、热多伤于肌表、头面;兼杂寒湿多见于筋骨关节、下焦发病。伤于风者,如阴虚血燥、阳气卫外不密者多病重。

2.寒邪 寒为冬季之主气。冲冒霜雪、久坐湿地、气温骤降、淋雨涉水等,使人易感受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易阻滞气血,多发于阴;或日久阳虚而邪入里,阻于经络筋骨,病情加重。《灵枢·痈疽》中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明确指出寒邪侵袭人体,经络不畅,气血受阻,导致痈疽的发生。寒邪多袭阳虚之体,且阳气愈虚其邪愈深,其病也重。寒邪凝滞,多深入于内,久着缓发,使正气渐虚而成重疴。寒邪收引,致血脉运行不畅,四末不得温养则肢端青紫发冷,症见痛而喜温,如肢端的动脉痉挛症;寒合并湿者,久留脉络,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局部色暗,如脱疽;久坐寒湿之地,寒湿下入,久着筋骨,气行不畅,血凝不行,久则发为附骨疽。因此,寒邪致病一般多为阴证,常袭人体筋骨关节。发病缓慢,其肿散漫不收,其痛固定不移,且多较剧,皮色紫暗,不红,皮温不高,得暖则痛减,得寒则痛剧,化脓迟缓,多伴症见畏寒、四肢不温、大便溏烂、小便清长等。若寒邪郁闭阳气日久而寒从热化者,成脓而外泄,或有糜烂,此为寒邪外出之象。

3.暑邪 暑为盛夏之主气,乃火热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性炎热,伤于暑者,起病急骤,多伤于头面、肌腠。暑热蕴结肌肤、头面,营卫运行不畅,气血阻滞,化腐成脓而生疖肿、痈疽;暑为阳邪,易耗气伤阴致气阴不足,其性升散致腠理开泄,外邪乘虚而入,结毒于肌肤之间,化为外疡。暑多夹湿,暑湿熏蒸,闭阻清阳,气血受阻,热盛肉腐,流滋作痒。暑湿内袭,困阻脾胃,难以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正虚邪盛而成迁延不愈之疡。暑邪致病多为阳证,患部多焮红肿胀,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遇冷则减,常伴神疲乏力、口渴、胸闷等症。

4.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久居潮湿之处、坐卧湿地、淋雨涉水、梅雨绵绵之时易感湿邪。北方以寒湿多见,南方则湿热为甚。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趋下位,故湿邪多伤于人体下焦,且多兼夹风、寒、热邪为患。外侵肌表,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则成斑疹、糜烂,漫肿;入侵肌肉,阻滞营血,损伤阳气,湿瘀互结而成痈肿;湿邪久留筋骨关节,气机闭阻而成着痹,则患肢沉滞重痛。湿性黏滞,其患病多缠绵难愈。而在外科疾病中,以湿热致病较为多见。如湿热郁闭肌表脉络,则发为下肢流火;湿热阻于肌肉之间,化腐成脓,则患如臁疮;湿热流连,随气血而行,阻于肌肉,发为流注。湿邪初感,不易察觉,日久发病,其去也缓。湿邪致病特点:多肿胀明显,沉重如裹,创面糜烂,滋水淋漓,瘙痒无度,多伴有纳差、胸闷腹胀、四肢困倦、大便黏滞不爽等症。

5.燥邪 燥为秋季主气,久晴无雨则燥生。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燥胜则干。”金代刘完素(约1110—1200)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邪外袭,首伤津液,肌肤失润,则皲裂干燥,脱屑瘙痒,口干唇燥,咽喉干痛,鼻干鼻衄。燥邪日久,耗伤阴津,血燥生风,则瘙痒剧烈,缠绵难愈。燥邪致病特点:多犯手足、皮肤、孔窍,患处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瘙痒,其疮干燥不润,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痛等症。

6.火邪 火为阳盛所生,其与热性质相同,仅程度有别。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为阳性,其病多为阳证。六气皆可从热化火,其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湿热之邪所致,故外科病证独以火热居多。诚如清代祁宏源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云:“痈疽原是火毒生。”火邪致病迅速,来势猛急,患部焮红灼热,肿处皮薄光泽,其疼痛剧烈,易化脓腐烂,火入营血则瘀斑外现,或迫血妄行,流血不止。常伴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火邪侵袭,每于阴虚之体,发病暴烈,形成重证,病情危险。

二、感受特殊毒邪

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疯犬毒、漆毒、药毒、食物毒和疫毒、无名毒等。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有因虫螫刺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接触疫畜如牛、马、羊而感染疫毒导致疫疔;有些人因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出现漆疮,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描述:“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者。”有些人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物后可引起一些皮肤病,如药毒、瘾疹等;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者皆可称之为毒,如无名肿毒。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常伴有局部疼痛、瘙痒、麻木等症状,甚至出现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观察到某些致病因素不能概括在六淫之中,而另创立了毒邪发病学说,这也是病因学方面的一大发展,为后世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依据。

三、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若饮食失宜,如饮食不节、饮食偏嗜和饮食不洁,可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化生不足,正虚更易致外邪侵袭,或饮食水湿运化受阻,内生痰湿,痰湿结聚,或使五脏气偏,形成各种外科疾病。

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物,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若同时感受外邪则易发生痈、有头疽、疔疮等外科疾病,正如《素问·生气通气论》记载:“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肛肠疾病的发生,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如痔、肛裂、肛痈等就与过度饮酒及过食辛辣有关,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载:“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饮食失宜及饮食偏嗜可致湿热内生,流注下焦,膀胱气化不行,煎熬生石,则成石淋。五味偏嗜,脏气不平,久则可诱发多种疾病,诚如《素问·五脏生成》所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䐢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四、情志内伤

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是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主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正常情况下,七情属于正常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程度,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经络、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举痛论》中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中所言:“发于脏者为内因,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中亦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气滞则水停生痰湿,瘀血痰湿,阻于经络则生瘰疬、瘿、瘤、乳癖等;郁久化热,热盛肉腐形成痈;痰瘀搏结日久不化,形成坚硬如石之岩病;气郁化火,发于胸胁则成蛇串疮;肝郁化热,脾虚生湿,湿热下注而成淋、癃闭、阴肿等病。由于七情内发,直接损伤脏腑,故所致外科病证,亦多为顽证痼疾。如元代朱丹溪指出:“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而致乳岩的发生。清代祁宏源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提出,“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是导致失荣的病因。七情所致外科疾病的特点:大多起病缓慢,发生于乳房、胸胁、颈之两侧等肝胆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软如馒,或坚如石,多皮色不变,多伴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易怒、喉间梗等症状。

五、劳伤虚损

劳伤虚损主要是指过度劳力、劳神、房劳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受损,正气虚损而发生疾病。如肾主骨,肾虚则骨弱,风寒痰浊乘隙入侵而生流痰;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生瘰疬,且瘰疬治愈之后,可因体虚而再发。肝肾不足,寒湿外侵,凝聚经络,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脱疽。劳力过度,久立久行,使肌肉劳损,可引起下肢筋瘤等。房劳主要指性生活过度、手淫过度、早婚、早育、多育,导致肾精亏损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由劳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多为慢性疾患,病变可深入关节与骨,虚证寒证多见,患部肿胀不著,不红不热,隐隐酸痛,化脓迟缓;或见阴亏火旺,患部皮色暗红,微热,常伴头晕腰酸、神疲乏力、遗精、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

六、外来伤害

凡跌打损伤、水火烫伤、寒冷冻伤、金刃竹木创伤等直接伤害人体的,均属外来伤害。因起病突然,人所不测,损害轻则伤及皮肉筋骨,重则脏腑受损,气血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外来伤害都有其各自特点,亦有其共同之处。正如《素问·缪刺论》中所言:“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凡外来伤害,首先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邪毒与气血相搏,或成瘀肿;或郁久化热,化热腐肉成脓;或复染外邪,形成疔疮疖肿、破伤风等;或痹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脱疽等。各种伤害伴有邪毒内侵者,其病尤重,如破伤风、水火烫伤复染邪毒者,皆由外来伤害发病急、变化快,应及时诊断,迅速处理,否则可危及生命。

以上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几种因素同时致病,且内伤和外感常常相合为病。所以对于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应该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第二节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制。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与机体正气相争,邪胜正负则引起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脏腑失和,导致阴阳失调,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从而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研究外科疾病的病机,目的是通过探讨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揭示外科疾病的本质,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根据。中医外科疾病的病机主要涉及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一、邪正盛衰

邪正斗争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基本矛盾。邪正斗争过程中表现出邪正盛衰,既决定着疾病的是否发生,又影响病证的虚实变化,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在发病前,正气盛则邪难伤人,正气虚则邪易侵入,即《素问·刺法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发病后,正气旺盛,正邪相争,临床多表现为阳证、实证,且病程发展顺利,预后多良好。全身症状可见高热、烦躁、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实有力等。局部症状常因病而异,如邪实正盛的阳证疮疡,局部表现为高肿根束,焮红热痛,脓液稠厚,易溃易敛等;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正虚邪实或正虚邪恋则容易逆变,预后无差。全身症状见面黄神倦,或潮热盗汗,舌红或淡,脉虚无力等;局部多见患处色白,其形平塌或坚硬结肿,不红不热,不痛或微痛,溃后脓清稀,久不收口,迁延难愈,或毒盛内陷脏腑而为败证。因此,正气是邪正交争中消长进退的主要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及转归。

此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治疗亦影响邪正盛衰的变化。如阳证疮疡初期,内服大剂量苦寒药物,可使损伤正气,气血凝滞而毒聚不散;对疮疡脓成,无论阳证还是阴证,均应使用托法,切开引流,预防脓溃或溃后排泄不畅,致毒留肌肤、筋骨,甚而内攻脏腑。重证或久病伤正之后,或热毒伤阴,或脓泄气血大伤者,阳证实证皆可转为阴证虚证,从而导致正邪关系的本质发生动态变化。

二、气血凝滞

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及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包括先天之元气、水谷化生的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及气化作用。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由气推动而循行全身,脏腑、肌腠、筋骨等均需充足的血液滋养。《难经·二十二难》中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循行全身,周流不息,如环无端,共同发挥温煦和濡养功效。卫气和营气同源于水谷之精气,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中载:“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卫气是水谷之气中比较慓悍滑疾的部分,即《素问·痹论》所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灵枢·本藏》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提示卫气具有温煦脏腑、肌腠、启闭汗孔的功能,并具有捍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营气为水谷化生并运行于脉中的精微物质,与血共行脉中,以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即《素问·痹论》中所言:“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盛衰关系密切,且气血的盛衰亦关系着外科疮疡的发病、破溃、收口及预后。气血盛者,不易发病。“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失血之濡养,则无所依附而郁结;血无气之统率,则离经散溢而瘀凝。所以气滞可以引起血瘀,血瘀亦多兼气滞。不论先有气滞、先有血凝,终形成气血凝滞。《黄帝内经》中已有气血凝滞导致外科疾病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中亦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外科疾病一旦形成,必有外证表现,外证之形成必因邪毒与气血相搏,阻滞气血,导致气滞血瘀。故气滞血瘀是每一种外科疾病必有的病理机制之一。临床中气滞血瘀的表现则有寒化与热化两种病理机制。根据邪气的不同,素体的强弱,而有气滞于血与血瘀于气之分。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可行血,血以载气,相并周流。寒邪与气血相搏则凝滞不畅,火热之邪与气血搏之则血行太过。气因邪而郁,气滞则水停,化为痰饮;血因邪而瘀,脉道阻滞,化生为百病。外感六淫化热,五志过极化火,则热邪动血,气血壅盛,结聚于肌表,而生痈肿,局部则红肿热痛;结于脏腑,而成内痈,则剧痛而伴高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为发阴证,寒邪凝滞,血脉瘀滞,结于肌表,则多局部色白漫肿;阻于经络则痹痛,得温则减;深结于筋骨,则局部无形而酸楚作痛,如阴疽、流痰等。若寒湿入络,血脉闭阻,局部气血痹塞不行,四末失于濡养,则出现麻木肢冷,甚至出现脱疽。

凡外科疾病初起,气血凝滞为其共同特点,详审病起于气或血,结合寒热虚实的辨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解决气血凝滞之癥结,达到各循其常,使疾病消于无形。气血盛衰决定脓液的性状,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痈疽总论》中说:“脓之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由温也。”气血旺则脓稠厚,气血衰则脓清稀。如果不及时施治,则营卫稽留不行,气血郁遏不通,病情将进一步发展。如脓已成者,应及时应用托法或借助针刀以溃之,便脓毒得以排出,否则可酿成坏证。正如《灵枢·痈疽》中云:“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气血盛者,则瘀滞因化脓而解,气血通达,则肌生肉长,渐趋愈合;气血衰者,溃后脓毒外泄,若瘀滞不解,余毒内存则疾病亦成慢性迁延。甚至邪毒日深,气血日益亏损,以至不能托毒聚集,难以化腐成脓外泄,终至腑脏生机日衰,邪毒流窜,导致不治。

总之,气血凝滞是外科非常重要的病机之一。气血凝滞的形成既与感邪之轻重有关,又与气血之盛衰相关。治疗得当,及时疏通气血则消外证于无形。若气血衰弱,则或日久化脓,或邪毒日深,病情渐重。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共有的病理阶段,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治气血凝滞,直接关系着外科疾病的转归和发展。

三、经络阻塞

经络分布全身,内属脏腑,外连体表,沟通上下内外,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认为:“凡有壅滞,是奇经八脉之所为病也。”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之一,正如《外科秘录》所云:“五脏六腑各有经络,脏腑之气血不行,则脏腑之经络即闭塞不通,而外之皮肉即生疮疡。”因此,可以认为所有的外科病证,均有经络阻塞。如风寒湿邪入侵经络筋脉,则筋脉闭阻,活动不利,形成痹证或附骨疽等。

外科发病的部位不同即与感邪有关,同时与经络之虚实有密切的联系。人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毒邪客居之处,便是最虚之地,如外伤瘀阻后形成瘀血流注、白驳风,头皮外伤血肿后常可导致油风的发生等,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

疾病部位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联系。如有头疽生于项的两侧者,为足太阳膀胱经所属,该经为寒水之经,也为多血少气之经,所以难以起发。臁疮本属难以愈合之病,而外臁与内臁相比,则较易收口,原因是外臁为足三阳经所属,为多气多血之经,而内臁为足三阴经所属,为多气少血之经。

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无论邪自外入,或由内外传,均是由经络相传。因此,体表的毒邪可由外传里而内攻脏腑,脏腑内在病变也可由里达表,均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

由此可见,经络阻塞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脏腑失调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脏腑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功能可概括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外科启玄·明疮疡大便秘结论》中亦云:“大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络不通而所生焉。”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痈疽原委论》中云:“盖痈疽,必出于脏腑乖变,关窍不得宣通而发也。”因此,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如心火亢盛、脾胃湿热火毒等可导致疮疡的发生;肠胃湿热蕴蒸,可发为粉刺;肺肾两虚,可发生瘰疬、流痰。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

外科疾病既可由脏腑失调而外发体表疮疡,又可因体表疮疡毒邪通过经络内传导致脏腑失和。在外科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脏腑失调可出现各种病机变化。分述如下:

心五行属火,主血脉而藏神,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心为诸脏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火炽盛,迫血妄行,脉流搏疾,血脉失调,逆于肉里则为痈;血脉交错纵横则成血瘤;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气行失常而郁结则舌肿色紫,或成舌菌;心火下移,小肠湿热则成淋浊之证;心血不足,肌肤失于充养滋润,化燥生风,则肌肤成瘙痒之证;外邪内侵,血脉受阻,凝滞不通,则疼痛难忍。亦有外邪火毒,迫入营血,内攻心脏,则神昏病危。

肺主宣肃,外主皮毛,上通喉鼻。外邪未解,郁而不发,蕴结成湿,化热生疮,蚀肺成痈。火毒外袭,肺气内虚,邪结咽喉,则成痈肿喉风。与气血相搏,结成鼻痔。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卫不和。邪气外袭,蕴结于皮毛之间,而成癣疥瘾疹。

脾主运化,外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健则气血化生充足;脾虚则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不足,御外无力,百病丛生。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随气而行,结于皮里膜外,则成流注、流痰;留于颈项两胁,则有瘰疬瘿瘤;阻于乳房则有乳癖;凝于外阴则成硬结;脾受邪热,津液不行,上攻口唇而成唇疔。

肝主疏泄,外主筋而开窍于目。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迫于阴血,发于胸胁则有缠腰火丹、腋痈等;肝气不足,营血内亏,诸脉失养,风寒湿毒外袭,则成附骨疽、痹证等。

肝火内炽,毒火相搏,结于颈项则成瘿痈瘿瘤;肝经火热兼夹湿邪,下注前阴而成囊痈;肝郁日久,津液不行,血亦凝滞,气血瘀滞与痰浊相搏,结于经络之间,而成石疽、肿瘤等。

肾主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失封藏,精失固摄,流溢于精道,化成痰湿,阻滞血行,则生精浊;肾气衰败,邪毒外染结于前阴,则成肾之痈疽;肾气内虚,气化无力,湿热内生,日久而成为淋浊;肾主骨,肾亏骨空,痰浊结聚,风寒搏结,阻于骨节之间,而成流痰、龟背等。大凡外科疾病,日久则累及于肾,肾气虚损,预后多凶;肾气充足,病为向愈。

六腑失调导致的外科疾病,多与传导失职、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密切相关。胃气不降,痰湿内生,夹热上犯而成咽疮;阻于乳络而成乳疾;流于四肢而发流注疔肿;湿热下迫,阻于肛门而生痔漏;膀胱不利,气化不行,湿热阻滞而成淋癃;饮食不节,湿热内生,郁发于皮肉而成疥癣疮疹。总之,六腑失调,多与气机不利、传导失司有关,故其所致外科疾病,常有疼痛较剧、二便失调。

脏腑失调不仅可以导致各种外科疾病,而且影响外科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如大疮溃后,肌肉不生,或收敛迟缓,多与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有关。脾主肌肉,脾胃为生化之源,健脾和胃,则气血盛而肌肉渐生;脾胃虚弱,则气血无以化生,溃疡难敛。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缘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为后天之本,元气为人体生化之源,脾胃盛,则元气充盈,正气恢复而预后良好。历代医家总结临床经验,根据中医学理论,提出“五善”与“七恶”之候,来预测疾病的预后。所谓“五善”是指五脏功能良好;“七恶”是指脏腑、气血皆已衰败。即所谓:“五善见三则吉,七恶有二即凶。”故脏腑功能是否调和,不仅决定外科疾病的发生,而且决定其发展和转归。

综上所述,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它与气血、脏腑、经络、正气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失和,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为气血、脏腑、经络均是寓于阴阳之中。无论病情深浅,每一种病从总体讲,必然表现出阴阳失调。正常状态下,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处于一定水平范围内的动态平衡。一旦各种致病因素破坏了这种关系,造成了阴阳的平衡失调,就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lkeFdscLy+X5+eVIfCpf5VHYw/ao/QSMkapLkJlgQmmwHq+GEvRkb2SBhbX79a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