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是对中医药学最准确的定位,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200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同志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中医药行业要实施以“名医、名科、名院”为核心的“三名工程”。这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影响的有效措施。因此,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传承研究,让前贤名医的宝贵经验传承天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过古稀之年的李中玉先生,于1969年拜师于河南近代四大名医之一、著名张八卦外科第五代传人李道周先生,得其真传。5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每年接诊患者万人次以上,研制了多种疗效确切的丸、散、膏、丹方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以中医传统疗法诊治外科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技术特色。
我与中玉先生相识多年,每次交往都使我受益匪浅,从他身上我学到不少知识,每每让我感受到他对患者的大爱仁心。我们是真诚相见的朋友,我对他非常敬重。拜读这部《李中玉外科》书稿,我感触良多,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疡疾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精心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创立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外科学。一个人的一生若能在其中某些病的领域取得成就已属不易,若是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更为艰难。而李中玉先生系统地总结了自己治疗疮疡、乳腺病、皮肤性病、周围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经验,则殊为不易,充分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力之深厚。
明代医家裴一中在《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段话似乎有点苛刻,但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医人深思。一个真正的中医,应当不懈地追求那种“佛心仙技”的境界,而终生笃行之,中玉先生就是那种追求“佛心仙技”境界的人。
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是三个途径,即拜师交流、临床实践和读书学习,中玉先生在这三个方面都能身体力行且力求完美,因此,他取得了成功,实在可喜可贺!
李先生这部力作得以付梓,我倍感欣喜。时值仲春之际,鸟语声声催农忙,惠风阵阵留芬芳。此书的出版,必将为杏林的百花园壮色。
承蒙先生不弃,嘱写序言,因致数语,以表祝贺。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原主任委员 许敬生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