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疖(毛囊炎、汗腺炎、疖病)

第一节
血疖疮(疖)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形小而根浅的疮疡。其临床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多在2cm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根据发病部位、季节、病因、证候特点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疖成熟后顶端有黄白色脓头者,称为有头疖;疖成熟后顶端中心无脓栓者,称为无头疖;疖发生于暑期者名暑疖;疖成熟后脓出不畅,旁窜深溃,溃后余肿不消,口久不敛,形如曲蟮、蝼蛄串穴者称为鳝拱头或蝼蛄疖。又有生在项后发际枕部者则称为发际疮;发生在臀部者则称为坐板疮等。

西医学亦称“疖”,是指单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一、古籍摘要

《肘后备急方》云:“热肿疖,烿胶数涂,一日十数度即瘥;疗小儿疖者尤良,每日神效。”

《诸病源候论·痤疖候》云:“痤疖者,由风湿冷气搏于血,结聚所生也。人运役劳动,则阳气发泄,因而汗出,遇风冷湿气搏于经络,经络之血,得冷所折,则结涩不通,而生痤疖,肿结如梅李也。又云:肿一寸、二寸,疖也。其不消而溃者,即宜熟捻去脓,至清血出。若脓汁未尽,其疮合者,则更发。其着耳下、颔、颈、腋下,若脓汁不尽,多变成瘘也。”

《外科精义·辨疮疽疖肿证候法》云:“热发于皮肤之间,是以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二三寸者,疖也;六腑积热,腾出于外,肌肉之间,其发暴甚,肿皮光软,侵袤广大者,痈也。五脏风积热攻焮于肌骨,风毒猛暴,初生一头如㾦瘰,白色焦枯,触之应心者,疽也。”

《外科正宗·鳝拱头》云:“鳝拱头,俗名㺁猪是也。患小而禀受悠远,皆父精母血蓄毒而成。生后受毒者,只发一次,其患肿高,破之又肿,皆禀受时原有衣膜相裹,毒虽出而膜未除,故愈又发。肿甚脓熟者,用针刺破,以三品一条枪插入孔内,化尽内膜自愈。又有不肿而不收口者,此必风袭患口,宜败铜散搽之,兼戒口味自愈。

《外科启玄》云:“疖者,节也,乃时之邪热感受而成,故形小至大不过二三寸者也。”又曰:“是夏月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脓而痛,别无七恶之症,宜清暑香薷饮,内加芩连之类治之而愈,外加敷贴之药为妙。”

《外科理例》云:“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清水,后自破脓出。”

《集验背疽方》云:“治些小痈疖,结而未成,不可用膏药贴合,以药涂,使内自消。每用生取鹿角尖,于砂钵内,同老米醋,今俗呼黄子醋,浓磨,时以鹅翎涂拂于痈疖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一二日即内消。每觉有些小痈疖疼痛、发热时,便用生甘草节,不炙、不焙,用日晒干。若无日,焙于笼盖上,微火,碾为细末,以热酒调二三钱服,连进数服,疼痛与热皆止。治痈疽未结成,并血气凝滞、肿结成块者,用吴茱萸微炒,碾为细末,鸡子清调涂,神妙!疾轻者宜用此。”

《外科大成》云:“痤者疮疖也,大如酸枣,肿而有脓血。宜羊角散服之,葫芦化毒丹涂之。羊角连内骨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黄酒调服。

疿者先如水疱作痒,次变脓疱作疼。经云:汗出见风。乃生痤疿。由肺热脾湿所致,宜凉血消风散。

凉血消风散:治热疮疿子,疮疥瘾疹赤斑。当归、生地黄、知母、石膏、苦参、牛蒡子、蝉蜕、胡麻、防风、荆芥、苍术各一钱,木通、甘草各五分,水二盅,煎八分服。

洗药白金散:虎杖、豌豆、甘草各四五钱,水煎淋洗水冷拭干,以滑石粉掺之令遍,次日即验。枣叶可煎洗,朴硝可冲洗。

鹅黄散:痤疿作痒抓之损。后作痛者。绿豆粉(一两),滑石(五钱),黄蘖(三钱),轻粉(二线)。为末扑之。”

《医宗金鉴·蝼蛄疖》云:“蝼蛄疖即鳝拱头,势小势大各有由,胎毒坚小多衣膜,暑热形大功易收。”“此证系暑令所生疡毒小疖。初发背心肌肤红晕,次生肿痛,发热无时,日夜不止,兼头目晕眩,口苦舌干,心烦背热,肢体倦怠。此证多生小儿头上,俗名貉㺁,未破如蛐鳝拱头,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有因胎中受毒者,其疮肿势虽小,而根则坚硬,溃破虽出脓水,而坚硬不退,疮口收敛,越时复发,本毒未罢,他处又生,甚属缠绵难敛。宜用三品一条枪插于孔内,化尽坚硬衣膜,换撒生肌散,贴玉红膏以收之,不致再发也。亦有暑热成毒者,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破脓出,其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亦如蝼蛄串穴之状。宜贴绀珠膏,拔尽脓毒,将所串之空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米泔水日洗一次,干撒生肌散,贴万应膏甚效。有因疮口开张,日久风邪袭入,以致疮口周围作痒,抓破津水,相延成片,形类黄水疮者,宜用败铜散搽之,忌鱼腥发物。

三品一条枪:白砒一两五钱,明矾三两,砒、矾二味,共研细末,入小罐内,加炭火煅红,青烟已尽,叠起白烟片时,约上下红彻住火,取罐安地上,一宿取出,约有砒、矾净末一两,加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共研极细,浓糊搓成线条,阴干,疮有孔者,插入孔内;无孔者,先用针通孔窍,早晚插药二条。插至三日后,孔大者,每插十余条。插至七日,孔内药条满足方住。患处四边,自然裂开大缝,共至十四日前后,其坚硬衣膜及疔核、瘰疬、痔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汤洗,搽玉红膏。虚者兼服健脾补剂,自然收敛。”

《外科证治全书·疖》云:“湿热怫郁,先见红晕,次发肿痛,患不满寸,名曰疖毒,解暑汤主之。初起以发面一块,调稀贴疖上,中留一孔即消。或以点毒丹点之亦消。如溃脓作痛者贴洞天膏。

解暑汤:连翘、金银花、赤芍、天花粉、滑石(飞)、车前子(炒研)、甘草、泽泻,上加淡竹叶十片,水煎,温服无时。按此方清暑利湿,凡男妇大小,无论有疖无疖,时逢酷暑,俱宜服之。

又天时炎暑酷热,人未有不伤其正气者,故凡解暑用之,更加蜜炙黄芪五七钱以助益元气尤妙,名为黄芪解暑饮。如疖毒溃脓亦可加生黄芪,与群药等分用。

点毒丹:黄柏研极细末,入雄猪胆汁调如黏。凡热疖初起未出头,用少许点疖中间即消。

飞龙丹:寒水石三钱,血竭、没药(去油)、红砒三分,乳香(去油)、胆矾、雄精、蜈蚣(去足)各三钱,铜绿、穿山甲、全蝎(酒炒)、僵蚕各一钱,朱砂、枯白矾、皂角刺、冰片、轻粉各三分。上各制为末,用蟾酥三钱酒化,共捣为丸,胖绿豆大,金箔为衣。每用葱白裹一丸,嚼烂酒下,醉盖取汗,小疖初起时即全消,白疽忌用。”

二、病因病机

其发病为内蕴郁热,外感风、暑、湿、燥、火毒而致。尤其小儿、老人、新产妇、体质虚弱之人,腠理不密,毛窍开张,易染邪毒。如盛夏酷暑,地气溽润,天气炎熇,暑、湿、热三气蕴蒸,感受时邪。或久受烈日暴晒,暑热熏蒸,汗出淋漓,皮肤浸渍染毒;或因暑热怫郁,先生痱㾦,复经搔抓,皮肤破损,感染毒邪,结滞化热而发生本病。患疖之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引起余毒不尽,脓水潴留,致使脓毒旁窜复溃,以致成为蝼蛄疖。

三、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有头疖 先师李道周则称其为“血疖疮”,以其疖肿色红,溃破时脓液中常夹杂鲜血少许,辨证多责之于血热而立论。多有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辛辣之物,熏蒸脏腑,蕴热于血,腾出于外。或腠理不密,外染邪毒,气血壅结,酿化为脓而成此病。此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全身各处均可发生,而以头面、四肢多患。一般单发,也有同时起数个乃至数十个者。初起皮肤上起一粟粒大白色疱疹,绕以红晕,微肿、微痛、微痒,继而渐见红、肿、焮热、疼痛,一般顶高根束,宽不逾寸。3~5日后,顶部皮薄而泽,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增剧,容易自行破溃,流出少许黄白脓液,血水,继流黄水,肿痛渐减,结痂口敛向愈(图5-1)。

2.无头疖 多发于儿童,多见于春夏季节,以头部、腹部常见。皮肤上有一个或多个小结块,范围直径2~3cm,逐渐红、肿、焮热、疼痛,患部结块无头肿势相对散漫3~5天成脓,皮薄光软,触之波动应指,溃破较慢,自行破溃或切开排出黄白色稠脓,但中心无脓栓,脓出后,数日收口而愈(图5-2)。

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必内治,但若素体虚弱,毒邪炽盛,亦能出现红肿热痛较大肿块,跟脚不束,疮顶不高,坚硬不脓,或溃烂较一般疖大,发热恶寒,口渴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在背部易成发背;在面部易成疔疮;毒邪走窜可诱发流注、附骨疽。治拟凉血清热解毒之剂。方用先师李道周家传经验方一号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荆芥、防风、黄芩、黄连、栀子、牛蒡子、连翘、金银花、陈皮、丹皮、乳香、甘草。热毒盛加黄芩、黄连、栀子;溲黄、便干加石膏、大黄,每日1剂,水煎服。

3.暑疖 又有“石疖”“软疖”“热疖”“火疖”之谓。以其发生在酷暑时令而得名,相当于西医学的汗腺脓疡、汗管周围炎。多因酷暑盛夏,气候炎热,烈日暴晒,毛窍开张,外染湿热暑毒。或天气闷热,汗出不畅,热不得泄,湿热蕴郁于皮肤而致痱毒(图5-3),复经搔抓,外染毒邪而致暑疖。主要是疖发于暑热之际,或者说是因暑热之邪引起。

本病多发于小儿,或未满月新产妇。主要症状表现与有头疖、无头疖相同,可多处发生,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或在头面颈部簇生在一起,开始局部微红微痒,继之起白色脓疱,小如粟粒、大如赤豆,其内为混浊稀白脓水,逐渐旁窜深溃,多散在如星罗棋布,或与痱疿相兼,俗称“珠疖”“米疖”(图5-4~图5-6)。也可出现全身不适,寒热头痛,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苔薄黄,脉数等症状。

治疗暑疖多以清暑化湿解毒为治则,方用张八卦外科经验方木通解毒汤:栀子、牛蒡子、车前子、黄芩、黄连、苍术、滑石粉、生地黄、木通、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白冰糖为引。病久不愈成蝼蛄疖者,治疗参蝼蛄疖。

img

图5-1 有头疖

img

图5-2 无头疖

img

图5-3 痱毒

img

图5-4 暑疖

img

图5-5 痱毒

img

图5-6 暑疖

(二)中医外治

有头疖、无头疖,初始外用金黄散葱根水调敷,早期较小,症轻,多可消散或局限。有头疖脓成后,疮顶掺五五丹少许,外贴加味太乙膏,次日轻柔挤尽脓液,若脓栓不出,可用白降丹上疮顶上,贴加味太乙膏。或用三棱针、尖刀点破排除脓栓,掺八宝丹,贴加味太乙膏,一日一换,数日可愈。若无头疖,波动应指,为有脓征象,可用火针点刺。或在局部麻醉下尖刀切开一小口,多为黄白色脓液,掺八宝丹少许,贴加味太乙膏,每日1换,数日即愈。俗曰:“疖无大小,出脓即好。”

暑疖外用治疗贵在早,病在化脓前疖及痱毒,可用败毒水: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甘草,水煎湿敷。或败毒散:败毒水药加枯矾、雄黄、青黛,研为极细粉扑撒,一日两次。脓成后适时局部麻醉下切开,切口不宜小,以脓畅为度,挤脓易尽,溃口掺九一丹、八宝丹,外贴加味太乙膏,每日一次。

第二节
蝼蛄疖(穿掘性毛囊炎)

蝼蛄疖,俗名貉㺁,因疖生于头,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似蝼蛄串穴而得名。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常见于青壮年,不分季节,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疮形肿势大小不一,成簇相串,未脓时坚硬隆起,酿脓时软硬间杂,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连绵不绝,多年不已;一种是多发于儿童头部,多因暑疖治疗不当所致,疖小如赤豆,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可成疽头骨坏死,可致疮面局部永久性脱发,亦可引起颈部臖核。不论何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薄成空壳者较轻(图5-7~图5-10)。

img

图5-7 蝼蛄疖(1)

img

图5-8 蝼蛄疖(2)

img

图5-9 蝼蛄疖(3)

img

图5-10 蝼蛄疖(4)

一、病因病机

疖病急性期,多为湿热毒邪蕴积。俗曰:“邪不去,热必生,热生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出即愈。”蝼蛄疖多因为早期疖病治疗不当,脓出不畅,余毒不尽,反复发作,迁延时日,成为慢性病程。对肿块坚硬,脓出肿硬不减等症,为疖病日久,余毒不尽,热羁营血,无从外泄,与血相搏,留结为瘀,乃经脉阻塞、气血凝滞之病机。

二、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邪热瘀阻证 治则为和营通络,导滞散结,选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方药:当归、赤芍、银花、穿山甲(现已禁用)、皂刺、白芷、防风、甘草。瘀血重,重用归芍,加丹皮红花;热毒重,重用银花,加牛蒡子、连翘、黄芩、栀子;有暑湿加车前子、茯苓、滑石粉。

2.余毒未清证 常选用补气和血托毒之剂透脓散加减。常用方药为张八卦外科第五代传人先师李道周家传经验方:当归、穿山甲(现已禁用)、川芎、生黄芪、银花、牛蒡子、连翘、白芷、桔梗、皂刺、甘草。瘀血重,重用当归、川芎;气虚重,重用黄芪,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茯苓;有热毒,重用金银花,加蒲公英。

3.气血两虚证 除了看到有热毒湿热之证,更是详细审察久病必虚之证,内治多以活血养血、健脾益气托毒之剂,常用托里消毒散、八珍汤加减。

(二)中医外治

1.外用散结灵:芒硝50g,大黄5g,白矾30g。热水溶化湿敷。

2.酿脓者切开引流,切口要与脓肿区等齐,使其再无蓄积脓毒之处,掺以红升丹祛腐生肌。或以三品一条枪插入脓腔窦道,或以挂线法、拖药线法打通脓腔管道,溃疡处依次掺撒三仙丹、五五丹、八宝丹,外贴加味太乙膏,或黄连生肌膏、生肌玉红膏。适时应用压垫法,每日1次,直至痊愈。

三、预防调护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修指甲,衣服宜宽大,勤洗换。

2.炎热夏季外出宜戴帽遮阳,避免烈日直接暴晒。

3.平时少食辛辣炙煿助火之物,高温作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有消渴和体质虚弱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增强体质。

5.疖疮不宜挤压、碰撞,以免引起并发症。

6.扩创术后要注意引流通畅。

第三节
疖病

疖病,是西医学名称,是指多个疖在一定部位或散在身体各处反复发作的疾患。其特点是身发疖肿,此愈彼起,连绵不绝,日久不愈。四季均可发生,老幼皆可罹患,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以颈后、背部、臀部发病者居多。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于肌肤所致。亦有因患消渴、习惯性便秘等疾病,阴虚内热,或脾虚便溏者,易于染毒而成。也常见于特别爱干净,每天洗澡,所致皮肤自然防护屏障破坏者。

二、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在一定的部位,如臀、项、背、腋下等处。或全身各部散发数个至数十个疖肿(图5-11),反复发作,此愈彼发,经年不愈,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

img

图5-11 多发疖

三、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湿火风邪证 疖呈现有头或无头,高肿焮红,根盘收束,护场宣浮,成脓较速,脓出黄稠,可伴有恶寒发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苔薄黄,脉数。治拟祛风,清热利湿,选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2.阴虚内热证 疖肿较大,易转变为有头疽,常有口渴唇燥,舌红苔燥。治拟养阴清热,方用顾步汤加减。

(二)中医外治

参照疖。

四、预防调护

1.忌辛辣、油腻食物,少食甜腻饮食。

2.经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勤换衣,但不宜过勤洗澡。

3.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节
发际疮(项后毛囊炎)

因疖疮发于项后发际而得名,相当于西医学的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是一种多发于项后发际,也可延伸到头顶、两侧发际者。好发于炎热夏秋,其他时日也可患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较为少见。尽管疮小,痒多痛少,常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多年不已。

一、古籍摘要

《证治准绳·疡医》云:“左右发际起如粟米,头白肉赤,热痛如锥刺,此疾妇人患多,丈夫患少,始因风湿上攻发际,亦宜出脓无伤。”或问:“发际生疮何如?”曰:“此名发际疮也。状如芡实,漫肿寒热,或痛或痒者,发际疽也,此由风热上壅所致。”

《医宗金鉴·发际疮》云:“发际疮生发际边,形如黍豆痒痛坚,顶白肉赤初易治,胖人肌厚最缠绵。”注:“此证生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流水,亦有浸淫发内者,此由内郁湿热,外兼受风相搏而成也。初宜绀珠丹汗之,次用酒制防风通圣散清解之,外搽黄连膏效。惟胖人项后发际,肉厚而多折纹,其发反刺疮内,因循日久,不瘥,又兼受风寒凝结,形如卧瓜,破烂津水,时破时敛,俗名谓之肉龟。经年不愈,亦无伤害,常用琥珀膏贴之,可稍轻也。

琥珀膏:淀粉一两,血余八钱,轻粉四钱,银朱七钱,花椒十四粒,黄蜡四两,琥珀(末)五分,麻油十二两,将血余、花椒、麻油炸焦,捞去渣,下黄蜡熔化尽,用夏布滤净,倾入瓷碗内,预将淀粉、银朱、轻粉、琥珀四味,各研极细,共合一处,徐徐下入油内,用柳枝不时搅之,以冷为度。绵燕脂摊贴,红绵纸摊贴亦可。”

《外科大成》云:“发际疮为生于发际间也,其形如粟如芡实,头白肉赤,痛痒相兼,甚则状如葡萄而更痛,由风热上壅所致,宜绀珠丹发之,或酒制防风通圣散解之;生发内,顶平而痒,结黄蜡痂者,梅疮也;生脑后窝中,发痒流汁浸淫者名燕窝疮。”

《外科证治全书》云:“生头上及顶后发际,顶白肉赤,状似葡萄,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流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惟胖人多生之,乃内郁湿也,宜贴以黄香饼。”

二、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是湿热内蕴,外感风热邪毒或暑湿之邪,内外两邪搏结,以致气血被毒邪壅滞于肌肤导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或因阴虚内热,脾虚失司以致气阴两虚,毛窍开合失度,腠理宣泄失常,气血瘀滞,蕴热酿脓,正虚邪恋发为本病。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在高温、潮湿多汗、摩擦搔抓等因素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侵入皮肤而引起的毛囊周围脓肿。

三、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暑热浸淫证 此病常为多发,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初起在毛囊口周围有粟粒至赤豆大小黄白色脓疱,呈半球形或圆锥形,周围绕以红晕,先痒后痛,一般数日后疱破出黄白脓水少许,继而结痂渐愈(图5-12);也有初起即为小结节,色赤红,顶有小白疱,质坚硬,久不化脓,痒痛间杂,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迁延数月或多年不已(图5-13)。可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治拟清热解毒或祛风利湿,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燥汤加减。

img

图5-12 发际疮(1)

img

图5-13 发际疮(2)

2.湿热毒盛证 疖肿较多,泛发全头,肿块较大,色红焮热疼痛,或起疱疹,破流黄水,痒痛兼作,发热,口渴,溲黄,便干。治拟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用先师李道周经验方三号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黄芩、黄连、牛蒡子、连翘、金银花、荆芥、防风、牡丹皮、甘草,腑热重者加石膏、大黄。

(二)中医外治

1.败毒水湿敷,或用败毒散外撒,每日2次。

2.形成肉龟疮者,参照鳝拱头治疗。

四、预防调护

1.少食肥腻炙煿、辛辣刺激之物。

2.勤洗头,保持清洁卫生。 Hw5uuFn12lX6lxiV63QKUNW74Vcv45O/H9WSsKCEE5LnIN5sACQy2nRnaht9HS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