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辨病辨证

中医外科学在认识疾病时,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望、闻、问、切的四种方法,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辨证分析,审察致病之因,推断病情、病位、病性、病势,鉴别病种、证候,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所以掌握四诊的方法和特点,熟悉辨病的意义和原则,准确应用辨证的方法,对外科工作者非常重要。外科辨证除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外,还有外科独特的方法进行辨证,包括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局部辨证等。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如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大不相同,必须及早明确疾病诊断。所以,在外科领域中,辨病尤为重要。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迥异,治法也不相同,故在辨病基础上尚需辨证。因此,在临证时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应相互结合。

第一节
辨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色之一。通过辨证,可以抓住疾病的本质。而中医外科学强调辨病,如清代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疡科调治心法略义》中说:“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经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诸痈为阳,诸疽为阴。又当辨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等证。”在《灵枢·痈疽》就列举了人体不同部位的17种痈疽疾病,对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做了扼要的阐述,并对痈疽进行了鉴别。所谓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也有一定的规律。辨病旨在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与之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均为疔疮,但疫疔、手足疔疮、颜面疔疮的症状表现、施治方法、转归、预后等是不同的。因此,中医外科学的辨证特点首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其次是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尤以局部辨证为主。如流痰发病缓慢,局部不红不热,化脓也迟,溃后脓稀薄如痰,不易收口,以阴阳辨证来辨属阴证。但结合全身症状来辨,疾病后期,如日渐消瘦、精神委顿、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者,属气血两虚;如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则属阴虚火旺。最后强调阶段性辨证(分期辨证),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变传化的过程。中医外科疾病多有局部症状可凭,因此,更易直观地划分出不同的阶段。比如化脓性疾病多有初期、成脓、溃后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皮肤病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肛门直肠疾病中内痔有Ⅰ、Ⅱ、Ⅲ、Ⅳ期,肛裂分早期肛裂和陈旧性肛裂两类。

一、询问病史

从疾病的原因或诱因开始,细致而有重点地询问发病的过程、疾病的变化、诊治经过,从中抓住可以决定或提示诊断的线索,为辨病提供依据。例如,有足癣的患者,突然出现下肢红肿,多数为丹毒。

二、体格检查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检查,既可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又可以全面搜集临床体征,以提供分析、判断的资料,避免漏诊或误诊,从而达到准确辨病的目的。如对乳房肿块的患者,细致诊察全身和乳房局部情况及区域浅表淋巴结,有助于乳癖和乳岩的鉴别。

三、局部检查

外科疾病,多具有其独特的局部症状,并且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也可表现不一。因此,在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的同时,准确并细致的局部检查在辨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局部表现对确定是否属于外科病、是哪种疾病、处于哪一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详查局部又可积累外科临床经验、验证疗效。

首先,要熟悉解剖知识,对每个部位可能发生的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患者主诉及所指患病部位进行细致检查,确定病位在皮肤、血脉、筋骨、脏腑之间,结合局部的表现,从温度、形态、质地、活动情况、触痛、变化快慢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从而将疾病逐渐局限。例如,以乳房肿物为主诉的患者,首先确定其在表皮、脂肪、腺体内或在乳房后位。其次,检查肿物的各方面情况。表皮颜色暗红、触痛、皮肤温度高,病史短者,当考虑乳腺炎,慢性者当考虑乳痨;肿块位于皮下组织、呈卵圆形、质地韧、活动好、表面光滑者,要考虑乳核;若肿块呈多形性表现,或片状,或团块状,或弥漫型,质韧,经前胀痛,经后减轻,触痛不明显,病程较长者,当考虑乳癖;如肿物局限于乳晕区,发病年龄小或是男性患者,要考虑乳疬;如果肿物孤立,增长缓慢,初起不痛,渐少有疼痛,且患者年龄偏大,肿物与表皮粘连,不光滑,形态不规则,应当考虑乳岩等。有时仅从局部的特征表现即可准确地辨病。如皮下圆形肿物,与表皮粘连处中央部位有针头大蓝黑色粗孔开口,挤压有豆腐渣样物排出者,即可确诊为脂瘤。

四、辅助检查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诊疗设备和新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包括检测、影像、超声、病理等。而这些新技术亦可理解为是四诊的发展和延伸,可提供疾病微观状态不同侧面的真实情况。因此,合理选用新技术和辅助检查,对辨病和辨证是必要的。当然,有些新技术具有创伤性、价格昂贵,甚至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等不足之外,因此,临床选用时须了解新技术的原理、目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五、综合分析

辨病时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取得原始临床资料,这些资料的完整、全面及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辨病的准确性。因此,全面分析在辨证中起着重要作用。临证时往往根据主诉,结合伴随症状、阳性体征及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采用推断方法逐一否定相似病证,最后得到诊断。再按照诊断的疾病,逆向对病史、表现及体征等进行逐一准确解释,进一步验证,才能得出最终的正确诊断。全身分析、准确辨病是一种能力,其受到医学知识、思维方法、临床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在这三方面刻意锻炼,才能最终提高辨病水平。

六、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步骤,得出的诊断,多数能得到准确的最终诊断,但是临床中也有许多疾病在临床表现及体征方面,有共同点。而不同之处却不易察觉,有的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甚至需要观察,从疾病的变化中进一步辨病。因此,鉴别诊断就成为辨病时最终的验证和排除方法。如清代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云:“是集论列诸证,不循疡科书旧例,每以两证互相发明,而治法皆昭然若揭。”说明同中求异、互相说明的鉴别方法,与辨病及治疗密切相关。

第二节
辨证

一、阴阳辨证

阴阳辨证是指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从阴阳的角度进行判断、分析、概括,以便指导临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学诊断疾病,首先重视的莫过于辨别阴阳,同时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近代医家张山雷在《疡科纲要》中开篇即提出“疡科辨证,首重阴阳”的观点,说明中医外科疾病诊治,亦需首辨阴阳。只有辨明外科疾病的阴阳属性无误,才能在治疗上不犯原则性错误,对预后的判断也有所依据。正如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论阴阳法》所言:“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的痈疽阳证歌:“阳证初起焮赤痛,根束盘清肿如弓,七日或疼时或止,二七疮内渐生脓。痛随脓减精神爽,腐脱生新气血充,嫩肉如珠颜色美,更兼鲜润若榴红。自然七恶全无犯,应当五善喜俱逢,须知此属纯阳证,医药调和自有功。”

痈疽阴证歌:“阴证初起如粟大,不红不肿疙瘩僵,木硬不痛不焮热,疮根平大黯无光。七朝之后不溃腐,陷软无脓结空仓,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紫黑脓稀多臭秽,若见七恶定知亡,须知此属纯阴证,虽有岐黄命不长。”

痈疽半阴半阳歌:“阴阳相半属险证,阳吉阴凶生死昭,似阳微痛微焮肿,如阴半硬半肿高。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五善之证虽兼有,七恶之证不全逃。若能饮食知味美,二便调和尚可疗,按法施治应手效,阳长阴消自可调。”

中医外科疾病的阴阳辨证不仅要从全身症状分析,同时要更直观地依据局部的表现,其辨别要点概括如下。

1.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的病属阳;慢性发作的病属阴。

2.皮肤颜色 红活焮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

3.肿形高度 肿胀形势高起的属阳;平坦下陷的属阴。

4.肿胀范围 肿胀局限,根脚收束的属阳;肿胀范围不局限,根脚散漫的属阴。

5.肿胀硬度 肿胀软硬适度,溃后渐消的属阳;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的属阴。

6.疼痛感觉 疼痛比较剧烈的属阳;不痛、隐痛、酸痛或抽痛的属阴。

7.脓液稀稠 溃后脓液稠厚的属阳;稀薄或纯血水的属阴。

8.病程长短 阳证的病程比较短;阴证的病程比较长。

9.全身症状 阳证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症状逐渐消失;阴证初起一般无明显病状,酿脓期常有骨蒸潮热、颧红,或面色㿠白、神疲、自汗、盗汗等症状,溃脓后更甚。

10.预后顺逆 阳证易消、易溃、易敛,预后多顺(良好);阴证难消、难溃、难敛,预后多逆(不良)。

二、部位辨证

部位辨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辨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外科疾病的发生部位不外乎上部(头面、颈项、上肢)、中部(胸腹、腰背)、下部(臀、腿、会阴、胫、足)。部位辨证的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及《灵枢·百病始生》中“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之说。而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的例言中说:“盖以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间即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首先,归纳上、中、下三部的发病特点,进而提出外科病位辨证的思想,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为探讨其共同规律的出发点,与其他辨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对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上部辨证

上部包括人体头面、颈项及上肢。按照经络运行图分析,生理状态的人体应为上肢上举,而非下垂,故归入上部。从三焦功能看,“上焦如雾”,而人体上部生理特点是属于阳位,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卫阳固护,营阴内守,营卫互相为用,始自上焦,宣散于全身。

1.病因特点 风邪易袭,温热多侵。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当然,不是说上部发病无寒邪、湿邪,只是相对而言。

2.发病特点 上部疾病的发生一般来势迅猛。因风邪侵袭常发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

3.常见症状 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口赤,口干耳鸣,鼻燥咽干,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肿势高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4.常见疾病 头面部疖、痈、疔诸疮;皮肤病如油风、黄水疮等;颈项多见瘿、瘤等;上肢多见外伤染毒,如疖、疔及时毒等。

5.证型特点 常见有风热证、风温证,实证、阳证居多。

(二)中部辨证

中部包括人体胸、腹、腰、背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为十二经所过部位,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气血津液化生、运行、转化的部位。发生于中部的外科疾病,绝大多数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1.发病原因 情志不畅导致气机郁滞,过极生热化火。或因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瘀滞、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此外,外邪侵袭致中部疾病亦有。同样,受脏腑功能失调的影响,多为气郁、火郁。

2.发病特点 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病前伴有情志不畅的诱因,或者素体情志郁闷。一般初始多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

3.常见症状 中部症状较多,且相对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包括:情志不畅,呕恶上逆,两胁胀痛,腹胀痞满,纳食不化,反酸嗳气,大便秘结或便而不爽,腹痛肠鸣,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局部症见:初觉疼痛灼热,继则红肿起疱,或流滋水;或局部高肿,触之硬痛,脓腔深,脓液稠厚;或局部肿物,随喜怒消长,忽大忽小等。

4.常见疾病 乳房肿物、腋疽、胁疽、背疽、急腹症、缠腰火丹,以及癥瘕积聚等。

5.证型特点 初多气郁、火郁,属实,破溃则虚实夹杂,后期正虚为主,其病多涉及肝胆。

(三)下部辨证

下部指人体臀、前后阴、腿、胫、足部,其位居下,阴偏盛,阳偏弱,阴邪常袭。

1.发病原因 寒湿、湿热多见,由于湿性趋下,故下部疾病多数伴有湿邪,初或寒袭,继则化热,而湿邪始终存在,湿易阻气机,气行不畅,血液瘀阻,故下部疾病,必夹湿邪,多兼瘀血。

2.发病特点 起病缓慢,初觉沉重不爽,继则症形全现,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或时愈时发。

3.常见症状 患部沉重不爽,二便不利,或肿胀如棉,或红肿流滋,脓出清稀,或疮面色暗,腐肉难脱,新肉不生,疮面时愈时溃。

4.常见疾病 臁疮、脱疽、股肿、子痈、子痰、水疝等。

5.证型特点 初起多表现为阴证,后期虚证为主,多兼夹余邪。

三、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指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对临床四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判断出外科疾病所属经络寒热、虚实及其与脏腑的联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

1.经络辨证的意义 一为探求局部病变与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了解疾病传变规律。体表病变在多数情况下是脏腑病变的反映,可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如肝病见少腹痛,胃火见牙痛等。据此,通过经络辨证,从体表局部症状判断脏腑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二为依据所患疾病部位和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从局部症状所循经络了解脏腑的病变,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存在明显压痛或局部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脏腑的病变,亦有助于诊断。如胆囊炎在右肩角处压痛,肠痈在阑尾穴处压痛。三为经络气血的多少与疾病的性质密切相关,气血盛衰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依据疾病所属经络,结合疾病发展特点、性质等情况,可以明确地指导临床用药。如《灵枢·官能》中谓:“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如有头疽好发于项部,此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

2.人体部位与经络的所属关系 头部正中属督脉,项两侧属足太阳膀胱经。面部,属足阳明胃经。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颈及胸胁部,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房外侧属足少阳胆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背部总属阳经,正中属督脉,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腹部总属阴经,正中属任脉,阴囊属足厥阴肝经。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上肢外侧属手三阳经,内侧属手三阴经。下肢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目部为足厥肝经,耳内为足少阴肾经,鼻内为手太阴肺经,舌部为手少阴心经,口唇为足太阴脾经。臀部外侧属手三阳经,内侧属手三阴经。

3.十二经气血多少 疾病发生的部位可在不同经络,但由于十二经络气血有多少之分,所以疮疡的治疗原则与判断预后,亦各有不同。临床上,辨明疾病属于何经,掌握各经气血多少,再结合病因脉证,可决定治疗用药,判断顺逆难易。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对十二经气血多少的记载:“多气多血惟阳明,少气太阳厥阴经,二少太阴常少血,血亏行气补其荣,气少破血宜补气,气血两充功易成,厥阴少阳多相火,若发痈疽最难平。”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易发、易溃、易敛,实证多,其治则行气活血,预后多良。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少气多血之经,血多则易凝滞,气少则外发较缓,故疾病难发,疮口难敛。治疗侧重破血,注意补托。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气多易结,血少难以收敛,故疾病易发、难敛。其治则应注意行气和滋养补血。

4.引经药 由于疮疡所发生部位和经络的不同,治则就有分别,须结合经络之所主的一定部位而选用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收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如手太阳经用黄柏、藁本,足太阳经用羌活,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手厥阴经用柴胡、牡丹皮,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手少阴经用黄连、细辛,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

四、局部辨证

局部辨证就是指对局部病变的四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判断,辨别出病变之原因、性质,了解病变的程度与转归顺逆,从而对病理状态做出概括的诊断,为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外科疾病的共有特征是局部病变,因此,局部辨证是中医外科辨证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临床论治最直接的依据。目前,临床中主要辨常见的局部症状,包括肿、痛、痒、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

(一)辨肿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症状。肿势的缓急、集散程度,常为判断病情虚实、轻重的依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辨肿歌云:“虚漫实高火焮红,寒肿木硬紫黯青。湿深肉绵浅起疱,风肿宣浮微热疼。痰肿硬绵不红热,郁结更硬若岩棱。气肿皮紧而内软,喜消怒长无热红。瘀血跌仆暴肿热,产后闪挫久瘀经。木硬不热微红色,将溃色紫已成脓。”

因患者体质的强弱和病因的不同,导致肿的表现有所差异。

1.辨肿的性质

(1)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2)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3)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

(4)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5)痰肿 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常见于痹证、脂瘤等。

(6)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常见于气瘿、乳癖等。

(7)瘀血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常见于皮下血肿等。

(8)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鲜红、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常见于某些疾病染毒所致,如乳痈、肛痈等。

(9)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2.辨肿的病位与形色 由于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肿的情况也有差异。发生在表浅部位,如皮毛、肌肉之间者,赤色为多,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肌肤焮红,发病较快,并易脓、易溃、易敛;手指部因组织致密,故局部肿势不甚,但其疼痛剧烈;病发手掌、足底等处者,因病处组织较疏松,肿势易于蔓延;在筋骨、关节之间者发病较缓,并有难脓、难溃、难敛的特点;病发皮肉深部者肿势平坦,皮色不变者居多,至脓熟仅透红一点;大腿部由于肌肉丰厚,肿势更甚,但外观不明显;颜面疔疮、有头疽等显而易见,若脓未溃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可能是危象之候。

3.辨肿块、结节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1)肿块

1)大小 一般以厘米为测量单位,测量其大小可作为记录肿块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选择具体测量方法时,要注意肿块覆盖物的厚度,特别是哑铃状及其他形状的肿块,体表所见虽小,体内的部分却很大。有些囊性变或出血性肿块随时间变化而增大,要随时观察其大小。B超测量可准确提示其有意义的数值。

2)形态 常见的肿块形态特征有扁平、扁圆、圆球、卵圆、索条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态等。表面是否光滑可协助判断其性质,良性肿瘤因其有完整包膜,触诊时多表面光滑;而恶性肿瘤多无包膜,所以表面多粗糙,高低不平,且形状不一。

3)质地 从肿块质地的软硬可判断其不同性质。如骨瘤或恶性肿瘤质地坚硬如石,脂肪瘤则柔软如馒,囊性肿块按之柔软。但若囊性病变囊内张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触诊也很硬韧。临证时注意这些辨证要点,则不难鉴别。

4)活动度 根据肿块活动度一般可确定肿块的位置或性质。如皮内肿块可随皮肤提起,推移肿块可见皮肤受牵扯;皮下肿块用手推之能在皮下移动,无牵拉感。总的原则是良性肿块活动度好,恶性肿块活动度较差。但是,有的肿块不活动或活动度极小,却不一定是恶性。如皮样囊肿,由于它镶嵌在颅骨上,致颅骨成凹,推之难移。

5)位置 有些肿块特别需要确定其生长的位置,以决定其性质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蔓状血管瘤看似位于体表,却多呈哑铃状,很可能外小内大,深层部分可以延伸到人体的骨间隙或内脏间隙,如术前诊断不清,术中往往措手不及;肌肉层或肌腱处肿块可随肌肉收缩淹没或显露,如腱鞘囊肿、胭窝囊肿等。遇到平卧位触摸不清或腹部比较深在的不易判断的肿块,检查时应选择不同体位,可让患者平卧位抬头,这时腹肌紧张,如可清楚地触及肿块,说明肿块位于腹壁;若肿块消失,说明肿块位于腹肌之下或腹腔内。另外,对某些肿块则需要借助仪器检查。

6)界限 指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一般认为非炎症性、良性肿块常有明显界限;而恶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融合,无明显界限。炎性肿块或良性肿块合并感染,或良性肿块发生恶性变时,均可由边界清楚演变为边界不清,临证中应综合分析,予以鉴别。

7)疼痛 一般肿块多无疼痛,恶性肿块初期也很少疼痛;只有当肿块合并感染,或良性肿瘤出现挤压症状,或恶性肿瘤中、晚期出现破溃或压迫周围组织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8)内容物 由于肿块来源及形成或组织结构的区别,肿块内可有不同的内容物。如某些肉瘿含淡黄色或咖啡色液体,水瘤为无色透明液体,胶瘤为淡黄色黏冻状液体,结核性脓肿内容物稀薄暗淡并夹有败絮样物质,脂瘤内含灰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为了明确内容物的性质,有时需针吸穿刺或手术活检证实。

(2)结节 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等局限性隆起,亦可相互融合成片或相连成串,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亦有发于皮下,不易察觉,较大用手才能触及。结节生长缓慢,质地较软,移动性好等,多考虑良性结节;对增长较快,质地较硬,移动性差的结节,有恶性倾向,必要时应做病理检查。由于发生部位及形态不同,成因及转归各异,特别需要仔细辨认。

(二)辨痛

疼痛是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疼痛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而疼痛增剧与减轻又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由于患者邪正盛衰与痛的原因不一,以及发病部位的深浅不同,疼痛的发作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欲了解和掌握疼痛的情况,还应从引起疼痛的原因、发作情况、疼痛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辨证,必要时痛肿合辨。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辨痛歌云:“轻痛肌肉皮肤浅,重痛身在骨筋间。虚痛饥甚不胀闭,喜人揉按暂时安,实痛饱甚多胀闭,畏人挨按痛难言。寒痛喜暖色不变,热痛焮痛遇冷欢。脓痛鼓长按复起,瘀痛隐隐溃不然。风痛气痛皆走注,风刺气刺细心看。”

1.疼痛原因

(1)热痛 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2)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

(3)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

(4)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5)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

(6)痰痛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7)化脓痛 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多见于疮疡成脓期。

(8)瘀血痛 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见于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2.疼痛类别

(1)卒痛 突然发作,病势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阵发痛 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多见于石淋等疾患。

(3)持续痛 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常见于疮疡初起与成脓时或脱疽等。

3.疼痛性质

(1)刺痛 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 痛而有烧灼感。病变多在肌肤,如疖、颜面疔、烧伤等。

(3)裂痛 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 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等。

(5)酸痛 痛而有酸楚感。病变多在关节间,如鹤膝风等。

(6)胀痛 痛而有胀满不适感。如血肿、癃闭等。

(7)绞痛 痛如刀绞,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等。

(8)啄痛 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9)抽掣痛 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4.痛与肿结合辨

(1)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鸱张。

(三)辨痒

痒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且多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表现,如皮肤脱屑、潮红、丘疹、水疱、风团块等;在疮疡的肿疡、溃疡阶段也时有发生。中医学认为,“热微则痒”,即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由于发生痒的原因不一,以及病变的发展过程不同,故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辨痒歌云:“初起作痒因风热,溃后脓沤或冒风,将敛作痒生新肉,痒若虫行气血充。”

1.以原因来辨

(1)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疕、瘾疹等。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如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

(3)热胜 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

2.以病变过程来辨

(1)肿疡作痒 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但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2)溃疡作痒 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发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而发。如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

(四)辨脓

脓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由气血所化生,是肿疡在不能消散的阶段所出现的主要症状。及时正确辨别脓的有无、脓肿部位深浅,然后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脓液性质、色泽、气味等变化,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顺逆,这是判断外科疮疡发展与转归的重要环节。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辨脓歌云:“痈疽未成宜消托,已成当辨有无脓,按之坚硬无脓象,不热无脓热有脓,大软应知脓已熟,半软半硬脓未成,按之即起脓已有,不起无脓气血穷。深按速起稀黄水,深按缓起坏污脓。实而痛甚内是血,内是气兮按不疼。轻按即痛知脓浅,重按方疼深有脓,薄皮剥起其脓浅,皮不高阜脓必浓。稠黄白脓宜先出,桃红红水次第行,肥人脓多瘦人少,反此当究有变凶,稠黄气实虚稀白,粉浆污水定难生,汗后脓秽犹可愈,脓出身热治无功。”

1.成脓的特点

(1)疼痛 阳证脓疡因正邪交争剧烈,脓液积聚,脓腔张力不断增高,压迫周围组织而疼痛剧烈。局部按之灼热痛甚,拒按明显;老年体弱者应激力差,反应迟钝,痛感缓和。阴证脓疡则痛热不甚,而酸胀感明显。

(2)肿胀 皮肤肿胀、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

(3)温度 用手仔细触摸患部,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若为阳证脓疡,则多局部温度增高。

(4)硬度 明代汪机在《外科理例》中在论述脓之有无时云:“按之牢硬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大软方是脓成。”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论述辨脓法时云:“凡肿疡按之软陷,随手起者,为有脓;按之坚硬,虽按之有凹,不即随手起者,为脓尚未成。”肿块变软即表示脓已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

(1)按触法 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2)透光法 医生用左手遮着患指(趾),同时用右手把手电筒放在患指(趾)下面,对准患指(趾)照射,然后注意观察指(趾)部上面,如见深黑色的阴影为有脓。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其阴影可在其相应部位显现。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因其局部组织纤薄且能透光。如蛇眼疔甲根后的脓液积聚,可在指甲根部见到轻度的遮暗;蛇头疔脓液在骨膜部,沿指骨的行程有增强的阴影而周围清晰;在骨部的,沿着骨有黑色遮暗,并在感染区有明显的轮廓;在关节部的,则关节处有很少的遮暗;在腱鞘内的,有轻度遮暗,其行程沿整个手指的掌面;全手指尖部、整个手指的脓肿则呈一片显著暗区。

(3)点压法 在手指(趾)部,当病灶处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该法简单易行。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患部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疑脓肿。

(4)穿刺法 若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可直接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而且可以采集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注意选择粗细适当的针头、进针角度、深度等。选定痛点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负压进针,边进边吸,若见脓液吸出,即可确定脓肿部位。若一次穿刺无脓,可重复穿刺。

(5)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并协助判断脓肿大小,从而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

3.辨脓的部位深浅 确认脓疡深浅,可为切开引流提供进刀深度。若深浅不辨,浅者深开,容易损伤正常组织,增加患者痛苦。

(1)浅部脓疡 如阳证脓疡,其临床表现为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焮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

(2)深部脓疡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肤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

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1)脓的形质 如脓稠厚者,为元气充盛;淡薄者,为元气较弱。如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若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体质渐衰,为一时难敛。

(2)脓的色泽 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最是佳象;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之可能;如脓中夹有瘀血者,为血络损伤。

(3)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者,其质必稠,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现象,常为穿膜损骨之征。其他有如蟹沫者,为内膜已透,每多难治。

总之,脓为气血所化,宜稠厚不宜稀薄,宜明净不宜污浊,宜排出不宜滞留。

(五)辨出血

出血是临床中常见而重要的症状之一,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准确辨认出血的性状、部位、原因,对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便血 便血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及单纯下血。便血有“远血”和“近血”之说。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便,为远血;直肠、肛门的便血见血色鲜红,为近血。便血的颜色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柏油样黑便的形成可由自口腔至盲肠任何部位的出血所造成;但若肠道蠕动极快时,则血色鲜红或血便混杂;乙状结肠、直肠出血则血液多附着在粪便表面,血与便不相混杂。内痔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排便时,呈喷射状或便后肛门滴血;肛裂排便时血色鲜红而量少,并伴剧烈疼痛;结肠癌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血与便混杂,常伴有黏液;直肠癌则以便血求治,肛门下坠,粪便表面附着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晚期可混有腥臭黏液,常误诊为痔,指诊可以帮助确诊。另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败血症及食用某些食物等也可见有黑便,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进行详辨。

2.尿血 尿血亦称“溲血”“溺血”,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液或血块而言。一般以无痛者为“尿血”,有痛者称“血淋”。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结石、肿瘤、损伤等是导致尿血的主要原因。如肾、输尿管结石,在疼痛发作期间或疼痛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血尿;膀胱、尿道结石多为终末血尿;肾肿瘤常为全程无痛血尿,一般呈间歇性;膀胱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出血较多者可以排出血块;外伤损及泌尿系统,如器械检查或手术等均可造成出血,引起尿血。临床上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和免疫系统、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血。

(六)辨麻木

麻木是由于气血失调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气血不达而成。由于麻木的致病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别。如疔疮、有头疽坚肿色褐,麻木不知痛痒,伴有较重的全身症状,为毒邪炽盛,脉道滞塞,气血不运所致,常易发展为走黄和内陷;如麻风病患部皮肤增厚,麻木不仁,不知痛痒,为气血失和所致;脱疽早期患肢麻木且冷,为气血不运,脉络阻塞,常易致筋骨腐烂,顽固难愈。

(七)辨溃疡

1.色泽 阳证溃疡多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敛,知觉正常;阴证溃疡多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疔疮走黄之象;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之证。

2.溃疡形态

(1)化脓性溃疡 疮面边缘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2)压迫性溃疡 又称为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

(3)结核性溃疡 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

(4)岩性溃疡 疮面多呈翻花状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5)梅毒性溃疡 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并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五、辨善恶与顺逆

善恶与顺逆是历代外科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反复总结、验证、补充,逐渐形成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对临床指导判断外科疮疡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正如元代齐德之在《外科精义·辨疮疽善恶法》中记载:“痈疽证候,善恶逆从,不可不辨。”“善恶”是指全身症状,而“顺逆”是指局部情况。临床上,辨善恶顺逆是通过观察局部症状的顺逆,结合患者全身症状的善恶,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积极处理。

(一)辨善恶

《圣济总录》提出了完整的五善七恶学说。明代陈实功又提出了五善配合五脏之说。目前中医外科临床仍运用五善七恶学说作为指导。其内容如下:

1.五善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五善歌云:“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不躁不烦渴,寤寐两安然。肝善身轻便,不怒不惊烦,指甲红润色,溲和便不难。脾善唇滋润,知味喜加餐,脓黄稠不秽,大便不稀干。肺善声音响,不喘无嗽痰,皮肤光润泽,呼吸气息安。肾善不午热,口和齿不干,小水清且白,夜卧静如山。”具体表现为:①心善。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②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③脾善。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④肺善。声音响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⑤肾善。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2.七恶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七恶歌云:“一恶神昏愦,心烦舌燥干,疮色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二恶身筋强,目睛正视难,疮头流血水,惊悸是伤肝。三恶形消瘦,疮形陷又坚,脓清多秽臭,不食脾败难。四恶皮肤槁,痰多韵不圆,喘生鼻扇动,肺绝必归泉。五恶时引饮,咽喉若燎烟,肾亡容惨黑,囊缩死之原。六恶身浮肿,肠鸣呕呃繁,大肠多滑泄,脏腑败之端。七恶疮倒陷,如剥鳝一般,时时流污水,四肢厥逆寒。”具体表现为:①心恶。神态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②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③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④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扇动。⑤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⑥脏腑将竭。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⑦阳脱。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临证时,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一般情况下,若见到其中之一二种表现,即可说明其是善或恶。对于七恶,即使见到一证,也是坏现象,必须重视。总之,外证疮形虽大,病邪虽实,如见善证而无恶证,则也属吉相;反之,疮形虽少,而见七恶之证,也属凶候。

(二)辨顺逆

顺逆之论源自《黄帝内经》,其中《灵枢·玉版》中云:“黄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顺焉。黄帝曰:愿闻逆顺。岐伯曰:以为伤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后世医家多有发挥。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中记载:“凡痈破溃之后,有逆有顺。其眼白睛青黑,而眼小者,一逆也;内药而呕者,二逆也;腹痛、渴甚者,三逆也;膊项中不便者,四逆也;音嘶色脱者,五逆也。除此者并为顺也。此五种皆死候。”《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顺证歌云:“顺证初起小渐大,憎寒壮热渐焮疼,气盛顶尖高肿起,血盛根脚收束红。阳证二七脓熟溃,阴证廿一脓始成,已溃腌气无滃气,腐脱新生饮食增。疮形虽大终无害,老少壮弱俱成功。”而其中的痈疽逆证歌云:“逆证黍米不知疼,漫肿不热顶塌平,未老白头坚且硬,舌干烦躁不生脓。肉肿疮陷猪肝紫,遗尿直视并撮空,眼神透露精神短,身缩循衣唇吻青,面若涂脂皮枯槁,唇白腹胀定难生。已溃内坚皮破烂,腐后心烦脓水清,新肉不生多臭秽,头低项软憔悴容。阳病指甲青必绝,阴病颧红命必终。鼻生烟煤谵妄语,新肉板片泻直倾,面色土黄耳枯黑,人中抽缩沟坦平。口张气出无回返,鼻孔相扇随息行,汗出如珠不易散,血水如肺痰胶凝。肉绽烂斑神离乱,满面黑气惨天庭,绵溃内似葡萄嵌,眼眶迷漫黑气浓。以上无论肿与溃,但逢此证悉属凶。”

临床上辨别疮疡的顺逆,主要依据疮疡的局部情况进行辨证,参见表3-1。

表3-1 辨顺逆

img

在临床中,既要防止逆证的出现,对于已经出现了逆证的患者,也应该积极治疗,使其由逆证转为顺证,而不可轻易放弃救治。 j5azEtGIyNd5eIvZ4yEi5TlMn01C+B8v9VrBj3LlolgO0RLlgBJ+vzL7Dw9Z+x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