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平衡思维

阴阳是中医学辨证的总纲,决定了中医学对人体“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和阴阳失和的病理状态的认识,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调和,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则无病;阴阳不和,则引起人体气血运行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因此,调和阴阳,使机体平衡和谐,是中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

“以平为期”“阴平阳秘”是中医学平衡思维的代表,中医学自始至终都以此理念指导理论的发展。《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目的是根据正邪的盛衰、阴阳之虚实,用相应的方法调整人体机能,以达到平和、协调、稳定的状态。中医学的平衡思维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平衡,中医学从来没有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中医学认为的人体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模式。《道德经》早已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指出阴阳在动态平衡中衍生万物。不论是中医阴阳平衡还是现代的“内环境稳态”,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动态平衡性是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

另有医家指出,人体的动态平衡仅处于理想状态下,现实中人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如朱丹溪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认为阴、阳是动态增减的;张介宾则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这种非平衡态并不是病理表现,而是一种使人体趋向于某种病理反应的生理状态。“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故人体内环境会随所处的年龄、地域及社会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偏颇。如中医体质学说即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将人分为多种体质类型:小儿多为纯阳之体,女性多为血虚体质,岭南之人多为阴虚火旺体质,西北之人多为燥盛体质,肥甘厚味使人易生痰湿,藜藿之羹使人多虚弱,皆是此例。

无论是生理性的不平衡,还是病理上的不平衡,中医平衡思维皆对其发挥指导作用,灵活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辨病施治,用药物之偏性纠正机体之偏性,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调整“太过”与“不及”,从而逐步实现阴阳平衡。中医学的优势就在于调整阴阳而不破坏人体正常平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就不会出现温阳而伤阴、补阴则损阳的现象。对皮肤病来说,大部分疾患是由于外邪侵袭加之正气内虚所致,故调和正邪是疾病诊治的首要任务;但在不同疾病的不同时期,正邪所占主导地位有所区别,即要求我们在临床中要根据不同疾病所处的阶段进行恰当调整,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调和双方力量对此,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对于一些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疾病,由于长期或不恰当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和紊乱,从中医辨证看,多属阴阳失调,采用补益肺脾肾,调和阴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方法,利用补阴药的气化和补阳药的生化功能,对机体阴阳调节起协同作用,实现阴阳动态平衡的重建,往往可改善病情。另外,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是体现中药药效作用的重要方面,药物的偏性可推动机体的阴阳自和机制从而产生治疗效应;故在遣方用药方面,既要重视整剂中药君、臣、佐、使关系的调和,又要注意药味和剂量的配比,以免纠偏太过。 ikFo2c2o8tVOiJJdY0wGUKNApWj5pp+5z+18orZCNxkhi9j2TGS7olUOQSosZui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