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天人相应的整体意象

一、气是《黄帝内经》的逻辑起点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最核心的观念。天人相应也称为天人合一。古人仰观天象,对应于人事。一个气字,搭建了天人之间对应的思维桥梁,展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意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即万事万物都是同样的“气”。在天人相应观念之下,天文、地理、人事,一切事物都可以在“气”的层面上相应。“气”作为《内经》的逻辑起点,可以畅行无阻地将万事万物进行相互对应,同时可以将人体的任何一个部分进行相互对应,将人的躯体、心理、精神、意识进行相互对应。“气”作为无所不包的基本概念,将天人相应的观念简洁地表达了出来。“气”作为天人相应的整体意象,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首先通过大量的描述,展现出有关的事物、事件通过“气”而相应。“气”的概念贯穿了《黄帝内经》体系,阅读原著时不难体会到这一点。下文以“-”代表相应,进行一些具体展示,以期望获得对于“相应”的感性认识。对于这些相应,往往要通过联想和意会的方式才能够逐渐被人脑的思维所接受。

1.《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有关生命存亡的系列事件,都与气相应。

道-阴阳-术数-食饮-起居-劳作-形神-天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酒浆-房事-欲望-精-真-神-心-半百而衰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肾气-齿-发-天癸-任脉-太冲脉-月事-子-阳明脉-面始焦-地道-精气-阴阳-筋骨-肌肉-肝气-肾脏-形体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一年有春、夏、秋、冬,相应于四种气。

春-发陈-天地俱生-荣-肝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蕃秀-天地气交-华实-心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闭藏-水冰地坼-肾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3.《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气与数相应。

天地-六合-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五-三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4.《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气与自身保卫力相应。

气-清净-志意治-阳气固-传精神-通神明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5.《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一些相应的现象,也是基于气的共性原理。

饱食-筋脉横解-肠澼-痔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大饮-气逆

“因而大饮,则气逆。”

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露风-寒热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风-洞泄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暑-痎疟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湿-咳-痿厥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寒-温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二、《黄帝内经》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构建推理的基础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构建气-阴阳-五行体系的基础。取象是通过联想思维发现事物的一致共性,比类是将内在一致的事物归为一类。《黄帝内经》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天地间一切事物联系成一个整体,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下,纷繁多样的世界被归结成可以被人认识的气-阴阳-五行体系。人们对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临床基础。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治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恢复阴阳平衡。阴阳平衡达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黄帝内经》通过运用气-阴阳-五行体系,推理和论证“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学问。

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人利用直觉和阴阳五行模式来认识自然和人体的有效方法。象,有景象的意思。“以类同者为象”,即从有形状可见的客观事物去推想一切相似的有关事物。取象比类是以客观实际存在的事物为基础。人们利用自身的感官和思维能力去观察、感知、认识天地间各种自然现象,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联系,经过归类提炼,赋予它一定的内涵、意义、形态、特性,这就是事物所谓的“象”。象是一类的代表。象是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人的思维透过事物的象来探讨事物的变化。通过想象、联想、象征来反映其隐藏的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

“类”是许多象似事物的综合。类有好像、类似的含义。同类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称为类聚。比照某一事物的道理推出同类其他事物的道理,称类推。划分“类”的根据是“象”。将归类提炼后的“象”比类于万物,在天地万物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就是取象比类。取象过程是一个筛选过程,选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象,由个案到个案进行比类。比类过程重在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的属性。取象比类不仅仅为中医学所独有,在我国古代,人们从漫天星斗当中,依照某些形象去识别星座,就是取象在天文历法中的应用。取象比类是人类自我求生的一种本能,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之一。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迪思维的作用。“各从其类”是中国古代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条原理。认为物的类别同异以“气”划分,同气之物是为一类。异气之物是为别类。由于“同气相求”,故同类事物则相从、相应、相感;异类事物则相去、相拒、相远,这就是各从其类。取象比类方法有利于发挥创造性。取象比类是在逻辑的概念推理之外的自然的形象比拟。取象比类方法所选取的事物在逻辑关系上可能相距很远,在性质上差别很大,但是却能通过“象”来建立联系。由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可以补充语言文字的不足,具有引导人们体认某种意境的作用,既关联个体经验,又超越个体经验,有利于人们获得超越于知识的智慧。取象比类具有多义性、模糊性、不确定性,是中国古代人认识复杂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

由于受到古代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在创立之初,人们可以用于研究生命和疾病的工具很简陋,只能观察到人体的躯壳和脏腑的大致形态,不能深入到显微观察的层次,也不能进行大型手术治疗。既然没有足够有效的医疗工具可供使用,我们的祖先就另辟蹊径,充分发挥人类的思维能力,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建立了气-阴阳-五行的意象思维模型。这种思维模型医学化之后,用以展示人体与环境的普遍联系及人体内部机能的运动变化,为开展病因分析和探索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医学气-阴阳-五行思维模型是构建古代中医学理论和聚集古代中医学经验思维的框架,同时也是开展现代中医继承和创新工作的钥匙。这个思维模型是整体思维模型,它的研究重点是人体与环境的普遍联系及人体机能的运动变化,并不以实体解剖为重点研究对象。这正是中医思维的独特之处。

三、天人相应的整体意象

天人相应的整体意象,是古人对于宇宙和人类自身的感悟,用一个字来体现就是天人合一的“气”。在“气”这个思维的逻辑起点上,中医学构建了气-阴阳-五行体系。

美学家汪裕雄说:“意象犹如一张巨网,笼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幅领域。”《周易》以“观象制器”的命题来解说中国文化的起源。现代科技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瓦特见水壶盖冲动想到蒸汽的力量,牛顿见到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这些可以说都属于“观象制器”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字以“象形”为基础推衍出自己的构字法;中医学倡言“藏象”之学;天文历法讲“观象授时”;中国美学以意象为中心范畴,将“意象具足”悬为普遍的审美追求。观象而生意,由意而制器。象-意-器形成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链条。璀璨的中华文明在这一思维的启发下逐渐被创造出来。

“易象”即是意象之一。“易象”指的是卦画符号。“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语既出,“易象”被完全赋予了意象的思维内涵。代表奇偶数的两爻被视为阴阳两元,两爻的不同排列组合,自然物象和人文事象的联系和关系,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一概归因于阴阳两元的交互作用和彼消此长。而这一切最终统一于“道”的运行。如此,“易象”的符号结构表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象,便成为统一的宇宙模式的外显形式。作为“形而上”的“道”统领着“形而下”的“器”。“易象”符号所代表的阴阳二气也便随之成为贯通“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的媒介。由此形成道-气-器的思维链条,只不过是象-意-器思维链条的另一个提法。

《老子》将“道”引向创生万物、推动万物向相反方向循环发展的混沌之气,承认它可以通过“虚静”心态下的直观感悟加以体认。“道”需要用超语言的意象符号指称。以“道”为最高范畴的中国文化观念,其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借助于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既是“超语言”符号系统,其超越日常语言,但又不是不要一切语言。“道可道”“名可名”,但这可以“言说”,可以“命名”的只是小道,即经验性的日常知识。至于“常道”“常名”,即形而上的永恒的大道,那就非凭借意象,凭借直观感悟不可了。而意象和直观,是需要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之对应的,这在老子就是“正言若反”(从对立面来解说),在庄子则是借助于寓言、重言(尊者之言),特别是“无心之言”。这一语言方式就是“间接言传”。“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一“象尽意”之论。显然认为象对“道”的传达功能优于“言”。又承认“象以言著”,将言、象、意视为梯级连续的符号序列,这就把言、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肯定下来。言、象互动,传达以“道”为核心的文化观念——“意”。这种文化传播方式的久远运行,使中国人的构象能力、对“象”的感悟能力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中国人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特别是功能性的联系,极其敏感;对“象”的感悟能上升为形而上的“理性直观”语言符号形式。

观象生意,由意悟道。用语言符号表达这个过程自然就产生了气论。《老子》包含深刻的气论思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等于“无”,“一”是阴阳未剖的混沌之气。“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即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也常将“道”等同于“一”,视为无名、无状、无物的“恍惚”,道本身即是阴阳未剖的混沌之气。“道生一”和“道一同”两个命题出现矛盾。这两个命题的矛盾只发生在宇宙本体论层面,一言本体为无,一言本体为有(气)。这个矛盾说明老子认为宇宙本体的有或无只能两说并存。而在宇宙构成论层面,则由“有生于无”的命题联结两说,肯定万物都秉有阴阳两气,都秉有两气交合而成的生命。人也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人若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空明,使阴阳二气达到和谐,回复到“婴儿”“赤子”的本真心态,便能体认宇宙间周行不殆的大道。老子弃智去欲的“虚静”说,其要义就在于有生于无,形而下的“气”生于形而上的“道”。此说一出,形而上的道,便落实到心理层面,成为心灵可以把握的东西。很明显,对道的体认,暗含着“气论”层面心与物的相互感应。理性直观思维将无形的大“道”归于阴阳二气,有形的物质实象也化为阴阳二气。“气”就成了沟通心物的媒介。

照老子看,“道”是形而上的“大象”,而“大”本身可指称“道”,“大象”实即道之象。“道”之有“象”,人们可通过对“象”的体悟而把握。老子为了强调“大象”超越经验的形而上性质,特别指明,它具有“无形”“无状”“惟恍惟惚”的特征,同时在恍惚之中又“有物”“有象”“有精”“有信”。这种若有若无之“象”,是超越有限物象的意象,全靠直观感悟来捕捉。但是从万物蓬勃生长的现象中,可以感悟到他们的本根——“道”。《老子》一书,以“水”“赤子”“母”“朴”等意象作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象征,并在象征与“道”的意义之间,导致感应的统一。老子的“大象”之说,用经验性物象作为意象去象征“道”,建立起意象与“道”的形而上意义的感应统一。这便是老子的直观感悟的模式。天体周行不倦的意象指代形而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完全符合老子阴阳大象之阳象的符号模式,所以说天为阳。地对待于天,自然就为阴。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往往起源于日常的经验、联想、感悟。天人相应观念和取象比类方法是中医药学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传统中医药学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宇宙,这是一个总体经验。在天人相应的观念统帅下,古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展开联想,创造了“气”的初始概念,随之衍生出气-阴阳-五行理论体系。传统中医药学与这一理论体系关系十分密切。

四、气化论打通了天人同构的思维进程

中国古人发明了“气”的概念。由于“气”是无所不在的存在,所以它成为了沟通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媒介。中医学将天和人都气化,从而构建了天人同构的中医气化理论。在中医气化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理解阳升、阴降,脾升、胃降和中气的概念。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落。故升为阳,降为阴,升之不及为阳虚,降之不及为阴虚。这就是自然之性,意即人体的阴虚和阳虚取象比类于太阳的升、降运动。如果在人体内升的过程衰败,则称为阳虚、肝脾下陷、寒气盛、湿气盛。如果降的过程衰败,则称为阴虚、胆胃上逆、火气盛、燥气盛。中气是阴阳的分界线,实质上就是划分阴阳的工具,故说“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中气升降偏移意味着阴阳失衡,疾病滋生。

在气化理论中,五行是阴阳二气升降运动的细化,木为阳中之阴,火为阳中之阳,金为阴中之阳,水为阴中之阴。土为中气,是阴阳升降之枢轴。五行不是指五种实体,而是阴阳二气运动的进一步分类,故说阴阳中有五行,五行中有阴阳。五行“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在五行学说中,母子是相生关系的代称。夫妻是相克关系的代称。从母子和夫妻维持家庭关系的常识来看,可以知道相生、相克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为了维护整体的稳态而发生的作用。

中医气化论中的“气”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代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天气现象。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现象和生命现象,都是在气的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气然后有变化,没有气就没有变化。生命现象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这是中国古人对生命规律的基本认识。

无形的气、有形的物质和生命,它们都有外在的各种现象,简称为“候”。一般可分为气候、物候、病候三个方面。所谓气候,是指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与风、火、热、湿、燥、寒天气变化的客观表现。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化、收、藏等客观表现;所谓病候是指人体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通过气化而成为相互关联的一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及地面上万物生长的物候现象来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自然界的各种无形的变化与地面上有形的物的变化现象密切相关。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也可以与气候、物候等各方面因素密切联系起来,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由此寻找和总结人体疾病的防治规律。

中医学从“气化”的角度来认识人体。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是从“气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学认为天地间的气候变化是产生生命的必要条件。如果天地间没有气候变化,人的生命就根本不会产生,一切生命活动现象也都不会出现。因为天体的运转,所以大地上才会有寒热、明暗,形成季节气候的往复变化。因为有了季节气候的变化,所以才产生了万物。自然气候有其固有的自稳调节机制,所以自然气候才能始终维持着相对稳定以利于自然万物的正常生长。

由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因,自然界的自稳调节机制同样也存在于人体。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相当于中医学所说的元气。元气主宰人类生命的存亡。“元气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其运行的规律是老子所说的“道”(即自然规律)。万物的产生、灭亡和发展变化都是元气循“道”而运动的结果。气为万物之精微,完全连续而无处不在。气聚而成形,变为有形色的实物;气散则复归于太虚,表现为实物的消亡。传统中医学认为:母体受孕之后,元气在胎内得到母体的培育,渐渐充盛,生成任督二脉;又渐渐充盛,元气冲开督脉,由躯体的后部上升;接着通于任脉,由躯体的前部下降,直到脏腑躯壳全部生成,肺能自主呼吸,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宣告诞生。在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中,元气得到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微的滋养而能够坐镇中宫(丹田、命门),与其所生成的生命的运行状态相应,是寿命长短的根本。生命的整体无时不刻地受到元气的影响。

人身象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天阳藏于地阴中。人的心肺象天为阳,肝肾象地为阴,阳则藏于阴中,负阴抱阳而生成气。阳气宜固守而不宜升散。阳气在下固守,阴气则蒸腾而向上灌溉,这样人就不容易患病,即使患病也容易痊愈。如果阳气升散,则阴气不能蒸腾向上灌溉;如果阴气衰竭,则阳气孤立而无所依附。医理最要紧之处在于维持阴平阳秘,不要损阳竭阴。人体产生疾病的关键在于元气亏虚,阴阳失衡。 vcdpBpmn2qYxtLwjNYhvl6SIRkpNc6yI/IOT+kHKkBsCrZvrXrgy1HZVJco4RM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