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23岁,2009年3月6日初诊。
主诉:痤疮发作两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两个月来因过于劳碌,又偶进辛辣之品,致颜面及额头骤起米粒大小痤疮数处,以红色丘疹为主,局部肿痛,自用黄连上清丸、痤疮平软膏、甲硝唑软膏等效果不佳,反致病情加重,额头再起皮疹10余处,且部分化脓并融合成片。平素常畏寒神疲,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大便时而稀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诊断:痤疮(肾阳虚弱,阳虚火浮)。
治法:温肾扶元,潜纳浮阳。
处方:潜阳封髓丹加减。制附片20g(先煎40分钟),龟甲15g,黄柏8g,砂仁15g,甘草20g,肉桂8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服药后颜面皮疹未再新发,原有皮疹部分消退,局部肿痛有所改善。原方加减,再进7剂。
药后颜面及额头部红色斑丘疹皆退,仅留下陈旧性瘢痕及色素沉着。
1个月后随访,瘢痕及色素沉着均已消失,痤疮未再复发。
火性炎上,凡上部的热性病变,如目赤、痤疮、口疮、咽痛等多火热为患,或实火亢盛,或阴虚火旺。肾为水火之宅,内藏真阴真阳。若肾阳虚衰,下焦阴寒,则可格拒肾阳浮越于上,出现类似于少阴病“戴阳证”的假热,发为痤疮等“上热”之证。其辨证眼目当为舌脉之象,尤其是脉象,而肾虚阴寒的全身症状倒不一定有。部分患者在淡胖舌的基础上,伴舌边尖稍偏红,舌苔薄黄,往往误以为热象,但脉沉细无力,或滑、弦,按之软而无力,或浮大中空。治以潜阳封髓丹加减。该方由潜阳丹与封髓丹合方而成。此二方为清末名医、火神派开山祖师郑钦安先生著作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两个方剂。对于二方的方义,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况龟甲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胡珂教授常在此基础上加用干姜,既助附片温肾壮阳,又能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全方共奏温肾助阳、引火归原之功。本例患者素体属脾肾阳虚,阳气失于固守,久则浮越于上,而见上假热下真寒之证。患者不识其中之真 假,妄服清热寒凉之品,终致病情加重。治以潜阳封髓丹加减。方中桂、附辛热,温补脾肾,引火归原;龟甲甘寒,滋阴潜阳;佐黄柏、砂仁纳肾归原;砂仁醒脾和胃,制阴药之碍脾滞胃,兼畅中焦,利阳气下潜之通路;甘草调中,又可伏火,兼制附子之毒性。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引火归原之功,使上热下寒得除。从阴引阳,引火归原之理,于此可见一斑。
(王露露 李清梅 陈子瑶 朱梓铭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