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作者是明代的名医韩天爵,书中主要记载了韩天爵的医疗经验及医案。韩天爵的父亲是明代的一位重臣,常年领兵在外,南征北战,历经艰苦,身患痼疾。老人向朝廷辞官,无奈当局者不允许,只好强打精神,坚守岗位。韩天爵是次子,见父亲如此艰辛,遂放弃了自己的功名,苦学中医,为父亲看病,侍奉汤药。其父去世后,韩天爵行医游历大江南北,名声大振。
《韩氏医通》中记载:“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有太史氏为之赞曰:夫三子者,出自老圃,其性度和平芬畅,善佐饮食奉养,使人亲有勿药之喜,是以仁者取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利博矣!”意思是说,曾有三位读书人来请韩天爵为父母亲看病,他们的父母主要症状是咳嗽有痰,气不顺,这是老人常见的问题。可韩天爵并不想就病开方,而是仔细构思出一个有广泛适用性的方子——三子养亲汤。方中的三味药都来自日常饮食:莱菔子是萝卜子,消食化痰;紫苏子是紫苏的种子,降气行痰;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畅膈除痰。三者合用,甘美可口,性味平和,共奏化痰、消食、顺气之功。
吴崑说:“飞霞子此方,为人子事亲者设也。”亲,指父母。因父母为人伦情之最至者,故曰亲。《孟子·尽心》中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意思是说,即便在襁褓提挈中的两三岁婴孩,都没有不喜欢父母的。所以吴崑说:“为人子事亲者设也。”这里的“亲”,既指父母,更泛指所有年高的老人。三子养亲汤一问世,马上传遍四方,大家纷纷用三子养亲汤来奉养自己家里的老人。
孝老爱亲,医者仁心;中医自信,文化自信。
1.孝老爱亲,医者仁心。明代医家韩天爵选用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子组方,治疗年高痰盛气实之证。方中紫苏子降气行痰,白芥子畅膈除痰,莱菔子消食化痰,在治痰之中,又各呈其长,合用则痰化、食消、气顺、咳喘逆气皆平,且临证观其何证居多,“则以所主者为君”,运用灵活,既是方又是法。韩天爵是位大孝子,为照顾父亲而放弃自己的功名,苦学中医,侍奉汤药。《韩氏医通》记载了诸多韩天爵的临证经验,以及他为父亲、兄嫂治病的医案,书中充满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亲情。正是如此孝顺、精诚之心,才构思出本方,正如方名所示“子以养亲”。由此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孝顺自己的双亲,还推广到老年人,充分体现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医者仁心的高尚医德。
2.中医自信,文化自信。三子养亲汤疗效确切,且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浓厚的孝道文化成就了这张千古良方。无论是三子养亲汤的背景故事、方名含义,还是临床疗效,都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医者仁心的高尚医德。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在维护民众健康、防病治病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