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2014年是我国首次开展全国性的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调查共计42条,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以及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客观地评价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同时靳琦、谭巍等学者通过研究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信息和服务,基于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决策,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谭巍、郭颖等学者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认为中医药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中医药健康知识和服务,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决策,形成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以及对中医药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定义为个人理解掌握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及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并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维护并促进自身健康、提高文化素质的能力。
中医药养生保健素养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为我国进行中医药素养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导,但这些研究多强调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维度较为单一,也缺少相关理论支撑。从知识获取到行为改变往往会受到内外界环境的影响,“知信行”理论将人们的行为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2020年王素珍、张雪艳等学者从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的“知信行”理论界定了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知识型中医药健康素养,指居民对中医药基本知识及理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二是信念型中医药健康素养,指居民在了解并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基础上,对待中医药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对中医药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信任程度、体验意愿、向他人传播的意愿等;三是行为型中医药健康素养,指居民在了解并掌握中医药健康医药基本知识和理念后,产生积极的中医药信念,形成对自身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能力。该研究认为中医药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并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念与知识,以此形成积极的中医药信念、正确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达到提高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能力。
中医药健康素养是一种多维度的结构,是一系列获取、理解、评估和应用中医药健康相关信息的能力综合体。中医药健康素养也是中医药健康知识/理念、中医药健康技能/能力和中医药健康行为的综合,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综合。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中医药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医药健康素养的主体是个人,但中医药健康素养的产生和发展要通过情境的互动来实现。人们不仅要基于以往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和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过程,还要与健康信息的来源等周围的情境彼此互动,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获得和应用中医药健康信息。
中医药健康素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掌握不同的中医药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这也要求中医药健康素养应根据个体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不同身心发展阶段来设定有针对性的目标。
中医药健康素养涵盖了医疗卫生、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公共服务等领域,有提升个体中医药健康知识、技能,减少疾病,维护和提高个人健康品质的个体目标,也有促进整个社会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实现人、社会和环境整体健康发展的社会目标。
国内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中医药素养、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方面,且其研究大多围绕普及中医药相关指示展开,而关于中医药健康素养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研究,创新性地将“知信行”理论运用于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大量查阅和研读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素养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和总结了中医药理论对居民中医药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构建了评价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指标体系,并经信效度检验,其后在一定范围内对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进行了调查和评价。通过中医药健康素养调查,对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以后中医药健康素养调查奠定理论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有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1.强化中医理论指导 有助于深入开展基于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研究,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提供借鉴,为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提供数据指标的采集和分析模式。
2.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通过测量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深入研究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具体对策建议。
3.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之一是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有望通过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提高改善居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对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有重要意义。
4.发挥中医药优势 中医药在治未病中有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有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有核心作用,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可以普及中医药知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让居民相信中医药并养成中医药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
5.弘扬中医药文化,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整体关联、动态平衡、顺应自然、中和为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等理念为内核,从整体生命观出发构建起一整套有关摄生、持生、达生、养生、强生、尊生、贵生等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用针灸、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2022年本项目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博士开发的计量分析软件,利用纳入文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绘制共现知识图谱和突现词图谱等,通过图谱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前沿。
1.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中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来源,设定“主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OR主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OR主题=中医药健康素养”为检索条件,时间范围为200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4篇。通过逐一筛选,剔除一部分无作者、新闻报道、科技成果等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有效文献107篇。在美国PubMed数据库中以“publication date from 2006-01-01 to 2018(Chinese Medicine)O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health literacy)”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到231条记录,排除无关文献、国际会议等229篇,最终仅有两篇英文文献。经仔细阅读后发现2篇英文文献与中国知网筛选后的文献重复,为避免重复分析,故不将2篇英文文献纳入分析。
2.研究方法 运用5.7.R2版本的CiteSpace软件,对所有纳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间跨度设定为200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时间切片为1年,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深度剖析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1.年度发文量分析 2009年第1篇中医药素养相关文献发表,2016~2020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19、2020年达到顶峰26篇,2021年发文量有所下降。见图1-2。
图1-2 2009~2021年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年度发文量
2.发文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通常用以发文量衡量,表示在某研究领域内该学者具有一定影响力。通过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定律计算确定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其公式为 M p=0.749× ( N pmax是指发文最多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经计算得出 M p=2.3684,即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是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据统计,纳入文献中共有190位作者,其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有18位,主要是谭巍(10篇)、刘倩(4篇)、王慧(4篇)等。见表1-1。
表1-1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作者发文量排行表
续表
3.研究机构分布分析 发文机构图谱中共生成111个节点,78条连线。见图1-3。从图中的合作关系来看,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山西中医药大学联系较多且紧密,而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主要是杭州、安徽、上海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尤其是以医学院校为主。发文量最多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含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共发文11篇,其次是甘肃省医院管理中心、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各发文4篇。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高校是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研究主力。见表1-2。
图1-3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机构分布
表1-2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机构发文量排行表
续表
4.发文期刊分析 2009~2021年发表相关文献的期刊共有67种。核心期刊仅10种,文献有25篇,占全部发文量的23.36%。该领域的高质量文章较少,行业影响力不高。所有期刊中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健康教育》,为15篇,其次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医药管理杂志》,均为8篇。发文量前5的期刊,多为卫生管理研究领域的期刊。见表1-3。
表1-3 载文量排名前5的期刊
5.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高度概括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词可以被称为关键词,分析关键词可探寻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研究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图1-4)。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有147个节点,246条连线。共现图谱中节点是连接不同热点之间的关键枢纽,节点的圆圈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中介中心性越高则表示该关键词的影响力越大。选取频率较高的前10名,其中影响因素、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中医、中医药的中介中心性较其他关键词偏高,可视为连接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研究领域的重要节点,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详见表1-4。
图1-4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4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前10位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
6.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聚类值模块 Q 值为0.7088( Q >0.3),平均轮廓值 S 为0.8852,说明该图谱的聚类结果是显著性的,且聚类结果可信。聚类图谱显示共得到6个有效聚类,根据各聚类模块所包含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可将7个聚类标签归纳为中医养生保健(#0、#2),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1、#4),中医药文化研究(#3、#5、#6)。见图1-5。
图1-5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7.高频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选择“timeline”绘制时间线图谱,对聚类的时间跨度及关联进行可视化分析。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聚类模块中,关于影响因素研究的热度最高,从2014年开始,关于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重视,发文量开始增多。而#0(中医养生保健素养)、#1(中医药健康素养)、#2(保健素养)、#3(中医药文化)所代表的研究领域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是持续不衰的研究热点。见图1-6。
图1-6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8.突现词分析 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出现频次或使用频次较多的关键词也被称为突现词,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该研究得到较大关注,因此通过突现词可反映该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变化趋势。通过对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得到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研究领域中的12个突现词(图1-7)。从突现度看,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医养生、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等词的突现较强。从持续时间看,2018年及以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社区居民的中医养生相关知识的科普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调查;2019~2021年主要围绕中医药健康文化和问卷信效度进行研究。效度作为一个全新的关键词出现在近年的研究中,说明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研究中,研究者依据各自要求编制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间接说明大家重视问卷质量。
图1-7 我国中医药健康素养研究突现词图谱
根据上文研究结果可知,2016年该领域发文量呈增长趋势,在2019年发文量达到顶峰,这可能与2016年我国首次开展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有关。在此后,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开展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活动,加快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建设,促进全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高,成为研究学者们关注该研究领域的推动力。
从图1-3研究机构分布图可以发现,研究机构的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是各地区的医学类高校,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等机构也有相关研究;同时还形成了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谭巍、王慧、郭颖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成为该领域内规模最大的作者合作平台,但研究学者未能打破地域限制,各地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不够。
影响因素在高频关键词中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说明其影响力较大。近些年来各地区针对公民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或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目的就是了解当地的素养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能体现国家重视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能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中医药健康素养。
结合关键词聚类标签可将研究热点归纳为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素养、中医药文化3类。中医养生保健的研究热点主要是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等方面。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研究热点是调查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和5个维度的素养水平,了解不同人群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具备情况,还有调查会了解不同人群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即包括个体的态度以及行为对健康的影响。此外不同的研究机构会根据研究目的修改测量条目,重新编制调查问卷并进行质量评价分析。中医药文化的研究热点则是中医养生、治未病等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加强医学教育等人才培养等方面。
依据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可以了解现阶段研究趋势。2009年“公民素养”“中医药”出现,“影响因素”也成为2014年后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2016年后,“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等不同关键词凸显,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全国各地区为了加强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工作,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等系列活动,该阶段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等研究热度增高,体现整个社会对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研究不仅是了解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现状,今后如何提升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率是未来研究的明显趋势,但如何将中医药文化真正与中医药健康素养相融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研究者进行更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医药健康文化将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对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研究应持续监测重点人群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情况、不同地区和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公民中医药健康行为、从多角度深度挖掘中医药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需求,提高公民中医药健康行为、设计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保证问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