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〇〇八年

第一届重症感染暨AIM中国行高峰会议 // 2008.1.10

此次会议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David L.Paterson发表了关于“粒细胞缺乏症发热患者的管理”的演讲。他指出,此种情况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而不是等到细菌培养结果后再行治疗。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使用三代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治疗单药。但根据Paterson教授的经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作用并不理想,而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作用较好。Lancet的分析也表明,三代头孢之疗效并不具备优势,且较其他的抗生素有更高的病死率。从细菌之种类看,铜绿假单胞菌是近几年最多引致粒细胞缺乏症发热之菌种。

其经验性治疗药物中美罗培南的疗效低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致之粒细胞缺乏症发热有效,原因是二药相配能明显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体内之内酰胺酶。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同属一种药物,在我国之上市名称为“泰能”。初始抗菌药物之治疗是有别于既往之先观察、耐心等待药敏报告之常规治疗。

谷峰比值是衡量高血压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 2008.1.21

24小时内血压的最高值谓峰,最低值谓谷,谷者T也,峰者P也,谷峰比值(T/P)即此代名词。T/P>70%为正常,高血压时谷峰比值通常在此值之下。在应用药物时,T/P值之大小也是衡量药物疗效之重要标准。目前认为,长效CCB之是降压药中之佼佼者,其优势在于非但能降压而且能增加T/P值。

2008年医学科研之六大趋势 // 2008.1.22

1.更多使用靶向药物治疗 目前靶向药物尚在开发新药之中,已经用于临床的易瑞沙、赫赛汀、甲磺酸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分属于两类,即表皮生长因子之单克隆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单克隆抗体。

2.糖尿病之流行进入平台期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内分泌部主任、糖尿病专家Basu预测:2008年糖尿病的流行已进入平台期,这是因为作为糖尿病的发病基础的肥胖症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表明,使用罗格列酮远期有引致心血管病之虞,故未来可能逐步减少使用此药。

3.肥胖是百病之源 从儿童时期即应注意保持体重,避免肥胖,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脑卒中与冠心病是由共同危险因素决定的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Bhatt教授认为治疗冠心病之药物同样可以治疗脑梗死。

5.风湿病新药即将面世 治疗风湿病的新药托珠单抗可抑制IL-6从而减轻关节炎症。

6.心血管病激素替代疗法之回归 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HRT)因可引致心血管事件而销声数年,未来一年可能回归。

2007年美国十大医学新闻 // 2008.3.3

1.干细胞的新来源——羊水。有研究成果显示,从羊水中可以分离出多能干细胞。此前人体多能干细胞的分离途径主要是人血、骨髓及桑椹胚。此项研究提供了干细胞分离的另一种途径。

2.美国心脏病协会最近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强化药物相较于药物联合心脏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由此引发了人们对PCI的质疑,动摇了PCI(经皮冠脉介入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之权威。

3.干细胞疗法可治疗1型糖尿病。2008年4月11日,巴西的研究人员发现,自体非骨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可在一定范围内治疗1型糖尿病,可使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恢复。

4.罗格列酮(文迪亚)之安全性引起争议。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出,文迪亚可导致心血管病。该项报告引发患者对药物的广泛质疑。

5.基因疗法可治疗帕金森病。美国学者通过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以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将谷氨酸脱羧酶(GAD)之基因导入丘脑底核的基因,可以治疗帕金森病,且安全性良好。试验患者中有20%~30%在治疗3个月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6.索拉非尼可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一项循证医学报告表明,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索拉非尼是单克隆靶向治疗药物,已获美国FDA认证,预计可在肝癌治疗方面起到划时代之影响。

7.美国科学家最新的发布信息指出,中年人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即禁烟酒、多锻炼、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按时作息。

8.美国有关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抑郁症较一些慢性病对人健康的损害更大。

9.肥胖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随机抽取了全球63个国家的16.8万人,按照腹型肥胖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其中60%的男性和50%的女性属于超重或肥胖。

10.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可以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胚胎干细胞。

利福喷丁 // 2008.3.5

本药为长效利福霉素衍生物,目前主要用于结核病的延长治疗中,一般每周服用1次。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福喷丁可完全替代利福平、利福定;莫西沙星可完全替代异烟肼。莫西沙星又名拜复乐,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第一代为诺氟沙星,第二代为环丙沙星,第三代为左氧氟沙星,第四代为莫西沙星(拜复乐)。拜复乐每片0.4g,每日1次,为当前新出现之最佳抗结核药。

芬太尼透皮贴 // 2008.3.5

自2005年7月FDA发布了关于合理安全使用芬太尼透皮贴的建议起,3年来世界各地陆续报告了多例芬太尼中毒之案例。故而美国FDA于最近建议此贴剂只用于重症癌痛之患者,且使用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周。

SFDA紧急通知 // 2008.3.5

①头孢曲松与含钙溶液同时应用,可导致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②2岁以下的婴幼儿使用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时可能引致死亡。③婴幼儿服用麻黄碱、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时可引起意外反应。

替勃龙 // 2008.3.7

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可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同时还可出现骨质疏松、阴道干燥的表现。传统的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疗法由于有一定副作用,同时尚可伴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故而患者多不能坚持使用。

替勃龙是一种雌激素活性调节剂。与传统之激素替代治疗不同,该药进入外周血液时以不具激素活性之硫酸盐形式存在,待到达骨髓、子宫、外阴后才生成具有雌激素活性作用之物质,故而对其他脏器无损害作用。其优点是提增生活质量,改善阴道湿度,防止骨质疏松。

肝细胞癌(HCC)治疗现状 // 2008.3.14

HCC的发病率在癌症中位列第五,死亡率位列第二。

1.介入疗法 介入疗法包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氩氦冷冻消融。

TACE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疗法。介入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体积,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但5年生存率经循证医学证明仍低于10%。近年来随着肿瘤血管生成理论的发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实验研究表明,VEGF的过表达和激活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应用TACE时由于栓塞易引起肝组织缺氧,从而会上调VEGF并可能促使其激活,由此引发新的转移灶。试验证明,多数进行肝脏介入治疗(TACE)患者的VEGF均见增加,但亦有上述患者之VEGF值未见上升者。鉴于此,对于HCC患者或许应将VEGF之检测作为一项评价是否适宜选择介入疗法的有效指标。最近意大利学者指出,VEGF之血清水平与癌症之生长和预后均相关,因此建议将其作为一项检测癌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2.分子靶向药物 2007年美国FDA批准索拉非尼上市。该药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可将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44%。应用索拉非尼可大大降低TACE后新瘤的发生率。

肝细胞癌(HCC)外科治疗现状 // 2008.3.14

HCC的外科治疗包括肝癌切除术(病灶切除和肝叶切除)、肝移植、微创肝脏切除术。虽然早期手术的5年生存率可达50%~70%,但早期诊断实属不易,仅占全部肝癌患者的1/3。晚期HCC寄希望于肝移植,但移植术之适应证选择极为严格。如米兰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3个肿瘤直径<3cm)即对一般肝癌患者来说过于严格,使肝移植之适应证过于狭小。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 2008.3.14

既往之雄性激素剥夺治疗即所谓去势治疗。近期美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的报告称:放疗联合剥夺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其方法是采取三维适形放疗+ADT。

21基因检测可预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之预后 // 2008.3.14

所谓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是指ER、PR阳性或其中之一阳性者,单用他莫昔芬之10年复发风险仅为15%左右。目前对所有根治术后之依赖型患者均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则至少有85%的患者属过度治疗。美国Paik教授研究了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或MF(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方案与RS(复发评分),结果表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术后化疗至少有50%是无用之举。21基因的检测可以回答化疗对哪些激素依赖型患者有益。

氧化效应——糖尿病走不出的怪圈 // 2008.3.18

糖尿病之高血糖和高尿酸、高游离脂肪酸可使体内自由基大量生成,从而启动氧化效应。该效应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可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药物性肝损害 // 2008.3.18

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日渐增多。西药中的化疗药、抗甲状腺药、抗冠心病药、降血压药等均可引起肝损害;中药中的雷公藤、山海棠、合欢皮、番泻叶、贯众、豆蔻、薄荷、地榆等对肝脏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临床中应谨慎使用。

急性白血病之缓解标准 // 2008.3.20

1.完全缓解(CR) 骨髓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5%。血常规:Hb>100g/L,WBC10×10 9 /L,PLT>100×10 9 /L。无症状。

2.部分缓解(PR) 骨髓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20%。血常规及症状未达上述标准。

3.未缓解(NR) 原始细胞未达上述标准。

再谈心脏介入治疗 // 2008.3.21

药物洗脱支架之应用是心脏介入治疗突破的里程碑。其被认为是介入心脏病学之第三次革命。目前,心脏介入治疗与外科互补之形势大开。生物干细胞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此外,冬眠心肌的毛细血管再生也是心脏病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尚有针对心血管病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研究亦在进行。易损斑块之早期检测是保持介入成果,延长冠心病禁止期的有效手段。目前此种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虚拟组织学技术的血管内超声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将预先成形之人工瓣膜放置在支架上,再通过经皮方式置入体内。此术目前存在输送困难、定位困难、操作复杂、成功率较低等问题。

胃肠神经官能症 // 2008.3.24

临床中常可见到胃肠症状非常明显的患者,但其内镜检查却呈阴性。此类患者曾被冠以肠易激惹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等病名。近期《中国医学论坛报》刊登了武汉大学协和医院侯晓华教授的论文,其文中称此类患者多由“内脏高敏感性”所致。最近笔者亦常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对中药会产生严重的胃肠反应,或许属于高敏感者。

代谢综合征(MS) // 2008.3.31

代谢综合征之提出已10年有余。斯征系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黏度,渐进发展而致多脏器损坏。此征之关键特点为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则胰岛之功能亢奋,从而出现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于是血管痉挛,血管壁增厚,血压升高,形成MS。

基因疗法为治疗帕金森病(PD)带来希望 // 2008.4.7

PD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教授Michael G.Kaplitt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谷氨酸脱羧酶(GAD)基因导入丘脑,用以治疗帕金森病获效。

索拉非尼治疗HCC是一个时代的破晓 // 2008.4.1

晚期肝癌全身性化疗目前多用吡柔比星、米托蒽醌两药。前者仅能延长3周治疗时间(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报告);后者之缓解率仅为10%~25%,然而两药均能引起机体致死性不良反应。

索拉非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44%,具体则可延长约2.8个月。这一疗效对悲观患者来说可能微不足道,然而对整个HCC之治疗进展来说确是振奋人心的;况且经试验证明此药物的副作用与对照组无差异,能够保证安全性。

索拉非尼(多吉美)治疗肾细胞癌 // 2008.4.11

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肾细胞癌(R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于2005年12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被FDA认证的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此药之PFS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OS)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数据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急性脑卒中治疗之新动态 // 2008.4.11

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hFⅦa)可显著抑制血肿增大,由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最近其在由国际多中心大样本组织的急性脑卒中的试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因而有人说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是新星也是流星。

认识丙型肝炎 // 2008.4.14

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丙肝病毒感染率为3.2%。近10年来我国乙肝病毒之感染因乙肝疫苗之普遍注射而明显减少,而丙肝之流行却有增加趋势。

北京大学的肝病研究报告指出:丙肝感染10年、20年之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9.23%和17.81%,高于国外之相关数据。发病年龄方面:小于20岁、21~30岁、31~40岁、大于40岁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2.63%、8.6%、13.7%、19.64%,由此表明随着感染病毒时间的延长、年龄之增长,肝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1992年起,我国强化了输血管理,对献血员严格筛选,经输血所染之丙型肝炎较前明显减少,但仍有一部分丙肝产生,说明丙肝的感染不完全是输血途径。对于此说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丙肝在甘肃省的发病率为2%~3%。

胃食管反流病再谈 // 2008.4.14

由于本病存在东西方差异,因而出现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亚太共识。

①报警症状:吞咽痛、吞咽困难,呕血、便血,体重减轻、贫血,胃癌高发区或家族史。

②基本症状:胃痛或不舒服,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感、嗳气),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

2008年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变化 // 2008.4.16

①HBeAg阳性者:ALT升高>2×ULN(正常上限),且HBV-DNA>2×10 4 U/mL,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②HBeAg阴性者:HBV-DNA>10 5 U/mL改为>10 3 U/mL,应予以抗病毒治疗。

③治疗期间应每3~6个月进行随访及对肝细胞癌(HCC)进行监测。

未来心脏介入治疗化身为“三头兽” // 2008.4.25

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Martin B.Leon教授在2008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提出:未来心脏介入治疗将从导丝、球囊、洗脱支架等方面跃向易损斑块的诊治和血管之新生,选择性血管支架置入,成人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之治疗。

国人乙肝发病显著下降 // 2008.5.22

近日公布的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从1992年之9.75%降至7.18%,下降了2.57%;且低年龄群患者下降率较大,据估计我国儿童乙肝患者减少近800万人。

恶性淋巴瘤之分类 // 2008.5.29

恶性淋巴瘤通常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前者(HL)的依据细胞来源分为淋巴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混合型、淋巴细胞弱势型。后者(NHL)依据细胞来源的分型如下:

1.B淋巴细胞型 ①惰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胃黏膜相关、非胃黏膜相关、结内、脾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及低度恶性的套细胞淋巴瘤。②侵袭性淋巴瘤: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③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艾滋病相关淋巴瘤。

2.T淋巴细胞型 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蕈状霉菌病。

化疗联合射频消融 // 2008.6.1

肝癌无法切除者,可用此法,但目前尚在探讨之中。HCC之发病逐年上升,在全球癌症患者相关死因中居第一位。肝癌患者中仅有20%~30%能够进行早期切除或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对于无法切除之肝癌患者,目前也有一些其他选择,如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射频消融(RFA)、肝动脉栓塞术(TACE)等。

1.RFA 采访法即采用置入肿瘤病灶之专用电极,施加射频能量后形成高频之毁损区,其范围包括肿瘤组织及其周围1cm之肝组织。最新研究资料证明:2~4cm直径之第一肝癌,RFA治愈率为90%,3年病情控制率为80%。

2.TACE 如果肿瘤直径>4cm,可选择此法。肝脏通过肝动脉和门静脉实现血流灌注,但HCC之供血几乎全部来自肝动脉。TACE正是利用这一点。操作时将导管送入肿瘤动脉,并注入油性造影剂(碘油)和化疗药物(通常用多柔比星)之混合物,然后注入栓塞剂(如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栓塞剂被血液携带至肝动脉末梢,于该处凝集并阻塞血管,致使肿瘤缺血性坏死。

RFA即通常所谓之射频消融;TACE即通常所谓之化疗栓塞。二者之联合则可提升HCC之生存期。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之癌症相关性 // 2008.6.13

PSCA系前列腺癌高度表达之基因,目前证明其与弥漫性胃癌有客观联系,同时与多种癌症因素有关。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 2008.6.13

此为世界最高权威之癌症信息资源库,会定期或不定期向世界发布癌症诊断、治疗之最新信息和指南,各国医学界则急起应之。例如,NCCN最近更新了《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则中国专家组与NCCN专家之代表立即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沟通,并初步确定了中国版指南。以下为更新要点。

①流行病学: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世界胃癌总人数的40%以上。中国胃癌之发病部位以胃窦部为主。

②外科治疗:切缘与肿瘤距离应大于5cm。淋巴结清扫数目应在15枚以上,剔除以往之D0、D1,而主张采用D2标准根治术。

③术前辅助化疗:可采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放疗,但仅作为三类推荐。

④术后化疗:D2根治手术,术前未做化疗者,术后宜做;术前已做化疗者,术后则无须做。

⑤转移性胃癌:推荐DFC(多西他赛+5-FU+顺铂)、DC(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方案。

心脏介入治疗之支架研究 // 2008.6.16

目前,心脏介入治疗的支架有裸金属支架(BNS)、药物洗脱支架(DES),二者技术均有进步。后者有紫杉醇支架、西罗美司支架等。除此之外,尚有促进内皮愈合之新型支架和生物降解支架。

肝豆状核变性(HLD) // 2008.6.30

HLD又名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阴性铜代谢障碍性遗传病。常人铜需要量为2mg/d,血清铜含量约为15μmol/L。大量铜与蛋白疏松结合,聚积于肝、脑、肾、角膜等处,导致血清铜蓝蛋白含量下降,尿铜排泄增加。

本病之临床症状分肝、脑二部。肝者肝硬化之全部表现;脑者神经系统之改变。豆状核位于大脑基底节区,此处与肝脏之铜离子沉积最多,引致肝、脑相应症状,如锥体外系症状、精神改变、肝硬化。其次沉积较多部位为角膜、肾脏、皮肤,相应症状为角膜色素环、肾损害等。

本病的治疗多使用青霉胺、二巯基丙醇。

胃癌近说 // 2008.7.4

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已位于全球癌症第四位(以常见为序),其致死率名列第二位。胃癌可分肠型和弥漫型,前者与Hp感染有关,后者则无关。两种胃癌之发病原因不同,后者似与遗传基因关系更密切。作为前列腺癌高度表达之PSA基因活性物质,其对胃癌诊断相关性尚在研究中。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对超声内镜(EUS)和PET/CT扫描的描述有一些变化。而中国版的临床实践指南亦根据NCCN版指南进行了修订。

1.中国胃癌患者的死亡率: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该死亡率较欧美等国家高4~8倍。中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胃癌患者的40%。

2.外科手术治疗推荐切口距肿瘤病灶5cm以上,D2每日1次淋巴结清扫应至少检查15个淋巴结,并结合位置清扫到2站淋巴结。手术方式采用D2根治术,而非D0或D1。

3.对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的价值目前尚无一致看法。总体以D2根治术为主,一般术前采用化疗之患者术后不主张化疗。

4.转移癌之化疗推荐多西他赛+5-FU,或表柔比星+顺铂+5-FU。

《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 2008.7.7

该项指南中分期之最大特点是将Ⅱ期分为ⅡA(T 3 N 0 M 0 )、ⅡB(T 4 N 0 M 0 ),将Ⅲ期分为ⅢA(T 4 N 1 M 0 )、ⅢB(T 3~4 N 1 M 0 )、ⅢC(T X N 2 M 0 )。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统计,各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3.2%,ⅡA期84.7%,ⅡB期72.4%,ⅢA期83.4%,ⅢB期64.1%,ⅢC期44.3%,Ⅳ期8.1%。

结肠癌合并肝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0%。

贝伐珠单抗联合5-FU的化疗方案尚在临床试验阶段,且贝伐珠单抗的价格较高,在国内无法普及。

我国之结直肠癌治疗方案目前尚不统一。

2008年罗氏中国肿瘤论坛报道 // 2008.7.14

一、晚期结肠癌治疗进展

目前已证实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晚期等效。卡培他滨(希罗达)和伊立替康可以完全合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中,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可取代FOLFOX方案(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无论是无进展生存期(PFS)还是总生存期(OS),两者之作用均可持平。前者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表现的毒性更小。在转移性癌的二线治疗药物方面:XELOX较之FOLFOX在OS方便表现为佳。综上,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中,XELOX方案似可全面代替FOLFOX方案。另有观点认为,各种晚期癌症之化疗方案均可联合贝伐珠单抗;且在首次应用取得成效后尚可继续使用。

二、乳腺癌靶向治疗现状

乳腺癌手术和综合治疗已有较大发展。除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外,生物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之临床疗效已得到欧美各国的认可。此药在延长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取得了充分证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化疗是标准方案。

三、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展望

NSCLC目前已取代肝癌成为癌症死亡率第一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生成关系密切。贝伐珠单抗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用于NSCLC,临床试验证明能延长OS1年以上。2008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对厄洛替尼作了系统论述,肯定了此药之疗效。

心律失常治疗之漫漫长路 // 2008.7.20

1989年,CAST研究结果表明,心肌梗死患者之心律失常得到纠正后,其死亡率反而升高。后来,许多研究证实了上述说法之,大家认定其原因为抗心律药带来之益处被其药物副作用抵消外,尚有过之。

1996年,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上市。该药对房颤、房扑之转复成功率高,副作用少。然而此药仅能静脉滴注,不利于长期家庭用药。后又发现同类药物阿米利特、多非利特有潜在之致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大大减少了该类药物之使用。

1987年,射频导管消融技术开始应用,因其成功率高、安全、创伤小而被迅速推广。而今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之主要方法。1994年,美国医生Swarty等首先将此法应用于房颤的治疗,并取得成功。1998年,法国医生Mas发现房颤之发生九成来自位于肺静脉中之“局灶”,他主张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消除“局灶”。随着三维定位之声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除房颤外,其对于一切心律失常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治疗慢性心律方面,与上述射频导管消融同步前进的还有DDDR型心脏起搏器。但近几年,一些国际权威研究证实,DDDR型心脏起搏器置入者的死亡率和OS并不优于未置入者。

脑卒中之提前干预 // 2008.8.6

早期干预分Ⅰ期干预和Ⅱ期干预。前者包括运动减肥、饮食调解。后者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其中宜重点关注前三项的治疗,可以采取早治、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降低血黏度药物有氯吡格雷(波立维)、阿司匹林、法华林。抗高血压药物有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CCB)、ACEI、ARB。调解血脂药有他汀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2008.8.11

TIA是在脑血管损伤的基础上,发生的数秒钟至数小时之晕厥甚至昏睡,发作后常无后遗症。以往认为,此为脑血管痉挛,现改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发病原因除脑血管痉挛外,尚有微栓说、凝聚说。其临床表现根据缺血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如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一过性眩晕、眼球震颤、下肢无力。

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 // 2008.8.11

1.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前列环素。

2.扩血管药

(1)倍他司汀8mg,每日3次,口服;或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2)葛根素5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银杏叶胶囊80mg,每日3次,口服。

(4)烟酸占替诺300~9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钙通道阻断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

4.溶栓药,如蚓激酶(400mg,每日3次,口服)、蝮蛇抗栓酶。

5.体外反搏治疗。

6.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

7.降低血黏度,如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

8.消除脑水肿,如10%硫酸镁、20%甘露醇、30%尿素、40%乌洛托品、50%葡萄糖。

脑出血的治疗 // 2008.8.11

1.中成药包括安宫牛黄丸、圣宝丹、苏合香丸、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2.保持安静,吸氧,心电监护,输液。

3.静脉滴注甘露醇1~4次,慢速,30分钟。

4.若血压居高不下,可适当降血压,静脉滴注硝普钠20mg,但不宜降得过低;若血压略高通常无须处理。

5.除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冬眠疗法。

高脂血症 // 2008.8.13

高脂血症可分为4型:①TC(胆固醇)>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②TG(三酰甘油)>1.70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③TC>5.72mmol/L,TG>1.70mmol/L,为混合性高脂血症。④HDL(高密度脂蛋白)<0.7mmol/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亚太肝脏研究协会会议(APASL)提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 2008.8.25

亚太肝脏研究协会会议(APASL)提出了ACLF。本病之定义为慢性肝病之基础上出现急性发作,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坏、黄疸,常于4周内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本病可分为A型(此前肝功能良好)和B型(此前肝功能不好,肝硬化代偿期)和C型(此前肝功能不好,肝硬化失代偿期)三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其实质乃原称之慢重肝也。

滋养细胞疾病 // 2008.8.25

滋养细胞疾病(GTD)指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细胞癌。葡萄胎为低危型滋养细胞疾病;恶性葡萄胎为高危型滋养细胞疾病。GTD之诊断:停经史+阴道流血+B超、CT、MRI检查。又有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之名词,与GTD雷同,因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皆属瘤也。此瘤之治疗向以草药、化疗为常规,最常用甲氨蝶呤、放线菌素,二者联用者亦常有之。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治疗新说 // 2008.8.25

传统治疗CML的药物白消安、羟基脲均有较好疗效,干扰素亦有效;若干扰素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伊马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

耳聋耳鸣效方 // 2008.10.27

方一:朱砂2g,神曲10g,龟甲15g,五味子3g,磁石30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牡丹皮6g,茯苓12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朱砂神龟五石六。

方二:磁石30g,石菖蒲6g,远志6g,菊花15g,赤芍10g,山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5g,薄荷3g,苦丁茶30g。

口诀:芍药菊花远双石,凉膈四味苦丁茶。

耳聋、耳鸣为临床常见病,中西医学对此多无良法。余治本病前用耳聋左慈丸、当白桂合剂、二仙汤等见效常有,然大效者恒少。上方乃余新得,验之临床,效果颇佳。

风湿性心脏病之复方活络效灵丹 // 2008.10.27

土鳖虫6g,地龙15g,蒲黄6g,五灵脂6g,鹿角胶10g(烊化),桑枝30g,当归10g,丹参30g,制乳香3g,制没药3g,赤芍10g,红花6g,降香10g,瓜蒌10g,薤白10g,半夏6g。

口诀:土地失笑有鹿桑,冠二瓜蒌薤白汤。

此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双重损害及心力衰竭患者有特效。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 // 2008.10.27

此系统之药物包括: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RAAS抑制剂是当前公认之可提供高血压终末靶器官保护之有效药物。事实证明,只有包含RAAS抑制剂的方案才能降低高血压对心、脑、肾三个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 // 2008.10.31

锥体束乃皮层与皮层下中枢连通之基本线路。凡皮层与通路发生病变均称为锥体系病变或锥体束病变,此时患者表现为病理反射(巴宾斯基征、戈登征、奥本海姆征、查多克征、霍夫曼征、踝阵挛试验)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奋。除锥体束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之病变,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病变等均未侵及锥体束系统,表现肌肉紧张、震颤,行动缓慢,姿势异常,即震、强、慢、姿四大特点,称为锥体外系表现。甲氧氯普胺、镇静药、止痛药等,均可引致锥体外系反应。

个体化治疗的概念 // 2008.11.3

现代提出的个体化治疗,其实质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张仲景提出的辨证论治观点就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病为本。孙燕院士对此深信不疑,他举例说: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西方人群无效,但东方人群有效。而同样是东方人,该药对女性、不吸烟、65岁以下腺癌者有效,对其他人群却无效。另外,伊马替尼原是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之专药,后来发现其对胃间质细胞瘤也有效。孙院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思想在医学科学方面有许多结合之处。

三种降压药 // 2008.11.11

1.单硝酸异山梨酯,山梨醇之衍生物,意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每次40mg,每日1次。

2.寿比山(吲达帕胺),磺胺类利尿药,每次2.5mg,每日1次。

3.西比林(氟桂利嗪),钙通道阻滞剂,每次20mg,每日1次。

前述之单硝酸异山梨酯药名消心痛,近有缓释片问世。此药可缓解冠状动脉之痉挛,亦可缓解全身之血管痉挛,更有缓解气管痉挛之特效。2008年11月,余以此药治疗一例肺部严重感染患者,而发生严重之药物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灼热、头痛、关节痛、心悸、气短。切记之!

心肾综合征 // 2008.11.20

心肾综合征是指在心肾功能同时障碍之病理基础上,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之综合病症。其根本原因是心肾功能不能代偿其他相关脏器功能之损害。慢性心衰患者如果发生肾功能障碍,则死亡率明显增加。肾功能越差其死亡率越高。

精彩演讲五分钟 // 2008.11.13

2008年11月13日,《中国医学论坛报》邀请中国各学科医学专家介绍自己的独特经验。

1.侯晓华 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均能引起消化道动力学改变。Barrett食管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多见,化生较少。功能便秘女性多见,分娩次数越多则便秘越多见。

2.胡伏莲 Hp走出胃肠道,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冠心病、胰腺癌等。

3.许国铭 急性重症胰腺炎不能一切了之,仍需内科治疗。

4.钱家鸣 胃肠激素之研究已渗入各学组。胃肠胰内分泌系统关系到胃肠道各种疾患,是当前治疗胃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等胃肠疾患之难点。

5.唐承薇 门静脉高压之分流术、断流术、脾动脉栓塞等介入手术正在讨论中。

6.胡品津 围绕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之应用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硫唑嘌呤是6-巯基嘌呤之衍生物,为抗癌化疗药物之一。免疫抑制剂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近年来亦用于脏器移植之抗排斥反应。

房颤 // 2008.12.15

房颤为心律不齐患者中最常见者,在以心律不齐为主要表现之患者中约占1/3。其分为阵发性、长期性、永久性。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休克。

房颤的治疗:①胺碘酮100mg,每日3次,口服,副作用有口干、舌麻、头晕、头痛、传导阻滞。②普罗帕酮(心律平)150mg,每日3次,口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手麻、传导阻滞、休克。

几种新型制剂 // 2008.12.25

1.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每粒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3次,口服。

2.安博维(厄贝沙坦),每次150mg,每日1次,口服。

3.波立维(氯吡格雷),每次75mg,每日1次,口服。 WcOSh615fAVads+Lr0KSVFDH6C4h5PTJzDEQCf9sH66NnZR6yt67hehgDUXDsrg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