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临证思维

第一节 学术渊源

一、院校培养

张老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届毕业生。成都中医学院是与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三所一起建校的“老四所”之一。张老回忆,建校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甚至还不如一个小学的规模。当时,毛主席发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口号,中医院校和师范院校的学生能够享受全额的助学金,包吃包住,甚至还有“零花钱”。建校之初的成都中医学院,汇集了由一众名医组成的一流师资,如李斯炽、邓绍先、吴棹仙、彭履祥、胡伯安、宋鹭冰等,张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院校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二、榜样力量

张老刚参加工作时,曾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在队伍中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他们丰厚的学术经验、高尚的医风医德,对张老后续的学习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张老曾深情回忆:“1965年,我参加工作后,到了农村巡回医疗队,当时吴老(指吴棹仙)担任队长,我们朝夕相处半年之久,还有宋鹭冰老师、胡伯安老师,他们丰富的学术经验、高尚的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风医德,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各位老师的教育,榜样的力量,影响我走到今天。”这成为张老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

三、博学笃行

张老重视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一方面应将中医经典传承发扬,另一方面要在经典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同时,张老重视经典与临床的结合,常在门诊上与后生学子进行临床案例研讨,以全面深刻地理解经典内涵,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张老认为经典有其权威性和典范性,历代有所成就的医家都熟读经典,后辈学子更当如此。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创新,学习经典,除了背诵外,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去领悟,不可浅浅读过。

四、工善诗词

张老擅长书法和诗词。张老爱写诗受到其老师的影响。张老多次提到老一辈的中医,比如吴棹仙先生的诗词功底就很好,对他启发很大。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诗词与中医药的交融是文化碰撞、交流的结果,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的魅力,很多医家把自己对疾病的感受和治疗写入了诗,诗歌中蕴含了大量的关于医药学的知识,体现中医药情结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张老的《诊余》:“诊罢心潮难入寐,凄声楚影往来呈。思君欺我情无尽,医海谋方夤夜征。”

五、融汇各派

张老认为,从现有温病学的资料来看,温病学中存在四大学派,即核心学派、伤寒学派、温疫学派和兼容学派。这四个学派虽然在观点上存在纷争,但都是针对同一对象,即温病,及其研究的成果。因此,张老倡导将四大学派相互借鉴和补充,以充实和完善现有温病学内涵。

第二节 思维方式

一、从容含玩,沉潜往复

张老将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思维方式应用于教学和临床当中。张老讲课非常严谨,他对温病医家的姓名、字号、籍贯,甚至于父母兄弟关系等,都能够用很平缓的语气娓娓道来,学术思想等学术内容更是如数家珍。“记忆力好”是跟过张老门诊,或者听过张老讲课学生的共同感受。笔者曾经就此请教张老,得到的答复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呈现于外的好记忆是张老多年秉烛夜读、刻苦记诵的结果。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老的思想与治病经验的形成来源于对中医名家的学习,从名家经验受到思想启迪,并以此为基点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治疗理论。比如汲取温病学“急症急攻,勿拘结粪”“主客交”“络虚宜通补”“三焦气化”等思想,创新性地从“主客交”论治肝纤维化,从“三焦气化”论治慢阻肺,从“肺痹”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从“络脉”论治肺纤维化,从“奇经八脉”调治慢性阻塞性肺病,从“内痈”论治支气管扩张等,更新了此类内伤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三、多维共用,融会贯通

张老临床用方不仅限于方剂功效主治及名家应用经验,还从药物功效角度反向理解方剂。比如杏苏散,通常认为用于治疗凉燥咳嗽者,吴鞠通认为其“减小青龙汤一等”,似乎比小青龙汤力量弱一点。张老常用该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特别适用于患者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因为主药苏叶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

第三节 学术观点

一、传承发展温疫理论精华

(一)温疫学说概要
1.温疫学与温疫学派

张老认为,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代表着温疫学派初起阶段的学术成就。承继吴氏的影响,涌现出了一批以《温疫论》为蓝本增删订制的温疫学著作,极大地推动了疫病学的发展。比如戴天章的《瘟疫明辨》、陆九芝的《广温热论》、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均在《温疫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增补了温疫的内容。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刘松峰的《松峰说疫》,在吴又可立论的基础上复出创见,比如“有表证而无表邪”等。余霖虽不赞同又可,但以《温疫论》为借鉴,结合临床而写成《疫疹一得》,为出疹性传染病的辨治提供了思路。

以上著作除《温疫论》《瘟疫明辨》之外,均晚于温热大家叶天士的《温热论》。叶天士声望日隆、名震江南,私淑者众多。按常理,上述医家多会受到叶氏卫气营血、三焦学术思想影响。而这些医家为何不以卫气营血、三焦学说为指导,而宗《温疫论》,自成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有鉴于此,张老1980年在《中医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将上述医家暂称之为温疫学家,并将上述医家的学术理论称为温疫学说。此种提法在温病学术界赢得一致共识,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为丰富温病学内部的学派认识提供了思路,为后世研究温疫学术流派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些温疫学家们的温疫学说思想传承有源、自成一派,如今又将其称为“温疫学派”。

张老还对温疫学说进行了定义:“温疫”系温病呈大流行时的特殊称谓,温疫学说是研究温疫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一种学说,是温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温疫学说的代表作,张老认为除了吴又可《温疫论》外,《伤寒温疫条辨》《疫疹一得》等也可以算是极具代表性的温疫学说相关著作,因为戴、陆、何氏的著作直接源于又可之书。因此,要挖掘探讨温疫学说或温疫学派的学术思想,上述书籍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2.温疫学说三要素

张老从病因、病位、治疗三个方面概述温疫学说的基本学术内涵。

病因上,强调温疫由特殊的致病因素所致。如吴又可认为系杂气所感,杨栗山宗之;刘松峰认为是感邪毒而起;余霖认为是运气之变,衍为时气为病。

病位上,温疫有相对稳定的病变部位。如吴又可认为邪踞募原而传胃;杨栗山认为邪气怫郁三焦;余霖认为邪毒炽胃而充斥表里,以肺胃为中心。

治疗上,强调祛邪除因。温疫学家们认为无邪不病,邪气为本,发热为标,故“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温疫论·标本》)。刘松峰甚至还直接提出了“舍病治因论”(《松峰说疫·舍病治因论》)。

3.温疫学说“治邪”三法

张老将温疫学派“治邪”的方法总结为三类:攻下逐邪法、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与苦寒攻下并举法。

攻下逐邪法:温疫初起,邪踞募原,吴又可用达原饮使伏邪内溃,速离募原,其邪或从表解,或内陷入胃。其入胃者,可早用攻下,逐邪外出。他认为承气本为逐邪,而非专为结粪而设,故主张温疫治疗“急症急攻,勿拘结粪”。

清热解毒法:吴又可不重视清热解毒,认为邪在募原,妄用寒凉则损生气;邪热在胃不用攻下,采用寒凉则抑遏胃气,火更屈曲,发热反盛。清热解毒之黄连只能清本热(正气被郁而发热),不能清邪热。张老认为,吴又可忽略了清热与治邪的一致性。这或许是乾隆癸丑年(1793)京师大疫,以又可法治之不验的原因。余霖看出了吴又可轻视清热解毒的不足,认为达原饮、三消饮、诸承气有附会表里之意。余氏吸取教训,结合临床,创制了“大寒解毒之剂”清瘟败毒饮,说“凡一切大热,表里俱盛之证,以此方为主”。王孟英誉其“独识淫热之疫,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为仲景之功臣”。

清热解毒与苦寒攻下并举法:杨栗山既注重清热解毒,又重视苦寒攻下,两者常结合使用,使解毒与攻下并举。杨氏认为温疫轻者清之,处方包括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清凉饮、小清凉饮、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等8首方剂,这些方药均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为主药,有时还加入龙胆草、金银花、知母等,以行清热解毒之功。他认为重者泻之,即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等方是也。这些方药无不是清热解毒配伍苦寒攻下,常以黄芩、黄连、栀子、黄柏等与大黄、芒硝并用,组成大清大下之剂。杨氏治法,兼有吴又可、余霖之长。

4.温疫治疗四特点

温疫学家所面对的是由特殊致病因素引起、威胁健康人群、呈流行性发展的外感热病,控制其蔓延、有效地治疗现有患者是非常紧迫和关键的问题。基于这个因素,温疫学家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倾向于寻找针对病因治疗的特效药。如吴又可用大黄祛邪治本,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甚至提出“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也”;余霖强调重用石膏,直清胃热,而诸经之火自平;杨栗山重视以黄芩、黄连、栀子、黄柏、大黄直清机体怫郁之邪。

二是注意选择直达病所的药物。如刘松峰认为“瘟疫用药,按其脉症,真知其邪在某经……单刀直入,批隙导窾”,如吴又可的达原饮直达巢穴,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其中槟榔、草果、厚朴是主药,以除伏邪之蟠踞;余霖之所以选择石膏,是为了直入于胃,“先捣其窝巢之害”。

三是强调攻击性治疗。正如吴又可所说:“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为了有效地击中病邪,温疫学家使用的方剂多是直接针对病机而提出的,组方稳定,用方不多。如吴又可首用达原,继用承气攻下;余霖之清瘟败毒饮,“不论始终,以此方为主”;杨栗山虽有10余首清下之剂,但组方原则基本相同,“而升降散其总方也”。治疗方剂稳定,便于广大人群的防治,也较易观察疗效。如乾隆戊子年(1768)桐城温疫流行,乾隆癸丑年(1793)京师大疫,均以清瘟败毒饮治之,病皆霍然。这些方剂或解毒或攻下,充分体现了对病邪的攻击性治疗。

四是治疗重点侧重在气分。温疫学家虽不用卫气营血辨证(有时用气血概括病机),但若按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治疗重点在气分。如吴又可之治在募原与胃,余霖之治在胃,杨栗山之清热解毒、苦寒攻下方药,均以气分为主。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积极逐邪外出,御邪深入,对疾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温疫学家在学术和临床上的独特见解,在当时不为一般医家所接受,遭到了强烈的质疑与抨击,如其时舆论“益复集矢于余氏”,汪曰桢说:“偶有特立之士,力排众论,别出心裁如师愚(余霖)者,且群目为怪物矣,欲求医学之昌明何可得乎。”

5.辩证看待温疫学派“攻击祛邪”

张老根据大量的临床应用发现,温疫学家所擅长的清热解毒、苦寒攻下,对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比如杨栗山说:“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断无再发汗之理,故伤寒以发表为先,温病以清里为主。”从“邪”与“症”的辩证关系角度说明,直清里热(实为“祛邪”),“表证”可自解。现在对于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倾向于清热解毒,认为只要“感染”一经控制,不仅菌血症、毒血症反映出的“表证”可以消失,而且复不传里。不按卫、气分治,同样可取得疗效。

张老认为,西医的“抗感染”,与温疫学家朴实的“治邪”论,二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限于古代科学发展水平,不可能从病原学高度筛选出针对病原体的、具有抗病原活性的中医药方剂。但是,温疫学家从“治邪”的角度而常应用的清解、攻下等方法、方药,确为今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已有的一些研究证明,清热解毒药虽然真正具有抗病原体活性的作用者不多,但它们的作用是广泛的,例如有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作用,能提高细胞免疫能力,或抑制体液免疫功能,或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至于攻下方药,也具有消炎、排毒、改善局部血循环等作用。所以从清热解毒、苦寒攻下等法着手,研究治疗温病的方法,具有深刻的意义。

虽然祛邪意义重大,值得重视,但张老同时指出,不可单纯靠清解、攻下而企图截断所有温病的发展。因为临床实践中,那些自肺至胃腑,病邪欲出而本身就具有向愈性的顺传者,即使不用截击,也多自断而复不传,如属温病范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然而那些自肺至心包,病邪内陷,“逆传”而呈暴发性发病者,如属风温或春温的暴发型“流脑”、相当于疫黄的重症肝炎,以及类似厥脱的各种感染性休克等,从目前水平看,不论单纯的中药或单纯的西药抗生素,似较难截断其发展。因此,张老倡导应充分重视温病治疗中的其他各种非特异性治疗措施。

比如,叶桂、吴瑭就对以吴又可为代表的温疫学家的攻击性治疗持不同看法。吴瑭说:“在又可当日,温疫盛行之际,非寻常温病可比,又初创温病治法,自有矫枉过正,不暇详审之处,断不可概施于今日也。”实际上,吴又可并非没有从整体观念出发,按邪正盛衰的辨证施治。例如他已注意到邪在气分容易疏透,主张从战汗而顿解;邪在血分发斑,由于邪气胶滞,则“当图渐愈”就是在气分的治法。他对数下亡阴、下后反吐、主客交等均有较详的论述。只不过吴氏之论不完备、欠系统罢了。张老认为,叶桂、吴瑭等正是继承、完善、发展了又可在这方面的学术理论。他们创立的卫气营血、三焦学说,与其说是延伸了《内经》的有关内容,不如说是直接受吴又可学术思想的较大影响。他们在按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治中,吸取了吴又可的有关治法,如五汁饮源于又可治疗热极渴饮的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等,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分别受清燥养荣汤、承气养荣汤的启发而立,青蒿鳖甲汤、加减复脉汤仿三甲散意而成……继叶桂、吴瑭之后,王孟英宗叶氏之说。由此,产生了以叶桂、吴瑭、王孟英为代表,以卫气营血及三焦学说为理论指导的另一学术体系。以今日之眼光来看,他们着重于非特异性治疗的研究,如创立了在卫则汗、到气才清气、入营要透热转气、到血就采取凉血化瘀的顺应调节的治疗原则,如此推动了温病学日臻完善。例如以前温疫学家对六脉细数沉伏、面色青惨、头汗如雨的闷疫,仍用大剂的清瘟败毒饮,对于身冷如冰、脉搏伏匿之体厥,仍用承气攻下。这种治法,在当时只能达到“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含药而亡”的效果。正如西医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一样,如果仅仅是抗感染,而不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如扩容、纠酸、恰当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也是难于救治成功的。叶桂逆传心包学说的问世,以及关于开窍法、凉血散血法的应用,为“闷疫”“体厥”等难治之证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至今应用的醒脑静、清开灵等,都是在开窍方药的基础上推陈致新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忽略卫气营血辨证指导的治疗,忽略帮助机体自稳调节能力的恢复,片面强调攻击性治疗,往往不能完全治愈。张老认为,在今天的临床中,对于邪在卫气分阶段,正盛邪实,应以温疫学家治邪为主导思想,攻击祛邪,力求把好气分关,有效截断病情的发展。一旦深入营血,机体处于失代偿期,正气已虚,应邪正合治,或扶正祛邪,务使邪去而正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宏伟目标。

6.倡导重视温疫研究

张老认为,虽然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独树一帜,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吴鞠通嫌《温疫论》学术思想“支离驳杂”,而以《临证指南医案》为主要内容写成《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而把《温疫论》排斥于外。中医学院教材《温病学》,也主要源于《温热经纬》和《温病条辨》。张老于1980年即在《中医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当今仍有必要对温疫学说加以发掘整理,使其古为今用。

尤其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各种急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感染、军团菌病、西尼罗病毒感染、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给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的出现,使某些传染病的治疗变得困难;而一些如病毒感染性疾病,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急性传染病暴发,必将引起恐慌,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急性传染病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总结整理古代温疫学家们对于疫病的防治经验,有效用于当前各种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着力阐释温病基础理论

(一)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温病,因其发病方式不同,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伏邪温病指感邪后邪气伏匿,逾时而发的温热类疾病,而新感则为感邪即病者。对于伏邪温病和新感温病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张老主张从历史源流和临床实际的角度客观认识,二者均有意义,不宜随意否定。

1.历史沿革

张老认为伏邪学说导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开创了伏寒化温理论的先导;《金匮真言论》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最早从体质因素方面指明阴精不足是伏寒化温的条件;《素问·刺热》说“其热病内连肾”,说明伏气温病的病变部位与肾相关。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未明确论及伏邪问题,其所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一般认为是伏热外发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治疗禁忌的记载。晋代王叔和首先提出伏邪的部位,即寒毒藏于肌肤,如《伤寒论·伤寒例》中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同时,王氏还提出“更感异气”是伏邪激发的因素,并据此将温病分为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等。隋代巢元方突破了伏寒化温单一因素的局限,认为更“有冬月天时温暖,人感其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热、温毒始发者”。唐代王焘宗其说。宋代朱肱扩大了邪气激发的因素,指出伏邪可被气候引发。金元刘河间认为伏气温病四时皆有。元末王安道提出了直清里热的伏气温病治疗原则,如其谓:“法当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时至明清,医家又对邪伏部位及病发途径进行了多种探索。喻嘉言的三纲鼎立说——冬伤于寒,伏在肌肤;冬不藏精,伏在骨髓;冬不藏精复冬伤于寒,则内外受邪。雷少逸认识到伏邪部位随体质因素而有异,如肾虚之体邪伏少阴,老苦体实之人邪气伏藏肌腠。关于伏邪外发的途径,张石顽认定“必从少阳而出”。晚清医家柳宝诒较客观指出伏邪“必从经气之虚处而出”。

新感温病,《内经》未明确论及。张老认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称“民厉温病”,不能臆断为新感。张仲景同样未就新感专门论述,其云:“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王孟英将其列入《温热经纬》“仲景外感热病篇”之首条,意欲与伏邪并列。王叔和所论“时行之气”,未言其伏而后发,如“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故有视之为新感者,晋唐以降,亦鲜有其专论。明代汪石山出首论“新感温病”概念,如云:“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伤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清代陈平伯专论新感,不言伏气,谓“外感不外六淫”,至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系指“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否定有伏气之说。清代刘松峰反对伏邪说,如云“夫冬月寒厉之气,感之即病,那容藏于肌肤半年无恙,至来岁春夏而始发者乎?此必无之理也。”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承认新感、伏邪两种学说。至今,新感与伏邪学说仍为阐明温病发病机理的两种学说。

2.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因证脉治

张老认为邪气伏匿有一定的条件,感邪不甚,则藏而不察。在病因方面,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吴又可亦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在体质方面,正气不足,邪气得以乘虚潜伏。邪伏部位与体质、感邪性质相关。体质方面,正气相对较盛之人,邪多伏于气分,如募原、三焦、胆腑等;禀赋素亏,正气不足,邪气易于藏伏营血分,如阴精素虚之人邪伏少阴。邪气方面,寒邪多藏于少阴,暑湿常伏于少阳,戾气盘踞募原等。伏邪可因多种因素激发,如气候引发、新感引动伏邪、从里溃发。伏邪发病非邪热透净则病不解,病常缠绵难愈,有抽丝剥茧之喻,如王孟英说:“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其气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有肢冷脉伏之假象,亟宜大清阴分伏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处。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齐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逾一二日舌复干绎,苔复黄燥,正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伏邪传变有顺传、逆传之分,正如柳宝诒所说:“伏温由阴而出于阳,于病机为顺。若病发于阴而即溃于阴、不达于阳,此病机为逆。”

对于新感,在病因方面,风热、湿热、温毒病邪等多感而即发。在体质因素方面,正气相对较盛者,外邪入侵,能即刻激发正气的抗邪反应而发病。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由浅至深,使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生理失常。临床表现,初起无里热证,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脉浮数、舌边尖红赤、苔薄白等表卫之症为主。初起治疗以解表祛邪为主。

(二)温病传变规律

吴又可《温疫论》提出温病有九传,叶天士《温热论》认为温病有顺、逆之传。张老认为九传指温疫的致病因素——杂气的一组传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湿热类温病的发展变化;顺传和逆传,虽能概括一般温病的传变,但主要反映温热类温病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叶氏的顺逆理论是受吴氏九传理论的启迪而提出的,九传寓于顺逆传变规律当中,明晰二者的传变理论能够在临床中发挥促顺杜逆的作用。

1.表里九传

张老认为吴氏所说的温疫致病因素是杂气,但从《温疫论》的证候不难看出杂气未越出六淫范围,实指湿热病邪。因此,可以认为《温疫论》主要反映的是湿热类温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但吴氏言胃而不及脾,后世薛生白则脾胃同论,较吴氏全面。吴氏已明确指出了基本的湿热传变路径,也就是九传:①传表不传里;②表而再表(邪传于表而从表解,膜原伏邪复传于表);③传里不传表;④里而再里(邪传于里,里证已解,膜原伏邪再传入里);⑤表里分传(半出于表,半传入里);⑥表里分传再分传;⑦表胜于里(传表之邪多,传里之邪少);⑧先表后里;⑨先里后表。吴氏进一步指出,上述九传,是患者各得其一,并非一病而有九传。但总的来讲,湿热传变虽有九种,却不出表里之间。

2.逆传和顺传

对于温病的逆传和顺传,学者们是有争议的。比如有学者认为自卫及气、由气入营、从营入血的过程为顺传,同时把逆卫气营血层次的传变称为逆传,即自血传营、由营转气、由气透卫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从里达表为顺,由表传里为逆。关于这个问题,张老从新感与伏气两个方面,结合叶、薛诸家的论述,作出了回答。

(1)逆传

张老认为新感温病的逆传有两种,一是邪自肺卫内陷心营的过程,即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因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所以这种传变实际上是病邪从卫气分深入营血分的过程。张老结合临床指出这种传变多发病急暴,来势凶猛,病情凶险。其临床表现初起可见短暂的寒战、高热、旋即神昏、舌蹇、肢厥(胸腹仍灼热),若不积极救治,则迅速出现内闭外脱的危症,临床上要警惕这种传变的出现,并指出西医传染病学论述的非典型中的暴发型属于温病学中的逆传。二是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即沿卫气营血层次渐进性的传变过程亦称为逆传,此即叶天士说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过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与“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两段论述,有其共同处,即病邪由卫分传入营血,病势从表向里,病情由轻增重。只不过前者是从肺卫径陷心营,演变急剧,后者则是从卫分渐次深入,直至营血,正如陈光淞说:“病以退为顺,进为逆,由内达外为顺,由外入内为逆。”

伏气温病的逆传,是伏邪内溃、里而再里的过程。如伏邪始发于气分,深传于营血;始发于营分,内及于血分等,均属逆传。柳宝诒说:“若病发于阴,而即溃于阴,不达于阳,此病机为逆。”

(2)顺传

张老从叶氏的论述和承继叶氏之学的医家思想中体悟出顺传的含义,即如王孟英所说:“自肺之胃腑,病机欲出而下行,故曰顺。”因为“肺胃大肠一气相通,温热究三焦,以此一脏二腑为最要。肺开窍于鼻,吸入之邪,先犯于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而自上及中,顺流而下,其顺也有不待言者,故温热以大便不闭者易治,为邪有出路也。若不下传于胃,而内陷于心包络,不但以脏传脏,其邪由气入营,更进一层矣,故曰逆传。”

而伏气温病的顺传,则是指伏邪自里外发,病势逐渐向愈的过程。如柳宝诒说:“伏温由阴而出于阳,于病机为顺。”其表现如王孟英云:“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气分可也。”

(3)顺逆传与九传

张老认为叶氏的顺逆理论源于吴氏的“九传”。如叶天士根据吴氏“其迹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等理论,总结出从肺卫内陷心包为逆、下行肠胃为顺的传变规律。对于吴氏谓邪自膜原至胃腑为逆,而叶氏等则言自肺至胃肠为顺的问题,张老认为前者邪传胃肠,其邪已结,邪无出路,势必深逼营血,病趋严重,预后较差;后者邪热未结,其自气分顺流而下,从肠腑排出,病趋痊愈,故预后较好。因此称前者为逆,后者为顺。

此外,张老根据吴氏论九传始动于募原、叶氏论顺逆始动于肺卫,提出温病初起不是必先犯肺而见表证,尚有一大类始发于膜原而有半表半里证者,治疗宜达原饮疏利透达,使邪结渐开,出于膜原。

(4)传变与促顺杜逆

张老认为研究温病的发生和传变过程可以指导温病的治疗,甚至起到促顺杜逆的作用。促顺方面,吴氏主张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力求在气分从汗“顿解”,杜邪内传营血。若邪留膜原,可用达原饮以疏利透达而获战汗,邪离膜原未归胃腑,留于三焦,叶天士在吴氏的基础上引申出分消走泄、宣展气机之法,用杏仁、厚朴、茯苓或温胆汤等类。若邪里膜原内陷胃腑,则以攻下逐邪为治。并且吴氏还把大便“溏垢”“胶闭”列为当下之证,指出“设引经论‘初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句,诚为千古之弊”。叶天士深受其影响,指出此证须用下法,不可以伤寒、温病之分就云不可下。不过湿温下之宜轻,慎不可再攻也。后世据此创立了一系列的导滞通腑方剂,从而开拓了攻下法的应用范围。

杜逆方面,具体表现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防邪深入。吴氏攻击祛邪的治法对于正未大虚者,自然可获邪去正安之效,但是亦有“不得已而数下之,遂成“重亡津液”者,有“因下益虚”者,有“属胃气虚寒”而“下后反呕”者。可见不顾正气的存亡,一味逐邪,非但不能截止病邪深入,而且使正气受伤。叶天士吸取了吴氏的教训,不滥用攻下法,正如邹滋九所评:“若宗吴氏,又恐邪去正伤。”叶氏创立的卫气营血各阶段治法,或祛邪,或扶正,或邪正合治,旨在使邪去而正安。可见叶氏较吴氏为全面。要重视扶正所起的抗邪作用。育阴即能抑阳,迨至阳热受其抑制,则病邪的传变即被遏止。病程中期热邪耗损胃津,病至后期则易耗竭肾液。此即叶氏概括的“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的规律。故病入中焦,徒清热而热不退者,即当察其胃阴是否耗伤。确系热盛阴伤者,则寓养阴于清热之中,能收到阴复热退之效。

(三)湿温的辨证论治
1.湿温与湿热

温病,根据其是否夹湿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又有湿热、湿温的说法,对于二者的异同,张老认为从中医古典医籍看,湿温与湿热有同义的,如薛氏《湿热病篇》之湿热与吴鞠通《温病条辨》之湿温同;但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发生在夏秋季的“湿热证”与湿温病有区别,此种“湿热证”系指湿邪郁阻脾胃引起的以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为主症的一类病证。除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外,可表现湿与热的基本证候,但病变呈局限性,集中表现为湿热郁阻脾胃,而不深入营血分。目前有人给这种“湿热证”单独命名为“湿阻”。西医的夏季热、某些肠炎等,其临床表现也类似“湿热证”。

2.湿温的诊断

湿温的诊断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临床表现必须具备热邪与湿邪致病的基本症状。如热证表现发热、口渴、脉数等;湿证表现胸痞、苔腻、乏力等。

(2)根据湿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审证求因,其致病因素系湿热病邪。

(3)病变虽有卫气营血诸阶段演变过程,但主要留连气分,其中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

(4)多发病于长夏初秋,气候炎热、雨湿较盛季节。

3.湿温的病因和病理

张老认为湿温发生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失调,抵御湿热病邪的能力下降。外在因素则在于湿热或从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正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湿温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营卫气血均受其累,但以湿热阻滞中焦气分为重要,持续时间长,常以脾胃为主要病变中心。湿热阻滞中焦,损害或脾或胃主要取决于素体脾胃的功能状态,如薛生白言“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为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此外,湿热伤人,可以化火而深逼营血,但湿属阴邪,湿邪燥化后多损伤阴络而生便血等症,也可以寒化而不同于一般温热病的结局,如湿久伤阳,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见头晕、心悸、畏寒、神倦、肢肿等症。

4.湿温的辨证

(1)首辨湿热偏盛

湿邪偏盛要点:①发热:热势不扬,但多持续不退,朝轻暮重。②神情:困顿,多眠睡,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处于无欲状态,或略见昏蒙。③胸腹:胀满不舒。④口的情况:渴不引饮,或竟不渴,口甘多涎,或口木无味等。⑤头身疼痛:重痛、如裹,难于转侧。⑥二便:大便溏泄或水泄,小便混浊不清。⑦舌象:白腻、白滑、白灰、白如积粉、白苔满布、板贴不松。⑧脉象:濡,不甚数。

热邪偏盛要点:①发热:发热较高,汗出不解。②神情:烦躁。③胸腹:疼为主,伴有胀闷。④口的情况:渴不多饮,或口渴欲饮,但饮下不舒。口苦,口秽喷人。⑤头身疼痛:眩痛、掣痛。⑥二便:大便秘,或下利黏垢,秽臭难近,小便短赤。⑦舌象:舌苔黄,或黄厚而腻,舌质红。⑧脉象:以弦数或滑数为主。

(2)次辨湿热部位

上焦:初犯卫气,表现恶寒发热、头胀头重、胸痞闷等;郁阻胸膈则胸腻痞满,心烦懊憹,坐卧不安,不饥不食等;上蒙心包则身热不退,神志淡漠,时或昏谵,苔黄垢腻,脉滑数等。

中焦:以脾胃为主要病变的湿热偏盛证,如脘痞纳呆,呕恶,便溏,渴不多饮,或饮不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下焦:湿阻小肠,泌别失司,则小便不通;湿热上蒸,头胀,神昏呕逆;湿阻大肠,湿郁气结,肠道传导功能痹阻,则大便不通,少腹硬满;若湿热与肠道积滞结聚,则身热不退,腹通胀满,大便秘,或下利黏垢,黑如胶漆,舌苔黄浊。

5.湿温的治疗

张老认为湿温病的治疗,总是以湿热分解、湿去热孤为原则。针对湿邪,采取化湿法,包括宣肺、温化、淡渗三法。

(1)宣肺:湿热病邪初袭人体,郁遏卫气,可采用宣肺法。因肺合皮毛,肺气宣则能熏肤泽毛,郁遏卫外之湿邪。同时,肺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功能。宣肺气,即开水源,初入气分之湿邪,可循水道排泄。常用药如杏仁、蔻仁、陈皮、桔梗等,以宣通气滞,达归于肺,使湿邪从水道而去。常用方如三仁汤。

(2)温化:湿为阴邪,可以苦辛温之品温运之,具体包括燥湿、理气、芳化法。

燥湿:以温燥诸药,燥运脾湿,药如半夏、苍术、草豆蔻、草果等。

理气:湿浊阻滞,气机不畅,表现脘腹胀满、呃逆嗳气等,必以辛散药物,疏理气机。气机枢转,呆滞湿邪易化。常用药如陈皮、厚朴、枳壳、大腹皮等。

芳化:脾恶湿,湿浊较盛,则不饥不食,口腻苔浊,故需使用具有悦脾作用的藿香、佩兰、荷叶、甘松等芳香药物,以逐秽恶湿邪,起到苏醒脾胃气机作用。

(3)淡渗:适用于一切湿邪为病,故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则。古人将本法喻为“犹如开沟渠以泄之”。湿阻下焦,小肠泌别失司,应用此法尤为紧迫。淡渗法常用药有薏苡仁、滑石、通草、茯苓、泽泻、冬瓜仁、豆卷等。常用方如茯苓皮汤(《温病条辨》方,茯苓皮、生薏苡仁、猪苓、大腹皮、通草、淡竹叶)。若兼瘀滞,可用导赤散合加味虎杖散,药用生地黄、川木通、竹叶、牛膝、牡丹皮、降香、琥珀、桃仁泥等。若湿郁下焦,湿浊上泛,出现小便不通、水肿、喘息不得平卧,淡渗难以获效者,应用刘河间倒换散(荆芥、大黄),从大肠导泻湿浊。

此外,张老还提到导浊一法针对湿郁气结、阻痹大肠而致的下闭上壅、窍阻神昏证,选方如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方,皂荚子、晚蚕沙、茯苓、猪苓、寒水石)。

总之,张老认为湿在上焦以宣肺为主,湿阻中焦以温运为主,湿流下焦以淡渗为主。要注重恢复脏腑气化功能以除湿,如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故治法必以化气为主,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对于热邪,则采用清热法,具体包括轻清气热、苦泄热邪和苦寒攻下。

(1)轻清气热:湿温邪在上焦用之,选用轻清灵动、轻扬走上的药物,配入有关化湿方中,如湿遏卫气的三仁汤用竹叶(《温病条辨》方,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

(2)苦泄热邪:适于湿温热邪偏盛或湿热俱盛者,湿热阻于中焦常用之。选用黄芩、黄连、栀子等苦寒清热、苦寒燥湿药,配入化湿方中,起到苦泄热邪的作用。而且这些苦泄之品,与辛开湿郁的药物配伍,如半夏、枳实、菖蒲等,能够辛开苦降,顺应脾胃的升降功能,是分解中焦湿热的重要方法,对于湿热所致的脘痞胀痛有很好的疗效。

(3)苦寒攻下:适于湿热积滞结于肠道者。湿温病在应用攻下法时,当轻法频下,清利湿热与荡涤积滞并举。不能单用承气攻下。章虚谷认为:“若用承气猛下,其行速而气徒伤,湿仍胶结不去,故当轻法频下。”方如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方,黄芩、黄连、枳实、大黄、茯苓、白术、泽泻、神曲)。所谓频下,即要下至热尽苔退、便干湿尽为度。

张老进一步指出化湿与清热两法,是针对病机配合运用的,如华岫云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的经验时所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亦犹低窳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

(四)温病的活血化瘀法

叶天士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吴又可说:“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邪入营血多有不同程度营热阴伤、血液妄行的表现,所以张老认为邪入营血,往往多有血液凝滞、瘀血内阻的表现,故活血化瘀法在营血分有广泛的使用。但由于营血分的病变互相关联,因此活血化瘀法常与凉血、解毒、开窍、益阴等法配合使用。

1.凉血化瘀

张老认为凉血散血法(化瘀)法是温热病邪深入营血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邪热初入营分或邪热入血之证。在临床上凉血化瘀药如丹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等。代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牡丹皮、赤芍]。

2.解毒化瘀

适用于血热壅盛、化火成毒的病变,适用于高热或过高热,昏狂谵妄,舌质紫暗,以及各个部位的出血,且出血量较多,斑疹多为紫黑色。治疗上一方面应泻火解毒以撤邪热,另一方面应凉血化瘀以除血热之壅滞。常用药物如忍冬藤、连翘、黄芩、黄连、黄柏等。方剂如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清瘟败毒饮加凉血化瘀之品等。

(1)火毒充斥,迫血妄行

咯血:多见于暑瘵咯血,多系盛夏之月,暑热伤肺,暑逼络伤,沸腾经血,火载血上,血从上溢所致。西医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属于暑瘵范畴。治疗可选犀角地黄汤和银翘散,或者大剂清瘟败毒饮去桔梗,加三七、白茅根、京墨、云南白药等以泻火解毒,凉血化瘀。

尿血:血因热迫而导致尿血。尿血,小便出血而不痛,甚则小便色黑。可用清瘟败毒饮泻火解毒,加桃仁、白茅根、琥珀、牛膝、棕灰等,或者用吴又可的桃仁汤(桃仁、牡丹皮、当归、赤芍、阿胶、滑石),或是戴麟郊的《瘟疫明辨》经验:“惟小便黑者,当逐瘀清热为主,犀角地黄汤加大黄等类。”

便血:由肠络损伤所致。即《灵枢·百病始生》所称之“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表现灼热、烦躁、大便下血、舌红绛等。其治疗宜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并进化瘀通络以活血止血。药用:犀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金银花等味。

(2)火毒壅盛,瘀滞发斑

中医常根据斑疹的色泽形态判断疾病的顺逆。一般色红、松浮、有光泽,发出时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若色紫黑,紧束枯萎,或迅速融合成片,称为瘀斑,传统认为,火毒壅盛系胃热将烂之候,若发出时神志昏愦,则病情凶险。如余师愚说:“紫赤类鸡冠花而更艳,较艳红为火更盛,不即凉之,必至变黑。”须服清瘟败毒饮加紫草、桃仁。又说:“其色青紫,宛如浮萍之背,多见于胸背,此胃热将烂之色,即宜大清胃热兼凉其血,务使松活色淡,方可挽回,稍存疑惧,即不能救。”以清瘟败毒饮加紫草、红花、桃仁、归尾。

(3)毒滞血壅,红肿热痛

温热邪毒,壅遏经络,血因毒滞,局部红肿热痛,如温毒痄腮、发颐等。治疗需要清凉解毒,活血化瘀。治疗可选伍氏凉血解毒汤之类。

3.开窍化瘀

中医理论认为,心包的病变主要由热邪内陷,或者痰热蒙闭所致,如叶天士说“外热一陷,里络就闭”,症见昏迷不语,甲青唇黑,皮下瘀斑如紫茄,或自利酱粪,舌质紫绛,或者晦暗,脉细涩。张老认为此瘀热阻窍,非安宫、紫雪、至宝等“三宝”所能开,当开窍化瘀并进,方用犀珀至宝丹(犀角、羚羊角、广郁金、琥珀、炒穿山甲、连翘心、石菖蒲、蟾酥、飞辰砂、真玳瑁、麝香、血竭、红花、桂枝尖、牡丹皮、猪心血)或通窍活血汤调入珠黄散(珠粉、西黄、辰砂、川贝母)。何廉臣治疗热陷心包首推犀珀至宝丹,认为其是治疗“邪热内陷,里络壅闭”的开窍“前锋”,他说:“此丹大剂通瘀,直达心窍,又能上清脑络,下降浊阴;专治一切时邪内陷血分,瘀塞心房,不省人事,昏厥如尸,目瞪口呆,四肢厥冷等症。”

张老还主张开窍化瘀和清热解毒并用,如陈平伯说:“热邪极盛,与三焦相火相煽,最易内窜心包,逼乱神明,闭塞络脉,以致昏迷不语,其状如尸,俗谓发厥是也。”治宜“泄热通络”,“泄热”即泄热解毒,“通络”是通行包络。单纯清解热邪,或单纯化瘀开窍,均不全面,势必影响疗效。如热毒深伏之闷疫,六脉细数沉伏,面色青惨,昏愦如迷,四肢逆冷,头汗如雨,其痛如劈,腹内搅肠,欲吐不吐,欲泄不泄,摇头鼓颔,余师愚主张单纯的泻火解毒,认为非大剂清瘟败毒饮不可,不主张化瘀开窍。由于本证系热毒深伏、血瘀气闭所致,大剂的泻火解毒药会冰伏邪气,凝滞气血。故汪曰桢评论说:“本方有遏抑而无宣透,故决不可用。”何廉臣指出,在应用清热解毒的同时,“宜急刺少商、曲池、委中三穴,以泄营分之毒,灌以瓜霜、紫雪八分至一钱,清透伏邪,使其外达,更以新加绛覆汤(旋覆花、新绛、桃仁、柏子仁、青葱管、当归须、乌贼骨、延胡索、川楝子、茜根)通其阴络,庶可挽回”。可见活血化瘀之品与清热解毒之品合用有预防寒凉凝涩气血的弊端。

4.温阳化瘀

温阳化瘀法主要针对若热闭心包,瘀塞心窍,消灼真阴,而致阴竭阳脱(即内闭外脱),表现为神昏谵语,甚则昏厥发痉,不语如尸,目闭舌强,气短息促,扬手踯足,躁不得卧,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舌质紫晦,进一步发展则身冷如冰,唇黑甲青,气息欲绝,脉伏难以触知等。阳气外脱,气血失却鼓动而瘀滞日趋严重。因此,治疗在温阳固脱的同时,不可忽视活血化瘀,可应用王清任治疗瘟疫之急救回阳汤。方中用大量的党参、白术、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鼓动气血运行,并以桃仁、红花以通气血之路,阳气即易回复。但本证系由内闭而致外脱,由亡阴而致亡阳,仅温阳化瘀还不够,当于回阳之中佐养阴,摄阴之内顾阳气,务使阳潜阴固,不致有偏胜之虞。因此,上述回阳化瘀方药,应与养阴益气固脱的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用,取效更捷。

5.益阴化瘀

本法适于温病久而不愈,余邪与营气相搏,心主阻遏,气钝血滞,络脉凝瘀的病变,表现默默不语,神志昏迷,或肢体痿痹等。治宜益阴养血,破滞通瘀,并注意清透余邪。代表方如吴氏三甲散,方以鳖甲、龟甲、当归、白芍、牡蛎、甘草益阴养血,以穿山甲、䗪虫活血化瘀,以蝉蜕、僵蚕祛邪达表。瘀滞甚者,䗪虫用量加倍,如无䗪虫,用干漆在锅内把烟炒尽为度,研末五分,桃仁、红花捣烂一钱代替。亦可用薛生白提出的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等味。

以上就是张老对于邪入营血,营阴瘀滞的辨证治疗思路,多从“清、养、透”三法,既注重化瘀通脉,亦重视祛除邪气,扶住正气,俾血脉流利,气清血和,则病自痊。 MgxEcAi0fQbgWNXo685OVYRa3T7oBqwkL3JXvYtEXR2C57GPXaoqUz78StW0K+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