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海市实施全国首个托育服务行动计划:到2022年,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9月16日)举行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介绍了《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主要内容,市教委主任王平、市财政局副局长金为民、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张梅兴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一)制定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幼有善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3岁以下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做好托幼工作事关幼儿的健康成长,事关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坚持把做好托育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托育服务工作“1+2”文件,构建形成了以“两个坚持”为基本特征的托育服务工作格局。各级早教中心常年为幼儿家庭提供6次以上免费线下育儿指导服务,并负责把线上科学育儿指导资源推送到每位幼儿家长手中。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施行,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市民群众对多元化的家庭育儿指导、普惠型托育服务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今年6月,上海市委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把促进“幼有善育”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温度、实现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赋予了托育服务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责任。为此,教育、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现已经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这是上海市实施的第一轮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也是全国首个托育服务行动计划,这份文件将从制度层面夯实上海托育服务工作的发展基础。

(二)聚焦两大关键领域,进一步增强托育资源供给、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加强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和促进育儿指导“教养医”结合两大领域,明确了许多针对性举措,我们将以此为指导,持续增强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托育服务需求。

一方面,继续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社会上对安全、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对此,上海市将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持续扩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一是大力推进普惠性托育点建设。2017年起,上海市连续多年把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未来3年,我们将坚持这一做法,继续开展每年新增至少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实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各区政府、各街镇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府补贴措施,支持社区、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开设公益普惠托育点,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中心城区“一街镇一普惠”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的目标。二是坚持托幼一体化方向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开始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工作,多年来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托幼一体化方向,并明确了新的目标,即:到2022年,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为此,公办幼儿园将在满足常住人口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或腾出一定的学位资源用于开办托班。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更多的民办幼儿园举办托班,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普惠性托额。三是加强多元化托育服务资源供给。落实综合奖补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一批连锁化、专业化、高品质的托育服务机构。同时,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整合社区综合资源,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和下沉到街镇的儿童服务中心,打造社区托育服务圈,就近就便提供托育服务。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家庭育儿指导和服务质量。家庭是3岁以下婴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对于婴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3年,我们将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空中课堂等方式,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育儿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创新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模式,教育、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建设集“教育、抚养、保健”于一体的家庭育儿指导服务资源,并免费向有需求的幼儿家庭开放。二是为家庭科学育儿提供指导支持,未来3年,每个街镇都将建设1个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每年将为每个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新生儿家庭提供至少1次上门指导服务,为有需求的婴幼儿家庭提供每年不少于6次线下指导服务,同步实现线上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全覆盖。同时,各区将至少建设1个、全市将至少建设18个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推广和普及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理念、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为广大幼儿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全面落实产假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措施,为家庭养育创造条件;支持脱产居家养育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并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三)完善四个保障机制,全力推动《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

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和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把托育服务纳入市、区两级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把托育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对区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范畴,关键指标纳入年度自评公报范围,切实抓好督促落实。

二是扎实推进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院校试点设立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培养育婴、保育、保健、托育管理等专业人才。每年为托育从业人员提供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安全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题的专业培训。支持发布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工资指导价,将托育从业人员依法纳入社保体系。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准入标准,所有从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坚决杜绝虐童等行为,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三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大对开设托班的公办园生均经费、编制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把开展托育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明确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参加保育员、育婴员等项目培训合格的,可以按照紧缺培训补贴项目规定标准,给予一定的培训费补贴;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可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切实强化安全管理。要求各托育机构加强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全过程管理,制定公共卫生、消防安全、急症救治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各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视频监控系统与辖区内各托育机构联接,各区、各街镇每月对辖区内的托育机构开展安全防控和卫生保健“双随机”检查。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协同配合,加强托育服务市场管理,帮助已经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机构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指导符合条件的现有托育机构申领《告知书》,坚决关停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提供托育服务基本条件的机构,织密织牢幼儿安全防护网。 jaWFLDaqBe+KsUpfWGBwD/cNQSkRkiQlqDNAO/XsH1kGpVSq2sBcrmQOH56HaE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