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某脉”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

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经脉学专书,也是最早的灸疗学著作。它的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目前诸多文章仅着眼于分析该书经脉、病候等,而尚未见从针灸治疗学角度探讨“皆灸某脉”内容的文章。《足臂十一脉灸经》在论述每条经脉的主病病候——“其病”之后有云“皆灸某脉”(脉在原书作“温”,指经脉。“温”与脉通,本文均以“脉”代之)。“皆灸某脉”的记载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产生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反映了整体治疗的思想

在现有的文献当中,已知《足臂十一脉灸经》是最早提出灸治经脉的。它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调治观。临床治疗,根据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病变的不同,在该经脉循行路线上灸治,不仅是灸治该经脉上的某一具体穴位,更重要的是重视经脉上所有腧穴的整体功能,发挥其协同效应。如此灸治经脉之法,给后世医家不无启迪。如《素问·缪刺论》对病邪侵袭体表从孙络、络脉、经脉深入到内脏,阴阳俱感,五脏乃伤之证,也是用“治其经”的方法治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亦强调“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还阐述了该法的机理:“灸穴须按经取穴,其气易连而其病易除。”

因为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把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每条经脉都有各自的循行路线并属络于某脏腑。经脉与脏腑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皆灸某脉”正是依据这种关系而强调调治经脉之整体的。

因此,其后《内经》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包括整体治疗观),成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就针灸治疗学方面而言,今之临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针灸治病,就是要重视把握经脉与腧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提供了诊“脉”辨证的范例

经络遍布周身,病邪可通过经络由表入里,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针灸治疗之前,必须明确诊断,而诊“脉”是正确辨证施治的前提。

有人认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没有表现辨证论治思想,其实并非如此。我认为,《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在对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发生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辨察、正确诊断之后,才采取“皆灸某脉”的治疗措施的。这一过程,就是辨证施治的过程。

证明“皆灸某脉”含有辨证施治思想的根据还有:《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脉”的主病病候,即每条经脉“其病”下的若干证候,如足太阳经脉“病足小指废,膊(腨)痛, img (郄)〇挛,脽痛,产寺(痔),要(腰)痛,夹(挟)脊痛,□痛,项痛,手痛,颜寒,产聋……”如此十一脉,每一脉主病病候都可说是诊“脉”辨证之结果。

以上足可说明,“皆灸某脉”虽然没有用文字直接写明“辨证施治”,但显而易见,其中已包含辨证施治的过程和内容。故可言之,早在《内经》之前,它就已为临床提供了诊“脉”辨证的范例。其后,《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明确指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灵枢·官能》也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可以推论,《内经》及后世历代医家相继创立的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与《足臂十一脉灸经》的“皆灸某脉”中包含的诊“脉”辨证的方法不无渊源。今天,在经络辨证方面,创立和总结了更多方法,如经穴按诊法、经穴电测定法、知热感度测定法等,以用来探测经穴的异常变化,供临床辨证施治参考。

(三)奠定了针灸处方配穴的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皆灸某脉”从治疗学角度对经脉循行、经脉辨证、经脉病候、经穴作用等理论作了高度概括,为后世的针灸处方配穴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本经上施灸治疗本经“其病”,本法实即示之,凡是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所属的脏腑疾病,用本经的穴位治之,即可获效。这是后人总结“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取穴施治方法的理论根据。循经取穴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规律。

至于后人确立近部取穴、远部取穴的选穴原则,抑或曾受之启发。因为“皆灸某脉”所灸治的本经上的穴位(也许当时腧穴尚未发现或明确划定,但并不影响其在人体存在),以躯干为中心,无不有远近之分、上下之别、左右之异,从配穴角度而言,当然也就包括了上下、远近、左右等配穴法。

(四)概括了针灸治病的原则

《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的各条经脉的主病病候有寒、热、虚、实之分,该书在对诸症进行详细的辨证分析之后提出“皆灸某脉”,选取灸法为治疗措施,其中无疑有一个确定治疗原则的过程。就此而论,“皆灸某脉”则既是治疗的具体措施,又是对针灸治疗原则的高度概括。

尽管此原则还很笼统,但并非“没有治疗原则”。如果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灵枢·经脉》加以比较,就可知道在经脉循行及其病候等内容方面,后者基本上是沿袭前者的。故大致可以判定,《内经》作者当时曾见过或参考过本书之有关内容,因而也就不难理解《灵枢·经脉》能够把帛书的治疗原则具体化,《灵枢·背腧》把灸法再分补泻。

《灵枢·经脉》的治疗原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背腧》的灸法分补泻是“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五)创立了本经补泻法

在经脉“其病”之后,用“皆灸某脉”的方法,调整本经阴阳盛衰,治疗本经及其所属的脏腑疾病,其实就是一种仅从灸治方面而言的补泻方法,即现在常用的“本经补泻法”。凡属某一经络、脏腑的病变。而未涉及其他经络、脏腑者,即可在本经取穴补泻之,这就是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灵枢·终始》)。

(六)论证了针灸治疗学发展史上的两个问题

1.说明灸法早于针法

由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可上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所以从“皆灸某脉”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劳动人民用灸法防治疾病已相当普遍,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该时代的针刺还仅仅停留于用砭石治病的阶段。

从砭石发展到九针,才有了正式的针法。《内经》中才详细地阐述了九针的运用及其形成的理论,为针法奠定了基础。针法是伴随着九针出现的,它诞生于《内经》时代。

即使在《内经》时代,临床治疗也未完全废弃砭石,在《内经》中就多处可见到针和砭石互用的情况,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贬石。”《素问·血气形志》说:“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素问·病能论》说:“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等等。因此,无怪乎《灵枢·九针十二原》大声疾呼“无用砭石”,而“欲以微针”取代之。

总之,《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某脉”为今天论证灸在前、针在后,灸法早于针法的史实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有人建议把“针灸学”“针灸疗法”改称为“灸针学”“灸针疗法”,显然是有道理的。《内经》中也有这样的命名,如《素问·血气形志》有“五脏之俞,灸刺之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素问·奇病论》有“病名曰息积……不可灸刺”等论述如此调换针灸次序来称呼,既可表明灸法与针法的形成有先后之分,又可说明灸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也持之有故。

2.说明针灸流派早已形成

如前所述,在《内经》成书之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盛行灸法,到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应用已达高潮。

《足臂十一脉灸经》强调“皆灸某脉”,只字未提砭刺,表明该书作者亦重视灸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据此推断,重灸轻针(砭)派早已形成,帛书成书时代此派占有优势。其后,《内经》,特别是《灵枢》主要论及针法,而对灸法论述颇少,《难经》对灸法毫无提及,表明从《内经》《难经》到秦汉这一时期针法逐渐替代了灸法,灸法应用处于低谷,重针轻灸派暂居上风。直至晋·葛洪的《肘后方》问世,灸法在治疗中的应有地位才重新得到恢复和确立,灸法才得以继承和发展。至于针灸流派,它自形成以后,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针灸治疗学的发展,各种新的学术流派也在不断涌现。

综上所述,《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某脉”的记载,对研究我国针灸治疗学的发展史,弄清多年来针灸学术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七)补充了针刺治病的不足

《足臂十一脉灸经》但云“皆灸某脉”,用灸法,不言砭刺某脉,当时还有针与灸的选择问题。

1.以灸代砭防治疾病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金属制的医疗用针尚未得到广泛使用,以砭石为主的针刺工具又比较原始、粗糙,治疗时痛苦较大,副作用也较多。而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用砭石敲敲打打、浅刺出血、割治排脓的方法来医治疾病,而灸法因其简便、安全、较少痛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即在治疗方法上,灸法可补充针刺治病的不足。《足臂十一脉灸经》基本上成书于以灸代砭防治疾病的时代。

2.灸法补充针刺治疗之不足

由于针刺工具方面的原因,加之砭刺不易施行手法,使得砭刺治疗效果不能尽如人意,而代之以灸法则有较好的疗效,故灸法在疗效上可补充针刺治病的不足。

3.灸法在适应证上补充针刺之不足

许多病虽非砭(针)刺之宜,但却是灸法的适应证。《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就是说,灸法在适应证上可补充针刺治病的不足。所以,帛书之后的《内经》对于针与灸的选择,论述颇多。

由于“皆灸某脉”可在治疗方法、疗效、适应证等方面补充针刺治病之不足,故灸法与针刺互为补充、配合应用,合称为针灸疗法,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小结

《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某脉”体现了整体调治和辨证施治思想,奠定了针灸处方配穴的理论基础,概括了针灸治疗的原则,创立了本经补泻方法,为论证针灸治疗学发展史上关于灸法早于针法、针灸流派形成的时间问题等提供了史实依据;所用的灸法在方法、疗效、适应证等方面都补充了针刺治病的不足。因此,它对针灸治疗学的产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7zh0xsbqzqOrGDO/TtKJTKTI11g8pWVmpZVqawPlvMOi+swKMeYLTu1wOZcP6D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