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 萆薢分清饮除淋主方

【原著精要】

“萆薢分清饮”出于两处:一是朱震亨的《丹溪心法》,由益智仁9g,川萆薢12g,石菖蒲9g,乌药9g组成,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专治膏淋、白浊;二是清·程国彭撰《医学心悟》,由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茯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组成,功专清热利湿,用于膏淋、白浊属湿热下注者。

临床应用萆薢分清饮通治淋证,应以《医学心悟》为准,其组方用量应为萆薢15g,炒苍术10g,黄柏10g,茯苓10g,丹参30g,车前草30g,石菖蒲10g。为增清热之力,宜选加蒲公英10g,连翘10g,野菊花10g;为增利湿之力,宜选加生薏苡仁10g,白花蛇舌草30g,泽泻10g,冬瓜仁10g。临床还可视“五淋”加味:石淋选加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包),琥珀粉3g(冲),泽兰10g,王不留行10g;气淋选加炒橘核15g,川楝子10g,乌药10g,荔枝核15g;膏淋选加土茯苓15g,萹蓄15g,苦参10g,知母10g,肉桂3g,川牛膝15g;劳淋选加仙鹤草10g,益智仁10g,甘草梢10g,生黄芪10g,石韦10g;血淋选加白花蛇舌草30g,牡丹皮10g,生栀子10g,瞿麦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

【原著详解】

1)方剂溯源

萆薢分清饮,出自清·程国彭撰《医学心悟》,为祛湿剂。由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茯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八味组成。功用:清热利湿,通淋化浊。主治:湿热膏淋、白浊。症见小便浑浊,尿有余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处方解析

一是方证病机。程国彭曰:“浊之因有二种:一由肾虚败精流注;一由湿热渗入膀胱。”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以致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清浊相混,所以小便浑浊,尿有余沥,尿时尿道热涩疼痛;湿热下注,蕴结膀胱,小便不畅,则尿有余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热之象。

二是方剂释义。方中川萆薢为君以利湿通淋,分清化浊;臣以车前子利水通淋,清利膀胱湿热,黄柏燥湿清热,石菖蒲化湿通窍,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脾旺则水湿运化得权,伍以莲子心清心除烦并防心火下移小肠,丹参活血化瘀,通滞止痛。本方用药平和精当,以通利为主,清热利湿,调畅气机,兼以散瘀止痛。

3)药理研究

本方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和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选择性对泌尿生殖道平滑肌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消除尿痛、尿急、尿频及泌尿生殖系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扩张外周血管,从而减轻前列腺充血,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状况,具有抗凝、抗炎、止痛等作用。

4)注意事项

淋证的治法,古有忌汗、忌补之说,是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辛散发表,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阴液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者,仍可适当配伍运用辛凉解表之剂。至于淋家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必有所禁忌。

5)临证心悟

一是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小便清浊相混,尿道热涩疼痛,或小便呈粉红色,舌质红,苔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二是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下焦湿热而致膏淋、白浊的常用方。常用于乳糜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属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者。若小腹胀,尿涩不畅者,加乌药、青皮以疏肝理气;脂块阻塞尿道者,加射干、贝母;伴有血尿者,加小蓟、藕节、白茅根以凉血止血;小便黄赤,热痛明显者,加竹叶、通草、甘草梢以清心导火;兼肝火者,加龙胆草、生栀子以清肝泻火,导热下行;病久湿热伤阴者,加生地黄、麦冬、知母以滋养肾阴。

三是临证体会。湿热采用清热利湿之法治疗尤为重要,然湿热一证,在临床上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及湿热并重之不同,当需详辨之;根据湿热偏重之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治疗,湿重于热,化湿为主,湿去热孤而退,合茯苓皮汤加味;热重于湿,清热为主,兼以化湿,合苍术白虎汤加味;湿热并重,化湿清热兼施,合八正散加减,总以清利湿热为主导,并注重结合辨病用药。

6)类方比较

本方与《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饮,组成中均有萆薢、石菖蒲两味药物利湿分清化浊,均可治疗白浊。但《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饮配以益智、乌药,其性偏温,功可温暖下元,主治下焦虚寒之白浊;《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则伍黄柏、车前子,其性偏凉,功可清热利湿,主治下焦湿热白浊。 RkMRPfh8Y9ebqOqRumQURcubHEci2OlxQnaDLbza8ogcAqGlKiMSy/enSRsKoq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