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验案精选

(一)温肾助阳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关某,男,43岁。2005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头晕8个月。

现病史: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于当地医院就诊,测量血压升高,诊断为“高血压病”,服用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刻下症:阵发性头晕,腰部水肿,乏力,畏寒汗出,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缓。血压150/80mmHg;双肾平片示双肾泥沙样结石,右肾盂积水。

既往史:有高血压家族史。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命火衰弱证);水肿。

治法:温肾助阳,利湿通淋。

方药:附子10g,肉桂10g,威灵仙15g,山茱萸20g,白茅根25g,蒲黄15g,金钱草15g,车前子15g,怀牛膝20g,猫须草2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5年7月23日):服药后,患者阵发性头晕较前略好转,乏力、畏寒汗出好转,自觉排尿时有沙石感,偶有小便不顺畅,苔白厚腻,脉沉缓,血压135/85mmHg。处方:附子10g,肉桂10g,威灵仙15g,山药20g,山茱萸20g,白茅根25g,茯苓15g,金钱草15g,蒲黄15g,怀牛膝20g,猫须草2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7月30日):服药后,患者阵发性头晕较前好转,汗出正常,小便顺畅,大便较前成形,苔白厚腻,脉沉缓。肾脏彩超示双肾泥沙样结石、右肾盂积水均减少。血压130/80mmHg。处方:威灵仙15g,鱼脑石15g,茯苓25g,蒲黄15g,金钱草15g,怀牛膝20g,猫须草20g,杜仲15g,菟丝子20g,附子10g,桂枝10g。7剂,水煎服。

按: 任老认为高血压乃古代风头眩,该病多由先天与后天生理功能失调所致。先天之因始于父母,后天之因来自外邪内伤。肾命之真阴真阳有亏,水火有偏,生化功能不全,是生病的根本。肝、脾、心三维功能失调,气血循行不畅,是生病之源。元神、神机、神经,三维失统,气滞血瘀,逆冲于脑,痰饮蓄积于髓海,是病成之基础。

本案患者为海鲜小贩,素体阳虚,且工作环境潮湿,加之嗜食寒凉食物,日久导致肾阳虚衰,精气不足,不能上充脑髓,故见阵发性头晕;肾阳虚衰,阳虚水泛,故见腰部水肿、乏力、畏寒汗出等症状。故辨病为风头眩,辨证为命火衰弱证。用右归丸加减治疗。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六味地黄丸去“三泻”,合当归、菟丝子、枸杞子以补益精血,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温壮命门,借“阴中求阳”则补阳之功甚捷,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证。方中君药附子、肉桂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辅以山茱萸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意;佐以牛膝、车前子补肝肾,健腰膝;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白茅根、蒲黄、金钱草、猫须草利尿通淋排石。诸药配伍温肾助阳,利湿通淋。初诊予上述方剂后,患者阵发性头晕较前略好转,乏力、畏寒汗出好转,血压下降,自觉排尿时有沙石感,偶有排尿不顺畅,故效不更方。二诊加茯苓增加利水之功。为防止渗利太过,伤及脾胃,故加入山药健脾,同时亦可截断水饮产生的源头。三诊患者阵发性头晕较前好转,汗出正常,小便顺畅,大便较前成形,肾脏彩超示双肾泥沙样结石、右肾盂积水均减少,血压进一步降低,故主方 不变,加鱼脑石利尿通淋,改肉桂为桂枝,以防水饮上逆,并可温化水饮。“肾司二便”,故以杜仲、菟丝子温补肾阳,以助膀胱气化。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患者一般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持续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

任老在给患者开具方药的同时,嘱患者后期可服用金匮肾气丸巩固疗效,并需要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学生提出右归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金匮肾气丸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方中以干地黄为君,滋阴补肾;山药、山茱萸补肝脾而益精血,加桂、附之辛热,四药为臣,助命门以温阳化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泄浊,牡丹皮清热凉血,三药为佐,寓泻于补,使邪去则补乃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张仲景运用金匮肾气丸,主要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的病证,目的在于恢复“肾主水”的生理功能。肾主水液,是指肾具有蒸化和调节津液输布和排泄,以维持体内水液正常代谢的功能。如果肾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受到影响,水液代谢的调节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尿闭而致水肿;也可因肾阳虚而不能固摄水液,出现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等病理改变。

另外嘱患者尽量避免潮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避免长时间憋尿,少食用寒凉食物及豆类制品,适当多食温热及利尿食物,定期复查肾脏彩超。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二)育阴潜阳,镇逆平冲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刘某,男,53岁。2004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头晕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站立及走路不稳,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刻下症:阵发性头晕,偶有站立不稳,腰痛,口干,咽部淡红,五心烦热,咽痒,时有咳嗽,舌红苔薄白,脉弦数。血压140/90mmHg。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阴虚阳亢证)。

治法:育阴潜阳,镇逆平冲。

方药:珍珠母15g,胖大海15g,马勃15g,杏仁10g,地龙15g,女贞子15g,墨旱莲30g,枸杞子15g,当归头15g,白芍20g,大蓟、小蓟各20g,肉桂2g,紫荆皮15g,白茅根1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3月2日):服药后,患者阵发性头晕减轻,腰痛,口干,五心烦热,咽部淡红,血压130/90mmHg,脉弦数。处方:珍珠母15g,胖大海15g,杏仁10g,地龙15g,墨旱莲30g,枸杞子15g,当归头15g,大蓟、小蓟各10g,紫荆皮15g,沉香5g,莱菔子15g,生地黄20g,麦冬2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4年3月9日):服药后,阵发性头晕较前好转,腰痛减轻,口干,五心烦热减轻,咽部淡红,脉弦数。血压135/90mmHg。处方:珍珠母15g,杏仁10g,地龙15g,墨旱莲30g,女贞子20g,枸杞子15g,生地黄20g,当归头15g,大蓟、小蓟各10g,生茅根10g,麦冬20g,玄参15g。7剂,水煎服。

按: 根据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型,中医学多将此病归属于“眩晕”和“头痛”。“眩”定义为患者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的是头晕或视物旋转。两者通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眩晕轻者是指闭目即停,重者是指患者如坐车船,不能自主站立,并且通常伴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历代中医文献关于眩晕病的记载颇多,它最早出现在《内经》,将此病称之为“眩”及“眩冒”。《内经》不仅描述了头晕的典型表现,还总结了头晕的部位、原因和性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弦,皆属于肝”的记载, 认为眩晕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肝脏。头痛指的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根据其病因可大致分为两种,即外感和内伤,高血压病所导致的头痛通常属于内伤头痛范畴。头痛最早出现在《内经》一书中。《素问·风论》将头痛定义为“脑风”和“首风”。《素问·方盛衰论》记载:“气上不下,头痛颠疾。”《素问·示从容论》记载:“有人头痛,筋挛……脉浮而弦……不知其解……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予自拟方“育阴平逆汤”加减治疗。方中珍珠母平肝息风潜阳为君药,墨旱莲、女贞子、枸杞子补益肝肾,育阴潜阳,当归头、白芍、地龙补血柔肝,肉桂为佐使之药引火下行,胖大海、马勃、杏仁利咽,大蓟、小蓟、紫荆皮、生茅根凉血通淋。全方共奏育阴潜阳、镇逆平冲之功。二诊患者头晕好转,但仍五心烦热、咽部淡红,考虑为虚热上炎所致,故在上方基础上去肉桂,加生地黄、麦冬滋阴凉血,沉香、莱菔子理气下行。三诊咽部症状好转,故去胖大海,仍守前方加女贞子、玄参滋阴清热,终使患者血压平稳。

西医认为高血压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血压高于140/90mmHg。当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时,会引起体内病理生理的改变,并引起不适感,例如头痛、心悸和胸闷等,同时还会影响心脏、大脑和肾脏等器官,从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异常,甚至功能衰竭。任继学教授认为高血压乃古之“风头眩”,而肾之真阴真阳有亏,水火有偏,生化功能不全,是导致本病的根本。肝、脾、心三脏功能失调,气血循行不畅,是生病之源。脑髓元神、神机、神经,三维失统,气滞血瘀逆冲于脑,痰饮蓄积于髓海,是病成之基础。

任继学教授常常告诫学生们,“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医者要具备医德才能为人治病。他的学生均能背诵“大医精诚”,以此为鉴,才能做好医生。任继学教授的教诲常常在耳畔响起,激励我们要医者仁心,誓为解除患者病痛而精研医术。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三)息风敛阳,镇逆平冲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马某,女,46岁。2003年6月21日初诊。

主诉:头晕胀15天。

现病史:患者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自行服用降压药后稍好转(硝苯地平缓释片,日1次),其间上症时有发生,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来我门诊就诊。

刻下症:头晕胀,侧头部胀痛明显,双目发胀,耳鸣,胸闷气短,时有心悸,舌淡红,舌苔薄,脉沉弦有力。血压148/95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风阳上扰证)。

治法:息风敛阳,镇逆平冲。

方药:龟板15g,怀牛膝20g,麦冬20g,熟地黄40g,夏枯草15g,水牛角25g,天麻15g,钩藤20g,蒺藜20g,白芍20g,莱菔子15g,生麦芽2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6月28日):服药后,头晕胀、双目发胀减轻,仍耳鸣,胸闷气短、心悸减轻,舌脉如前。血压142/95mmHg。处方:龟板15g,怀牛膝20g,麦冬20g,五味子15g,夏枯草15g,水牛角25g,天麻15g,钩藤20g,蒺藜20g,白芍20g,莱菔子15g,生麦芽2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3年7月6日):服药后,头晕胀明显改善,双目发胀减轻,胸闷气短、心悸减轻,仍耳鸣,舌脉如前。血压142/90mmHg。处方:龟板15g,怀牛膝20g,磁石20g,夏枯草15g,水牛角25g,天麻15g,钩藤20g,蒺藜20g,白芍20g,神曲15g,丝瓜络20g。7剂,水煎服。

按: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于高血压的论述,他讲述内中风(亦名类中风,即西医所谓脑充血症),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 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今试译《内经》之文以明之。《素问·脉解》曰:“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猝然暴发,夹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风内动,而遂为内中风之由来乎?《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此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上升之极,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而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读此节经文,内中风之理明,脑充血之理亦明矣。《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观此节经文,不待诠解,即知其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也。其曰薄厥者,言其脑中所菀之血,激搏其脑部,以至于昏厥也。细思三节经文,不但知内中风即西医所谓脑充血,且更可悟得此证治法,于经文之中,不难自拟对证之方,而用之必效也。

本案患者与张锡纯论述脑充血十分相似。患者为中年女性,头胀痛15天,双目发胀,故辨为风头眩。平素急躁易怒,气郁化火,火胜而耗伤肝阴,故耳鸣,胸闷气短,时有心悸,舌淡红,舌苔薄,脉沉弦有力,皆为风阳上扰证。治法为息风敛阳,镇逆平冲。方剂以自拟方“息风敛阳汤”为主加减。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水牛角、龟板、天麻、钩藤、白芍、蒺藜益阴潜阳息风,共为臣药。麦冬、熟地黄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夏枯草、生麦芽、莱菔子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为佐药。二诊恐熟地黄过于滋腻,阻滞气机,加重胸闷、气短、心悸,故去除。三诊去甘寒滋阴的麦冬,加入通络宽胸的丝瓜络;因肝阳仍有上亢之势,故加磁石以平肝潜阳。为防止金石及贝介类重镇碍胃,故加神曲以健胃。后患者头晕、头胀痛得到明显缓解。

近代名医张锡纯,精于医理而重视临床,被誉为“实验派大师”。他提出的治高血压病用引血下行法,实为其临床经验之结晶。而任老在“镇肝熄风汤”基础上创制“息风敛阳汤”也是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

而本案患者应用的“息风敛阳汤”从张锡纯论述“脑充血”理论化裁而来。“息风敛阳汤”由生地黄、麦冬、黄精、沉香、羚羊角、玳瑁、草决明、莱菔子、车前子、玄参、白芍等药物组成,临床中应用于风阳上扰证,症见头晕头胀,目胀,头围如带束紧感,肢麻,手震颤,睡卧口角流涎,颜面苍红,步履踏地如在地毯上行,时有烘热状,舌赤,苔白,脉多见虚弦或沉弦无力。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四)息风潜阳,镇逆平冲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李某,女,52岁。2004年10月1日初诊。

主诉:头晕头痛7天。

现病史: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血压150/95mmHg,自行服用降压药后好转(具体药物不详),但上述症状仍时有反复。

刻下症: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乏力,目干涩,口无味,夜寐差,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有力。血压150/100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风阳上扰证);颈椎病。

治法:息风潜阳,镇逆平冲。

方药:骨碎补15g,川芎15g,地龙15g,生龟板20g,熟地黄15g,天麻15g,车前子15g,清半夏5g,鸡血藤15g,怀牛膝20g,石决明15g,豨莶草2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10月8日):服药后,患者头晕头痛减轻,胸闷气短,乏力,目干涩好转,口无味,夜寐差,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有力。处方:骨碎补15g,地龙15g,生龟板20g,熟地黄15g,天麻15g,清半夏5g,鸡血藤15g,怀牛膝20g,石决明15g,豨莶草20g,水牛角30g,钩藤2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4年10月15日):服药后,患者头晕头痛明显好转,胸闷气短,乏力,纳可,夜寐尚可,舌红,苔白,脉沉弦有力。血压140/75mmHg。处方:骨碎补15g,川芎15g,地龙15g,生龟板20g,熟地黄15g,天麻15g,清半夏5g,鸡血藤15g,怀牛膝20g,石决明15g,蒺藜25g,钩藤20g。7剂,水煎服。

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中风之病位主要在肝。肝为风木之脏。中年以后,精气日亏,或后天失慎,病后体虚,阴虚于下,阳亢于上,若加烦劳恼怒、酒食不节、起居失调等因素,以致阳亢化风,血随气逆,上冲于脑,即可发为类中风。《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此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

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主因“头晕头痛7天”来诊。症见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乏力,目干涩,口无味,夜寐差,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有力。辨为风头眩(高血压)。患者平素性格急躁,遇事易着急,日久气郁化火,火气上逆故见头晕头痛,气逆胸膈故见胸闷气短、乏力,舌红、苔白、脉沉弦有力皆为风阳上扰之表现。治法:息风潜阳,镇逆平冲。方以自拟方“息风敛阳汤”加减。二诊加入苦寒而入心肝经的水牛角,清热凉血,潜阳息风;钩藤清热平肝息风。三诊加入蒺藜,清肝明目息风,并可疏肝解郁。

任老经常用“息风敛阳汤”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等一些常见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容易出现胸闷和心悸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头晕的问题,经常性出现气短乏力和失眠多梦。神经衰弱也是一个当前比较容易遇到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波动、烦躁易怒、腰酸背痛、失眠多梦等,会反复出现病情加重的状况,严重影响个人的心态。以上症状患者在应用“息风敛阳汤”后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五)疏肝利胆,镇逆平冲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周某,男,42岁。2004年3月5日初诊。

主诉:头晕伴耳鸣6天。

现病史:患者6天前与人争吵后出现头晕伴耳鸣,血压升高,具体数值不明,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虽然头晕症状缓解,但未见明显改善。

刻下症:头晕伴耳鸣,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盗汗,手足易汗出,颜面红赤,大便2~3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赤,苔厚腻,脉弦滑。血压142/102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肝胆湿热证)。

治法:疏肝利胆,镇逆平冲。

方药:龙胆草15g,黄芩10g,柴胡10g,栀子15g,车前子15g,泽泻15g,通草15g,当归15g,水牛角25g,怀牛膝2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3月12日):服药后头晕减轻,仍耳鸣,口干、口苦减轻,心烦易怒,盗汗,手足易汗出,颜面红赤,大便2~3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赤,苔厚腻,脉弦滑。血压140/100mmHg。处方:龙胆草15g,黄芩10g,柴胡10g,栀子15g,车前子15g,泽泻15g,通草15g,当归15g,水牛角25g,牡丹皮15g。7剂,水煎服。

三诊(2004年3月19日):仍有心烦易怒,手足易汗出,颜面红赤,大便2~3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赤,苔厚腻,脉弦滑。血压140/100mmHg,处方:龙胆草15g,黄芩10g,柴胡10g,栀子15g,牛膝12g,车前子15g,泽泻15g,通草15g,当归15g,水牛角25g,牡丹皮15g,沉香5g,玄参10g。7剂,水煎服。

按: 患者男性,因郁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故见头晕耳鸣、口干口苦等症状;母病及子,痰热上扰于心神,见心烦不寐。而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用龙胆泻肝汤使肝火得清,湿热得除,血压亦随之而降。龙胆泻肝汤首见于《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阳药也”。龙胆泻 肝汤是清脏腑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龙胆草为主药,大苦大寒入肝胆经,可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引药入肝胆经;车前子、通草、泽泻清热利湿,助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从溲而泻;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当归养血益阴和肝;水牛角、牛膝清热凉血,引火下行。二诊考虑郁热侵入血分,故加入苦寒的牡丹皮,以清血分之热。三诊时考虑郁热仍有上犯之势,故仍加入引血下行的牛膝,以沉香降气,引上逆之气下行。肝喜润而恶燥,现有肝火上炎之势态,故加入苦寒之玄参,以清浮游之火。

诚如《成方便读》所云:“夫相火寄于肝胆,其性易动,故以龙胆草大苦大寒,大泻肝胆之实火。肝胆属木,木喜条达,邪火抑郁,则木不舒,故以柴胡疏肝胆之气。更以黄芩清上,山栀导下,佐之以木通、车前、泽泻引邪热从小肠、膀胱而出。古人治病,泻邪必兼顾正,否则邪去正伤,恐犯药过病所之弊,故以归、地养肝血,甘草缓中气,且协和各药,使苦寒之性不伤胃气耳。”《医宗金鉴》言:“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以出也。然皆清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也,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

笔者有幸跟任老出诊,发现任老在临床上常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皮炎、湿疹、扁平疣、痤疮、多形红斑、脂肪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失眠、焦虑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慢性鼻窦炎、中耳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阳痿、阴囊湿疹、多囊卵巢综合征、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多系统疾病。

任老在临床上应用龙胆泻肝汤时,抓住两个主要证候,即肝胆实火上炎证和肝经湿热下注证,在临床中应用效如桴鼓。另外,任老认为龙胆泻肝汤证患者因肝木过盛,常克伐脾土,故在泻肝的同时,也要注意顾护脾胃。所以在临床中以如补中益气汤、益元散等配合使用,同时做到不可过用苦寒, 要中病即止。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六)化痰息风法治疗风头眩

患者李某,女,60岁。2003年8月4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头晕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于当地医院行头部MRI,未见明显异常,后诊断为“高血压病”,间断口服脑清片,症状好转,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具体药物不详)。

刻下症:阵发性头晕,头昏沉,头部紧缩感,口干不欲饮,双目干涩,纳可,进食后易腹胀,夜寐差,大便不实,小便清频,舌淡红,苔白微厚,脉弦。血压150/90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风头眩(风痰上扰证)。

治法:化痰息风。

姜半夏10g,炒白术20g,天麻15g,钩藤20g,茯苓15g,砂仁15g,陈皮15g,大枣20g,生姜15g,蒺藜20g,白芍20g,橘红12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8月11日):服药后,头晕、头昏沉改善,头部紧缩感,口干不欲饮,双目干涩,纳可,夜寐差,腹胀、大便不实减轻,小便清频,舌脉如前。处方:姜半夏10g,炒白术20g,天麻15g,钩藤20g,茯神25g,砂仁15g,陈皮15g,大枣20g,生姜15g,蒺藜20g,远志15g。7剂,水煎服。

三诊(2003年8月18日):口干不欲饮,双目干涩,夜寐差,小便清频,舌脉如前。处方:姜半夏10g,炒白术20g,天麻15g,钩藤20g,茯神25g,砂仁15g,陈皮15g,大枣20g,石菖蒲15g,蒺藜20g,远志15g。7剂,水煎服。

按: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 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基础。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云:“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宋代以后,医家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重订严氏济生方》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龚廷贤的《寿世保元》集先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坎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案患者为老年女性,以阵发性头晕,头昏沉,头部紧缩感,口干不欲饮,双目干涩,纳可,进食后腹胀,夜寐差,大便不实,小便清频,舌淡红,苔白微厚,脉弦为主要表现,故辨为风头眩之风痰上扰证。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减治疗。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头眩之要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两味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二诊患者睡眠较差,考虑为水饮凌心所致,故去茯苓,改为具有安神之功的茯神。因有痰的存在,且大便不实,故去酸寒补血的白芍,加入远志以宁心安神,化痰开窍。三诊加入石菖蒲以增加化痰开窍之力,恐生姜过热而导致风仍上泛,故去掉。患者三诊症状较前改善明显。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性主动,肝风内起,则头眩物摇;复因湿痰上犯,浊阴上逆,故眩晕之甚,自觉天旋地转,遂作呕吐恶逆。治宜化 痰息风。本方亦系二陈汤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之白术、平肝息风之天麻,而组成化痰息风之剂。

任老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多种疑难病,多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任老多将此方应用于荨麻疹、胃溃疡、三叉神经痛、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以上疾病临床上以痰论治者不多见,任老根据其痰湿为患的病机,或以健脾为主,兼化痰湿,或以化痰为重,兼补脾胃,据患者症状加减,均取得捷效,从中可见该方功效之一斑。

(王健 兰天野 整理) Op9FQMgECwIGnG8nHjT237jkeMipmuSWtF3rgA+wS8fLnMP7Ns+g/Qrif9zL9E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