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医拔罐疗法理论与施治基础

第一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理论基础

拔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是一种体表刺激疗法,主要遵循中医藏象和经络腧穴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将罐具作用于体表腧穴,通过对皮部、络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影响,作用于相应的脏腑部位,用于治疗躯体和内脏疾病。

一、藏象理论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拔罐疗法的基础便是建立在“司外揣内”“以外治内”的藏象基础理论之上。藏象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热、毒等外邪或情志内伤后,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扰乱气机,在身体的表面反映出来内在的病理特征,医生可以通过患者外在的一系列特征,判断内在的脏腑病理状态,继而施以不同的拔罐手法,“以外治内”来调理脏腑。

二、经络腧穴理论

(一)皮部

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为拔罐疗法最直接的诊断部位及作用部位,拔罐疗法的特色“察痧辨证”便是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利用皮部理论进行的诊断辨证除了察络脉观颜色外,还有望皮肤、视形态、查感觉等内容。皮部与经络气血相通,故通过拔罐疗法,可以激发引导营卫经络之气的输布流转,濡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振奋经络之气,以保卫机体、抵御外邪。此外,通过皮部治疗过程中显现的病理现象,可以起到反映病症的作用。

(二)络脉

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其加强了表里经脉的联系,沟通经气,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由于散布于皮部的络脉丰富繁多,故拔罐疗法的作用中,各种拔罐手法与络脉联系紧密,无论是正常还是病态的络脉,施术者都可以通过拔罐手法来干预体表络脉,祛除孙络邪气,使络脉之气通畅、充盈,以加强“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络脉及经脉之中的病理产物便常以“痧象”的形式显现于体表,并且具有判断疾病病性与病位及预后转归的功能。

(三)经筋

经筋是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一般认为拔罐的作用部位主要在皮部、络脉等平整之处,对于关节及肌肉腠理深层缝隙之间,拔罐疗法疗效便难以达到。其实不然。在关节等拔罐疗法难以施展的部位产生病理特征时,我们可以通过经脉所连属的经筋部位来治疗经筋所约束的关节、骨骼深层的病症。中医“筋”的内涵非常丰富。《刘寿山正骨经验》(修订版)认为人体有485道大筋,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神经和血管,甚至关节软骨、关节盂缘等。在具体应用中,走罐、推拿罐等手法便可以通过动态的治疗方法来调节经筋,继而体现出拔罐手法所特有的治疗优势。

(四)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拔罐法在皮部最直接的作用部位。腧又同“输”,“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因此拔罐法虽然作用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但通过腧穴与脏腑的联系依然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的功能。

第二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诊断原则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论疾诊尺》有“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查其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象”具有具象和比象的两重性。人体之象,藏象是根本。藏象表现在外的有皮、脉、肉、筋、骨五体之象。与拔罐疗法密切相关之象,是皮象、筋象及伴随拔罐疗法而出的痧象。而“辨象论治”是拔罐疗法的重要中医理论基础之一,即根据不同状态下相应体表部位出现的征象辨别其病位与病性,施以相应的拔罐手法,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皮象——望皮识疾

所谓“皮象”,是脏腑功能在体表皮部的神色形态的反映。病理上表现为皮肤腠理的形态神色变化,如皮肤疏松或致密、溃疡点、皮疹、皮屑增多等。皮、脉、肉、筋、骨是最基本的解剖基础划分,皮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具有主动的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及免疫自稳功能,虚则邪凑,其也是病邪由表入里的途径,故有“百病始先于皮毛”之说。其亦是经络脏腑之疾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此“象”为“显象”,即直接观察皮象的位置、神色、形态,对诊病、治疗、病程、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筋象——度筋诊病

所谓“筋象”,是筋表露出来的颜色明暗色差、位置深浅、方向偏正、形态粗细曲直、性质急缓软硬、感觉喜按或恶按,以及温度的寒、热、温、凉等征象,可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盛衰。筋象的感官表现为筋痛,凹凸不平,沙砾感,结节等。

“度筋”是指揣度测量形体、筋骨、经筋以判断机体状态、疾病部位和性质。《素问·方盛衰论》曰:“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度筋者,手足三阴三阳之筋,各有所起,经于形身,病则宜用燔针劫刺也。”说明度筋可以诊察疾病以指导临床。

若筋象的异常范围小、硬度表现低,说明病程较短、病邪较浅;若筋象面积大、硬度高,说明病程较长、病邪较深。筋软多热,筋硬多寒、多瘀。

三、痧象——察痧辨证

察痧辨证是根据痧象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等。

痧象的部位与经脉脏腑密切相关。比如背部心肺对应的位置出痧,说明心肺有问题。一般痧色鲜红,呈点状散痧,颜色浅淡,多为表证,病程短,病情轻;若出痧较多,且点大成块,呈斑片状或瘀块,痧色暗红,多为里证,病程长,病情重。痧象的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见效。血液瘀滞越明显,出痧速度越快;血液瘀滞时间越长,出痧颜色越深。痧色鲜红为热,痧色青暗为寒。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亚健康状态一般不出痧斑或痧斑较少,多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脂肪较厚及虚证患者,推拿罐不出痧,不宜强求出痧,效到则止。痧色发紫伴有斑块,一般提示寒凝血瘀;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气滞血瘀,多出现在肝区及胃区;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如在两肾处出现则提示肾虚。

第三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作用特点

一、作用原理

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体表刺激疗法。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施术于体表特定部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临床各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治病保健的作用原理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调和阴阳

阴阳是认识自然和认识人体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机变化均可用阴阳失调加以概括。总体来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治疗时应采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拔罐疗法可通过动静结合,各种疗法配合,调节拔罐力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吸拔部位,起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如高血压,属阴虚阳亢者,可用调补肾水的方法,可在涌泉穴处拔罐;亦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快速降压,达到标本兼治、阴阳调和的目的。又如阳虚致五更泻,治以温阳止泻之法,在肾俞、命门处拔罐,以火罐为主,可配以温灸、熨罐等方法。

(二)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具有“行气血而濡全身,沟通内外,抵御外邪”的作用,《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当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外则皮、肉、筋、脉、骨失养不用,内则气血失调,不能发挥营内卫外的生理功能。疏通经络是拔罐疗法的主要作用之一,其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的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能通过经络影响其所连属的脏腑、组织等。如大凡疼痛,多由经络闭阻不通,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所谓“不通则痛”,拔罐疗法不仅可以拔除局部病邪,而且可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气血得以畅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状态。

(三)祛邪扶正

拔罐疗法既能祛邪,又能扶正。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机体正气与病邪之间的斗争,而斗争过程中的邪正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拔罐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可以利用自身的治疗特点,祛除机体的邪气,为正气的恢复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例如临床上常见的祛湿、拔毒等治法,可以通过定拔罐、刺络拔罐、走罐等不同手法祛除湿邪、瘀血、气滞等,起到相应的祛邪作用。

拔罐疗法因其特有的负压不仅具有泻法的作用,而且有激发人体正气的作用。在疲劳状态下,拔罐能快速消除疲劳;卫外功能不足时,拔罐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拔罐在皮肤、毛孔以及经络等病位的吸拔按摩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的输布运行,鼓动经脉之气,畅通经络,温煦皮毛,调整气血,濡养脏腑器官,使虚弱的脏腑得到气血滋养,从而振奋功能,激发正气,有益于人体脏腑组织功能的发挥。

(四)清热拔毒

火为阳邪,是温热之邪发展更甚的表现。临床分为外感之火和内生之火,外感之火由患者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而内生之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内热炽盛引起。火热之病,发病急骤,变化多端,并且多夹迫血妄行、热毒瘀结之证,尽量要迅速诊治。刺络拔罐法可以快速针对患者络脉进行放血干预,在热证的急性期以及对其他血毒瘀结的证候可以直接有效地起到泄热行血及拔毒的作用。对于轻症的患者也可以酌情采用走罐等其他手法,为患者清热活血,干预温热疾病的发展,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痛。

(五)祛风解表

风邪致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无论是六淫之首的“外风”,还是肝风内动的“内风”,都可以导致多种风疾。《素问·骨空论》云:“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古人亦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可见风邪之常见。风性善动,因此在拔罐手法中,可以利用闪罐作为主要方式来针对风疾。闪罐的动作迅速而准确,基本采用闪火法,因此可以在患者的皮部快速、反复地进行手法,起到祛风解表的作用。

(六)散寒除湿

寒湿为阴邪,黏滞而固着,并且易伤阳气,不宜速去。《素问·举痛论》云:“寒则气收。”《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此寒湿之病,用普通的拔罐、走罐手法难以起效,此时就需结合辛热走窜等中药采用“药罐”来直驱寒湿之邪,起到普通的拔罐手法达不到的效果。

(七)理筋整复

理筋整复是推拿治疗伤筋的特色所在。拔罐疗法,尤其是走罐、推拿罐结合了推拿治疗的优势,不但有拔罐本身的治疗特点,而且在临床上能够发挥单纯推拿手法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对劳损、伤筋类疾病有着突出的优势。

理筋整复就是针对筋出槽和骨错缝而设,即纠正筋、骨的解剖位置异常。某些筋位的异常改变,可通过走罐、推拿罐等拔罐手法的弹筋、拨筋与适时运动关节加以纠正。

二、作用特点

拔罐疗法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由其自身的作用特点决定的。

(一)诊疗一体

拔罐疗法的诊疗一体特点,是说拔罐疗法不但有治疗功能,还有很重要的诊断功能。《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藏象表现在外的有皮、脉、肉、筋、骨五体之象。拔罐疗法无论是留罐,还是走罐、推拿罐等动罐,都要出痧,“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拔罐疗法所体现出来的“象”可显示不同层次、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皮、肉、筋、脉、骨的气血情况,根据其“象”的性质特点与部位,可以分析病位、病性,确定是治在脏腑、经络、经筋,还是腧穴。据象诊断,再据象施以相应的治疗,可以单用拔罐,施以不同罐法,还可将拔罐疗法与其他疗法协同配合,提高疗效。诊疗一体是拔罐疗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拔罐的诊断功能方面,还有待系统性提高。

(二)协同增效

所谓协同增效,是指拔罐疗法与其他疗法在一定时机合用时,往往能提高相应疗法的作用。中医讲究“杂合以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患者复杂的疾病,单独一种疗法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医者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的疾病发展,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例如刺络拔罐法、刺络放血法可以泄热通瘀,加用拔罐可以排出瘀血,更好地发挥祛瘀的效果;中药的配伍对不同疾病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但因操作复杂,导致应用相对较少,但是结合拔罐疗法的药罐法可以利用拔罐对皮肤产生的刺激作用,让中药方的成分通过熏蒸等手段在皮部或腧穴处吸收,给临床提供更多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推拿罐、走罐、熨罐等都可以在拔罐的基础上协同增效,发挥单独一种疗法达不到的疗效。

(三)适应证广

拔罐操作手法的多样化,以及拔罐易于结合多种其他疗法协同增效的特点,决定了其所治病症的广泛性。现代研究表明,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共涉及19类、363个病种,其中腰部扭伤、痤疮、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麻痹、痹病、哮喘、咳嗽、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痛证、感冒、落枕、疱疹后神经痛、关节炎、腹泻、腰腿痛、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痛、荨麻疹、神经根型颈椎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等用拔罐疗法效果显著。例如定拔罐有很好的祛湿散寒功效,可以治疗寒湿相关疾病;推拿罐、走罐有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功效,可以治疗局部瘀结、筋伤劳损等相关疾病;刺络放血拔罐可以迅速拔毒行血,对瘀毒相关的皮肤疾病疗效快速且显著;药罐更是可以结合多种中药发挥熏蒸、温灸等作用,极大地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

(四)操作简便

现代拔罐法的常用器具包括玻璃罐、塑料抽气罐、硅胶罐等,新型罐具的出现使得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更加简便,突破了拔罐疗法实施的地点限制,在家庭、保健场所等广泛应用。另外,拔罐疗法的施术人员也不局限于专业的医疗工作者,普通人群经培训也可掌握。塑料抽气罐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型拔罐装置,它由抽气枪和一组塑胶罐组成,塑胶罐的顶端有一个单向阀,通过人工提拉式的多次抽气,可在罐中产生不同大小的负压,抽拉次数越多,负压越低。该方法比燃烧法产生负压的范围更大。硅胶罐采用橡胶为材料制作成罐的形状,将硅胶罐放到皮肤上,用力按压后再放松,利用橡胶的弹性恢复力,在罐中产生一定的负压。该方法比火罐产生负压要方便,其负压的大小与罐的形变程度和橡胶的弹力有关。由于不再使用明火产生负压,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简便易学,且罐体不易破碎,成本低。拔罐器有多种口径和形状,可进行走罐、闪罐等罐疗常规操作。

(五)安全经济

拔罐法除了刺络拔罐疗法等外,大多属于非侵入性手法,对患者皮肤损伤小,操作安全,并且拔罐的器具十分常见,成本低廉,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拔罐法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特点,尤其是以操作简便、安全经济、适应证广而在中医外治法中深受广大医者及患者的喜爱。

第四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施术部位

一、皮部

中医将人体体表分为十二皮部。《素问·皮部论》中提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强调了皮肤在保卫机体、抵御外邪过程中的重要性。皮肤与经脉关系密切,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既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也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因此皮部既是反映身体内在病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也是拔罐疗法的主要作用部位。

二、经络腧穴

《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十二经脉分别与体内各相应脏腑相通,与其相应的体表肢节联系,从而使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临床中常根据经脉或络脉的循行部位确定拔罐施治的部位。根据经脉或络脉的不同走向,应当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如背部督脉、手足三阳经等经络循行的部位多适用走罐;腹部任脉、手足三阴经等经络循行的部位多适用闪罐、振罐、推拿罐;循行于四肢的经络如手足三阳经则多用定罐、闪罐等。

1.手太阴肺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胸、肺、喉部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咳嗽、哮喘、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等。

常用腧穴:中府、云门、天府。

2.手阳明大肠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以及热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咳嗽、面瘫、肩周炎、网球肘等,曲池穴是刺络拔罐常选择的部位。

常用腧穴: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肩髃。

3.足阳明胃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头、面、眼、鼻、口、齿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如胃痛、胃溃疡、腹胀、便秘、泄泻、牙痛、面瘫等。

常用腧穴:地仓、颊车、下关、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

4.足太阴脾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以及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常用腧穴: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腹哀、大包。

5.手少阴心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心、胸、神志病证,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心悸、心绞痛、痴呆、癫痫等。

常用腧穴:青灵。

6.手太阳小肠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头项、五官病证,热病,神志疾患,以及本经部位的病变,如肩周炎、肌筋膜炎、网球肘等。肩背部的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又称“七星台”,是罐疗治疗肩背部疾病的主要部位。

常用腧穴: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7.足太阳膀胱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症等,背部第一侧线是走罐疗法的主要施术部位之一。

常用腧穴: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合阳、承筋、承山、飞扬。

8.足少阴肾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常用腧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

9.手厥阴心包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心、胸、胃、神志病证,如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痛、癫狂、昏迷,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常用腧穴:天泉。

本经主治侧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常用腧穴:天井、臑会、肩髎。

10.手少阳三焦经及常用腧穴
11.足少阳胆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目赤肿痛、咽喉疼痛、耳聋耳鸣、癫狂等。

常用腧穴: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光明。

12.足厥阴肝经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头晕耳鸣、视物昏花、痛经等。

常用腧穴:足五里、章门、期门。

13.督脉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热病、腰椎疾病、神志病,如外感风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腿痛、中风、癫狂等。

常用腧穴:大椎、哑门、风府。

14.任脉及常用腧穴

本经主治咽喉部疾病、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等。

常用腧穴: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

三、病变反应部位及病灶局部

按照“病变局部、病变远端、辨经随症”的原则选择施术部位。病变部位常有肉眼可见的皮色变化或皮肤形态改变及赘生物;可触及局部皮肤温度异常;常见持续性疼痛、叩击痛、深压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表现,以及弹拨时可触及皮下局部条索状或大小不等的结节表现。在病灶局部应用拔罐疗法,是该疗法的一大特点。根据病变部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第五节 中医拔罐疗法施治原则

一、病有浮沉,治有浅深

拔罐疗法的作用部位应与病位的深浅一致,即病深治深、病浅治浅,其道理与刺法理论一致。《素问·刺要论》说:“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病有皮、脉、肉、筋、骨不同的深浅层次,治疗上也应注意力的深浅要不同。

二、力有大小,三才分部

治疗之浅深,可从《金针赋》之天、人、地三部来区别。《金针赋》曰:“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三才分部可以衡量治疗效应的深浅。力的大小是施治浅深的关键。拔罐之力,既有施术者之力,又有罐之吸拔力。拔罐之力全在施术者掌握。罐之吸拔力可从吸拔入罐内之机体组织的深浅来衡量(图2-1)。

img

图2-1 吸拔深度

三、司外揣内,辨象施治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论疾诊尺》也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查外部的象征,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象”具有两重性,首先是表于外的具象,其次为隐于内的比象。人体之象,藏象是根本。藏象表现在外的有皮、脉、肉、筋、骨五体之象及其气血盛衰之象,可从“痧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判断。辨象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辨象施治,是根据其五体之“象”的性质特点与部位,分析病位、病性,确定是治在脏腑、经络、经筋,还是腧穴,施以手法及决定刺激量的大小、频率等。“皮象”“筋象”“脉象”“骨象”及“五体之象”“气血之象”等概念,是依据藏象理论在临床带教中总结出来的术语。“辨象施治”理论,揭示了针灸推拿疗法临床的思维特点。

四、法随象出,施法有度

中医用药要求辨证施治,拔罐疗法尤其是“动罐”要求辨象施治。根据“痧象”“五体之象”“气血象”的表现来决定施治原则,施治的手法、时间、疗程等。根据象的变化,结合受术者主观感觉出现的变化来实施治疗。因此,拔罐的施术手法和施术效果有以下几种判断标准。

1.受术者主观感觉

受术者即患者,患者的感觉是促使患者来接受施术的主要因素,这种感觉在动罐的适宜症中常表现为疼痛、酸胀、沉重、倦怠疲劳、乏力、失眠、局部瘙痒等。施术后患者相关感觉的减轻是施术效果的主要判断依据之一。一般要求达到原有的感觉减轻,以感觉轻松、精力提高为标准。同时,施用补法操作时,受术者往往感觉轻松、精力提高;若施术后患者感觉疲倦、乏力,则说明短期内泻的效果占主导,可适当减少刺激量。

2.施术者依象判断

(1)筋象正常 筋象改变是很多疾病在躯体、经络、经筋上的共同反映。筋象的改变要注意筋势的恢复,“邪脉不断,正脉难复”,异常的系统张力限制解除后,局部的异常受力和堵塞的经脉自然就打开了。筋象恢复正常,说明达到了施术效果。

(2)痧象变化 痧象是指拔罐后拔罐部位出现的皮肤颜色与形态的改变,是判断施术效果的指标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刺激量的大小及病症性质。一般以一次治疗要求痧出透为度。疗程上以出痧减少、颜色变浅甚至不出痧为度。有不易出痧者,多属肥胖或阳虚,或者痧象掩埋较深,需要多次施术才能出痧。此时可以筋象或者受术者自身感觉为主要判断依据。

①通过出痧部位判断病变部位:凡经络循行线路和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处出痧,提示相应内脏功能失调。如在脾俞穴区出现痧斑或紫痧,则说明脾胃功能有变化。

②通过痧象判断病程长短、病邪深浅:若出散痧、颜色浅淡,说明病程较短、病邪较浅;若出痧较多且点大成块、呈紫色瘀斑等,说明病程较长、病邪较深。

③通过痧象判断病性:走罐后紫黑而黯,一般提示血瘀;发紫伴有斑块,一般提示寒凝血瘀;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气滞血瘀,多出现在肝区及胃区;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如在两肾处呈现则提示肾虚;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亚健康状态一般不会出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脂肪较厚及虚证患者,走罐不出痧,不宜强求出痧,效到则止。湿气重,吸拔部位易出水疱;风气重,罐口周围易出皱纹,刺络拔罐时易出血泡沫。

痧象与罐法的吸拔时间、吸拔力度、罐口厚薄大小、人体体质、年龄、疾病性质等因素有关。

五、补虚泻实,兼顾体质

1.补泻原则

推拿罐补泻直接反映在刺激量上。刺激量的大小体现了推拿罐的补泻本质。

(1)补法 吸附力轻,动作缓和,润滑剂相对较多,推拿罐操作时间长、速度慢,罐口经过处以皮肤红润、不出瘀斑为佳,适用于久病老人、儿童,以及体质羸弱、病情偏于虚证者。《灵枢·官能》言:“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龚居中说:“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故此法应注意操作,可先将罐体加热至微温,加强温补之功。

(2)泻法 吸罐深度深,重按急摩,润滑剂相对较少,推拿罐操作时间短、速度快,罐口下皮肤以明显瘀痕为主,推拿罐后在病灶局部的穴位或相应背部腧穴上通过留罐5~10分钟以加强刺激,激发穴位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有利于病灶局部的疏通,以达到泻实之目的,适用于新病者、体壮者、中青年及病情偏于实证者。

2.体质与辨质施术

体质就是人的先天禀赋、阴阳属性、气血多少的外在表现。体质的划分方法比较多。《灵枢·通天》将人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具有代表性的5种不同类型,并分别描述了他们在意识、性格、形态上的特征,提出了因人施治的原则。

王琦院士将人体体质划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体质。要注意个体体质特征在推拿罐施术时其痧象、筋象的表现差异。若无痧或仅有分散的点状浅红痧粒,也无疼痛、结节、肌肉僵硬,或松弛、微软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平和体质;若出痧少,速度也慢,疼痛程度轻,多为酸痛,有肌肉松软和较软的痧粒、结节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气虚体质;若出痧量不多,痧色浅,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有气泡感、痧粒、结节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气郁体质。另外,通过拔罐可以迅速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一般拔罐后罐具内出现水雾或水珠,皮肤出现水疱,是痰湿体质或湿热体质的特点。

第六节 拔罐的刺激量及影响拔罐疗效的因素

拔罐疗法的刺激量由罐具制造、拔罐部位、施术方法、负压力大小和吸拔时间等要素构成。皮肤颜色与形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拔罐刺激量的大小。罐斑与拔罐的操作、人体体质、病情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罐的吸拔力度轻、留罐时间短,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色充血,称为充血罐,多具有温阳益气、温经散寒的作用;罐的吸拔力度重、留罐时间长,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暗紫色瘀斑,称为瘀血罐,多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祛邪拔毒的作用。临床不可一味追求拔罐后局部出现瘀斑,以免反复过重拔罐引起局部损伤。

拔罐疗法的刺激量和影响拔罐疗效的因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罐具材质

罐具对刺激量的影响,表现在罐具形态多种多样、罐口边沿厚薄不一、罐具材质不同。在临床中常见的罐具有透明玻璃火罐、竹罐、抽气罐、陶瓷罐等。

1.玻璃罐

玻璃罐由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口平腔大底圆,口缘稍厚略外翻,内外光滑。其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随时观察罐内皮肤瘀血的程度;缺点是传热较快,容易摔碎。玻璃罐临床广泛应用于刺络放血拔罐及推拿罐等,对于瘀阻性疾病及寒凝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2.竹罐

竹罐由成熟的竹子制成。其优点是轻巧,价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且有耐煮的特性;缺点是容易爆裂漏气,且质地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情况。竹罐容易吸附药物,在煮药罐法中常用,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的药物煮罐,以提高疗效。

3.陶罐

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形如木钵,口底稍小,腔大如鼓,有大、中、小和特小几种类型。其优点是吸拔力较大,易于高温消毒,适用于全身各部的拔罐;缺点是陶罐体较重,易于破碎,且质地不透明。陶罐较大的吸拔力对体质壮盛的患者或某些深部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4.金属罐

金属罐分为铜罐、铁罐,用铜或铁皮为原料制成。其形状如玻璃罐,口径大小不一。其中铜罐比较常用。金属罐的特点是耐用,导热比较快。

5.石罐

石罐主要指以砭石、玉石为材料制成的罐,现代以山东泗水、安徽灵璧的砭石制成的罐多见。

6.硅胶罐

硅胶罐由硅胶制成。硅胶是橡胶的品种之一。硅胶罐结构简单,感觉舒适,对皮肤无刺激。由于罐口柔软可变形,关节、耳后等其他拔罐器具不易拔上的凹凸不平部位亦可操作,无体位限制。硅胶罐可通过挤压直接获得负压。

7.塑胶罐

塑胶罐由塑料或以塑料为主的原料制成,价格便宜,不易摔坏。现代临床常用的抽气罐多用塑料制成。

8.葫芦罐

葫芦罐是用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葫芦的成熟果实经干燥后,掏空其内制成的。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9.生物陶瓷火罐

生物陶瓷火罐是选用多种氧化聚合物,配合其他辅助材料烧制而成的。

二、吸拔方法与应用方式

吸拔方法主要体现在负压的获取方式上,有点火、抽吸、挤捏、水煮等多种方式。应用方式上主要有单纯拔罐法和拔罐与其他疗法配合的复合拔罐法等,对拔罐疗效都会产生影响。

三、吸拔部位与施治顺序

最早的拔罐部位是在病灶处,针灸学发展起来后,拔罐部位开始重视腧穴理论。拔罐处方与针灸处方一样,腧穴有主次之分,施术也有先后之别。主穴应每次必取,而且重点施术,配穴酌情选用。《灵枢·终始》曰:“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灵枢·五色》也说:“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说明施术先后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相同。《灵枢·周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临床上,拔罐治疗的顺序与针灸施术的顺序基本相同,多采用先上后下、先阳后阴,但临床可灵活处理,不必拘泥一是。

四、罐的吸拔力度、移罐速度与角度及施治时间时机

1.吸拔力度

拔罐的吸拔力度与针刺深浅的含义有相关性。吸拔力度不同,产生的疗效就会有显著差别。《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灵枢·本输》曰:“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灵枢·阴阳清浊》曰:“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拔罐的力度决定了治疗作用达到的深浅。力度大,作用深;力度小,作用浅。因此,临床按方施术,要因人、因病、因时、因拔罐部位的不同而灵活掌握拔罐的力度。《灵枢·终始》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又说:“久病者,邪气入深。”明代高武《针灸聚英·附辨》载:“肌肉厚实处则可深,浅薄处则宜浅。”以上都应作为临床针刺深浅的依据。

无论火罐、药罐或抽气罐,其材料和产生负压的方法虽不同,但共同特点都是产生负压,而负压大小与疗效是紧密相关的。罐体吸附力越大,罐周血液循环越快,局部充血,产生罐斑。有文献报道压力因素对罐斑颜色的影响,在同一拔罐时间条件下,负压越大,罐斑颜色越重。随着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众多研究开展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不同拔罐负压引起的皮肤血流量变化。有研究显示,10分钟×0.03MPa是最佳刺激量,机制是调节罐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温度升高。当参数达到10分钟×0.04MPa以上,皮肤会出现瘀斑,负压越大则毛细血管破裂越重,其机制是机体对产生的组织损伤进行修复,从而产生调整作用。

2.移动罐体的速度与罐体倾斜度

移动罐体的速度与罐体倾斜度,都与拔罐的刺激量相关。移动罐体的速度慢,罐体前倾,作用层次深,则刺激量大,偏泻法;移动罐体的速度快,罐体后仰,作用层次浅,刺激量小,偏补法。罐体倾斜度还可以用移动罐体前进方向上罐口与体表形成的夹角来衡量。

3.施治时间与时机

选择适宜的治疗时机,对有些病症来说,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疗效。例如刺络拔罐,白天治疗就比晚间治疗效果好。偏头痛就一定要在发作时施术,疗效才好。《素问·刺疟》曰:“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癫痫应在发作前5~7天开始刺络放血;月经不调和痛经,则应该在月经来潮之前3~5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干净为止;女子不孕最好能在排卵期前后连续拔罐。

留罐时间也是拔罐处方中的重要内容,可根据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结合痧象、筋象来定。拔罐时间对罐斑的形成有影响,现有研究显示,拔罐前几分钟疼紧感最强,10分钟后逐渐减轻。因为此时的局部毛细血管已充分破裂,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液继续溢出,罐斑颜色不再加深;若10分钟起罐,血液继续外渗,血小板凝集缓慢,罐斑颜色就较深。留罐10分钟,毛细血管可以完全破裂,故临床治疗时,将留罐时间定在10分钟以上较适宜。

一般成人病症,以留罐10~20分钟为宜;儿童肌肤娇嫩;一般拔罐2~5分钟即可,也可采用闪罐法;成人体弱者在5~15分钟。治疗时间过短,不易获得疗效;治疗时间过长,容易耗气伤津。临床还可根据痧象、有无起疱及患者耐受程度来灵活应对。

拔罐的应用方式有留罐、动罐之分。在留罐时间内,每隔5分钟摇动罐体一次,谓之“动留罐”。对于不容易配合拔罐操作的小儿,不适合留罐,可施行闪罐法。但对于一些拔罐方法(如发疱罐)、慢性病症(如湿疹)、慢性痛证等则需要长久留罐,少则30分钟至1小时,多则2小时以上。

拔罐的间歇时间,与拔罐的应用方法、受术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有关。《灵枢·经脉》曰:“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此处说的是针刺,拔罐也是如此。拔罐间隔时间有的患者短,有的患者间隔时间长,保健拔罐可以1个月拔罐1次,有的1周拔罐1次,有的则1日拔罐2次。一般慢性病症,可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但对于一些需要尽早控制的疾病,例如虫毒所伤、剧烈疼痛等,则需要每日治疗2次,否则不利于毒邪的拔出。

根据疾病的发生或加重规律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是获得较好疗效的一个因素。如与月经有关的乳房胀痛、痛经、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在经前1周开始治疗比较容易获效。

五、年龄与体质

拔罐疗法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受术者疗效有差异。临床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受术者进行辨证施罐。小儿肌肤娇嫩,老年人体质弱,应注意刺激量的把握。不同人种,体质差异大;同一人种内,体质也有差异。黑色人种痛阈低,拔罐力度可小一些。而黄种人痛阈高,拔罐力度可稍微延长;白色人种居于黑人和黄种人之间。壮年和湿气重的人群,尤其适合拔罐疗法。

六、季节环境等因素

由于时节气候的不同、地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拔罐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法。

在应用拔罐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拔罐疗效。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该类患者在春季之前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最适宜拔罐治疗及保健。秋冬之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此时拔罐力度可适当加重。 nHyed7Am2RIjOvghn9wVIK3BPvNNOkG5Xa+EMOR+2u69nCWFyZstNEw7JmR7R89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