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医学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流行病防治中的历史文化影响因素为例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课程简介

医学是自然科学典范下的知识体系。然而,医疗的对象是人,加上疾病的复杂性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医疗逐渐成为强调医病互动的一门艺术,并成为社会科学关注的领域。“医学社会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医学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高而且在地性很强的学科,牵涉到个人、专业人员、医疗组织、社会文化、国家体制等方面,各种医疗现象与组织发展有其历史脉络与文化背景,不分阶级贵贱都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的问题,无论从医学或是从社会学出发,皆透露着强烈的现实关怀。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对于专业主导的医疗体制提出许多批判,生物医学知识如何构建疾病和健康的概念,直接挑战了专门化知识主导的医疗权威。基于对医疗专业与生物医学模式的批判,医病之间互动的关系,也不同于社会学家帕森斯所描绘的客观中立的医师,将科学知识传递给被动无知的病人的模式。医师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带有冲突性质的动态协商过程,双方都力图传达彼此对情境的定义。因此,许多社会学研究采取病患的观点,强调病患本身的就医经验,从知识与权力的角度,剖析医病之间的行动。当前,医界面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人口老化与新兴科技带来医疗费用高涨的财务困境,加上消费者意识抬头,使医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对医疗专业的信任危机,开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向,非医疗相关的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案例简介

“医学社会学”课程中的诸多知识点都能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本课程分为健康与医疗两大部分,医疗的目的在维护生命与健康,但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力量,往往比个人自身的决定与医疗行为更能影响我们的健康。本案例主要内容是基于社会学理论观点下的,传染病防治经验的地区间横向比较。主要涵盖流行病学的测量指标、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居住环境对于流行病的重要影响和疾病的现代化特点等知识点,并考虑通过当下不同国家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和经验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传染病当前的流行特点和未来人类治病防疫的战略走向。

(一)教学与育人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流行病学的重要测量指标及其应用。

(2)学生能够了解流行病发展历程和当前发展趋势。

2.能力提升目标

(1)训练学生查阅相关流行病数据库和文献的能力。

(2)提升学生对流行病防控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理解。

3.思政育人目标

(1)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内防控发展大方向,引领学生思考和感悟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预防控制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流行病发展变化的阶段划分,深刻认识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结合我校中医药行业背景,探讨我国在流行病预防控制中,中医药应该如何发挥其独特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在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中将思政融入“医学社会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以提高学生对思政理念的参与度与接受度。引导学生对我国医学社会学问题的思辨理解,提高学生对我国各类医疗卫生行业的问题的正确认识。

(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设计

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社会学”第二章流行病学为例,从历史文化影响健康行为模式和人类流行病斗争史的相关知识点内容为例。

背景一:在历时近一年半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斗争后,全球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战疫结果:中国在疫情控制的各个层面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美国政府则在人员和经济上遭遇了巨大失败。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迄今为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死人数约4800例,而在只有3.3亿人口的美国,已有超过60万人被病毒夺走生命。

问题一:为什么中美在抗击疫情方面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背景二:武汉人民,在封城全体隔离期间,不仅展示了武汉人民的社会担当,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所激发出的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向心力。中国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民戴口罩,居家隔离,遵守一切国家制定的防疫政策,反观美国人民,无视疫情传播,我行我素。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能做到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事情?

答案:这中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人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中央的领导。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1.教学成果

本案例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运用疫情防控“教科书”,从理论上解析文化影响健康模式及特点的难点问题。本案例从理论上提出了“文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广泛程度远大于生物和自然因素”这一学术命题,并从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2.特色与创新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感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过程凸显出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学习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课程思政实施反思

1.教学设计视角

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达到了专业知识育人的目的。而运用疫情防控“教科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方面的伟大成就,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本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教学专业内容和思政元素加入的矛盾,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

2.学生评价视角

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学生的学习找到了有趣的关注点。双方在课程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放眼看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素质、政治素养,提升教学质量。这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是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项远兮) Pni6NevB48v/fO19BLZh5bEWZtIhO3FvCf4SyWYTaQNmmay2EHBJzkYheUJpJM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