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销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销售人员的报酬与激励为例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课程简介

“销售管理”是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销售管理”是以企业销售竞争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论题,以销售目标管理为主线,从分析销售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其主要内容:企业销售活动的计划、销售组织的建立、销售区域设计、销售人员的激励、销售网络建设、销售模式与技巧、客户管理、促销管理、销售竞争、销售绩效的评估与销售控制等基本内容。在“销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认识销售管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的对象;全面了解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对销售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销售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销售管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销售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案例简介

以“销售管理”课程第五章销售人员的报酬与激励为例。激励是领导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研究人的需求和动机,是针对主导性需要采取激励手段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理论,在心理学、教育学及实际企业运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案例是关于激励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与育人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1)掌握激励的概念和人的需要的心理发展过程。

(2)熟练掌握人性假设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能力提升目标

(1)通过课前案例引入激励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深入分析人的需要的心理过程,增强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

(3)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评价和讨论,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思政育人目标

(1)通过课前案例海尔集团“赛马不相马”,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今后的生活中都要有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2)通过分析人的行为与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需要的重要性,启发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通过介绍几种人性假设理论,启发学生进行人性思考,并引导其在人际交往中多运用人性假设的积极面,以善意与人交往;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4)通过深入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和缺陷,引导学生认真比较、分析、探索接触到的信息,汲取正确的知识,养成批判性思维。

(5)通过将需要层次理论拓展应用到生活、工作和政府治理中,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展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学活动,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启发法等多元并举的教学方法,构建层层递进、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设计

1.课前导入及相关思政元素

首先以我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的经典激励制度“赛马不相马”案例切入本章所学知识点。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海尔的张瑞敏建立了激励员工的伯乐机制,即机会人人均等,不论是何资历、学历,谁能表现突出就能得到升迁。通过这个机制海尔获得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骨干力量。

【思政元素】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开篇通过海尔集团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在好的激励机制下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 想成功就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但要坚信挫折是对人生的考验,我们要发挥永不放弃的精神。接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激励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课程内容及相关思政元素
(1)激励概念及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其心理过程为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发生。

注意同一种需要会引发不同的行为,同理同一种行为也可能是不同的需要引发的。并且在多种需要下,占据主导地位的需要才会引发最大的激励作用。

【思政元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根据人的需要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分析告诫学生,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的目标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因此如何实现目标同样重要。“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两个维度都要把握好才行。此外,通过回应提问引出后续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研究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增强其自我激励能力。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种为低级需要,后两种为高级需要。它们是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高级需要是人们前进的持久动力。

课堂及课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实现需要讨论,并发挥“学习通”线上网络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线上平台的讨论区进行积极互动。

【思政元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金钱可以买到生理、安全或是社交方面的满足,但涉及自尊、认可及自我实现时,金钱的作用会明显减弱。由此告诫学生,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引导学生不要停留在低层次的需要上,要有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和目标才是推动学生前进的最持久动力。在课堂讨论阶段,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1.教学成果

本人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坚持致力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在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对自己所授课程的课程思想政治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努力完善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19年和2020年分别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主持2018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教学类论文多篇。本门课程考试及格率达到100%。在课程学习期间,多名学生参与多项经济管理类相关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

2.特色与创新

(1)课堂讲授知识联系实际,通过将需要层次理论拓展应用到生活、工作和政府治理中,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2)以“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展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学活动,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启发法等多元并举的教学方法,构建层层递进、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五)课程思政实施反思

1.教学设计视角

本案例采用“激发兴趣—深入理解—实际运用”步步推进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兼顾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成效较为显著。以案例提问驱动学生思考问题,自主讨论探究,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如何能使所学知识真正指导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学生评价视角

本案例在整个教学中处处穿插“思政元素”,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辩证地学习知识。从实际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反映很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

(李俊) Lim2xDQgdA5BumGgXNfpOo9xgxueHbju0T7l1HzvIGtQoiHbVLwPwqNes89AQL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