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社会医学概论

导引案例

高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健康问题

2022年8月23日,在南方医科大学读博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宏发医生,从实验室回到宿舍后,突发心源性猝死,年仅37岁。8月16日凌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刘伟教授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3岁。8月16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颜波主任医师不幸逝世,年仅44岁……高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医生猝死问题引发人们的反思,医学界更是惊呼“高强度工作下最悲哀的是医不自医”!

(资料来源:搜狐健康)

试回答:

1.查阅资料,分析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猝死。

2.分析猝死出现的原因。

3.如何应对工作高负荷?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概念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人的健康与疾病是一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具有自然属性;也是社会的产物,受到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人群的社会特征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也影响着人类的疾病预防和诊治行为,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不仅要研究自然、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还要研究社会因素的作用。

一、社会医学的内涵

(一)社会医学的定义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人群的健康状况,探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以保护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保证人的积极全面发展。换言之,社会医学侧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二)社会医学的目的

社会医学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积极是指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更好地赢得健康,而不仅是被动的健康;全面是指身体、心理、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发展,将人性、人格、人的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集中体现在提高生活质量。

(三)社会医学的性质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它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医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传统医学;二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等。

二、社会医学的内容

(一)社会健康状况

通过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方法,尤其是社会调查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状况;应用科学指标与方法对社会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做出评价,找出优先解决的问题,发现高危人群、主要疾病,即对社会健康状况进行“社会诊断”。

(二)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

运用各种手段,分析健康问题的社会原因,研究经济、文化、社会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状况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即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规律,对社会健康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

(三)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针对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通过政治、法律、规章制度等渠道和卫生立法、卫生规划、健康教育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方式和措施,改善社会健康状况,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水平,即提出改善社会健康状况的“社会处方”。

三、社会医学的任务

(一)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医学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社会医学作为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更加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及疾病的影响,重视那些主要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力图通过科学评价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脆弱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其社会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社会卫生措施,减少、控制甚至消灭其危险因素,进而改善人群健康状况。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通过调查,掌握社会健康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发现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社会健康状况、保护人群健康的策略与措施,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编制卫生发展计划、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监督和评价等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社会医学的任务

在我国,社会医学不仅要通过研究世界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和教训,紧跟世界社会医学的发展步伐;更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发掘传统医学的价值,研究并解决我国的社会卫生问题。从实践来看,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因此,维护和促进健康,应从社会、心理和生理三方面出发。但是,这一积极、正确的健康观对人类影响的程度和效果仍不令人满意,必须在实践中让大众正确看待健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采取综合卫生措施,有效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中医药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保护人群健康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等系统思想、辩证思维更是与积极的健康观不谋而合。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医药传统思想、技术的挖掘与传承,对于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在理论上的接受和实际行动中的保守、阻挡形成鲜明反差,所以要继续努力促进医学模式的实质转变。要加强医学模式研究,完善其理论体系,提高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全方位改革医学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医学教育,造就新型医药卫生人才;注重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积极倡导现代医学模式氛围,促使大众观念的转变。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主要是掌握社会卫生状况,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及时提出防治措施:①系统分析社会卫生状况的现状、特征、变化及发展趋势,明确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强度和范围,有助于找到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②采用评价技术,评价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危害程度,发现关键问题。

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 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调查分析人们的健康需求,了解卫生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研究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程度,探讨卫生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提出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对策与措施,为评价和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5.重点关注脆弱人群健康 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是社会医学的使命。对我国而言,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脆弱人群和慢性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通过社会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大众的积极参与,提高大众健康水平。

6.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通过社会医学教育,宣传其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主要任务包括3个:一是在一般人群中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二是在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中加强社会医学教育,培养正确的医学观;三是推动社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合社会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提高社会医学从业人员的规模与质量。

四、社会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必然与很多学科存在密切联系。

(一)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

社会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从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中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父子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两者具有历史渊源且可相互借鉴 现代预防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许多急慢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这些疾病是社会、心理、生物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医学从预防医学中发展起来。正因为如此,现代预防医学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预防思想和内容,两学科应该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

2.研究目的与内容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特别关注人群健康、疾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解决策略。

3.研究侧重点不同 预防医学侧重自然、生物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社会医学侧重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二)社会医学与社区医学

社区医学(community health)是研究社区内卫生服务的供给和卫生服务的组织管理;根据社区特点,运用社会医学理论指导,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患者为中心,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健康为一体的卫生服务。社区医学和社会医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致性,都以人群为研究对象,都以提供卫生服务和保障人群健康为目标。相比而言,社会医学研究内容比较宏观,研究内容比较广泛,社区医学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更注重实践。

(三)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同时提出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health care management)两个学科名称。经过多年的努力,两者都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成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两个独立学会。但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仍是公共管理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和研究生专业招生所采用的名称。两者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姊妹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基本任务相同 两者都是根据人群健康需求,合理调配卫生资源,组织卫生服务,提高卫生事业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侧重点不同 社会医学侧重针对社会卫生状况,分析社会原因,提出社会卫生策略,而这种策略是对具体卫生资源配置等工作的指导或纲领。卫生管理侧重具体卫生事业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更像是对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资源调配等。

(四)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

1.联系 两者都是医学与社会学结合的学科,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两者都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调查与统计、心理与经济分析等作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

2.差异 两者在学科性质、起源时代、研究侧重、学科队伍等方面存在差异(表1-1)。

表1-1 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差异

(五)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1.联系 两者都研究社会心理现象,都以防治身心疾病和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为目的,都使用卫生统计学、社会调查等方法。

2.区别 主要体现在研究侧重点上:社会医学更多从群体、社会角度考虑社会心理现象的影响,医学心理学侧重以个体为基础的临床服务。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发展史

社会医学成为一门学科理论是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不断出现的社会卫生问题之必然结果,是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疾病构成变化、科学技术进化和认识层次深化等过程逐渐形成的,又与法国政治大革命有密切关系。

一、国外社会医学发展史

(一)社会医学史前史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医学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但关于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早就被关注。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前460-前370)就认为“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这个人患什么病更重要”“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患者”。他在《空气、水、地域》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生活环境、习惯对健康的作用。古罗马医师盖伦(Galen,129-199)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强调人体健康与心理因素的关系。阿拉伯医师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认为土壤和水源可以传播疾病,而精神情感活动对机体也有影响。但是,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医学科技水平,古代医学家对于人类健康、疾病与社会因素的关系还缺乏客观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认识,医学活动基本上是患者与医生间的个人医疗行为。

(二)社会医学的萌芽

18世纪60年代起,西欧进入了资本主义的确立时期,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被大工业生产方式所代替。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厂、矿山等较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日益增多,社会卫生状况日益恶化,劳动卫生、职业损害问题日益增多,促使人们进一步注意到医学的社会性以及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流行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的密切关系。一些进步医学家提出了国家、社会应该对人民健康负责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启蒙作用。

瑞士医生巴拉塞尔萨斯(Paracelsus,1493-1541)在《水银病》一文对铜银矿山工人的职业病进行了分析。意大利的萨马兹尼(1669-1714)在其著作《论手工业者的疾病》中记述了52种职业工人的健康与疾病状况,论述了职业病的病因和职业的关系。德国卫生学家约翰·弗兰克(Johann Frank,1745-1821)提出了“居民悲惨的生活是疾病温床”的观点,并在《全国医学监督体制》一书中提出了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个人和公众健康的主张。这种观点认识到健康、疾病和社会因素的相关性,成为社会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并从德国逐渐流传到苏联、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因此,他被公认为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杰出的先驱。此外,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提出了人口过剩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而空想社会者欧文提出了限制童工劳动时间的建议。

对于这些社会卫生问题,依靠单个医生、机构的努力已经力不从心,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社会行动,才能加以控制、解决。1841年,法国制订了《童工法》。1848年,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1847年,利物浦任命了第一位卫生局长邓肯。1848年,伦敦任命西蒙(Simon,1816-1904)为首任医官。他专门研究伦敦的食品卫生、住宅和工厂卫生,认为这些因素与英国工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并在《论伦敦的卫生状况》报告中建议设立卫生检查机构,改善下水道,将疾病防治列为国家任务。

(三)社会医学创立

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的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对医学、健康和社会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知,尝试采取一些社会措施去应对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医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

“社会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1838年,罗舒首先提出“社会卫生学”这个专用名词,并将卫生分为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两类。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Jules Guerin,1801-1866)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学及法医学等学科构成一个整体,统称为“社会医学”,并将其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四部分,号召医务界自觉运用社会医学观点去考察社会卫生问题,这也成为社会医学真正诞生的标志。

19世纪后半期,细菌学的成就使医学家只重视生物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是仍有不少医学家不同意过分夸大细菌的致病作用。德国医学家诺尔曼(Neumann,1813-1908)和病理学家魏尔肖(Virchow,1821-1902)都强调社会经济条件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提出“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政治学是广义上的医学”“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的健康负责”“实现医学目标的最好的办法是将医学和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结合起来”。

(四)社会医学的发展

社会医学首先在英国取得了发展和进步。1856年,英国第一次开设公共卫生课,由格尔豪任教。19世纪末,英国开设了公共卫生学课程,20世纪40年代改名为社会医学课程,泛指疾病的控制及有关增进或影响人群健康的科学。1943年,牛津大学成立了社会医学研究院。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改革的需要,社会医学改为社区医学,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1912年,德国的格罗蒂扬(Alfred Gretjahn,1869-1931)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社会状况的恶化易导致感染疾病,疾病又通过它的后果来影响社会。他主张用社会措施来预防疾病或影响病程,并强调社会卫生调查中应该用人口学、统计学、经济学及社会学方法。他提出社会卫生学的一整套理论和概念,首次指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1920年,他成为第一位社会卫生学教授,并在柏林大学(现柏林洪堡大学)开设了社会卫生学讲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医学”与“社会卫生学”两个词在德国并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改用“社会医学”。

在美国,社会医学的发展没有英国那般迅速,大多数学校开设医学社会学和社区医学,开设社会医学的不多,其内容通常都在卫生管理、卫生政策课程中。近年来,针对医学的日益专业化和保健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问题,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得到了不断发展。

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医学院于1922年成立了社会卫生学教研室,并于1941年改名为保健组织学教研室,后又在1966年改为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教研室。1923年,国立社会卫生学研究所成立,后更名为社会卫生学与保健组织学研究所。

二、社会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医学的萌芽

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早已注意到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提出政治地位、经济条件、气候变化、居住环境、饮食起居和精神因素等与疾病有关的论点。西周初期,我国建立了社会医事组织,制定了医师考核制度。汉代设立了为贫民看病的机构。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设“医学”,成为我国最早设置的医学学校。但是,卫生机构设置和医事制度主要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广大人民的医疗事业主要靠民间医生。由于我国处于小农经济环境下,生产手工化导致医学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医学不可能真正形成,而只能以部分学者、医者的零星社会医学思想体现出来。

19世纪,随着西方医学、医事组织的输入,社会医学进入我国,并促使服务于大众健康的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1898年,上海公共租界工商部设立卫生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地方卫生行政机构。1905年,清政府在警政部警保司下设卫生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1910年,伍连德医师在山海关设立检疫所,实行卫生检疫,这是我国自主创立的卫生防疫机构。1925年,北京市左一区卫生事务所成立,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基层卫生机构。1928年,上海吴淞区农村卫生实验区成为最早成立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193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下设社会医事系,负责社会医务人员的登记和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很快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性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社会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真正上升为国家的职责与任务。1949年,中国医科大学建立了公共卫生学院并设立了卫生行政学科。1952年,引进苏联的《保健组织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1954年起,先后在一些医学院校举办卫生行政进修班,培训卫生管理干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医学院校普遍成立保健组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1956年,卫生部成立中央卫生干部进修学院,负责培训省市卫生管理干部。1957年,第一届保健组织学师资讲习班举办,并组织编写了《保健组织学》教材。1964年7月,在上海举行了全国保健组织学教学研究交流会,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但因当时条件的限制,一度发展的保健组织学科被迫中断。

(二)中国社会医学的创立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社会医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医学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1.组织机构与杂志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医学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教育、交流平台逐步搭建起来(表1-2)。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普遍开设社会医学课程,并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社会医学教学、科研队伍。

表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大事简表

2.学术研究发展及其成绩 自社会医学创立以来,社会医学工作者就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并与卫生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参与城乡卫生服务调查,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预防保健计划,制订社会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策略等,促进了社会医学学科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中起到了参谋、咨询作用。

三、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演变

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次不同目标和任务演变的卫生革命,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面临的任务、重点和目标有所不同。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目标,主要采取抗生素、免疫接种、消毒、杀虫、灭鼠等社会卫生措施,即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传染病控制措施,控制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平均寿命。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通过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并力图通过树立健康新观念和大健康观念、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护环境和发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等综合性措施实现。

我国目前正处于三次卫生革命的交叉时期,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威胁,又面临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冲击。

第三节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形成的理论体系仍在不断完善。目前,社会医学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学科特色和创新的重要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社会医学基础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不仅对社会医学的发展起指导作用,还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全面发展。

一、卫生与社会协调发展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大众的共同追求。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市考察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活得更健康,也是小康的内容。”

(一)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卫生事业,卫生也同样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在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真理。

1.社会发展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只有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才能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卫生事业发展超越社会的发展,会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给社会发展带来众多负面效应;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人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不仅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会因疾病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2.卫生事业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1.健康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包含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物质生活丰富、文化水平提高、卫生服务完善等内容,是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的根本保证。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研究表明全球人群健康状况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健康状况的明显差距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2.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群寿命的延长及体力、耐力、精力的维持能延长工作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人群健康状况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自然资源的利用、教育收益的实现和疾病损失的增减,从而促进或阻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巴伐瓦(Bhargava,2001)等研究证实,健康指标每提高1%,国家经济增长率提高0.05%。我国学者(罗凯,2006)的研究也表明,预期寿命每延长1岁,GDP增长率相应提高1.06%~1.22%。

二、健康的社会决定论

由于社会因素在健康维持与提高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作用日益明显,WHO提出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概念,强调疾病、健康的社会性。

(一)疾病的社会性

疾病本身是生物现象,但是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有着密切关系。

1.病因的社会性 早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就指出:全球40%的疾病是由10种危险因素所导致,其中绝大多数与社会因素有关。若能战胜这些威胁,人们可以健康地多活5~10年。《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儿童营养不良、肥胖、贫血、饮酒、吸烟、反式脂肪酸、高血压、安全用水和卫生设施、室内外环境污染、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影响人群健康的十大危险因素。这些健康危险因素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更多体现出了社会性。

2.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疾病会导致劳动力健康受损,降低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减少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早死会减少劳动力的工作时间;而治疗疾病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社会的经济负担;严重疾病的流行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疾病是多种生物、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谋求防治这类疾病,就不能单纯依赖生物治疗,而要更多或主要依靠社会措施,降低和排除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体和群体、社会的协调一致。

(二)健康的社会性

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要素,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健康是劳动者发展个人技能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资源。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将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获得的人力资本发挥出来,实现其人力资本价值;同时,健康意味着减少疾病的消耗,是巨大的节约。

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提高全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存、生活质量,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社会发展。

3.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理应包括人民的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应该包括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三、健康积极全面论

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是一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也是社会的产物。在整体医学观中,人体不是系统、器官、细胞、分子的简单堆砌;人不仅有生理活动,也有心理活动;人不仅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健康与疾病问题不能停留在“见病不见人”的生物层次,要全面考虑人的整体性,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根据这个概念,健康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组合(具体内容见医学模式)。因此,人们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疾病防治,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祛病延年,建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保持心理平衡,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大健康观点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更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全周期,关系到人们的生、老、病、死,涉及社会各方面,关系到人类社会,也关系到自然界。因此,对健康的考量理应成为各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

健康不只是卫生系统一家的职责,而是受到其他系统及其政策的影响。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求我们按照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强化各系统、各部门、各团体的协同合作,构建统筹、评价、监督等各方面的制度框架。

五、高危险性观点

WHO提出高危险性分析,即以高危险性观点来找出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防治措施,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按照高危险性理论指导疾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危险性是指对人群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和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很大,主要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和高危反应。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和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妇幼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贫困人口及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人群、处于高危生产、生活环境的人群。高危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如人际关系紧张、失业、离婚、丧偶等高危心理环境,战争、动乱、经济危机等高危社会环境,地震、水灾等高危自然环境。高危反应是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或耐受,当身心和社会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后,导致一些疾病。

六、健康公平论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又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不同的社会阶层、性别、种族、地理及年龄间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健康权利,即健康公平,包括以下3方面。

(一)健康状况的公平性

健康状况的公平性是指不同收入、种族、性别的人群应当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健康水平,主要用不同人群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来评价。

(二)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是指在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公平的资源分配或对待,包括卫生服务提供、筹资公平和横向、纵向公平。其中,卫生服务提供的横向公平是指所有具有同样卫生服务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完全相同的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提供的纵向公平则是卫生服务需求较大的人群应比那些需求较小的人群更多地获得所需的卫生服务;卫生筹资的横向公平是指具有同等支付能力的人应对卫生服务给予同等的支付;卫生筹资的纵向公平是指支付应当与支付能力正相关,即支付能力高的人应当多支付。

(三)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

医疗保障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并被各国法律和一些国际法所认可。构筑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既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建立完整、全覆盖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强化政府责任。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基本任务,特别指出了我国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临床医学、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梳理了国内外社会医学的历史发展;详细分解了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决定性、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的健康观、大健康观、高危险性观点和健康公平观。

案例分析

社恐

2022年11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发布了一个病情案例。热搜主题“29岁博士因社恐一个月叫了两次救护车”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病情案例内容如下。

据了解,29岁的小钟(化名)一个月打了两次120叫救护车。一次是上班途中,一次是在家里,小钟突然头晕、心慌、心悸,极度恐惧,不敢乱动。小钟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担心,陆续去了神经内科、中医科、皮肤科、骨科、消化内科,做了很多检查,结果排除了相关躯体及大脑器质性问题。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挂了临床心理科门诊的号。医生通过细心问诊,了解到小钟的病史--小钟来自农村,是家里成绩最好的孩子,一路靠着奖学金读到博士,还去了国外深造,之后回国在深圳找到工作,一直是家人心中的骄傲。可常年苦读养成晚睡的习惯,工作后面临作息改变、新的社交圈以及新的职场压力,小钟自我社交隔离,不参与聚会聚餐、人情应酬,并且坚持低物质消费理念,绝不浪费每一分钱。小钟谈恋爱后,因为三观不一致被分手两次,后陷入抑郁,突然出现惊恐发作。

医生分析,小钟多年发奋学习,对个体是一种挑战和消耗,而成绩优异为消耗及时提供了补偿,可工作之后这种补偿快乐减少,社会化挑战变得显著,加上女朋友无法接受小钟的低物质欲望消费观,多因素导致内心压力爆棚,出现惊恐发作其实是长期慢性应激的结果。最终,小钟被诊断为惊恐障碍(精神科诊断体系,DSM-5),共病躯体疾病“高血压”。目前,小钟已接受相关治疗6个月,惊恐再也没有发作,状态越来越好。

小钟的主治医生表示,焦虑是生命常态,保持对焦虑的觉知,寻求心理/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也是疗愈之道。

(资料来源:医微客;深圳大学总医院微信公众号)

试回答:

1.用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小钟患病的原因。

2.从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思考题

1.为什么社会医学首先在西方产生?

2.如何理解社会医学的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如何理解疾病、健康的社会性? jFyZHSNIaAf45DmNIHhoZRhXn1mwgOnF+yP/DIMhn3d7JwbMD5fynLueNeU13G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