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导引案例

新休闲活动方式——广场舞

某社区居民委员会非常重视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开展文艺健身活动。居委会在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讨论,决定开辟社区一处景观广场的空地作为广场舞用地,每晚7:00~8:00向居民开放。于是,在每晚特定的时间段,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社区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舞动身体,以积极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热情奔放的广场舞之中。通过广场舞活动,大家拥有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看电视、搓麻将的夜晚休闲活动方式。

试回答:

1.该案例中人们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行为生活方式?

2.行为生活方式的社区干预主要有哪些内容?

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各种心理因素与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使人维持或增进健康,而任何一种心理因素失衡都可以使人出现心理行为异常,乃至躯体疾病产生。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一、心理的定义

(一)心理的概念

心理(mind)是心理现象的简称,指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是遗传物质、生理过程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的构成

现代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归纳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cognition process)、情绪和情感过程(emotion and feeling process)、意志过程(will process)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1)认知过程 该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

(2)情绪和情感过程 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是指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为人类所特有。

(3)意志过程 该过程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如对注意、情感和思维的调节。

知、情、意涵盖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2.个性心理 个性(personality)也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共同构成人的心理现象。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不会孤立存在,人的心理具有高度整体性。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性格(character)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影响着个人活动的效能和风格。

二、个性特征与健康

个性特征决定个体的态度倾向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对健康有明显的影响。同样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于不同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的人可导致不同的生理生化改变,引起不同类型的躯体效应。一些人可能发生疾病,而另一些人可能安然无恙,其原因在于不同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的作用。

(一)A/B型人格与健康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deman)和罗森曼(Rosenman)在研究冠心病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时,把人的性格划分为A型人格和B型人格。A型人格或行为类型的主要特征有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时间紧迫感、急于求成、易激惹、不耐烦、无端的敌意等。A型人格的人在压力情境下具有高反应性状态,如中枢神经高唤醒状态、心血管高反应性等。研究发现,A型人格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血压、血脂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目前已经确认A型人格属于一种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与A型人格相反,B型人格表现为随遇而安、竞争性不强、时间上从容不迫、与人交往适度等。B型人格对压力的感受性低。

课中案例:

A型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

王某,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由急诊入院。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缺血。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史。入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型)。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性格急躁,与同 事相处不是很好。发病当天王某与单位领导发生激烈争执,认为领导把某工作成果占为己有,为此感到十分气愤,回家吃过晚饭,赌气上床休息,凌晨痛醒入院。A型行为问卷测试:TH为21分,CH为19分。心理诊断:A型行为类型。

分析:该患者具有认真负责、性格急躁、与人相处不友好等A型人格特征,在原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基础上,面临工作压力,心血管系统处于高唤醒状态,诱发心绞痛。可见,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二)C型人格与健康

英国学者格里(Greer)等发现癌症患者具有某些易感个性特征,称为C型人格。C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有压抑、克制愤怒、过分忍耐、不表达情绪、回避矛盾、缺乏自我意识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型人格的人肿瘤发生率较非C型人格的人高3倍以上。C型人格的人通常免疫功能低下,器官代谢紊乱,易发生各种肿瘤。因此,C型人格被认为是癌症易感性人格。

由此可见,人格与健康或疾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格既可以作为非特异性因素在不同疾病中起作用,也可以成为某种疾病发病的重要条件。特定的人格容易导致特定的心理行为反应,影响个体对压力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而引发心身症状。

知识链接:

坚韧性人格

科巴沙(Kobasa,1979)和马迪(Maddi,2002)等提出坚韧性人格(hardy personality),认为此种人格可以缓冲压力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坚韧性人格有3种人格归因特点:①奉献:指一种心理倾向,认识到生活和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目的和意义,积极参与生活,吃苦耐劳,在应激环境中精力充沛而富有生机。②挑战:指将察觉转变为挑战,迎接生活变化,主动面对而不回避,灵活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将挑战视为生活的一部分。③控制:指控制个人生活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高度内在控制情感的个体是生活的主动者,而不是被生活所驱动,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有决定权,并能经受工作中的压力。可见,坚韧性人格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人格特征。

三、情绪与健康

情绪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而情绪活动总是伴随机体的变化,影响人的行为。情绪是人类心理与躯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桥梁。

(一)情绪的成分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包含3种成分: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外显表情。

1.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情绪的心理成分。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一般引起肯定的、积极的情绪,而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通常引起否定的、消极的情绪。

2.生理反应 生理反应是情绪的生理成分。情绪状态是以交感神经系统的普遍性唤醒为特征的。情绪反应伴随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涉及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反应。情绪的生理成分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

3.外显表情 外显表情是情绪的行为成分。人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3种方式,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传递情绪信息。

(二)情绪与健康的相互作用

情绪可以影响躯体健康,健康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情绪研究也证实,消极的情绪损害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促进健康。

1.情绪影响健康 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功能,一般是通过情绪活动的媒介作用而实现的。情绪的性质不同,对躯体的作用也不同。①积极情绪:如平静、得意等能增进身体健康。情绪的高涨总是伴随着身体运动的活跃,使机体的能量动员起来,是机体完成各种工作所必需的条件。积极的情绪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耐力,使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乐观、愉快的情绪还能使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等等。②消极情绪:如恐惧、愤怒、惊恐等能诱发心身疾病。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神经系统的功能首先受到影响,造成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愤怒、焦虑、惊恐等消极情绪的持续作用会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出血等;又如长期处在严重的忧愁、悲伤和痛苦等情绪状态下,胃肠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癌症的发生;此外,抑郁、惊恐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斑秃等皮肤病有密切关系。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快,社会关系变得复杂,致使某些人的身心失调持续存在并不断加重,情绪诱发性疾病的发生率较以往明显增高。

2.健康影响情绪 健康水平低下的人常常伴有不良情绪反应。疾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人患病后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紧张兼而有之的情绪反应。患者焦虑时的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出汗增多、肌肉紧张、胃部痉挛等,这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是有害的。贝尔福特(Barefoot)的长期随访研究也发现,伴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84%。有学者认为“情绪是肿瘤细胞的活化剂”,有明显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要比预期短。更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急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慢性病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猜疑、情绪不稳、易怒等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还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由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追求的目标之一。情绪调节就是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通过某些策略机制,使情绪反应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四、生活事件与健康

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生活中发生的干扰人们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各种事件。生活事件内容广泛,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变化,大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刺激源,从而引发个体的应对反应或稳态失衡。

(一)生活事件的性质

依据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来分类,可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

1.正性生活事件 该事件是指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愉快事件,如晋升晋级、立功嘉奖、新婚团圆等。并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会带来不良影响,相反,适度的生活事件刺激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激励人们投入行动,适应环境,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对刺激和疾病的耐受性与抵抗力,有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平衡。

2.负性生活事件 该事件是指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如降职下岗、患病丧偶、亲人亡故等。负性生活事件对人具有威胁性,会造成明显而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生活事件的评估

对生活事件的性质、种类、发生频度、持续时间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定量评估,成为生活事件与健康关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霍姆斯(Holmes)等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该量表包含43种生活事件,引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的概念,对每个生活事件进行量化评估,用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的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在一年中,如果LCU不超过200单位,则发生疾病的概率极小;如果LCU在150~299单位之间,患病概率为50%;如果LCU超过300单位,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由生活事件所引发的疾病,在病因方面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另外,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Lararus)等提出,压力更多地来自日常生活小事,称为“日常困扰”。后来,坎奈尔(Kanner)等据此编制了“日常生活困扰量表”和“日常生活振奋事件量表”。研究显示,频繁的日常困扰比重大生活事件更能预测情绪与躯体健康,而重大生活事件对健康有长远的影响。当然,生活事件与健康之间并非简单的量效关系,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

五、压力与健康

压力(stress)在生物学或心理学领域译为“应激”。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压力是机体觉察到(通过认知评价)外界环境变化(压力源)对自身构成威胁和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

(一)压力源的类型

按照刺激的属性,压力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性压力源 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躯体而引发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高温、辐射、噪声、环境污染、微生物、衰老、疾病等。

2.心理性压力源 包括人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认知、情绪波动、能力低下、不恰当需要等心理因素。

3.社会性压力源 主要指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刺激或情境,如日常生活变化、人际冲突、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战争创伤、恐怖事件等。

4.文化性压力源 指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冲突,如迁居、留学、移民等。

5.自然性压力源 指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刺激,如地震、台风、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二)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处于快速的变化和深刻的变革之中,当人们来不及去认识这些变化并做出适应性调整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持续的心理紧张。持续的紧张状态或强烈的心理应激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首先,心理压力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导致感染疾病的概率增加;其次,不可控制的压力还会导致人们的行为改变,增加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不健康行为,促使疾病生成;再次,压力引起社会成员的适应不良,造成其认知上的悲观预测、人际交往障碍、行为异常等,导致自杀、物质滥用及依赖,乃至群体性社会事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另一方面,压力也有其积极作用,适度的压力促使人们对各种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物档案:

压力的生理学模式代表人物塞里和坎农

塞里(Hans Selye,1907-1982),加拿大生理学家。他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大量动物实验发现,处于失血、感染、中毒及其他紧急状态下的机体内部都产生相同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生理生化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GAS分为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塞里认为GAS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做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1871-1945),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当机体遇到严重内外环境干扰性刺激时,自主神经保持体内液体环境相对平衡的功能即“自稳态”被打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加强、呼吸加快、脑和骨骼肌血流量增加、肝糖原分解等,称为“应激反应”或应激的“战或逃”反应。这个反应主要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激活起作用。

(三)压力的应对

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或群体总是会对各种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或不适应的反应。适当的反应能够缓冲压力,而不当的反应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

1.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又称为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或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应对活动是多维度的,涉及机体的心理活动、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应对方式可以分为积极的应对和消极的应对两种方式。

1)积极的应对方式 包括:正确认识压力,调整视角,以积极的思维和行动来面对挫折;分解压力,以保护自身和他人不受压力的伤害;学会放松,采取有效的休息方式,比如慢跑、兴趣爱好以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借助体育锻炼可以快速地缓解压力;学会应变,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自我抗压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调节内心情绪,合理调节生活和工作状态。

2)消极的应对方式 包括:逃避现实和压力,或者长期过多地放纵自己,如酗酒、暴饮暴食等;怨恨他人,由于自己无法解决压力而选择怨恨别人,以报复得到改变自己痛苦处境来释放压力,如采取暴力行为宣泄情绪;避免沟通,在受压力时往往容易把自己隐藏起来,不主动与他人沟通,避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不去试着和他人建立联系,把情感简单压在心里,封闭自己,最终陷入孤独的境界。

2.应对方式的评估 测量和评估是压力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从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压力测量,如对社会事件刺激作用的压力测量使用生活事件压力问卷(life experiences survey,LES),对应激反应强度的测量使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对应对策略的测量使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等等。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行为生活方式的内涵

行为是生命活动力的表现,有生命存在,行为就不会停止。人的一生由各种行为组成,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behavior)是机体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能动的外部活动。广义的行为分为内在行为和外显行为。内在行为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是指内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用以下公式表示行为。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格,即内在的心理活动,E代表环境,即外部环境的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是启动人的行为的主动因素,能够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必然受到感知觉、思维、注意、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影响和支配,是内在行为的外化和延续。但是,也决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重要作用。没有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们不但不能够认识世界,而且无法推动心理活动的发展,无法发挥心理活动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二)生活方式的概念

生活方式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生活方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包括人们的饮食睡眠习惯、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等。一般把生活方式分为两大类:精神性生活方式和物质性生活方式。人们的行为直接表现在外面,构成生活方式的显性部分,但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却隐含在内,是生活方式的又一重要成分。其中,行为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健康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一)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是指与人们的健康有关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任何行为都是人们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就是要促使人们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反应模式,培养良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①有利性。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②规律性。人的生理功能、起居作息等符合自然规律,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符合社会规律。③一致性。行为表现与内在心理活动保持一致。④适应性。行为活动适应于心理需要、生理需要,与社会适应,与环境和谐等。

1992年,WHO把健康生活方式概括为16字格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戒酒。

1.合理膳食 就是膳食符合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并且含量适当,能够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也称为“平衡膳食”。

2.适量运动 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人体器官功能,保持健康,抵御疾病。适量运动的原则:①适量。运动的形式与强度要适合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特点。②有序。运动由易到难,强度由小到大,逐步提高,逐步适应。③规律。锻炼要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3.心理平衡 保持心理健康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做到自我和谐、与他人相处和谐、与社会和谐,以有效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应对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4.戒除不良嗜好 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网瘾等不良嗜好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戒除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嗜好已经成为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泛指一切有害自身、有害他人和有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常见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不良习惯行为、不良嗜好行为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①危害性。行为生活方式对人、对己、对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②习得性。危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都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的,故又称“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③稳定性。行为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1.不良饮食习惯 少食多食、饮食不规律等对健康不利。例如,进食不规律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诱发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多食引起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多食动物脂肪,少食谷物和蔬菜等易患肠癌等疾病;高盐、高糖和高脂的不健康饮食易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

2.不良睡眠习惯 长期睡眠不足、昼夜颠倒、灯光环境下睡眠等不良睡眠习惯危害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使身体脂肪代谢紊乱,促使肥胖症发生;昼夜颠倒的睡眠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免疫力下降等。

3.缺乏运动 运动减少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旦缺乏锻炼,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关节炎、肌肉痉挛等疾病就会接踵而至。缺乏运动还能够使人容易疲劳,耐受力下降,呈现亚健康状态等。

4.缺乏有效交流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联系,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就会直接损害人的社会功能,乃至身心健康。例如,人际沟通不良引发孤独症、社交恐惧症等。

5.其他不良行为方式 如吸烟、酗酒、网瘾、药物滥用等。

知识链接: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BRFSS)是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之一,主要用于监测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中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于1996年建立,目的是监测健康促进项目所覆盖地区人群行为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该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的入户调查监测系统,搜集16~69岁人群与疾病发生、发展或死亡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资料,包括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饮食、交通安全、性病、艾滋病等,为政府部门制定、评价预防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三、吸烟与健康

吸烟是造成当今世界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因素。烟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多达100余种,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丙烯醛、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直接破坏人体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健康产生有害作用。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极易使人上瘾,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0多种不同类型或亚型癌症及许多其他使身体虚弱的健康状况的主要风险因素。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吸烟。大多数与烟草有关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是烟草行业的主要营销目标。

(一)吸烟危害健康

1.吸烟者死亡率高 WHO第四份全球烟草趋势报告结果显示,全球22.3%的人口使用烟草,其中包括全世界36.7%的男性和7.8%的女性。烟草是世界上最大的可预防的过早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导致超过800万人死亡,给全球经济造成1.4万亿美元的损失。中国目前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达100万。

2.吸烟者癌症发生率高 据估计,在所有的癌症中,33%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是肺癌的最主要病因,90%的肺癌是源于各种形式的烟草产品的使用。吸烟还增加其他癌症发生的风险,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3.吸烟者慢性病发生率高 吸烟引起各种慢性疾病。据估计,大约有30%的心脏病的直接死因是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4倍。另有报道,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吸烟引起的,其死亡率与每日的吸烟量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并与开始吸烟的年龄、吸入的深度有关。吸烟引发其他多种系统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不育症、宫颈癌等。

4.被动吸烟的危害 指不吸烟者被动地吸入由于他人吸烟所吐出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也称为“二手烟”。被动吸烟的危害不亚于吸烟行为。二手烟暴露与不良健康后果有关,每年造成约120万人死亡。将近一半的儿童呼吸被烟草烟雾污染的空气,每年有约6.5万名儿童死于与二手烟有关的疾病。妇女受孕期间吸烟可能会导致婴儿数种终生健康隐患。

5.电子烟的危害 电子烟(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ENDS)和新型烟草制品正在被其生产企业(主要是烟草业)及其支持者作为更健康的吸烟替代品进行推广。最常见的ENDS是“电子卷烟”,也称为“电子烟”“电子雾化烟”或“笔式电子烟”。其他类别的ENDS包括“电子水烟”“电子烟斗”和“电子雪茄”。尽管使用电子烟对健康的许多长期影响仍是未知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制品并非无害。2019~2020年在美国爆发的使用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导致的肺损伤凸显了与这些制品相关的潜在危险。

(二)控制烟草

由于烟草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控烟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明确指出,缔约方应采取和实施有效的立法以防止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及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常用的控烟手段有健康教育、戒烟服务、政策干预、增加烟税和提高烟价等。

知识链接:

世界卫生组织应对烟草问题的举措

烟草造成的人类悲剧和经济悲剧的规模令人震惊,但这些悲剧是可以预防的。烟草业尽力掩盖烟草制品的危害,而我们在予以反击: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自2005年生效以来,现已拥有182个缔约方。

为协助各国执行该公约,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MPOWER控烟措施。这是一套技术措施和资源,每项措施和资源至少对应公约中的一项规定。MPOWER帮助各国打造能力,实施减少烟草制品需求的六项措施:监测烟草使用与预防政策;保护人们免受吸烟危害;提供戒烟帮助;提醒烟草危害;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提高烟草税。

(资料来源:https://www.who.int/zh/health-topics/tobacco#tab=tab_3)

四、饮酒与健康

饮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过度饮酒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有害使用酒精可在社会中造成沉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

(一)饮酒危害健康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饮酒量、饮酒方式及酒的品质。少量饮酒(每天50mL葡萄酒)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但是饮酒对健康的危害作用是主要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直接损害肝脏功能。正常人平均每日摄入40~80g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摄入160g,8~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酒精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疾病,如心肌病、脑萎缩、消化系统肿瘤等,以及各种不良事件/行为,如交通事故、暴力伤害、自杀等。酒精消费每年导致全球约30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的残疾和健康状况不佳。总的来说,有害性饮酒造成了全球5.1%的疾病负担。酒精的有害使用分别占全球男性和女性疾病负担的7.1%和2.2%。酒精是15至49岁人群过早死亡和致残的主要风险因素,占该年龄组所有死亡人数的10%。弱势群体和特别脆弱的人群与酒精相关的死亡率和住院率较高。

(二)控制酒精使用

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减少全球有害使用酒精的决议,并由WHO建立了酒精与健康全球信息系统,该系统旨在积极提供关于酒精消费水平和模式、酒精造成的健康和社会后果以及各级对策的信息,以敦促各国加强措施,控制有害使用酒精。

2022年,第七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商议并确定了《减少有害使用酒精全球战略》行动计划(2022-2030年)草案。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业务目标和原则,为会员国、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国际伙伴、民间社会组织和学术界提出了关键行动领域。同时,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经济运营者在内的酒精生产和贸易方面的措施,还包括一套全球目标和指标,以监测进展情况。总的来说,该行动计划旨在减少有害使用酒精对健康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全球公众对酒精危害性的认知,并推动各国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控制酒精消费并保护公众健康。

五、药物滥用与健康

药物滥用(drug abuse)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此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了一定损害。

(一)药物滥用危害健康

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滥用会引起过敏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脏器和功能损害等。如滥用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可对耳蜗神经造成损害,产生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2.解热镇痛药滥用 如长期服用含非那西丁的制剂,可引起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等,甚至可能诱发肾盂癌和膀胱癌。

3.激素滥用 如滥用性激素引起早熟、生殖功能减退、躯体异性化改变等。

4.补药滥用 如补钙过多导致高钙血症、异位性钙化、纤维性骨炎甚至肾衰竭等。

5.中药滥用 如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等中成药内含蟾酥,具有一定毒性,服用过多可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6.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精神活性物质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能引起依赖性的物质,摄入体内可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过程。精神活性物质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大麻、致幻剂、阿片类、挥发性溶剂、烟草等。我国将麻醉品的滥用称为“吸毒”。

(二)控制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除了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外,还会引发各种严重的社会、经济甚至政治问题。应该加大宣传,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日常生活中的药物滥用行为。药物滥用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由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共同参与,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

第三节 行为心理问题的干预

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会减少疾病的发生,而偏离健康的行为则会引发疾病和社会问题。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减少人们危险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心理问题干预理论

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1.生物学观点 人的行为存在生物学基础,尤其是先天性行为,由人类遗传物质的特性决定。通过遗传机制,父母把自己的某些生物特征遗传给子女,使其具有一些特定的潜能。Kellogg(1933)曾观察人类婴儿和猩猩婴儿在同样的喂养和训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起初,猩猩婴儿在动作反应的敏捷性和肌肉强度等方面比人类婴儿更快进步。然而,在学习语言和人类交往方面,猩猩婴儿就跟不上人类婴儿的进展。此外,无论如何训练,猩猩婴儿都无法表现出类似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再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代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精神分裂症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要比异卵双胞胎高4~6倍。可见,人类的生物遗传特性对其心理和行为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2.心理学观点 主要涉及动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认知理论等。

(1)心理动机论 动机是能引起与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的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心理倾向,动机的产生以需要为基础。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受到内外条件交互作用影响。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类对维持其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相应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有机体内部及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呈递进式发展,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影响人的情绪乃至行为。

(3)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知活动,包括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强调意识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人对外界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过程。不合理的认知过程即认知偏差能够造成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3.社会学观点 人不仅是生物的有机体,而且是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必然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和影响。人们不断地从社会中获得信息,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美国学者班杜拉(Bandura)等认为,人类的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非适应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而习得的。适应不良性行为来源于错误的学习、不适当的联系或学习能力缺乏,可以通过重新学习加以矫正。

人物档案:

阿尔伯特·班杜拉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2021)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53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教职,1969年成为该校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1976年至1977年任心理学系主任。1977年,他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1986年完成了《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主张运用社会情境来研究人的行为,并注重社会学变量在影响人的行为中的作用。

奈瑟(Neisser,1928-2012),美国心理学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因开创性的著作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1946年他考入哈佛大学,先是主修物理学,后改学心理学。1950年毕业后他进入斯瓦兹莫尔学院,师从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柯勒教授。

二、常用行为干预策略

详细内容见第十四章第二节“健康行为干预策略”等内容。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心理的内涵和构成,以及个性特征、情绪、生活事件和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其中,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着手,强调积极的人格特质、情绪稳定以及积极应对压力等因素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并呼吁人们认识并纠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包括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等方面。同时,深入探讨了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理论,包括动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认知理论等,以期为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与膳食不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200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传播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China Healthy Lifestyle for All)。该项目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倡导“健康一二一”(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切入点,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口号,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技术措施和支持工具,开展各种全民参与活动。2016年8月18日,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正式启动了2016~2025年工作,提出开展“三减三健”行动,提倡“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6项专项活动,继续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为抓手,着重加强西部地区技术支持,突出授予技能的特点,强化深入社区行动。

(资料来源:http://www.jiankang121.cn/)

试回答:

1.该项目主要针对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哪些?

2.该项目主要涉及哪几个层面的行为心理问题干预方法?

思考题

1.情绪有哪几种成分?举例说明情绪对健康的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应对工作生活压力。 Ti3ji9LVDmQOCKp8J5DPCfeyMnzssOnkSo/9oWyx5+jFooBXuJa9+WF4zegM44U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