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案例
社会环境影响健康
WHO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健康问题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最终报告发布会上指出:“不用再辩论了,卫生保健是健康的一项重大决定因素,生活方式也是健康问题的重大决定因素,但是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着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卫生服务并首先影响生活方式的选择。”
试回答:如何消除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卫生不公平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是一对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为人群健康提供物质基础,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为人群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群健康进一步促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二者的关系如图4-1所示。
图4-1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衡量经济发展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分为两类: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和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卫生费用。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简称人均GDP)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的比值。人均GDP排除了人口因素的影响,既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又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3.人均卫生费用(health expenditure per capita)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卫生保健支出的货币总和与这个国家常住人口的比值。人均卫生费用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卫生费用的差异,是衡量经济因素和健康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居民健康状况指标主要包括出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等。详细内容见第七章第二节“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经济发展和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84年,WHO就指出:“过去10年中被认识的一个真理是:社会发展本身推动了卫生工作,卫生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者齐头并进。”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物质保证,而人群健康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推动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改善,必然有助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居民的收入水平越低,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难以改善,导致营养状况不良,接受科学知识和受教育的机会不足,形成了特定的不良社会环境,导致器官功能状态及社会行为等方面容易失去平衡,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表4-1)。
表4-1 2021年部分国家的预期寿命和人均GDP情况
注:资料引自《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
1.经济发展直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可以为人民提供充足的食物营养、良好的生活和劳动条件,从而有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1949年我国人均寿命约为35岁,2015年我国预期寿命达到76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2.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 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会影响居民健康状况。各国研究资料表明,卫生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人均卫生经费都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
3.经济发展会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能力增强,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越趋理性,从而远离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等),转而采取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表4-2)。
表4-2 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和人均GDP情况
注:资料引自国家统计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健康水平总体提高,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经济发展在解决以往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健康问题,对健康可能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对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危害将广泛长期存在。比如全球工业化导致废气排放过量,滥垦滥伐造成森林消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造成水系、大气、食物污染。这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并给子孙后代的健康留下了隐患。
2.生活方式改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主要的健康问题已不再是来自营养不良、劳动条件恶劣和卫生设施落后。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吸烟、酗酒、吸毒、乱性、不良的饮食和睡眠习惯、缺少运动、过度以车代步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3.现代社会病多发 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富裕病和文明病等新的健康问题。营养过剩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恶性肿瘤等“富裕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大量电子电器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空调综合征、电脑综合征、电子游戏机癫痫症、网络成瘾等文明病的发病率增加。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美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让美国经济损失86.5亿美元。美国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肥胖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早已超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产出的2.8%,与战争所造成的损失相似,比酗酒和气候变化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4.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持续的生活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5.社会负面事件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而且也使交通事故猛增。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社会贫富差距大,家庭关系紧张,暴力犯罪事件激增,青少年妊娠的发生率增加。
6.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城市卫生设施不足,难以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妇女、儿童保健工作难度增加。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具有一定体力、智力、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健康投资可以维持和改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人力资本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增加劳动者数量 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得平均寿命延长,人群从事劳动年限增加,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群的预期寿命从35岁增加到2022年的78.2岁。以60岁退休计算,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延长工作25年。同时,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可以减少因疾病所损失的工作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提高劳动者素质 良好的健康状况使劳动者在体力、脑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上都能保持较好状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创造更多的产品和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直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也间接使国家的竞争力具有相对优势,更容易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
3.减少疾病损失 疾病、失能、过早死亡等不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也会消耗因防治疾病而投入的社会卫生资源。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的总损失将达到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4.1万亿美元)和中国(3.2万亿美元)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2020年第二季度受损最严重,领先国家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崩溃--美国GDP下滑32.9%,欧盟下滑14.4%。主要欧洲国家的经济下滑的百分比达到了两位数,比如英国下滑21.7%。服务业受损尤其严重,包括交通、娱乐业、旅游、酒店业,动摇了整个世界经济的结构。
国际上一般认为,社会上层及中产阶层比工人阶层和其他较低阶层具有更好的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一般来说,在低收入人群中吸烟者及酗酒者较多,高收入人群则更可能戒烟并参加体育锻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人们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程度也越高,不同阶层之间的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合理膳食、不吸烟、坚持锻炼等健康行为方式可以在各个社会阶层广泛实现。当前在某一阶层成为主流的一种健康行为的选择,可能很快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选择。
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和科学技术,以及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等。社会经济、社会文化、行为心理、卫生政策等与健康的关系已在其他章节予以介绍,本节主要介绍社会环境因素中的人口、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生活工作环境及社会发展与健康的关系。
人口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人群的总和,既包括人口的数量,也包括人口的质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密度、人口的分布及人口变化规律等。目前有两种趋势:一是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人口膨胀、健康卫生资源缺乏。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既有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的问题,也有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及少子化危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我国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但增速减缓,自2020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较为明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人口合计141175万,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出生率6.77‰,死亡人口1041万,死亡率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我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表4-3)。
表4-3 中国主要人口与健康指标
注:资料引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人口过快增长或过快减少都会影响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制约社会良性发展。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否则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和基数过大将会耗尽资源,导致贫困、饥饿,影响人群健康,并以死亡率的上升来抵消人口增长的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数量过大是劳动力不能与社会生产资料完全结合,使得劳动力剩余,从而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人口过量减少导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老年人无法从工作岗位正常退休,整个人群疾病谱产生改变,人群各种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将大概率提升,对医疗保障制度会有很大冲击,当然也会影响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问题。
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等结构,其中与健康最为密切的是年龄与性别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与健康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多产业模式社会逐步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少生孩子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选择。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升高。有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到2050年将增加一倍,并在2100年增加至三倍以上。具体而言,欧洲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大陆,到2050年,当地60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4%;在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和亚洲,老年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11%~12%增加到25%以上;相对而言,非洲将是“最年轻的大陆”,其老年人口比例到2050年将从5%增加至9%左右。
而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新的健康问题,人群整体患病率、发病率上升,医疗费用开支剧增,卫生资源消耗增大,社会经济负担重,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将面临重大冲击。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另一趋势是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重越来越低,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的短缺,也将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22年末,我国0~15岁人口为25615万人,占全国人口18.1%,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6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8万人,占14.9%,
2.人口性别结构与健康 人口的性别结构指的是男女性别人口分布分别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的人口性别比值为103~107。合理的性别结构、平衡的性别比例既是人口正常、有序再生产的重要前提,也是影响社会安定、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整个社会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4.69,整体属于合理范围。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职业上的变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大量流动人口,伴随而来的是健康不平等。从短期来看,流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在婴幼儿时期可能是不利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却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人口流动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住房拥挤、卫生条件差、不良的卫生习惯等,还给疾病监测、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等卫生服务工作带来困难和压力。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的总和。社会制度的内涵有三层:一是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二是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三是各种具体的社会组织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表决制度、财务制度等。社会制度尤其是卫生制度不仅通过影响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影响卫生资金投入、医疗卫生资源的提供与分配等,还影响人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取的可及性、医疗服务内容及供给、医疗保险报销等,最终影响人们的健康。此外,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通过影响人群整体收入与支出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社会规范制度还直接影响人们是否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不同的社会分配制度意味着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的不同分配方式。分配是否合理,广大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与社会分配模式直接关联。社会财富如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分化必然会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有研究显示,预期寿命与社会分配制度之间存在关联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预期寿命最长的,但分配制度越平等、贫富差距越小的国家,其预期寿命往往越长。
对于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条件,社会政策导向是决定因素。制定卫生健康政策的目的是建立和保护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动员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卫生健康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教育、引导、约束人们采取健康行为方式,维护和提高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人均寿命,并大大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强化医疗服务制度,创新医疗保障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卫生健康政策还需要不断进行健全和完善。
社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导向和调适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价值观、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等,这些差异使人们的行为产生冲突,而社会制度通过行为规范模式、提倡健康行为或禁止有害健康行为等,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例如,对吸毒的禁止,对烟草生产及吸食的控制,对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法律规制,对药品研究、生产及销售等全流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等,有助于从社会基本层面促进、维护和保障人群健康。
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基本社会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网络。这些关系有的表现为亲密,有的表现为疏远、敌对。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相互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能相互支持或是相互消耗,则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表现,进而对个体及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物质、情感和生活上的帮助。一定的社会支持将减少个体的负面情绪,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性,而且社会支持可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减轻压力的危害性。社会支持根据性质分为两类:客观的社会支持和主观的社会支持。前者主要是指现实的、可见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直接的物质援助、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后者主要是个体能够体验到的情感支持,主要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这主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社会支持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个体的负面情绪,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
就诊疗过程而言,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越容易建设正向积极的心理状态,而正面的态度可以影响患者的行为,提高患者对病情的期望值。家庭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包括来自家属、亲戚的关怀和照料,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以促进诊疗行为依从性,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的老年人的死亡率是那些社会支持良好的老年人的2~3倍,成年子女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关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祖孙关系等。家庭关系对人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都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家庭结构与健康 家庭结构的建立通常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确立为标志。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存在较强相关性。结构稳定的家庭会使家庭成员更能获得安全感,更易取得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增强了家庭成员作为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和抵御不良事件影响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而丧偶、离婚、家庭成员死亡等事件对家庭成员有一定的健康消极作用。如离婚与分居,一般容易影响当事人子女的身心健康,部分子女更可能体验到丧失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和悲哀等消极情绪。
2.家庭功能与健康 家庭主要有四种功能:养育子女、生产消费、赡养老人、休息娱乐。养育子女既包括生养,还包括教育。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人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生产功能正在日趋减少,而家庭消费功能正在发生改变。家庭从满足生理需要的吃穿住用为主,到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为主,家庭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当年老的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后,年轻的家庭成员要担负起赡养义务。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社会生活工作模式改变,家庭在赡养老人这一功能上,物质生活总体来说越来越好,但生活照顾与精神安慰稍显欠缺。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家庭成员放松身心,有利于个体健康水平提高。
3.家庭关系与健康 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极大地促进健康,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疾病的痊愈,是保证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强大动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社会关系尤其是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一致性。而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相互帮助和支持,使得家庭成员应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得个体生理、心理调节控制处于稳定状态,促进身体健康。而家庭关系不良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融洽的,家庭成员难以从家庭中得到相互帮助和支持。这种家庭不但难以化解外界不良刺激,反而成为家庭成员烦恼和压力的来源,不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生活工作环境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培育、影响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群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进而对健康产生影响。下面主要从营养、食品安全、职业压力三个角度进行简要阐述。
1.营养不良与健康 营养不良指由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导致的人体能够利用的营养素不能满足人体所需,也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度。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成为当下全球营养失衡的双重负担。
一般而言,在经济落后或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营养不足情况发生较多。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也常见由于生活环境中审美不恰当导致过度追求身材纤细而进行不适当的节食、暴饮暴食或缺乏平衡的饮食,由此造成营养不足。营养不足对人体健康易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婴幼儿存活率下降,孕产妇死亡率上升,儿童身体发育不良、体质下降,成年人劳动能力下降等。
2.肥胖与健康 营养过剩目前主要表现为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超重乃至肥胖。超重和肥胖在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均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在各年龄人群中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大量研究证实,肥胖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血脂异常、骨关节炎和痛风,以及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在内的肺部疾患有关,还造成劳动生产力的降低和卫生服务费用的增加。
3.钠盐摄入与健康 不同生活区域的人群的饮食习惯具有一定的地域趋同性。比如盐的摄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整体饮食较为清淡,中西部地区钠盐摄入量相对高。研究显示,盐与高血压病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盐与骨质疏松也有关,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加速钙流失。
4.油摄入与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我国居民在外就餐的频率、肉食摄入量大大增加,油的摄入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和动物营养实验证明,血脂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有关,特别是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可影响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脂肪摄入过量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率,而西式快餐及高脂、高糖零食能加快肥胖的发生。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相关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前些年的“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事件,到现在的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被罚百万、双汇生产车间乱象、百果园用变质水果做果切等,都显示出食品安全一直是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既有直接健康损害,如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也有长期、隐藏的损害,如大头娃娃事件所导致严重发育不良及残疾、慢性重金属中毒、慢性有机物蓄积等。
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目前我国适用的食品安全法是2021年4月29日修正的。新法从原来104条增加为154条。新法强调预防为主,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和政府监管中的风险预防要求。新法重视风险管理,提出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管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新法提出了国家要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新法体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强化了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群众投诉举报等方面的规定。
(资料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职业压力多是指职业过程中对工作者造成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的各种因素。职业压力的来源包括环境、组织、个人。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不确定性等;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组织生命周期等;个人因素包括个人能力、个人特征、家庭问题、经济问题等。
适度的职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工作满意感,有益于员工的健康。职业压力过大或承受压力时间较长时,员工的心理、生理、行为与社会关系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比如紧张、焦虑、懈怠、头痛、失眠、消化不良、滥用药物、过度兴奋、心血管病变乃至猝死等。
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于健康而言是把双刃剑。就医学而言,一方面,高科技的诊疗设备、技术及方法、现代疫苗的研发及普遍接种使患者能更好地得到治疗,降低了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大大提升了预期寿命;另一方面,高科技应用于医学也存在过度诊疗、物化医患关系、过度依赖仪器设备、医疗费急剧增加、技术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抗生素滥用等危害健康的情况。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2071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64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
2.城市化对健康的影响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多收入,可以增加健康消费,也增强了医疗卫生资源、健康教育的可及性等。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整体人群健康威胁也不容忽视,社会竞争的加剧,人口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各种心理应激急剧增加,容易导致新的心理、行为问题,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工作使人整日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乏力、胸闷、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等。
每个人不仅生活在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也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文化营造健康环境,文化决定人们健康行为的选择。WHO指出:“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基本需求,有条件决定生活资料的使用方式,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
1.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涉及物质、制度、观念诸方面。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教育、法律、道德规范等,可分为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三种类型(图4-2)。
图4-2 不同文化类型对人群健康的作用模式
2.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历史继承性 文化是历史长河中千千万万人不断积累的成果,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能够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代代相传,使后代人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2)社会性 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步趋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社会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
(3)共有性 文化是一系列知识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使个人行为能够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在一定的社会内部,文化具有一致性,是这个社会群体共有的准则。
(4)渗透性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不同文化可以相互渗透,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效果。
1.无形性 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式及氛围存在的,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无法定量统计,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文化对健康的促进体现在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2.本源性 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找到其文化根源。文化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和健康取向在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对健康产生巨大的本源性影响。
3.软约束性 人们利用文化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统一人们的行为,用一种强大而无形的群体意识教化人们。人们在认同这种价值观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变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文化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性的条文和规定实现对健康的影响,而是促使人们形成思维定式,自发地通过行动加以实现。
4.稳定性 文化的稳定性又叫文化惯性,也称为文化惰性、文化保守性。文化积淀越深,稳定性越强。文化对人体健康观念的影响在一代又一代的认同基础上逐渐沉淀,并通过这种深层次的感知认同一代代向下传递,一旦产生影响,就相对稳定下来,轻易不会改变。
5.民族性 文化具有地区和民族差异。当个体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时,由于沟通障碍、日常活动改变、风俗习惯及态度、信仰差异引起文化休克,会引起生理、心理方面变化。
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文化,是人们社会化的过程和手段。教育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属于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属于行为规范。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例如,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生活习惯、求医行为等都与教育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群将会面临严重的健康不利,即预期寿命的缩短或者生活在疾病的困扰之中。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人群健康。
1.通过就业和收入影响健康 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机会和获得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成正比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收入的增加必定会影响个体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好和更高的健康信息和健康服务,争取更高水平的健康。
2.通过选择生活方式影响健康 教育通过传播知识对人的物质消费进行文化导向,引导人们进行有利于健康的合理消费。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对生活资料的支配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健康效果。从病因的时间分布看,人类病因的绝大多数暴露在闲暇时间。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受到个体教育水平的制约。如果把闲暇时间用在提高自身文体素质和进行精神生活的充实,则有利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如果把闲暇时间用来吃喝玩乐、酗酒、赌博、吸毒,则不利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3.通过提高健康意识影响健康 提供医疗卫生设施只是为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群健康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树立健康意识才能实现。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容易接受和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能够了解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并合理利用卫生服务。伴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注重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环境,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风俗习惯是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风俗习惯对社会成员有非常强烈的行为规范作用,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体育、卫生等各个环节,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有益的风俗习惯促进人群健康水平提高 在饮食方面,如分餐制有利于避免传染病,尤其是幽门螺杆菌传播。
2.有害的风俗习惯增加了人群的健康风险 我国人民群众习惯在节假日与亲朋好友聚餐,豪吃畅饮,增加了“节日病”和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缅甸巴洞女子以颈长为美,于是从小在颈部戴上铜环,有时会使脖颈长达30cm,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声带变形,颈骨和胸骨下压,导致呼吸功能受限。非洲某些地区习惯给女婴实施割礼(割除阴蒂、阴蒂包皮及阴唇),割礼后容易引发破伤风、尿闭症、阴道溃烂,成年生育时还会引发分娩并发症,使新生儿死亡风险增加。
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不但涉及人群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影响持久,不易改变。既然风俗习惯对健康具有双重影响,就需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人们分清风俗习惯的良莠,自觉保留优秀传统风俗习惯,改变不良风俗习惯,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旨意为核心的信仰行为准则的总和。当今世界并行流传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除三大世界性宗教外,各国还有自己的民族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以色列的犹太教等。我国目前是5种宗教并行流传,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宗教信仰强烈地影响人的心理过程及行为,并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宗教信仰与医学进步 医学从诞生起就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宗教为早期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几乎都与宗教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籍《世本·作篇》载有“巫彭作医”;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医生属于僧侣阶层;而《圣经》里描述耶稣传道之初就对门徒申明:传道、治病是基督教两大使命。自东汉以来,在我国佛学界翻译和编著的佛教著作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有400多部。佛教文化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解脱世俗烦恼和治愈心灵创伤,从医德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在中国西医学的启蒙,也是来自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过程中创办的教会诊所和医院。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就是由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开办的协和医学堂发展而来。宗教除了对医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也曾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医学发展的绊脚石。如在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统一欧洲,几乎排斥了所有经验性的医疗活动,触摸和喝圣水取代了吃药。
2.宗教的精神力量 宗教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对现实的困惑。宗教信仰常常使人把自己难以解决或难以回答的问题归于天命,从而达到心理平衡,而这种心理平衡有利于人的健康。宗教的精神力量通过文化的学习、交流、传播等,不仅对教徒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影响。
3.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宗教通过教规和教义规范信徒的日常行为,其作用具有明显强制性和高度的自觉性。有些宗教的教义是有益于健康的,如中国大乘佛教的“五戒”强调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其中,不杀生和不饮酒的戒律对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而犹太教对男婴的割礼使得犹太男性的阴茎癌几乎绝迹,犹太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率非常低。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对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1.价值观与个体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的个体能够在对错、好坏、善恶、荣辱间做出明确判断,防止因价值取向模糊和价值取向偏差引起道德两难问题,便于个体维持心理平衡,促进个体健康水平提高。
2.道德认知与不良情绪 有正确道德认知的人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能按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良的道德观念则会带来某些社会病态现象和健康问题。正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西医学研究表明,癌症、冠心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神经病、偏头疼、糖尿病等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不良情绪状态。要调整情绪,必须正确认知人际交往的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提高协调人际冲突的能力。
3.道德行为与个体健康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有利于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不良则会使人出现愤怒、激动、焦虑等情绪,导致一系列身心症状。采取道德行为的个体在利他的同时会产生愉悦、崇高的感受,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促进了健康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决定健康的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它们对健康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通过探讨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我们应该从关注自然人到关注社会人,从关注疾病本身到关注患者所处的社会,树立科学健康观。
案例分析
新冠疫情引发的情绪“流感”
材料1:2021年10月,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篇大型研究论文调查分析显示,2020年疫情流行之后,全球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增长了27.6%,焦虑症患者数量增长了25.6%,这意味着疫情使得全球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均增长了1/4。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在“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打造的《院士开讲》节目中也表示,截至2021年底,新冠疫情已导致全球增加了7000万抑郁症患者和9000万焦虑症患者,这给人类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新冠变异毒株不断出现,疫情反反复复,学校间歇性关闭和开放,人们线上、线下办公,公共交通暂停与恢复,这些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和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也导致部分人出现情绪波动。过山车式的情绪起伏使得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身心俱疲,甚至变得悲观厌世,抑郁症和焦虑症在他们中蔓延。
材料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而是始终强调人的精神完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在精神健康的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并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有所贡献。更具体地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能自我接纳,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好地适应环境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试回答:如何适应社会环境改变以保证精神健康?
思考题
1.如何评判某一社会因素是否与当地人群健康有关?
2.如何衡量社会发展水平?
3.试述我国人口现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4.试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现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