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案例
医从巫术到科学
上古时期,几个戴着各式动物皮毛面具的巫师手中挥舞藤条,为生病的孩子祈求神灵保佑,为其驱魔祛病。一位母亲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在篝火旁喃喃地念着什么。在疾病面前她无能为力,眼看着生命的流逝,只能不断祈祷。
在现代化的儿科病房中,衣着整洁的医护人员耐心地询问患儿的病情,用现代化的仪器诊断和治疗。一位护士面带微笑,鼓励着有点儿胆怯的患儿。患儿的病情不断好转,其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
试回答: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有着怎样的观念和认识?
2.这种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医疗行为?
模式(model)是将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的规律和特征抽象到理论高度,以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论。模式是可仿照的,是对现实事物或问题间内在关系的直观描述,大多模式都是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模式的指导下,有助于迅速地做出决策,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管理模式、建筑模式、医学模式等。随着领域的发展成熟,模式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科学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形成的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本质认识,是指导人们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总结。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是人们疾病观和健康观的哲学思想概括。这种高度概括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医学领域的实践,同时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医学科学的研究和活动行为均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进行的。
医学模式与医学是紧密相连的。医学模式是在医学领域的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医学认识的高度概括。没有医学行为活动,就不会产生医学模式。这并不是说医学模式是完全被动的,而是相对独立的。医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本质的哲学性 医学模式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原则和出发点,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的风格和特征。
2.内容的独立性 医学模式的独立性是相对于医学的发展而言的。某一时期社会倡导的医学模式符合时代要求,将能够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否则会阻碍医学科学的进步。
3.形式的社会性 医学模式普遍存在于社会各界人们的思想中,是整个社会对于疾病和健康的普遍的认识论。医学模式的发展不仅与医学有关,也与文化、哲学、政治制度等密切相关,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在社会制度和形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4.发展的辩证性 不同时期的医学模式之间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具有部分继承关系。人们在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与疾病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再指导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此外,医学模式与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医学模式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医学的发展,而先进的医学模式又指引和推动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学模式是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指导,其具体功能如下。
1.构造功能 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揭示医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们认识医学提供整体形象。
2.解释功能 通过简洁的方式使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更简明易懂。
3.引导功能 引导医学领域研究者关注所研究内容的核心,以防本末倒置。
4.预测功能 为研究者估计不同结果发生的概率提供依据,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假设。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不断总结人们健康和疾病问题的经验,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模式。纵观医学发展史,主要有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生物-心理-社会五种医学模式(图2-1)。
图2-1 医学模式的演变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十分有限,对健康、疾病和死亡等现象不能充分解释。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侵入人体,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认为神灵是生与死的主宰,面对疾病和死亡等问题,只能通过向神灵祷告、供奉,依赖巫术驱凶祛邪等方式解决。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具有宗教的、神话的、迷信的诸多特点,不论是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形态的层面上都是荒诞的。它既未揭示人体疾病的本质,也未给人们提供医治疾病的科学方法。然而,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在巫医外衣的掩护下保存和传播了原始人类的医药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古代医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指在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
神灵主义代表着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化。医学是征服自然力,将其明朗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通过对世界万物的初步观察和了解,产生了朴素辩证的整体医学观念。
在古代,医学大多被自然哲学家所掌握,如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提出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认为世间的生命是由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转化而成。恩培多克勒(约前504-前433)认为世间万物是由水、火、土、空气等四种元素在冷、热、干、湿等属性上的不同比例配合而成。欧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借助四种元素学说来解释人们的疾病现象,提出了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体液学说”,若体液比例失调则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
我国古代医学也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比较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把生命现象视为一个气化运动的过程,把疾病的发生解释为人体的气机失调,而疾病的症状是正气与邪气之间斗争的表现和结果。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是中医学的一大支柱。中医用阴阳学说分析脏器功能、发病原因、病势演变等各个方面,认为疾病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结果。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大理论。中医利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不同功能的脏腑按照各自的性质和作用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对脏腑之间的联系加以说明,以解释疾病过程的复杂性。
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起源都包含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的成分。人们把健康和疾病的相关问题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开拓了启蒙医学,对人与环境整体观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机械论医学模式是指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以机械运动来解释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它否定唯心主义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把医学引向了实验医学的时代,对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高潮,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为实验医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实质上已经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也进入了实验医学和机械运动的领域。
在这一时期,英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培根认为,新时代的哲学必须是在科学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归纳的、实验的和实用的哲学。他把医学的任务分为3个方面: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法国杰出的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提出宇宙是一个大机械,人体也是一种精密的机器,这种观点对当时的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笛卡尔把动物和人体看作是具备多种生理功能的自动机器,而这些生理功能可以解释为物质微粒的运动和心脏产生的热运动,运用机械原理解释人体的功能。法国医生拉莫特利(1709-1751)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提出人是一架靠体温推动、食物支持而发动的机器,没有食物,这架机器将会瘫痪,并且还认为心脏是水泵,肌肉是杠杆,消化过程如锅炉燃烧,大脑如操纵盘。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观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涌现出了维萨里等一批优秀的解剖学家,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促使哈维(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确认了疾病由形态到微细物质的变化,奠定了近代医学的基础。
生物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三者内在联系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过渡,生产力的发展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方法,生物医学模式应运而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固有的辩证法,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论和自然观。巴斯德(1822-1895)用实验证明微生物是所有发酵过程的原因,并且能给人类带来疾病和死亡。柯赫(1843-1910)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阐明了炭疽芽孢杆菌存活的奥秘,解开了伤口感染之谜,证实了污物、灰尘和疾病是紧密相连的,使得新的公共卫生科学得以产生,将人类引向了一个全新的细菌学时代。当时人们认为:若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则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之中;若环境改变,比如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增强、人群中的易感者增加、人体抵抗力下降,则三者间的平衡被破坏,造成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消灭病原体是彻底治愈传染病的重要条件。这就是生物医学模式单因单果的疾病表现形式。
生物医学模式有两个主要观点:心身二元论和生物还原论。心身二元论是指把躯体和精神割裂开来,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生物还原论是指把生命过程分解、还原为简单的元素,认为复杂的生命活动最终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化学语言来解释。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科学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基础医学方面,形成了医学基础科学,从而阐明和揭示了许多生物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疾病,确定了生物病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临床医学方面,化学麻醉剂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外科学的进步。为了防止感染,产生了蒸汽消毒灭菌,进一步扩大了无菌手术的开展。抗生素的发现与抗菌药物的发明有效地防治了伤口感染。
随着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逐渐暴露。它违背了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特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受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疾病的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开始过渡到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进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使得防治传染病的技术取得突破,一些烈性传染病得到控制,全球疾病和死因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20世纪70年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975年,我国部分城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2.1%,如表2-1所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改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
表2-1 1975年我国部分城市人群前五位死亡原因
注:资料引自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1。
疾病谱和死因谱从传染病逐步改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象表明必须调整人群健康服务的重点,过去针对传染病的单一防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医学任务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不能局限于生物遗传因素,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心理、行为、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和交互作用。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导当前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把人的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况”。WHO对于健康的新定义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根据WHO健康新定义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医学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合。
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人们不仅希望医疗机构能在机构内提供服务,还希望能提供院外服务;不仅希望能得到医疗技术服务,还希望得到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追求长寿的同时,更加追求生命质量的提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卫生服务系统必须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供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疗活动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社会化活动。医学是一种社会化事业,承担着社会保健的功能。长期以来,它局限于个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个体治疗和预防行为,限制了其他社会系统的参与,限制了卫生服务社会化的进程。随着城市的发展,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社会化进程加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社会化作用日益凸显。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突破了个人活动的局限性,采取了社会措施,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许多个人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健康问题,只有采取社会化措施,把卫生保健事业纳入社会大系统中,才能找到解决途径。目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球人类具有许多共同的健康利益,在这种健康利益的作用下,卫生工作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凸显,这也要求突破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形成全人类参与的社会化健康工程和模式。
美国公共卫生学家怀特在《弥合裂痕--流行病学、医学和公共卫生》一书中深刻论述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久分必合的趋势,促使临床和预防服务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活动,促进知识交流,打破惯性思维和保守倾向,彼此渗透,彼此融入。这种不同知识结构的相互交流促使人们从经验思维进入综合思维,自然推动和促进了对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性思考。
目前,医学学科分化日趋增加,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如行为医学、病理心理学、分子医学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体活动的规律及人体健康与环境的联系。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相关学科的交叉、相关知识的渗透,医生才能不仅掌握诊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知识,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解决医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医学学科领域的融合和外部交叉发展都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们观察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视角从生物医学领域引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领域。
课中案例:
方舱医院跳起广场舞 舞动希望,传递信心
在武汉方舱医院里,医生为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跳起了民族舞。开始只是医生一人跳舞,随着节奏声,越来越多的患者加入了跳舞的队伍,信心就像阳光一样重要,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集中治疗期间,患者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深受疾病困扰。他们远离家人,无人陪伴,内心备受煎熬,加之面对成百上千的病患和每天穿着防护服看不清面容的医护人员,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因此,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治疗,更需要情感治疗。而作为每天和他们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充当起了“心理医生”,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和他们一起跳广场舞,增加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资料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027756)
试回答:武汉方舱医院广场舞体现了何种医学观?
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改变疾病谱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医学社会化趋势日益增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交叉。现代医学模式正是在这种变化中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所认识。
1974年,布鲁姆(Blum)提出了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图2-2)。他认为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健康、精神和体质发育有重要影响。他提出了遗传、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服务四个因素组成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环境因素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图2-2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疾病发生的多种原因,拉隆达(Lalonde)和德威尔(Dever)在布鲁姆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卫生服务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系统论述了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图2-3)。
图2-3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977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逐步演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为恩格尔模式(图2-4)。
人物档案:
乔治·恩格尔
乔治·恩格尔(George L.Engel,1913-1999),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1977年,恩格尔创立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以此闻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于系统原则,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恩格尔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目的,医学模式必须考虑患者本身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即医生及医疗保健的作用在于发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社会设计功能。这说明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包括疾病的生理解释,还包括患者心理因素、患者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图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于是,出现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
现代医学模式不是以心理和社会因素取代生物因素,也不否定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单纯研究生物因素这一不合理框架的修正,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因此,现代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
恩格尔指出,任何一种科学的医学模式都会考虑继承生物医学模式的问题。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不可否定性。不管哪种医学观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完全取而代之,现代医学模式是以肯定生物因素为前提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大脑,躯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疾病既损伤生理功能,也能造成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也会引起躯体的负性反映,甚至导致疾病。现在,生物医学的手段将在新模式的指导下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在人类健康水平提高方面仍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能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大影响,使社会因素决定健康的理论得到认可,使心理行为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得到肯定。新的医学模式消除了生物医学模式的狭隘思想,迎来了医学发展的广阔前景。医学社会化,社会医学化,多学科相互交融,使得广大医学工作者置身于大卫生的观念与环境之中,促进了医学的全方位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人类发展的中心。健康是任何个人、组织和社会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当健康状况良好时,人们就能够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当健康问题出现时,人们的生产活动就会受到限制。
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已不再是“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也不再是“能发挥社会功能就是健康”,而是一种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幸福完满状态。它指的是三维的、立体的健康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要发展生物因素,而是要在重视生物因素、发展生物医学的前提下,把健康服务的对象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认识和研究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策略。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地探求病因及解决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综合思维的方式处理所面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从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治愈疾病。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向两极,即向微观深入个体和向群体、社会的宏观方向发展。向微观深入个体需求,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要求治病先治人,从社会人的角度全方位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向宏观方向发展中,必须从机体的完整性及机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去认识健康和疾病的规律。
现代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行业重大的创新与变革,对医疗工作者的临床医疗实践影响深远。
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了解疾病的同时,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治疗方案。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以治疗为主,以治愈为目的。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应该是有节制的、谨慎的、社会可承受的、经济上可支撑的、公正和公平的。因此,医学目的或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优先战略是:确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疼痛和疾苦;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预防早死和提倡安详地死亡。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 许多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奏效与否,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用“大健康”观念指导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参与,同时也进一步明确预防医学事业本身就是社会事业。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导的预防保健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预防策略和措施,从而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疾病预防与控制效果。预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参与的程度。用社会大卫生观念指导预防工作,需要领导支持、部门和社区参与、卫生系统发挥专业指导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强调预防保健工作要重视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更不能忽视不良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应运而生的行为医学已经在预防医学领域得到充分发展是一个突出的实例。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预防策略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水平。
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可归纳为四个扩大,即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以满足居民对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卫生服务需求,达到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目的。现代医学模式下,对医患沟通的认识被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医患沟通是一条通向现代医学模式的新途径和桥梁。现代医学模式的新意和科学性在于真正开始运用心理和社会因素来协助诊疗和保健康复等,是优化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建立了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融会贯通,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开展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让医学生接触人群,认识社会,学会社会诊断和提出社会治疗处方,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五星级医生”,即卫生服务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诊疗方案的制订者(decision maker)、健康教育的指导者(health educator)、社区卫生的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和卫生事务的协调者(service manager)。
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并且能对新的模式产生决定性和深远影响,首先有赖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成效。在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对课程结构作了较大的改动,教学内容趋向于综合化、社会化。这些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概论、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或行为科学、卫生经济、卫生管理等“人文科学”课程。在国内,有些医学院校也先后开设了医学概论、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卫生人口学、医学社会学和管理方法、卫生经济、卫生方法、卫生宣教等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医学观。
人类基因组的解译、医学新手术、适宜技术及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对以生物大分子、基因为特征的第三次医学革命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基因组图谱的完成,临床大系统科学思维意识的形成将会导致医学模式的彻底转变。大医学概念将生物医学、社会医学、环境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统一起来。医院从单纯医疗向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发展,服务模式也由坐诊看病到社区医疗家庭服务。医务人员医疗思维意识中增加了更多的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患者既是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又是一个社会成员;疾病是一种生物反应,也是社会状态。早期、超早期诊断将成为主要诊断手段,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从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三维角度解释和治疗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健康服务的实践中必须具备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妥善解决医学社会化和社会医学化过程中的各种健康问题。医学教育将为这些新的要求做出新的部署和调整,否则将会落后于现实。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弥合裂痕、改革医学教育的理论依据,为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融会贯通,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提供了依据。
健康与疾病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问题。健康观是对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认识,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之上,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转变。
在人类早期社会,健康的标准只要求不生病。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必然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更多的是生物体的无病状态来保持生产力的充足,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健康被简单地定义为没有症状与体征,也就是说机体没有处于某种生物学紊乱状态,或在当时条件下,这种紊乱状态没有被人们(特别是医疗专家)觉察到。这种紊乱状态降低了机体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治疗措施才能使机体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在这种健康观之下,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失去健康”。
这种健康观点在考量健康时只从生理角度出发,没有考虑人们的心理、社会需要,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又被称为消极健康观。这种健康观把疾病与健康当作两个完全相对的概念,忽略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亚临床等中间状态。
知识链接:
亚健康状态与亚临床状态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是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所导致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中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其认定范围相对广泛,躯体、心理上的不适及相当长时间内难以确诊的疾病都可以概括其中。如患者感觉疲乏、胸闷,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阳性结果,就是比较典型的亚健康。
亚临床状态也称为无症状疾病,指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亚临床状态通常是疾病过程中人体的防御、适应和生理性代偿反应,以及机体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通常没有症状,但是存在心电图的改变等诊断证据。
(资料来源:李鲁.社会医学.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989年,WHO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ological 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四个方面。
这种新的健康观念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纠正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使得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表明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功能的有机统一。其中,在生物角度上,健康主要是检查器官功能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在心理、精神角度上,主要是看有无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内心平衡状态;在社会角度上,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工作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医哲学是研究中医生命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对中医学本质问题、终极问题、最普遍问题、最基本问题的反思,是中医学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中医哲学是中医学的思想指导基础,是决定中医学的本质特征、特色优势的根本所在。
中医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中医学的本体论和生命观,二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医学的本体论和生命观认为人体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与天地自然、社会环境构成更大的有机整体。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的大体系中观察人体的变化,提出针对个体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案;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建立藏象学说、证候学说,将“气”看作人体生命的本体。
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运用于疾病的诊治中,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整体综合方法。中医学运用象数、阴阳五行、药物四气五味、方剂君臣佐使的方法进行养生保健和治疗,符合人体生命的复杂状况。
1.《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①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发展的成就,提出了整体观念、阴阳平和、邪正斗争、重视预防的基本观点,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治、养生、针灸和运气学说等内容,建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②结合当时的认识成果和自然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推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是中医哲学形成的标志。③形成了“人本天地的生命观”“阴阳失调的疾病观”“注重整体的诊治观”“重视实践经验与辩证思维的医学认识论”。
2.《神农本草经》医学哲学思想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初步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性理论和用药经验,解决了药物汇集的分类编写体例,确定了中医辨证的用药准则,为后世典范。《神农本草经》以儒家天人观为框架,构建以药数匹配天数,以上、中、下三品分应三才的主体结构,形成了“天人相应的药物分类观念”“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观念”“与阴阳五行相应的药性观念”。
3.《伤寒杂病论》医学哲学思想 《伤寒杂病论》为我国第一部临床经典著作,建立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提供了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模式,提出了“整体的时间医学观”“邪正对立的疾病观”“求同存异的诊疗观”“中和平衡的用药观”“道法自然的养生观”。
4.王叔和医学哲学思想 王叔和将言、象、意三者思辨关系的哲学思想运用于中医脉学的研究中,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对世界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脉经》特别强调脉诊与其他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
5.葛洪医学哲学思想 道教自东汉时期形成以后,其神仙理论尚缺乏系统体系。葛洪继承和发挥先秦及秦汉道家的哲学理论,并汲取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建立以“玄”为最高范畴的道教神仙哲学理论体系,为南北朝时期道教教理的深化、修炼方法的传承、道教经书的编目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以玄为本体的道教思想”“形、神、气相即不离的生命观”“内修外养、道术结合的养生思想”。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等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从四部医学经典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家构筑了中医学理论框架,并有效运用药物、针灸等技术,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针)为一体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中医学学科分化日趋成熟,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建树颇多之时,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其间,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临床各科发展迅速,医学著作大量刊行,开始有国家组织编撰医学图书,开始对处方、成药、经络腧穴规范化进行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深化发展阶段,主要有命门理论、温病理论,大量医学全书、丛书编撰集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随着近代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方文化出现碰撞与交融,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的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这是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与方法论。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及人与环境间的联系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发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万物同源异构和普遍联系的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与联系性,并贯穿于中医学的所有活动中。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精气神一体观。
病机变化的整体性体现在中医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时,从整体出发,分析局部病机变化的整体性根源。
诊断防治的整体性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异常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机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
养生康复的整体性体现在顺应自然、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劳逸适度、外避病邪以养其形,形健而神旺。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环境的一切变化都对人体有影响,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的认识是“天人一体观”的整体思想。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是因天地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而产生的,表现在季节气候、昼夜时辰、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上。自然环境对人体疾病的影响表现在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限,对过于急剧变化的环境人体不能适应,表现出病证。在疾病防治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经济、文化、宗教、政治、法律、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社会因素影响着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人在社会环境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与协调平衡。
社会环境对人的心身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否则会危害心身健康。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饥荒战乱、经济萧条、不良习俗风气皆为疾病之源。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有密切关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心身功能的影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预防、治疗、康复的实践过程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也就是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1.辨证 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要求辨明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2.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实践。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思维,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
象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象、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继而认识生命、健康、疾病的思维方式。象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应象思维三种。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系统思维主要从整体宏观、天人合一方面综合考虑其间关系,判断其发展变化规律。
变易思维是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中。变易思维的主要观点是恒动变化、动静相召。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的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本质认识。医学模式有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同医学模式的形成代表着人们医学观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医疗观念、医疗行为、医学教育等方面。中医医学模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医哲学为指导思想,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包含象思维、系统思维和变易思维等,是中医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现代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案例分析
心理因素影响疾病疗效
一位45岁的男性,患糖尿病5年,一直在一家大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进行治疗。由于数种口服降糖药同时合用,且已用至最大剂量,血糖控制仍不理想,专科医生建议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不仅不愿接受,而且极不高兴,并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血糖控制更加不理想。他经人介绍结识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在了解其糖尿病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后也同意专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同时全科医生鼓励患者讲述糖尿病对他的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以及他对胰岛素治疗的看法。原来这位患者自幼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奋斗现已成为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事业颇有成就。患者担心糖尿病会影响他的前途,而医生建议他胰岛素治疗使他觉得自己的病情严重,可能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因此恐惧和焦虑。
全科医生向患者耐心分析了他的病情和使用胰岛素的利弊,以及可能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经过数次交流,患者消除了对胰岛素治疗的消极态度,并与医生商讨了胰岛素治疗方案,最后选择了白天服药、晚上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恢复了自信。
(资料来源:https://www.xywy.com/neik/86b796007.html)
试回答:
1.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题
1.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何现实意义?
2.为适应医学现代化的需要,如何加快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3.中医医学观表达了怎样的社会医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