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历史涉及对时间的选择性压缩,新近度是优先考量的因素。本书涉及的跨度近两个世纪的当代时期的内容中,只有一小部分篇幅用于追溯印度文明如何在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年间形成。通史著作常常如此,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来说,往往对时间距离自己更近的历史会更加熟悉,而且其史料的保存和记录也更完好,基于这样的考虑,这种做法或许是合理的。此外,当代的历史学家一定会运用他或她自己时代特有的工具和方法。所有这些都表明,历史书可以从现在向过去倒着读,即使书实际不是以这种方式撰写的,也可依据那种隐性的框架去倒着读。
在历史的编写中,除了由于现存的历史证据比例不均会造成时间扭曲之外,还有一个选择性因素也会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指的是历史学家本人对每一个时期的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他们关于每个历史节点对随后事态发展的重要性的观点。而且,最后还必须承认,在相关的取舍中,历史学家会采用的那些材料是在他们看来最令人惊奇和引人入胜的,可以说,一本历史书就像一座建筑,历史学家和读者站在外面,逐一凝视一个接一个的窗口,然后发现每一个窗户时而阴暗,时而被窗帘遮掩,时而出现戏剧性场景,而有时则单调无比。至于墙壁之间究竟有什么,也只能做出一些推论而已,历史学家会选择自己在哪些窗户附近逗留徘徊,这完全在于个人“取舍”。
虽然历史学家们可能会前后颠倒地看待甚至创作他们眼中的历史,但为了便于阅读,他们以这种视角看待历史的结果在本书中被呈现为一种叙事,甚至可能是一部长达九千年之久的、具有宏大背景与演员表的史诗剧,还包括结局:现在。作为导论,本章将首先通过探讨印度地理地貌的方式来介绍这一背景。然后,我们在涉及历史人物时,并非将其当作独立个体去看待,而是看他们在组成社群和国家时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此书也将探讨社群和国家相互排斥、共存、影响和调整的方式。需要谨记的一点是,本章中关于社群和国家问题的讨论并不是之后历史发展的概要,本章的目的仅仅是描述将要发生的事件的政治背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