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义是已知的对奥义书中涉及的概念最好的发展。历史上的“佛陀”尊称源于该词的含义:彻悟或觉悟。悉达多(Sid-dhartha)是佛陀的本名,他现在被认为是在公元前5世纪出生,是释迦族(Sakya)的王子(在释迦族也使用了乔达摩这个名字)。据说他放弃了他的家庭,还有未来对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迦纳-僧伽的统治权,以便去寻求真理,并与他的人民以及拘萨罗和摩揭陀王国的人民分享。他在森林中修习苦行,沉思冥想,思考着世界无处不在的痛苦的原因。尽管他严格的苦行一无所获,但当他在摩揭陀王国的菩提伽耶(Gaya)附近的一棵菩提树(Ficus religiosa)下打坐入定了四十九天后,旷日持久的禅定冥想终于得到了回报。突然之间,他开始领悟到常见现象中蕴含的全部含义,即痛苦和失望源于欲望。又经过七个星期的沉思后,他离开了智慧树,前往迦尸国,在那里他开始在一个名为鹿野苑的地方说法。他的信众回顾并口头传诵当时佛陀的这种“转法轮的讲道”(Sermon of the Turning of the Wheel),内容主要是“四谛”和“八正道”。
佛陀的布道讲法的内容涉及痛苦的根源和如何从中解脱,他认为痛苦来自生、老、病、死和人生的失意。最重要的是,它源于人的欲望,源于对名、利、权、情的渴望。消除这种渴求和欲望是征服痛苦的唯一途径,可以通过遵循中道来实现,即经历严格的禁欲主义的痛苦与艰辛,寻得一条介于极端自我放纵和极端自我克制之间的一条中间道路来实现。中道即是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佛教徒的中道是针对当时存在的宗教习俗而制定的。佛教徒谴责婆罗门教的祭祀,因为这些祭祀涉及对动物的杀戮,还有,在拘萨罗、摩揭陀和其他恒河流域诸国的新兴城镇中,商人与拥有不动产的人的地位正日益上升,而这些人为婆罗门教的祭祀支付了高昂的费用。其他批评婆罗门的教派,例如耆那教教徒和正命派 (Ajivi-ka)教徒,则是因他们的极端禁欲习俗而受到佛教徒的谴责。
佛教徒的适度赢得了最富有的商人阶层、中等家庭以及最贫穷和最被鄙视的人群的追随,后者包括首陀罗(农民、牧民和工匠)和奴隶,正如dasasudda一词所暗示的。在佛陀时代,“dasa”是指没有法律地位或权利的人,他们可能因自己的债务,或因父母受奴役,或因在战争中被俘而被奴役。比这些人地位更低的是那些现在被称为旃陀罗(candala)的人,这些人被认为属于不可接触者,甚至看到他们都会被视为受到污染。在一些最早的佛教典籍中,提到首陀罗和旃陀罗时都带有同情,这可能也增强了佛教对这些阶层的吸引力。
《本生经》中描绘了恒河流域中部在公元前1000年中期的社会情况,这种社会秩序与早期的恒河西部的“雅利安”社会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城市化的社会结构,几乎没有老式的迦纳-僧伽集体特征。这样的社会对于佛教教义以及耆那教和正命派的教义来说是新意识形态产生的沃土,因为所有这些教义都强调道德和行为纯洁的重要性,而非对反复无常的神灵的取悦。
婆罗门教祭拜的神灵们,并没有被佛教徒及其同时代的异教徒完全地排斥,更多的是被漠视。然而,所有这些教派都断定了非凡人物——通常是教派创始人——的重要性,并且都像婆罗门教派一样谈到业力和轮回,尽管每个教派对这些教义如何发挥作用有不同的理解。佛教徒和耆那教教徒都认为,每个个体现世的生存状况是由前世的行为决定的,但他们认为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当前生活中的行为来改变。但是,正命派坚持持有严格的宇宙决定论观点,对他们而言,只有实行严厉的禁欲主义才有可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