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吠陀经一样,佛教传统的最早记录也被口头传播了几个世纪。现存最古老的书面记录被称为“巴利三藏”(Pali canon),在棕榈叶上以巴利语(梵语的近亲)写成,在斯里兰卡被发现,尽管现在人们认为原始的典籍语言应该是摩揭陀语中的方言。分析表明,就像《旧约》一样,即使是巴利语经典也包含不同年代的素材。因此,很容易令人相信,那些被冠以佛陀之名的,但似乎并不那么完美的善良慈悲的言论和态度,应是后来的僧侣抄写者所插补的内容。
尽管如此,巴利三藏由三个主要部分(pitaka,经藏,本义为“篮子”)组成,分别涉及寺院教规戒律、佛陀宣讲教义的论述和形而上的佛教教义及概念。每个经藏均由多个分部和子分部组成。《本生经》,即佛陀的生平事迹,构成了论述(或讲道)经藏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许多非经典的巴利语作品,包括对经藏的评注,早期用梵语写就,后来则被转译为藏文和中文。
佛教除了其教义外,还具有通过僧伽传播其伦理和道德教义的制度性手段。佛教徒采用了这种古老的雅利安合议形式作为他们的组织方式,特别是将寺院作为佛教活动的特定场所,尽管寺院生活对正统印度教来说是陌生的。这些机构产生了大量文字档案,以记录其程序、规则、忠实信徒捐赠的大量财产、关于教义问题的辩论结果以及僧侣从事的传教活动。此外,另外两种佛教文本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一时代的重要信息:《岛史》(Dipavamsa)与《大史》(Mahavamsa),它们保留并叙述了佛教在摩揭陀王国的许多早期历史。
根据佛教的宇宙观,种姓是在国王之后产生的:婆罗门,他们居住在森林中,研究吠陀;吠舍(在巴利语中称作vessa),他们结婚并从事商品制作和交易;首陀罗,为吠舍主人工作,在森林里打猎。除了这些阶层,还有苦行者(sramana),他们可能来自任何种姓。虽然佛教徒接受了关于道德堕落和人类在争斗时面临危险的流行理论,但他们将这种堕落归因于人类的激情和欲望。当由此产生的混乱使王权成为必要时,人们决定选出他们中的一位,于是,这个人就被称为“伟大的被选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