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奥义书

伴随着这些神圣的、家庭宗教仪式上使用的和富于哲思的赞美诗的盛行,一种对它们进行解释的宗教准则应运而生。吠陀时代后期的三本吠陀经——《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分别对应要唱的礼仪经文、要念出的神咒以及指导祭祀仪式的施行方法。《百道梵书》(Satapatha Brahmana)就是仪式手册(称为Brahmanas)中重要的一种,对在精英人士的家中,以及在特别建造的祭坛上进行的公开活动做出了规定、说明。另有两部更进一步的注释谈到了某些《梨俱吠陀》赞美诗的神秘含义。这些被称为森林书(Aranyakas)或森林文本(包含的知识如此秘密,仅应在森林中隐蔽的地方学习),以及奥义书,这两者被认为包含关于救赎和神之本质的秘密知识,并且对后来的佛教神学有重大影响。在其中一本奥义书中,《原人歌》中的“他”是一种更抽象的宇宙本体存在,而不是一个人:

他环绕一切:光明,无形,无垢,无罪,纯洁,未受邪恶影响。他是一个智慧而无所不在的先知,他独立存在,他永远完美分配一切事物。 [6]

在另外一部稍晚的奥义书里,神圣意志开始倾向于人性化和一神论。楼陀罗(Rudra)与湿婆相关联,这预示着后来的宗教信仰中对于神的概念:

楼陀罗是唯一的,他独一无二,他用自己的力量统治了所有世界。他站在万物的背后,创造了世界所有的一切,保护着它们,并在时间的尽头将它们收回。他生活在所有众生的面前……他生活在所有人的内心最深处,他是弥漫于一切中的湿婆。 [7]

《梨俱吠陀》中的印度世界,仅限于萨拉斯瓦蒂河和印度河以及后者的支流所界定的区域,也就是说,主要是旁遮普邦和西北部的山区,很少涉及恒河流域。然而,后来的吠陀经确实谈到了恒河和一条由火焰标出的,通往萨达尼拉,即今日之甘达克河(Gan-dak River)的明显路线,这条路线划定了早期的印度-雅利安人的疆界。 zsSdUCdyXzwRkiB1jDO1L3UobtLFHa/9J/t8UfjjUjWHZ/5YEkLabA8MhFk+68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