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宫“瑰宝”抵押后……

胡仲文

编辑同志:

最近,我看到一部影片,名叫《瑰宝》,主要是写一位银行家为保护故宫价值连城的艺术品——金编钟,不使之落入北洋军阀和日、蒋反动派手里,而历经的重重险阻。情节十分紧张,扣人心弦。我很想知道,影片所描写的在历史上是真人真事吗?

北京市煤气公司  余翔

余翔同志:

为了回答您的提问,我们找到了和《瑰宝》有关的背景材料,下面介绍给您,至于它是否根据真人真事所写,您看后就会清楚的。

编者

民国初年,清皇室内务大臣绍英、耆龄等和北京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副经理朱虞生等秘密接洽,以宫中所藏文物作抵向银行借款,计先后以金钟 、玉制品、瓷器等共4000余件,分批借得现银40万两。文物数量之大,押款之多,是颇足以惊人的。此项借款经过若干年之后,本息合计起来,总数甚巨,清皇室无力偿还,赎回押品。大约到了1921年,由清皇室经手人和盐业银行商妥,把押品全部作价,除偿还借款本息外,并由银行找补了若干现款。从此,这一大批宝贵文物就为盐业银行所有。到了1929年吴鼎昌任盐业银行总经理的时候,我以天津四行储蓄会会计领组资格奉命参加该行改革会计制度,发现这笔借款数字在当时该行账上早已全部打销,所有押品也就成为该行私有的账外物资,除吴鼎昌等几个人而外,就没有人知其底蕴了。

盐业银行先把部分玉制品和瓷器装了八大箱密运天津四行储蓄会保管,1932年又把金钟16件装了八个木箱,由京秘密以汽车先运交天津法租界盐业银行保存,后来又转送英租界四行储蓄会保管。1931年,该行曾选出玉制品和瓷器精品二三十件派行员李肃然押运到美国出售,除卖去一部分外,其余由李代表盐业银行租用安文信托公司保管箱存放起来,后下落不明。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进入天津旧租界后,敌伪大肆搜刮金银财物,盐业银行存在英租界四行储蓄会的这批文物也在日人窥伺之中。天津盐业银行经理陈亦侯曾设法密向吴鼎昌(时在后方任贵州省主席)请示处理办法。吴复电嘱“毁”,但陈未执行,幸获保全。

解放以后,除了天津所有金钟和部分玉制品、瓷器等都由政府接收以外,其余的全无下落,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这样在金融资本家手里散失了。 N54AVaW8dj6f10Np/f4a2Mk63AVEm5S2RC1ix/OTgzYOPSQLYJMj3lCE+TiSfa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