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君”,毕竟非同一般,是会铭于史册、流传后世的。对标榜儒家“忠孝伦常”的司马家族,政治影响之恶劣难以估量。
司马昭急忙召大臣们来商议,怎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大臣们一到,司马昭就扑倒在地,表示对误伤曹髦的震惊和悲痛,要群臣拿个善后的办法。但谁也不敢说话。
司马昭把仆射陈泰召到旁室,说:“天下人会怎么看我啊?”
陈泰是曹魏重臣陈群之子。
陈群与司马懿是莫逆之交,陈泰和司马师、司马昭是自幼交好的发小。陈泰出将入相,几次击退蜀汉姜维北伐,功高望重,深为司马家倚重,所以司马昭单找他拿主意。
陈泰说:“唯有腰斩贾充,稍稍谢罪于天下。”
司马昭不肯杀贾充,让陈泰再想办法。
陈泰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可司马昭还是不肯杀贾充——贾充是执行他的命令,如杀了贾充,再有这种事,谁还给他卖命啊?
司马昭反奖赏贾充为安阳乡侯,统管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他决定拿成济、成倅做替罪羊,派人去将他们就地处死,并以“大逆不道”罪诛灭三族。成济、成倅兄弟不服,赤身爬到屋顶上,高声叫骂。派去的兵将怕他俩再喊出不中听的话来,于是乱箭把他俩射死了。
王沈告密有功,被司马昭封为安平侯,邑二千户。在司马昭篡位后成为晋朝开国功臣,官封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统城外诸军事。
王经因拒绝投靠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并且灭满门。司马昭说:“(王)经正直,不忠于我,故诛之。”
《资治通鉴》和《汉晋春秋》记载:王经被捕时向母亲跪拜谢罪,他母亲脸色不变,笑着说:“人谁能不死,只恐怕死不得其所。为此事大家同死,还有什么遗恨!”到王经全家被杀的那天,故吏为之痛哭,悲哀之情感动了整个街市之人。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昭的叔叔、司马家族之长司马孚。以百官之长太傅的身份,和大将军司马昭一同领衔百官,上了一道奏章给太后,说:“高贵乡公(司马家已剥夺了曹髦的皇帝称号)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葬以民礼,诚当旧典。然……臣等之心实有不忍,以为可加恩以王礼葬之。”
司马氏当政时成书的《三国志》,于曹髦之死只有12个字:“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鲁迅说:“一部历史都是成功者的历史。”那些代表高尚、正义、民族气节的失败者们,便从历史中隐没了,随之衰没的,还有可贵的民族精神和足以垂范后世的风骨节操。
与强权、暴政和残酷命运奋起抗争、壮烈赴死的皇帝曹髦,被写作“轻躁忿肆,自蹈大祸”,而且是“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那近300名随曹髦赴死的僮仆侍从,则姓名不知、尸骨无存。
公元260年6月4日,一列稀稀落落的送葬队伍,不设旌旐(导引灵柩的魂幡),将曹髦下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的瀍涧旁,随葬了几辆陋车充做王礼。
百姓聚集送葬,“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责编/林佳来源/《曹髦:一个皇帝的高贵选择》,孙喦/文,《中华读书报》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