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0年6月1日夜,风雨将至。魏国第四任皇帝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辱废,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三人大惊失色。王经劝告说:“司马家掌握大权已经很久了,陛下无兵无甲,宫中连宿卫都空缺,何以讨之?如果去讨伐将招致大祸。”
曹髦从怀里取出写好的讨伐司马氏诏书,说:“我决心已定,纵使死,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曹髦随即去禀告太后。王沈和王业跑去向司马昭告密。王经拒绝和王沈、王业一同去告密,决定和曹髦一同赴死。
曹髦禀告太后回来,带着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侍从焦伯等到陵云台,取出那里封存的铠甲兵器,发给宫中的僮仆、侍从。
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并参考古文献,陵云台在魏皇城之外、洛阳城的西南。从曹髦召见大臣的太极殿到陵云台,要向南出司马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召集的死士、旧部等,就集合在司马门)、路门、应门、阊闾门、库门、皋门,再折向城西。
曹髦要冒险到陵云台去取得一些铠甲兵器,来武装僮仆侍从,可证王经所说的“陛下无兵无甲,宿卫空缺”,也可见司马昭对曹髦监控防范之严。
这时风雨已然大作。有官员便恳请曹髦改日再去讨伐司马氏。
曹髦已经知道王沈、王业去司马昭那里告密。其实告密对事情的结局并无影响——以近300名兵甲不整的僮仆侍从,去讨伐仅在京师就握有十几万重兵、时时刻刻都戒备森严的司马氏,无论何时、知与不知,都是羊入虎口。
此日不去,就再没有机会用他皇帝的生命将司马氏钉在弑君的耻辱柱上,做一个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大魏臣民的好皇帝了。
曹髦决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今日一定要去讨伐。”
不仅要去,还必须堂堂正正地去,大张旗鼓地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曹髦横持天子剑,静静地坐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