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篇
职场求存,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职场站稳脚跟呢?如果突破常规思维的框框,有意识地运用与传统思维和习惯“背道而驰”的逆向思维方法,比如以“出奇”去达到“制胜”,以“无为”去达到“有为”,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

最大的罪过是你比其他人“聪明”

职场上,人人都想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以期获得关注和提升。没错,聪明能干的人确实有更多提升的机会,但处处表现自己,却未必是真聪明。按照正向思维,凡事都要强于别人就是聪明了,其实并非如此。人心复杂,我们不可用简单的外在表现来衡量谁更聪明,要以“智商加情商”的综合实力来比拼谁更胜一筹。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处处显示自己聪明的人,招人喜欢吗?若是不招人喜欢,没有立足的根基,说明情商不足,又怎么能算得上聪明呢?职场上,太过聪明有时是种危险。

刘新是一家公司的部门领导,平时待人处事十分得体,就是有个习惯——每当别人向他请教问题或想了解一些情况时,他的态度总是“一问三不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并非什么都不清楚,而是不想向别人透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新说:“有时装装傻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而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偶尔还会反问对方:‘那你是怎么看的?’这样,就反过来发掘了别人的资源,也使别人有一种被尊重、被关注的感受。”

像刘新这样的“装傻”,其实是非常聪明和含而不露的表现。处处都表现得比别人强的人未必就有好运。站得越高,越容易成为攻讦、嫉妒、陷害的标靶;能力越强,需要解决的麻烦就越多;做得越多,做错的可能性就越大,树敌就越多,越容易使自己立在风口之上。

有些事情不要太较真,装装糊涂没有错。这既是给人家留面子,也是为自己找台阶。

聪明是天分,但聪明到不被他人认可的境地,却是一种愚蠢。在职场,“笨”不是最大的罪过,最大的罪过是你比其他人聪明。太聪明,不小心触犯了他人的利益,就犯了大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天下人都叫她算计了去”“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这般聪明混在贾府这个大职场环境中,呼风唤雨,使尽各种计谋,算计各种人,到头来也只换来了贾府上下人等的不满,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看看身边那些人缘最差的同事吧,他们通常不是公司里最笨的,而是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

即便你确实聪明至极,也请你懂得逆向思考,看到处处表现自己的弊端,学会偶尔装装傻。当然,你要在做事时聪明,比如提高绩效,争取更多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这几点绝不能含糊。但在与同事打交道时就要适时糊涂,比如:同事不知道的学问,你千万不要在他跟前卖弄;不直接犀利地指出同事的错误……

刘备枭雄,素怀争霸天下之志,但曹操煮酒论英雄,问他当世英雄为谁时,他却东指西指,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儿。

聪明过头的人不聪明,学会装傻的人并不傻,要适当收敛起自己的锋芒,迂回地表现自己的聪明与强势。

智慧点读

“装傻”这件事,如果做得好,就叫作智慧;木讷这件事,如果做得好,就叫作深沉。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

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同事或朋友抱怨:“我们就是被老板利用的工具,就是为他们赚钱的机器。”事实上,这种抱怨整个职场司空见惯。的确,大多数人都不沿着习惯性路线思考,认为高高在上的老板们就是剥削者,而自己因为没有能力反抗,只能受其支配,被其利用,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抱怨几句。

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不是良性的思想,更不是正确的心态,这种思维方式只能让你消极地对待赖以生存的职业,使得个人能力难以提高,更难有创造性的飞跃,而只能终日沉浸在这种压抑的情绪中。其实,如果你善用逆思维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能被“利用”反倒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能被利用说明你还有用,这是你生存和骄傲的资本呀!如果你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岂不是连生存都无法保障?所以说,在职场,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人的价值只有通过被他人“利用”才能体现出来。不被他人“利用”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人。被“利用”的时候,也正证明了你的价值所在。当你没有“利用”价值时,别人只会当你不存在。

企业和员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企业给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而员工得给企业创造利润。试问,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若是每个人都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模式来工作,那么你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你用什么来和别人竞争?你有什么能力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去“利用”你的能力产生价值呢?

有人说,我工作踏实认真,这就我的优势,不是吗?这些难道不是职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吗?

唯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足够优秀,有可以被别人“利用”的地方,别人觉得用你可以带来新的价值,而且比其他人带来的更多,且代价更小。这就需要你成为公司里那个不可替代的员工。就是说缺了你,公司运转不了。这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当然,企业文化和具体人才还有一个匹配度的问题,也许你特别优秀,然而不适合这家公司,但是,毫无疑问,只要你有“利用”价值,就有你的用武之地。

在职场,要善于向别人尤其是你的老板体现你的“可应用价值”。你必须让自己有“利用价值”,帮助同事排除障碍,协助他们成功。

美国纳尔科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叶莺说过:“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是专业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有被“利用”的价值。就是说,你能够为这个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必须是增加值。因为当你进入这个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对你也有一定的付出。你的工资、福利以及一切支持你的设施,这个是X。而你的增加值是Y,当Y跟X是对等的时候,你没有增加值。所以Y一定要大于X,你才有增加值。同时,你才有被‘利用’的价值。”

展示价值或被“利用”了价值后,你还要不断地创造自身价值。如果你能不断地创造更大的“被利用价值”,就很容易获得提升机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何价值,怎么去符合企业的需求?怎么让别人去了解你呢?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要绝对胜任。你应该不断地充电,永远保持自己那份被人“利用”的价值。

职场很现实,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真正立足。你具备了某种可被企业赏识的才华,企业才会安排你更多的工作,赋予你更大的施展空间;同事与你相处融洽、认可你的能力,才会频频找你沟通商量要事。同时,你必须充分地了解你的互补者,这对增强你的影响力是有帮助的。

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通过自身升值,让企业永远舍不得你,或者被一个企业“利用”完了,还能被其他企业所“利用”。你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你若认为我说得有道理,不妨再想想下面三个问题:

1.你现在有多少可以被别人“利用”的地方?

2.你现在被多少人“利用”?

3.如果他们这时不“利用”你,是否可以“利用”其他人?

第一个问题会告诉你,你有多少专业技能。

第二个问题会告诉你,你的影响力的多大。

第三个问题会告诉你,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虽然本文写得很直白,但是我相信它符合现实。现在就去发现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有什么价值能被别人“利用”,然后再“利用”这个价值开启成功的大门吧!

智慧点读

你必须让自己有“利用价值”,帮助同事排除障碍,协助他们成功。有人“利用”你,证明你有被“利用”的价值。

下属也能够“倒行逆施”管上司

作为职场人,我们要转变思想——我们不只是让上司管理的,我们也要管理好上司。你觉得这一说法稀奇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吗?的确,在我们一贯的思维认知中,上司高高在上,下属只有被上司管理的分儿,下属又如何管理上司呢?这种说法确实有些悖逆常理,但并非不可行。

有人在网上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你认为上司可以“管理”吗?结果表明,有16.84%的人选择“根本不可能”,有50.31%的人表示“资深员工才能做到”;只有32.85%的人表示“我能做到”。

管理是一条双行线,上司管理下属,下属同时也能够“倒行逆施”管理上司。美国管理学大师约翰·科特指出,下属也可以形成对上司的影响力,达到管理上司的目的。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不是逆天吗?下属怎能管理上司呢?

不要惊讶,这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能力。现在你可以思考几个问题:上司是否能接受你的观点?你的业绩是否得到他的肯定?部门下发的各种奖金是否有你的份儿?对于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若是你的答案都那么不确定或是否定的,就说明你管理上司是失败的。你是不是经常抱怨上司从不让你独立工作;上司爱批评,从不表扬你;上司朝令夕改,捉摸不透?如果你有这种抱怨,也说明你不会管理上司。

杜拉克曾说过:“其实管理上司并不难——一般而言,这比管理下属要容易得多。”真是这样的吗?那就看看从哪些方面来管理吧:

1.想办法让上司做自己的“军师”,借用上司的智慧为自己指明方向和解决困惑,并且通过请教,让上司做自己的教练或培训师。如果上司吝于赐教,你就想尽各种办法去“偷艺”。

2.你想推行某个方案但阻力很大时,最好让上司来承担重要责任。这并非鼓励你推卸责任,而是让你更好地借助于上司的力量来完成既定的任务。

3.换位思考。假设你是上司,你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呢?然后按照好下属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要你做到了上司想让你做的,你就比较容易管理上司了。

4.了解上司的优点和弱点,以及他的工作方式、目前面临的压力等,同时也要了解你自己。如此才能找到一种与你们二人都合拍的共事方式,使你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5.洞悉上司的心理,比如他最重视什么,他最想得到什么,最想避免什么。

6.获得上司的支持和认同。你要想在一个企业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首先就得到上司的认同。

7.给上司安全感。让上司看到你在努力工作,并通过沟通让上司对你的工作进展心里有数。还要服从上司的领导和安排,即使有异议,也要用巧妙的方式表达出来。

8.了解上司制订出的中、长期的工作计划,将上司的时间计划与自己的工作时间表接轨,将问题分类,排列好轻重缓急,标明问题的重要性,事先向上司预约会谈时间。

其实,在日常管理中,让上司充当的角色远不止上面所述,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现在你看明白了吧,管理上司并非“太岁头上动土”,也不是对其指手画脚,更不是让你去阿谀奉承,或者玩弄公司政治,而是要沟通、坦诚、尊重、寻求协助、赢得信任,让其成为你的盟友、良师,助你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上司并非去挑战他的权威,而是利用他的权威,去寻求更多的配合和资源。”在公司里,你想要做出成绩、获得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配”你的上司,帮你更好的完成工作。

智慧点读

没人能否认上司在我们工作生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却少有人意识到下属在与上司的关系中的责任。懂得巧妙管理你的上司,你将得到更多的配合和资源。

没有抱怨的职场,不是真实的职场

一直以来,励志大师们都在强调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只会带领着消极、沮丧、郁闷、消沉等种种可怕的悲观情绪占领你的心灵,悄无声息地杀死你的激情,抱怨越多,结果越糟糕。而且,抱怨是全世界最没价值的话语。你抱怨,环境不会改变,客户不会改变,主管更不会改变。它只会影响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只会让你愈来愈消极而已。如果仅从心态角度来讲,抱怨的确有不良影响。但事实上,没有抱怨的职场,不是真实的职场。哪个公司不存在问题?哪个上司身上没有毛病?再说,在这个时代,竞争加速、压力滋长,大多数职场人过得都不开心,他们感到疼痛、迷茫、苦恼、无助。

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的抱怨有1~5次,具体比例为65.7%;有4.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的次数在20次以上。在接受调查的职场人中,与工作相关的抱怨达到了80.5%的比例。人们抱怨加班、工资低、工作累、同事关系复杂、领导脾气暴躁、客户不好对付、老板的承诺不能兑现、对当前职业没兴趣、得不到信任,等等。有个人这样调侃自己:“世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加班。还有更痛苦的吗?天天加班。这是最痛苦的吗?不是,最最痛苦的事情是天天加班却没有加班工资。”由此来看,有抱怨是正常的,它是表达内心不满的一种态度。如果单纯强调抱怨的不良影响对改变抱怨的现状意义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将抱怨所带来的结果由消极的转变成积极的。此时,逆思维将带给我们解决的方法。

在职场中不顺心时,我们不必一味发泄不满,这种思维模式只能加剧你的恶劣情绪,我们需要逆向考虑:如何让这些不满得以解决?改变不满现状才是我们要的结果。当你逆向思考后,抱怨就会产生价值。那么,如果抱怨起到作用呢?首先你要清楚一点——你为什么会抱怨?其次,你的抱怨要能触动老板的心。比如,抱怨加班时应该有理有据,让你的老板知道你为加班付出了哪些代价,不要只是一味地抱怨“太累了”“不喜欢加班”等。如果有情绪,还不如“加班太频繁了,我觉得很累!想休息一段时间”这样的诉求来得实际一些。

对于一些是非问题,你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后再抱怨。在没有得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就是制造矛盾,也易给人留下不良印象。掌握足够的资料后,也许你会发现之前的资讯有误或者纯粹是弄错了。

万万不可到处倒苦水,随便向别人抱怨。你不被提升、不被加薪,应该向谁抱怨呢?向跟你平级的同事、你的下属?错了!你应向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抱怨。向毫无裁定权的人抱怨,不过是宣泄不满,而这除了招人厌烦外,还易令人轻视。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找你可能见到的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人员,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假使他未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就将抱怨的强度提高,向更高层次的人抱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公司的事情,选对倾诉对象十分重要,否则你的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你情绪变得越来越糟,使你在工作中更加被动。

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情或事物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抱怨的方式很重要,要尽可能不刺伤或激怒别人,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轻松、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此降低对方的敌意。看看下面的例子,会对你有什么启发:

吴昊的同事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个小时,为此耽误了不少工作。作为搭档,吴昊就要承担更大的工作量。他想跟其他同事抱怨此事,又担心影响不好;想找领导反映,又怕弄僵同事关系。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个好方法,他对那个同事说:“假如你每天中午少做点‘白日梦’,凭借你的能力,当上主管不成问题!”同事听后并未生气,反而因吴昊肯定了自己的能力而高兴,在上班时间也尽量克制自己不再睡觉了。

吴昊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抱怨同事睡觉对自己的影响,而是从影响他自己的角度表达意见,并且适可而止,给对方留下思考的空间。对同事有意见可以如此表达,同样,若对领导的安排有什么怨言也可以如此表达,说话时不要带火药味,最好来点幽默。

在拍摄现场,导演对演员厉声说道:“下一组镜头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在你身后大约50米处释放一只狮子,让它朝你奔来,最后只差两步的距离险些扑到你。”

“我的上帝,”演员呵呵一笑说,“你跟狮子也讲清楚了吗?”

如此危险的剧情,哪个演员能不抱怨?可你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导演十有八九会认为你不敬业。而幽默地向其反映这个问题会收到奇效,导演在大笑之余会体会到你这句话的深意。

看到这里,你发现了吧?抱怨是可行的,但抱怨的本质必须带有建设性,抱怨的背后要有解决方案。在抱怨的时候,多数人心中早已有了对某事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不被重视或自身不够主动,所以只能抱怨。换句话说,你应将破坏性的情绪发泄转为建设性的意见表达。

另外,你还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不要指望老板会顺着你的思路走,因为从宏观上考虑你的牢骚显然比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更好。如果从领导、同事的角度出发,并以他们可接受的方式主动提出建议,他们又怎么不会欢迎呢?

总之,职场怨言是可以有的,只是应讲究方法,开口抱怨前也要先打好“草稿”,开动大脑这台机器,避实就虚,用巧妙的语言去表达。抱怨若有道,一样具有杀伤力。

智慧点读

想改变现状,要么从停止抱怨开始,要么学会正确的抱怨方法。

努力很重要,借力更重要

职场上,我们一直强调个人努力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必须付出100%的努力才可能有所提升。因为这样的观念,许多人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变通地使尽蛮力却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其实,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仅靠个人力量想要有大成就都是困难的。当大家都在强调“个人努力”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不可太僵化,“个人努力”不仅仅限于使用个人的力量,要想想,“个人努力”是否也包括努力找到可以借助的力量呢?一提到“借”,大家一般只会想到借钱借物,今天还要提醒你,我们还可以向别人借力。

有个小男孩想移走沙滩上的一块大石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搬动石头。这时,他的父亲走过来问他:“为什么你不用上所有的力量?”

男孩哭着说:“我用了我所有的力气,我已经尽力了。”

父亲蹲下来,跟小男孩说:“孩子,你没有使尽全力。因为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完,父亲抱起石头,将石头扔到了远处。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人轻易就可处理。既然这样,为何不借力一下呢?就像上例中的小男孩一样,你觉得有些问题难,可能因为你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甚至因为你过于突出自己,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也赶走了。与其自己苦苦追寻而不得,不如将视线一转,呼唤你身边的强者。

荀子在《劝学》中有一段关于善于借助他人力量和外部条件的精彩论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站在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而离得很远的人也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而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不用腿跑也能行千里之远;借助船只,水性不好也能渡过大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有些人不愿意向别人借力,认为那是无能的表现。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想,到底是向别人求助显得无能,还是因为自己力量不足而失败更显得无能?当然,会“借”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者大多是一些善“借”之人。不管你是否认识别人,只要你善借,让其心甘情愿地帮你做事,你就多了一个必胜的筹码。中国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不要自负地以为应当自食其力。人常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他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行业,都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俗话说:“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所以,要想获得最大的成功,就要学会“借力”,仅靠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地搏斗是行不通的。如果能用好“借”,那么你会少绕很多弯路。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大事小事都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我们所说的借,是在你遇到难题,当个人力量难以解决或者必须付出极大代价的时候,你不妨转变思维,靠借力的方式轻松达成目的。

下例中的小女孩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效仿。

有个女孩擅长服装设计,只是没有名气,没人敢重用她。一次,她在参加一个歌星的歌迷会时,拿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对歌星说:“我很崇拜你!请在我设计的这件服装上签个名吧!”歌星看见这件很独特的服装眼前一亮,对女孩的才艺赞不绝口,并推荐她加入自己的设计团队。就这样,女孩借助歌星的力量,轻易地进入了设计行业。

你如何看待这个女孩的做法呢?说她狡诈、投机取巧?不能。让更多的人帮助自己成功,这是一种高超的社会智慧。美国大名鼎鼎的富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这样说过:“当一个人认识到借助别人的力量比独自劳作更有效益时,标志着一次质的飞跃。”尤其是对于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更要多些巧借。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的失败向成功的转化。

“借”的绝活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代,深得智者的欢迎。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善借门客之力成己之事。西汉刘邦,也是一个善借他人之力者。他不能著书立说,也不善驭军队,却依靠韩信、彭越、英布、萧何、曹参、樊哙等威震天下的文臣悍将建立了西汉王朝。在现代职场中,如果我们不懂得向领导或同事请教,借助他们的力量,只知自己埋头苦干,常常会“事倍功半”。

“借力”不是一个丑恶的东西,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有限的,哪怕是最杰出的人物或团体,也不可能独自完成一项伟业。世界石油大王曾经说过:“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哪怕用尽100%的力量也不可能获胜,若是众人分别贡献出一点力量,便可轻而易举地获得胜利。不要期望自己是全能冠军,也不要期望一个人付出100%的能力去帮助你。在职场,中你要善于结交更多的朋友,只要他们在关键时刻付出1%的能力去帮助你就足够了。

巧于“借力”,精于“借势”,你才能成为“职场圣斗士”。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智慧点读

对于借力,并不是让你大事小事都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我们所说的借,是在你遇到难题,当个人力量难以解决或者必须付出极大代价的时候,你不妨转变思维,靠借力的方式轻松达成目的。

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职场当成战场

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述的恐怕就是过劳死。那时,这是一个褒义词,在道德上是值得肯定的。清官、好官如若是“过劳死”,更能得到百姓的敬重。然而,现在“过劳死”却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据媒体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加班现象严重,每年居然有60万人过劳死。

这是不是太恐怖了?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例子:

年仅25岁的深圳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工作任务紧迫而持续加班近1个月,导致过度劳累,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离开人世。

有个叫潘洁的女白领,毕业于上海交大。她在全球顶尖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从事审计工作仅一年后,因病毒性感冒引发急性脑膜炎医治无效去世,年仅25岁。死者家属认为,其死因与其长期工作压力较大有关。据知情人透露,普华永道公司办公室半夜经常“灯火通明”,员工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很正常。

一位年仅28岁的电视台记者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离世。此前他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说:“我的亚健康状态很严重!”

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猝死在出租屋。此前4天,她的连续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

河南省南阳市枣林派出所所长段大军在连续工作8天后,累死在走访途中,医院诊断其死因为心肌猝死。

过劳死现象之多,以至于有些人都见怪不怪了。此时,你掉转一下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倡导的拼命工作也是个定时炸弹,太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也是一种危险。上例的那些聪明的白领、骨干、精英们也许拿着高工资,有让人羡慕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争强好胜,他们本该活得更健康、更潇洒,本该能活到更大的年纪,却因不知适时休息,超负荷运转,使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终英年早逝,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啊!

人已经走了,说什么都没用了,亡羊补牢,希望活着的人都好好活着,注意身体健康,不要玩命工作——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职场当成战场,用生命去加班。即使竞争激烈,你害怕失去工作而主动加班,也不应透支自己的健康。工作重要,赚钱重要,健康更重要。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生就毫无意义。健康不能代表一切,可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

你可能会说,我知道经常加班对健康有害,但是我要买车、要供房、要出国、要读EMBA、要打败竞争对手、要消费、要事业有成……如此,我怎能不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人人都有苦衷,生活的压力逼的我们就像一个始终被抽动的陀螺,无法停下来。可是,你想过没有,既然你知道目前的状况很不好,就不要再挺下去了,你想等事业有了很大起色时才去香格里拉、周庄旅游,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可是,那一天何时到来呢?就算你取得了成功,到时候,你没准又有了新的忙碌的借口了。可怕的是,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当然,健康与收入究竟哪个重要,这要看个人的选择。有些人重视健康,有些人重视当下的收入,这些似乎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活着本身并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一切取决于你如何选择。但是,必须提醒你的是,有理、有利、有节,劳逸结合、中庸适度、自然和谐,这才叫“境界”。就像洪昭光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努力不过力、拼劲不拼命”。在工作中,出力是必须的,出汗也要,拼脑也要,但是不可以拼命。

学会主动休息其实并不难。在午后的阳光下晒上半小时,闲暇时多听古典音乐,哪怕在蹲厕所时也可闭目养神。有时也许只是短暂的10秒钟,就可以给你的心理带来巨大的放松感。

有人觉得,不舒服了就赶紧看医生呗,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就抓紧工作。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点——人们常说有病看医生,其实医生的帮助很有限,只占8%左右。当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发现的不是医生,而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记忆力和抵抗力越来越差,晚上越来越睡不着,头疼得越来越厉害……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要小心了,就算是小病,也要及时就诊,该休养时就歇一段时间。如果你昼夜加班,白天无精打采,凡事提不起兴致来,也要注意了,就算没有不适,也应及时休息,消除生病的隐患。

列宁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达芙妮总裁陈贤民也说:“连吃饭都没法准时的人,能干什么大事?”当你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生活而拼搏的时候,不要忘记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智慧点读

事业和健康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而绝非一对冤家。

和尚撞钟,谁说是得过且过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作为贬义之语,多年来一直在我国民间流传。它一直是指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是对那些工作不愿尽职尽责而只想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者的委婉批评与调侃。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和尚撞钟容易得很,一不动脑二不费劲,到时候去撞几下钟,一天便不知不觉地混过去了。

其实,别小看撞钟这件事,它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呢!任何工作都有一套章法,佛门也不例外。和尚敲晨钟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敲暮鼓则代表着一天的结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古时科学不发达,全靠滴水或燃香等原始的方式计时,要准确无误地撞好钟,仅就其技术难度而言,就非常人所能把握。

撞钟不仅是神圣的,还要讲究节奏。和尚在撞钟之前,必须默诵佛经,诵毕才能执槌撞钟,在撞钟时要撞出轻重分明、缓急有致的节奏;钟声还要抑扬顿挫,传之既远还要回荡不息。撞钟和尚必须在20分钟内均匀地撞响108下,且最后一下必须撞在午夜与凌晨相交的瞬间。

看到了吧,撞钟这项工作也绝非易事啊!所以说,“和尚撞钟”并不是被我们所误解的那样,有得过且过之意。

如果我们能逆向思考,就能发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新含义:撞钟是和尚的分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既然选择来做和尚了,那就在职一天撞一天钟,而且能按时按质按量地把钟撞响,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也就是说,在其位,谋其事,做一个称职的“和尚”。不“撞钟”就意味着失职,失职就不是一个好“和尚”。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的人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最起码有责任心,能够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站好自己的岗。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意味着踏实、不浮躁、不好高骛远。如果要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分钟的话,就不只是撞钟,而是要撞好钟了。有些人看不起撞钟这项工作,可他们大事也干不了。这种人应摒弃浮躁,静下心来从撞钟开始修炼自己。做什么事要成什么事,既然要当好和尚,那么“撞钟”这个本职,是一定要做好的,做好了基本工作才能肩负重任。

你的工作虽然枯燥简单,但你可以把“撞钟”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把每个日子过得很精彩。社会需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需要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忠于职守、埋头实干的人,需要即使一天在职位上,就牢守一天的岗位,尽量把事情干好的人。不需要想敲就敲,不想敲就不敲,抱着反正能拿到工资,不混白不混的态度工作的人。

张继有首名为《枫桥夜泊》的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时,张继因落榜而归,满腹惆怅、倚枕客船途经寒山寺,被从古刹传来的悠悠钟声触动愁情,有感而发。要不是寒山寺里那个和尚尽忠尽职,按时敲钟,我们今天还欣赏不到这么优美的千古佳句呢!由此看来,我们真的要赞扬和感谢那个忠于职守的和尚!

从上述这些角度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然听起来不高雅,但这种撞钟的精神应该受到所有人的赞扬和学习。即便从事的是单调乏味、周而复始的工作,也不可消极与懈怠,而是要保持一种分秒不差的“极致”。

智慧点读

无论是哪个行业,只要你做到“当一天和尚就撞好一天钟”,你的事业一定是生机勃勃的。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们的思维有路径单一的特点,也就是说,习惯于用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职场上,竞争在所难免,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处处比别人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难道只有把别人比下去,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处处争强未必强在最后,这种争强的思维常常让人失去思考力和判断力,而最终导致落于人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与人竞争时,要懂得运用策略,必要时要改变思维路径,变“处处争强”的正向逻辑为“以弱胜强”的逆向思考,用主动示弱的方式避免成为实力强硬者的靶子,这是一种曲线制胜的方略。

示弱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可以化困难于无形。弱者有时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可以通过示弱的方式来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不甘示弱”、“勇往直前”,否则就是懦夫。其实,凡事爱逞强好胜的人,往往碰得头破血流;而能适时忍让的人,倒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环顾一下周围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你会发现,很多人不是因为不优秀而阻碍了个人争取更大的成功,而是因为太优秀却不善于藏拙示弱,不知道退一步、让三分而阻碍了自己提升。

你不禁要问了,什么时候示弱呢?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确实不知事实真相时。你不了解真相,不知道谁是幕后主角,不知晓某个数据是因何得来的,这时,你需要谨小慎微。若鲁莽地与人争辩,可能会得罪人,输得一败涂地,让自己颜面、荣誉尽失。

二是出现错误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你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就大胆地承认吧!躲避、搪塞错误,只会让人更加轻视你。勇敢地承认错误会重新赢得信任。

三是遇到强手时。我们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碰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如果你处处发招,就会造成双方关系紧张。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示弱,见到对手微笑一下,主动暴露自己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反倒能消除对方的敌意,增加对你的好感。

四是自己得意时。当你升职、加薪、获得殊荣时,要记得谦虚和示弱,用自嘲、自贬的方式,透露自己一点无关紧要的“糗事”,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五是遇到困难时。有困难要及时求助,不要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向他人求助。要知道,耽误了工作,后果不堪设想。再说了,你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人学习呢?

六是自己“无知”时。这里所说的“无知”,并非真的无知,而是故意装出来的“无知”。如果你自恃学历高、经验丰富,处处一马当先,急于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首先你这种态度就容易造成失误,授柄于人。其次,你如此不在乎同事和领导的感受,他们对你肯定有看法。为了工作,却处处不讨好,又何必呢?长此以往,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了。其实,无论多强大的人,都不会精于每一个领域。承认自己的“无知”,多向他人请教,会给别人留下谦虚、好学、尊重他人的良好印象。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来看一则故事吧:

李新和程露露是某公司新招进的两名重点大学毕业生,且二人都是系里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各方面的能力都较为突出。李新比较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一次,在公司会议上,他对那些元老提出的一些方案给出了否定意见,并且还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一套早就过时了!”他的话让元老们很难堪。李新这个职场新锐得罪了同事,但自己丝毫没有察觉,依旧一副天之骄子的样子,对同事的工作指指点点。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跟李新一块搞项目了。部门领导也觉得此人虽有才气,但过于张狂,日后定难驯服。所以,试用期还没到,李新就被公司提前辞退了。

而程露露为人谦虚、开朗,每次让她提意见,她都会有这样的开场白:“我刚进这行不久,说的不一定对,有错的地方,还望领导和同事多多包涵和指教!”有时她看出一些老同事方法陈旧,也不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而是默不作声。跟同事聊天时,她有时会透露一下自己的弱点,比如:“我这个人有点健忘!”“我第一次见那个客户时,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此外,她嘴上像抹了蜂蜜似的,向同事请教问题时,满口“师傅”“师兄”“师姐”的,大家都挺乐意带她参加各种活动和会议。程露露进步非常快,两个月后已经可以独立策划和执行一些常规活动,因此提前转正了。

这个案例较为常见,两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一个被提前终止了试用合同,一个却提前转正,并迅速融入团队呢?不难看出,主要在于后者更懂得职场“示弱”技巧。职场上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很大的发展,不是输在做事上,而是输在了做人上。他们得不到重用提拔,不被领导赏识,和同事关系紧张,都源于他们做事过于“强势”。处处锋芒毕露就容易使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拉锯战中,工作也会遭遇更大的阻力。就像上例中的李新,本来能力不输程露露,却因为不会示弱而处处树敌,惹来他人的羡慕嫉妒恨。这又何必呢?还不如像程露露那般,低调做人和做事,适当示弱,显示自己需要照顾,如此,既能拉近与同事的距离,也让领导觉得是个可塑之材。

示弱还能消除他人的嫉妒心理。你可不要小看他人的嫉妒心,曹操因为嫉妒杨修的才能(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而杀了他;隋炀帝因为嫉妒王胄的诗才而把他杀了,还吟着王胄的诗句“庭草无人随意绿”,扬扬自得地说:“你还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同事之间,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降到最低程度。比如成功者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艰苦努力,以及曾经的诸多失败经历,就会给人以“成功不易”的感觉,从而消除对方的嫉妒。

有时示弱还意味着将机会拱手让于他人。比如你在某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另外一个方面,即使你有把握能赢别人,也最好主动退让,以让同事也有机会成功。平时对小名小利淡薄些、疏远些,就不会惹火烧身,也不会成为同事嫉妒的目标了。

也许你认为向他人示弱代表自己不如他,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适当地示弱、退让并不意味着你是弱者,相反,还会让别人肯定你的为人、你的睿智。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典故:韩信能忍胯下之辱,遂成一代名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能复兴家园;蔺相如示弱,才有“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示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不是妥协,不是盲从,不是怯弱,不是见风使舵。示弱目的是为了前进,为了自身安全,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使自己走得一次比一次稳健。强者示弱,可以展示博大的胸襟;弱者示弱,可以积累经验渐渐变得强大。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就能在职场中减少阻碍,不断攀登高峰。

智慧点读

与人竞争时,必要时要改变思维路径,变“处处争强”的正向逻辑为“以弱胜强”的逆向思考,用主动示弱的方式避免成为实力强硬者的靶子,这是一种曲线制胜的方略。

别迷茫,也别教条

一直以来,各类专家学者、各种报纸杂志都告诉我们,要有良好的职业规划,并倡导坚持自己的追求。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国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设计专家徐小平说:“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职业是人生的大事,职业最怕没有规划。在职场中行走,不能做迷茫一族,盲目做事,到时走了弯路,赔上时间成本,必后悔不及。从理论层面来看,这种思维没有问题。然而,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却告诉我们,没有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每一步要怎样走,所以,要突破思维的限制,别盲目、教条地相信目标和执着于目标。

毋庸置疑,谁都希望选择一个真正有兴趣、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也幻想能有从职员到管理者的那一天。你也完全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目标,比如,三年后要争取达到月薪多少,坐到什么职位上,过上怎样的生活。也可以细化这些目标,比如,今年的任务是什么,要想完成这一任务,每月需要怎样做。但是,一定要提醒你,不要将这个计划做得太完美,不要清晰地指定自己每一步要干什么。为什么?因为世事不断变迁,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有计划可依是好的,但凡事都有个意外,万一完不成、做不到呢?一次没有按照计划行事或许不会影响你的情绪,要是十之八九的事都超出计划之外,那该怎么办呢?

一个过于明确的目标有时会让你对新出现的机会视而不见,你确定自己能在目前这个行业干一辈子吗?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新型的职业,今天我们从事的工作,有一半以上都是20年前闻所未闻的。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成不变,当今世界的经济环境日新月异,未来有太多不可知因素,你必须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被束缚。

很多人在大学时就做好了职业规划,这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这个规划是可以变动的。你必须清楚一些问题,你毕业后真的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吗?你的职业生涯真的能按自己所指定的步骤去发展吗?有些大学生在未踏出校门前踌躇满志,可是,一步入社会、职场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即使你能力突出,也可能在一个岗位上默默无闻五六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事实上,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职业。现实中,有多少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有多少人缺少了原来对工作的激情而最终变成了应付工作呢?理想能坚持多久,你想过吗?你可能是旅游专业的,却进不了旅游局、旅行社,只能勉强找一份出纳的工作维持生计,可是,三年后,十年后,你还能在原来专心进修的那个领域做事吗?在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行业待太久,可能对自己喜欢的那个行业都没了激情了。若是终日疲于奔命,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千疮百孔的身躯,空洞的眼神,和空白的回忆了……那时,恐怕你会笑叹自己原来的职业规划了!

其实,职业往往是尝试出来的。很多工作并不是你想的那么有吸引力,可能干了一段时间后你就对之腻烦了,想转行。那你原来的职业规划是不是就作废了?当然,这并非提倡你经常跳槽,只是告诉你,别咬着一块并不好吃的饼干不放,你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件令你更兴奋、更有创造性的事情。

我们的想象和职业的回报总是有距离的,因此,太完美的职业规划是行不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向事物的另一极端——完全放弃规划。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就是证明你选对了方向——属于你自己的方向。即使是陈胜、刘邦、刘备、拿破仑,他们也只是定了一个大的方向,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定下要当皇帝。你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要清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不要扎堆或者一味求新。最后,还要让自己行动起来,以实现目标为方向做出具体的行动,可别一拖再拖。很多人的职业发展不理想,往往不是职业规划出了问题,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

总之,如果下次有人跟你说,你能不能有个职业规划,具体一些,完美一些,未来的1年、5年、10年、30年都该做什么,以及每一步该如何做时,请告诉他,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有规划;但是视野之外,你不能保证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智慧点读

完美的职业规划虽然可以成为人向上的动力,但也会化为一个沉重的包袱,使人不堪重负,对现实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如果你设立了一个高尚又美好的目标,结果却使你一直对自己产生不满,你愿意要这样的计划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吗? 2nL+R8umPCWC6rMaXmZhiS3iG03XqpjvT51qXINuybkTadIsO/lIeU6QnilUDc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