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成功的门,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打开

大多数人习惯于正向思考,仅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去推理分析,很少站在事情的对立面,打破常规地求异逆想,唯恐被视为“异类”“叛逆者”,结果徘徊在一道看不见的陈旧观念、僵化思维的“墙”面前,虽百思却仍不得其解。其实,成功是一扇门,它并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去打开它,如果懂得调整思维方向,让大脑和心理来个180度大转弯,说不定那扇门就开了。

凡事都有对立面,你看哪面呢

你知道中国律师的鼻祖是谁吗?他叫邓析,是春秋战国人。此人一生以教人诉讼和帮助别人打官司为职业,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律师”。关于他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年夏天洪水泛滥,一富人不幸被淹死,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闻讯赶来,想出钱赎回尸体,对方却挟尸要价,价钱高得离谱。死者家属让邓析帮忙。邓析说:“你放心等着吧。那遗体如果你不去买,别人一定不会买的。”死者家属一听有道理,就回去耐心等待了。过了一段时间,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着急赎尸,而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情急之下也去找邓析。邓析说:“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死者家属只能来你这里买尸体。”得尸者觉得在理,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故事的结局虽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都遵从邓析的意见一直等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家属得不到尸体而伤心,得尸者得不到钱而伤财。当然,在这里邓析被认为是反面教材,我们并不提倡你效仿他。但邓析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值得你借鉴。

在上例中,邓析用逆思维心理,在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中,既看到了事物矛盾对立的一面,又看到了事物发展统一的一面;既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又看到了消极的一面。若是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知道这个方法,看到自己的利弊,能平心静气地谈谈,都退让一步,问题便可圆满解决。

世间万物,其对立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相对,没有绝对。早在几千年前,中国《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就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对立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发表了物质相对论。我们也常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有有就有无,有天就有地,有甜就有苦,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邪,只不过它们具有或隐或显、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区分罢了。

但是,我们经常以“比较”的态度来看待“世界”,而且往往还只想保有自己喜欢的一面,这就是我们的通病。如果你从相对立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你的思想就会暂时处于一个不定的状态,然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想的“悬念”使思考能力之上的智力活跃起来,并开创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思维。

比如,如何防止森林大火呢?你可能会列举出无数的方法,但皆是从如何防范的角度出发的。而美国专家却想出一个与“防”相反的方法——以放火来防火。他们发现,低矮的灌木以及丛生的杂草占满了林中空隙,极易引发火灾,一旦出现火警,通道被堵塞,火势蔓延极其迅速。为此,他们实施有计划的人工放火,让灌木杂草在控制下燃烧,这样可烧出一条人工通道使林中空气流通,亦可在失火救援时能更方便一些。

这就是反常规之道而行,别人想防火,他们则放火,却取得了更好的防范效果。

还有一个与火有关的故事:

草原上突然大火冲天,游客们被困在其中,惊慌失措。一个猎人说:“大家别慌,都听我的!”他让大家动手拔草,清出一片小空地来。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清出了一片空地。这时大火越来越近,猎人让大家站到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火来的一边,点燃一根火柴放在眼前的干草上,大火腾空而起。

奇迹发生了,猎人点燃的火并没有顺着风势烧过来,而是迎着那边的火燃过去。两堆火碰到一起时,火势骤然减弱,最后渐渐熄灭了。

游客们脱离险境后纷纷请教猎人原因。猎人说:“风是向咱们这儿吹的,空地上的气流是向外吹的,借着气流火把草烧完了,大火自然就灭了。”

看到了吧,对立面并非真的不相容,有时还能成为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呢!

西方人有一个很好的关于看待事物的方法,比如在难以做出的决定时,会列出所有利弊点,综合考虑之后再做最后的判断。考虑问题总从两方面来考虑,分析完有利的一面,再分析不利的一面,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摆脱主观情感的左右和排除外界的干扰。

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不要被狭隘的想象力控制,直接去找问题的答案往往找不到最准确的那一个,相反,在它的对立面可能有着最正确的答案。

凡事都有对立面,你看哪面呢?

智慧点读

对立面的存在,能够使你明白自己的缺点在哪儿、弱点在哪儿、破绽在哪儿、方向在哪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世纪以前,盛行着一种错误理论——“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质中存在着“燃素”,物体燃烧时,“燃素”以光和热的形式分离出来。燃素学说实际上是很不科学的,可是风行了一百多年。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舍勒、卡文迪许都拥护燃素学说。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这正是氧气。遗憾的是,普里斯特列认为,这种气体根本不含燃素,但因蜡烛大量地释放出燃素,所以烧得更旺。他把这种气体叫作“无燃素空气”。恩格斯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普里斯特列在“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后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过多次实验,认识到这种“无燃素空气”正是氧气,于是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这样,人们才得以弄清燃烧的本质。这也说明燃素说是错误的。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有很多常识和“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我们经常听人说,每天饮用8杯水有益健康,于是很多人不管喝下这8杯水有多难受,也坚持去喝。那么,当你喝了这些水感觉煎熬时,你是否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这么难受还要喝下8杯水呢?这常识背后有没有你没深入了解的东西呢?只要你想了,你就会发现,该说法忽视了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只单纯计算了人体需要的水量。日常喝的果汁、牛奶等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水分需要,喝多了水反而对健康不利。

再比如,很多人认为多喝骨头汤可以补钙。事实上,众多的研究表明,骨头汤里并不含有更多的钙,虽然加醋熬制会使骨头汤中的钙有所增加,但仍然较低。

怎么,这些看似正确的小常识,居然是错的?其实并不奇怪。孔子教育我们凡事应“三思而后行”。然而常识往往不在“思”的范围内,因为某些常识已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权威,获得了不受思维审视的“豁免权”。当你看习惯了,习以为常了,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觉得事物本就如此,对它的了解已烂熟于胸,无须再做调查思考。殊不知,事物总在变化,由于对变化了的情况不了解,对自己“熟知”的事情也就不熟了。

俗话说:“熟知非真知,积非可成是。”这也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导言》中所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熟知与真知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差距。熟知只是看到了眼前事物的轮廓,而对其内涵却未加深思,因而并非是真知。常识也是如此。常识往往是各种错误、荒谬的源头,是世俗的藏身地。因此,常识不是纯粹知识。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即对熟知事物关于真知的反思。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的变化都能颠覆之前的理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我们的科学前辈是从没有答案或者不相信前人的答案中而发现真理的。他们遭人质疑、指责,甚至付出了鲜活的生命。例如,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血液来源于心脏而非大脑的理论却被处死,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布鲁诺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常识会把一切非常识的东西掩蔽,所以,不要把熟知当真知,更不要把常识、熟知当作全部的知识和智慧。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逆思维心理,尊重常识但不迷信常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里反向追问并能够质疑,继承并能够批判,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颠覆惯性思维,让天翻,让地覆,让天地之间的至尊土崩瓦解,你才会在颠倒乾坤里开辟新的道路。

智慧点读

不要以为自己的经验是万能的、不可更改的,你熟知的事情可能是最荒谬的。

360度思考,思路就会越来越宽

事物可能有很多的“面”,除了对立面,还有侧面、上下面等,所以当看到其中一面时,不要以为事物就是那个样子。单方面地思考,只观其表,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客观的,还可能是错误的。只有多角度看问题,而且又能把各个面组合起来,全面分析事物整体的形象,你才能认清事物的真面目。

有个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鸟,有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剩下几只?”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可是学生的回答让老师很是汗颜。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猎人射出的子弹是单粒子弹还是散弹?”老师说:“是单粒子弹。”

“这是无声手枪还是有声手枪?”老师说:“是一般的手枪。”

学生又问:“枪声有多大?”老师说:“80到100分贝。”

学生又问:“有没有鸟是聋子,听不见?”老师说:“没有。”

学生再问:“你确定这只鸟被打死了吗?”老师说:“确定。”

学生又问:“鸟有没有被关在笼子里面,挂到树上?”老师答道:“没有。”

学生又问:“有没有鸟怀孕?”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旁边还有没有别的树,别的树上还有没有鸟?”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有没有饿得飞不动的鸟?”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你确定树上只有10只鸟?”老师说:“确定。”

学生又问:“这10只小鸟有没有刚被孵育出来,尚在鸟窝中嗷嗷待哺,还未懂得飞翔的小鸟?树上有鸟窝吗?”老师说:“没有。”

这时,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下课铃响起,学生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鸟?”老师说:“没有。”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鸟?”老师一边擦汗一边说:“不会。”

“那么,鸟都能自由活动吗?”老师回答说:“是的。”

“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老师说:“不会。”

学生最后说:“如果你回答的问题没有骗人的话,打死的一只鸟挂在树上,树上还有一只鸟。如果打死的一只鸟掉下来的话,树上就没有鸟……”

这位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位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老师已经晕倒在地了。

看完上面的事例后,感觉好笑之余,你是否想过:你在面对问题时,从内心产生某种想法的时候,一直到形成最终的答案,考虑了多少因素?答案是一对一的吗?常规的思考方向使我们的答案具体而固定,然而,若是不顺着问题简单思索,于相反的方向多寻求几个已知条件,事情的走向可能就不同了。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是不同的。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头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看问题也一样。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些问题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因素发生变化,只要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答案就会发生变化。

多年以来,僵化的一问一答式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于按常规方向思考问题,很少有人勇敢地迈出反向思考的脚步。多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在现实中,我们要么无意识,要么思想局限,就是找不到思考的突破口。因此唯有多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确定正确的行为规则。

多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多高深,有时只需一个灵感,我们就会发现高深莫测的东西原本是那样简单。你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大人们只想着怎么去称象,而曹冲却从不需要秤的角度思考,想到了用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的方法。现在,锻炼一下你的思维能力,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石头太沉,搬来搬去怪麻烦的,是不是能直接喊来一些人站在船上?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是不是都可以?先逆向思索,然后进行360度思考,思路就会越来越宽。

再出道题考考你:一只装了半瓶水且用软木塞塞住的瓶子,在不拔出塞子,不敲碎瓶子,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怎样喝到水?这似乎像个脑筋急转弯,但事实上正锻炼了你的逆思维能力。千万别顺着拔塞子的思路往下想,否则你会越想越头疼。给你个提示:能否将塞子按入瓶子内?你是不是恍然大悟了?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到困难呢?因为你受常规思维的支配,不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铅笔与橡皮擦本来是分开的,但用起来麻烦,而有人将它们绑在一起,便有了带橡皮擦的铅笔。在发展越来越不均衡的世界里,未来只属于“有想法”的人。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常规去思索,多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只要会观察、爱思考,就算不是专家,也会产生很好的点子。你若是不停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对问题的理解随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也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智慧点读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能力,而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换一个角度来看你所熟悉的事物。

倒过来试试,答案可能就出来了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有这样一幕:

一群小和尚围在一起看一座庙,他们都说此庙难看。只有一休默不作声地把身体弯成弓形,头冲下,看得笑了起来。其他小和尚连忙问他在干什么。一休说:“你们倒过来看看。”小和尚们效仿一休的样子一看,连连说:“好看,好看。”

正在这时,老和尚踱步过来,见小和尚们做出这种不雅的动作,生气地说:“你们都在干什么?”他把小和尚们轰走后,也学小和尚倒立着看,不禁感叹道:“哇,果然不一样,难怪,难怪!”

这个故事说明,世间诸多事正着看看不清时,反过来看却可以让人豁然开朗。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老板:欢迎,没有你我们的公司肯定不一样!

职员:工作要是太累了,搞不好我会辞职的。

老板:放心,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职员:周六日能休息吗?

老板:当然了!这是底线!

职员:平时会天天加班到凌晨吗?

老板:怎么会,谁告诉你的?

职员:有餐费补贴吗?

老板:不用说,绝对比同行都高!

职员:有没有工作猝死的风险?

老板:不会!

职员:每年公司会组织我们旅游吗?

老板:这是公司的规定!

职员:每天都得准时上班吗?

老板:不,看情况吧。

职员:工资呢?会准时发吗?

老板:一向如此!

职员:事情全是新员工做吗?

老板:怎么可能,我们这儿也有很多资深员工!

职员:如果领导职位有空缺,我可以参加内部竞聘吗?

老板: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公司赖以生存的机制!

职员: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进入公司后的真实情况请从后往前读。

讲这个笑话的目的是想给倒过来思考的话题增加一点趣味。倒过来思考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带给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只要你敢倒过来想,你就会发现事情居然别有洞天。

我有个朋友喜欢从结尾往前看书。他是这样解释的:“从头读起,总被各种悬念困扰,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即便看完后,也会久不能释怀,不理解结局为何是那样的!我从后往前看,对结局了然于胸,仿佛在看一个慢镜头回放。这样看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你或许不喜欢倒着来读小说,没关系,你可以将“倒过来”的方法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做这样的填空题:

6×6=1( );

18+81=( )6。

6×6=36,18+81=99,怎么填也不对啊!其实,解题要讲究方法,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本来想不通的事,倒过来想可能就明白了。第一道题倒过来就是:81=9×9。所以括号里应该是8;第二道题倒过来就是99=18+81,所以括号里应该是6。

若不倒过来看,就比解答“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

还有一道类似的填空题:

若1=5,2=125,3=245,4=2145,那么,5=( )。

此时你肯定在忙着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其实,何必那么费事儿呢?回头来看第一个已知条件,你发现了什么?答案是“1”。看出来了吗?很多人都会忽略问题的起点,被已知条件迷惑,想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却越想越糊涂,走了不少弯路。

再举个寻常的例子:

我们在拍照时总是先数“3、2、1”,大多数人尽量睁大了眼睛,可当数到“1”的时候还是坚持不住眨了眼。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很简单,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不就行了!

毫无疑问,倒过来想就是一种逆向思维心理。它简单又奇妙,可许多人想不到,原因就是习惯于单向思维,按照固有的认识框架定向推演,结果费尽了力气,却走向了死胡同。吸尘器的发明者布鲁斯,就有过这样倒过来试试的经历:

一天,英国人布鲁斯观看了一种车箱除尘器示范表演。当时,“除尘器”表演是很吸引人的。可那次表演实际上是用风把灰尘吹走,因此观众被吹得满身满头都是灰尘。布鲁斯认为此法并不高明,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尘法,布鲁斯做了个很简单的试验:用口对着手帕吸气,结果灰尘不再四处飞扬,而被吸附在手帕上。布鲁斯想:能不能换个办法把吹尘改为吸尘呢?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了吸尘器。

倒过来试试,多么聪明的想法!你若能经常这样做,或许也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问题。

总之,当我们身处羁绊或思维困顿之时,若能倒过来试试,“深度”可能就变成“高度”了。

智慧点读

想不通的事倒过来就想通了,看不惯的人换个个儿就看惯了。

只有错误才会让你继续进步

错误也有剩余价值?你搞错了吧?当然没有搞错。事实上,不只你,大多数人都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快刀斩乱麻,马上与错误脱离关系。这也是有道理的。大量的实例表明:人人都会犯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同志,但有些错误是万万犯不得的,其一就是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犯;其二就是一旦犯了,后果将无法挽回的致命的错误不能犯。既然错误这么可怕,它还有什么剩余价值呢?

此时,如果我们能利用逆思维来考虑,不是一味地避开错误,而是反过来利用错误带给我们的经验,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事实上,错误的确是存在价值的,一个错误可能会永久葬送一个人的事业,也可能会令他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取决于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之成为对自己有益的参考,化为学习中珍贵的资产,那么,通过犯错误,要比一直不犯错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避免更大的失败。泰戈尔的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句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它向世人揭示了,让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说:“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一次错误,并非罪恶,真正的罪恶是不会从错误中学习。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当然,你绝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回,否则就是傻子了。

在科研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每当发现一次错误,就离正确近了一步。许多事情往往要经受无数次错误的洗涤,正确才姗姗而来。比如研制一架新型战机或一辆新型坦克,不知要经历多少错误,发现的错误越多,研制的东西越趋于完美。

再说,错误里也有合理的成分。恩格斯曾指出:“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正确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理的。”我们做事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往往都比较强,一旦目标与想象的不符,就被当作错误,使得有价值的“错误”与我们擦肩而过。翻看科学史,不难发现,很多发明都是缘于一次偶然的错误。

古埃及时期,有个帮工在厨房不小心将一碗羊油掉在炭灰里。他急忙清理炭灰。当他干完活去洗手时,手上竟然出现一些白乎乎的泛着泡沫的东西。他发现,以前总也洗不净的油腻腻的手,现在居然干净清爽了。大家知道这事后,也用羊油和炭灰的混合物来洗手。这件事传到法老那儿,他便派人用羊油和炭灰做成一个个小小的球状体,供宫里的人使用。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技术又不断得到改进,方便实用的肥皂诞生了。

有个造纸厂的工人,他在生产一批书写用纸时,因弄错了配方,结果使生产出来的纸不能书写,造成了大批废品。正在他发愁时,有个朋友提醒他:“废纸是相对于有用纸来说的,或许这批纸在别处能派上用场呢?”他灵机一动,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特别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啊。于是他就从工厂以低价买下了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包装起来,取名“吸水纸”,想不到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后来,他申请了吸水纸生产专利。

想想吧,如果造纸工人当时一味地懊恼,那么,他怎么会想到错误再利用呢?有些失误,并不是“错”,而是一个亮点,关键是你怎么看。顺着常规看,它是错误;倒过来想,它可能就是机会。只要你善于思索,在“错”中也可能会发现科技的存在,那么,错误也因此而熠熠生辉了。

可口可乐的发明也颇具戏剧性。据说,一个药房伙计错误地将糖浆兑上了苏打水,并且加了几块冰,递给了客人,结果客人赞不绝口,于是,一种怡神畅快的饮料诞生了。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给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

像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错误会给你带来损失,但只要你懂得从错误中找寻有益的东西,事情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所以,不要将“错误”一概而论,更不应将其一棒子打死。因为在某一时刻的错误,在下一刻也许恰恰就是正确的。

智慧点读

成功不会再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只有错误才会让你继续进步。

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

如果你去过美国的北卡布中学,你会发现,在教室、走廊上张贴着很多标语,其中有一幅上写着“The biggest question is no question”。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如果没有问题了,则是达到一个高度了,是完全了解、掌握了,是进步了。而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反过来思考,没有问题了,是不是代表着没有再前进和创新的可能了呢?

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教授认为:“什么叫学问,就是怎么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教会一个学生去问问题,去怎样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他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让有问题的学生变得没问题;外国的教育,是让没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乍一听,很有道理。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这样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才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这不禁让人想起两个故事: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的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哪个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马上说:“维特根斯坦。”“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还有这样一件事,在1979年6月,中美两国互到对方的学校考察初级教育。中国人见美国小学生连加减乘除还要掰指头算时,却大谈发明创造,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初级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必将超过这个超级大国。美国人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小学生上课时除了老师发问,一般不轻易提出问题。这些孩子每天7点钟以前就匆匆赶往学校,晚上还要做很多家庭作业。美国人也得出结论:中国的孩子勤奋刻苦,学习成绩是世界上同龄人中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美国在科技方面将远远落在后面。

二十年转瞬即逝,结果呢?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比尔·盖茨等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了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由此看来,没有问题并不代表懂了、会了,而是代表思想僵化了。反过来看,没有问题才是真的有问题了。

回想一下,你当学生时,是不是课堂上也只是等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推导出标准答案,一节课上完了,老师如果问“同学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你往往回答说“懂了”“没问题”?而事实上,学生没问题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怀疑,没有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出发的。

问题意识不仅在学习中相当重要,在工作中也不可或缺。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领导艾弗烈·史隆,每次开会时总是让下属提出问题。如果下属的问题较少,他会立刻宣布结束会议,让大家回去思考;等下属能够提出各种问题时,他才再次开会。他说:“一个没有问题的决策,正表明这个决策问题相当严重,所以非再深入调查和研究不可。”

有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才不正常,才是最大的问题。仔细想想,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上万人,一次、几次没有发现问题情有可原,若次次发现不了问题是不是有点儿蹊跷?

有一句话说得好:“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自称没有问题的企业,不是太自满,就是太无知。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则表明能力水平有问题;如果不能“善问”问题,则表明在履行职责上有问题;如果不能“善待”问题,则表明思想意识上有问题。而这些都对工作不利。

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教育我们要善于见微知著,最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不济也要在问题产生危害前解决。纵观许多企业,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分析隐患,才“恍然大悟”般发现这些隐患平时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大家轻视的“小问题、没问题”所遮盖。

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能发现问题,但是因为不善于思考,而对其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就逃避了。有些人甚至抱着只要工作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成绩的心态,长此以往,使得小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变为了大问题。事实上,对于个体而言,不要害怕发现问题,更不要害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被你解决了,那你也就不再是普通的员工了。很多时候,机会不是没降临在你身上,它只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围着你转了一圈你却没有主动抓住,它又悄悄地溜走了而已。

现在你相信了吗?没有问题真的是没问题吗?要永远记住这个公式:没有问题等于问题。

智慧点读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问题。问题就是机会,就是方向,只有找准了问题,才有机会、有解决问题的方向。

最危险的地方还是一样危险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一般是这样理解它的:人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最危险,认为某人不可能到这种危险的地方来,因而没必要在这个地方“排兵布阵”、白费夫了。正因为如此,这个最危险的地方却成了“兵力”最弱、“监管”最松的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这里反倒最安全。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犯人居然敢去衙门里谋差事,如今也有现代版的类似事件。比如,有个叫李玉虎的杀人犯,在逃亡11年后终于落网,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在山西隐姓埋名当上了警察。我们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1994年4月20日清晨,李玉虎为帮内弟“出气”,指使他人将与内弟有隙的马某打死,李本人随即远逃他乡,从此杳无音信。11年后,一公安人员在外吃早点时,听到有人说在山西临汾的警察局里有一个警察和李玉虎很像,这引起了他的警觉,随后立刻通知局里。查明情况后,立刻展开抓捕,至此才将这个漏网之鱼绳之于法。

事实上,通缉犯摇身变为警察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李玉虎案之前,重庆奉节县警方抓捕通缉犯陈某时发现,其竟供职于县交警大队,并且已经整整工作了两年。两年间陈某不但常到县公安局送文件,甚至还亲自参加过一次追逃行动。

杀人嫌犯能拿公安机关当避难所,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勇气”。他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但对于违法分子而言,没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

在此,我们并不是要与你讨论危险与安全问题,也不是要给罪犯找个稳妥的藏身之地,而是想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思维心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危险和安全都是相对的概念。你认为安全的地方,也可能是他人关注的目标。比如,长春某酒店的老板秦刚将15万元钱藏在了自己酒店的餐桌底下。结果,被内部人员发现并窃走了。

有时候,人很喜欢与时运赌一把,就像上面提到的老板秦刚,他以为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危险而没有人会这样做时,他则偏偏这么做或许就是安全的。而事实上,人人都已经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当成了惯性思维,既然大家早已熟知人们的这种心理习惯,你就该再反其道而思之,把最危险的地方就当作最危险的,这样才能避免以身犯危。这种思维含有很浓的博弈智慧,唯有在对风险有充分的预估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后才可行。

还记得下面这个故事吗?

有个少年出海打鱼,碰到一个学者,学者问他:“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少年回答说:“和我一样也是在海上打鱼的。”

“那他人呢?”

“几前年死于海上风暴。”少年伤心地说。

“那你的爷爷呢?”

“和我父亲一样,打鱼时翻船死了。”少年有些不耐烦了。

学者似乎没看出来少年的不快,又追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冒这种风险出海讨生活呢?”

少年反问学者:“你的父亲呢?”

“他也过世了。”

“他死在哪里?”

“他死在床上啊!”

“那你的爷爷呢?”

“一样是在床上逝世的啊?”

少年说:“那你还敢天天睡在床上?”

学者愣住了。

实际上,最危险的地方还是一样危险。只要是有生命,那就永无最安全的地方。哪里都不会百分之百地安全,绝对的安全是一种极端理想状态。要想安全,就要时刻绷紧自己的安全弦,并提高防范意识。但有时即使你明知危险,为了生计,也得险中求生、险中求胜、险中求富。要么就得像诸葛亮一般,突破常人的思维定式,逆向思考,随机应变,谋定而动,才会虎口脱险。

228年,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说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他还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没有贸然进攻,反而下令退兵。

面对浩浩荡荡的敌军,空城岂不危险?无奈诸葛亮当时想跑已来不及,只能将这个最容易攻破的地方伪装成固若金汤。这是个险招,诸葛亮之所以能吓退司马懿,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认知误区。诸葛亮如此评价司马懿:“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故此,才能上演虚实难辨的一幕戏,将危险的地方变为安全之所。

“空城计”是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博弈经典,未必适合你我。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风险永远不可能等于“零”,更甭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了。要想保证安全,就要有知己知彼的基础,否则,危险的地方依然是“火药桶”。

智慧点读

没有绝对安全,只能时刻小心。

“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我们常说:“有因必有果。”原因和结果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规律。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够增强预见性。我们还是从“纣为象箸箕子怖”说起吧:

有人送给殷纣王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纣王很是喜欢,处理完朝政后便邀群臣共赏。可箕子见了这双筷子后就像见了鬼一样,吓得浑身哆嗦,一时说不出话来,脸色由白转青。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是这样想的:纣王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制的碗碟来盛饭菜,必须配玉器才相称;用了玉器和象牙筷子,也就不会盛那些粗菜了,必须盛山珍海味才相称;若吃的是山珍海味,那么他一定不穿粗糙的麻布,也不肯住苇草屋子了,一定要穿绸着缎住楼阁。如此奢靡腐败,恐怕商朝是不会长久了。

果然,过了几年,纣王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了,建酒池、造肉林、筑鹿台奢靡无度,敢于谏言的大臣也被他逐一杀死。他的荒淫无道,导致了国人的反抗,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其实,箕子并不是什么神仙,也是肉眼凡胎,他不过是循着事物的“因”进行逻辑推理罢了。有因才有果,原因总是在结果之前。纣王铺张浪费,生活腐败,这个“因”必然导致商朝灭亡的“果”。只不过,有些果来得很快,有些果来得慢一些,若“因”得不到不及时更改,“果”终归还是要来的,无人能挡。

上面说的是由因推到果,而逆思维心理却可以帮助我们由果溯因。所谓“由果溯因”,就是先果后因,世界上的各种事情盘根错节,有了一定的结果,必能找出产生这结果的原因。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两只狐狸聊天,小狐狸说:“我真是生错了年代了,每次行事之前都仔细谋划了,可还是找不到食物!”

老狐狸问道:“你何时开始谋划的?”

小狐狸说:“这还用问,当然是肚子饿了的时候呗!”

老狐狸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饥饿和周密考虑从来走不到一起。你以后制订计划,一定要趁着肚子饱饱的时候,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了。”

有果必有因。上例的小狐狸为什么落得吃不饱的结果呢?因为它谋划得太晚了。晚起的鸟儿没虫吃,晚谋划的狐狸也要挨饿的。

在生活中,你可以用因果的逆推法来激励自己。比如,有个叫漆浩的人辞去工作到泉州创业。一般情况下人在制订创业计划时是逐年向前设定的,如今年做什么,明年达到何种程度,后年又有什么打算。漆浩却不这样做。他按五年一个周期设计目标,如设定了五年后的目标,那么,第四年应做成哪些事情,第三年、第二年……他就这样鞭策着自己。事实证明他的事业发展步伐和他当初订立的目标基本一致。

从果推因的时候要注意,片面地遏制“果”,而不去改变它的“因”,必然导致畸形发展的结局。还要清楚一点——某种恶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反转为有利因素。这是不是让你感到费解?其实,古人早就想到用事物的结果去对抗事物的原因了。比如预防天花。

众所周知,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疮口的脓液敷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北宋时,医师把天花病人皮肤上干结的痘痂收集起来,磨成粉末,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后来,这种天花免疫技术经波斯、土耳其传入欧洲,直到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用同样的原理研制出了更安全的牛痘疫苗。现在的天花疫苗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但不会使人体生病。

需要注意的是,原因和结果在因果链中是相对的,此事的结果可能是彼事的原因,但就这一对因果来说,它又是绝对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若不然,因果倒置会引起逻辑的混乱。

有一座桥,桥边竖立了一个绞刑架,行人通过时,必须说出他真正要到哪里去,如果他说了谎,就必须在绞刑架上被吊死。有个人是这样回答的:“我上这里来是为了被吊死。”守桥人一听就迷乱了——如果把他吊死,那他就说了真话,应当放他过桥;如果放他走,那他就是说了谎,应当把他吊死,怎么办?

守桥人之所以陷入两难境地,是因为因果倒置的陷阱。怎么样,很诡异吧?

在逆向思考因果关系时,还要注意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如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情况。

总之,不管是“由果溯因”还是“由因求果”,都是为了推动事情向有利方面转化,防止和排除其不利因素。如果你能用逆思维心理掌控好因果法则,就会把每一个问题都分析透彻,并能未雨绸缪,决胜千里之外。

智慧点读

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颠倒顺序——田忌赛马的启示

你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赛马。他们用彼此的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几轮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的好友孙膑给他出了个主意:用自己的下等马对付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他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他的下等马。结果,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

按理说,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之前的比赛就证明了这点。可田忌依照孙膑的策略,只是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呢?

关键在于“顺序”,孙膑认真分析马的情况后,逆常规而动,调换马的顺序,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取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顺序对任何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办事要有顺序、说话要有顺序、观察要有顺序,就连吃饭也要有顺序。但有时我们观念中的“顺序”未必就是正确的。就拿吃饭来说吧,你知道先吃什么最有营养、最健康吗?什么食物先吃,什么食物后吃,这可是有学问的,乱了顺序,便会苦了肠胃。北方人的习惯是先吃饭,后喝汤。但民谚却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南方人先汤后饭的顺序才是正确的。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了点“润滑剂”,可使后来的食物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品刺激胃肠黏膜,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养分的吸收。顺序对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不仅吃得“合算”,而且营养、健康。

有些问题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稍稍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顺序,就能成功了。

刚开始的时候,打字机键盘上的键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可是人们在正常击键时老是出故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打字机的发明者绍尔斯请他身为数学家的妹夫来帮忙。他妹夫思考一番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键盘上把那些常用的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这样击键的速度就会稍稍减慢,也就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绍尔斯按照他的方案,将字母按一种奇怪的顺序排列后,这个问题真的被解决了。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种编排古怪的键盘了。

把顺序颠倒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类事情在工作中并不罕见,比如船体的焊接。

最初船体装焊时都是在固定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有很多部位必须仰焊。仰焊的劳动强度大,且质量不易保障。后来改变了焊接顺序,在船体分段结构装焊时将需仰焊的部分暂不施工,待其他部分焊好后,将船体分段翻个身,变仰焊为俯焊,这样装焊的质量与速度都有了保证。

在做生意时,我们也可以用逆向思维“颠倒顺序”,不按程序进行。

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就与常人的创业思路不一样。人们在创业时,都要先建厂房、进设备、生产产品,然后打广告、做促销,产品才能有知名度,才能有市场。而牛根生不这么做。面对窘境,他“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情况下,牛根生用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几乎在一夜之间,人们都知道了“蒙牛”。

打出去广告后,牛根生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发了新的产品,然后再与国内的乳品厂合作,以投入品牌、技术、配方,采用托管、承包、租赁、委托生产等形式,“借鸡下蛋”生产“蒙牛”产品。通过这种逆向运作,在短短两三个月内,牛根生盘活了近8亿元的企业外部资产,完成了一般企业几年才能完成的扩张之路。

多年以后,牛根生这样总结自己的这一经营策略:“人的行为导向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原点式,即从现有资源出发,先点兵后打旗,步步为营正向推演,结果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式,即目标倒推法,先树旗后招兵,反向推演跨越发展,整合天下资源为己所用。”

的确,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按照常规去做。突破思维定式,清楚自己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符合效益的,这样才能迅速达成目标。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的顺序都是可以颠倒的。比如,在稀释浓硫酸时,只能把浓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而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大量实验证明,错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时,就会像水滴落在滚烫的油锅里一样,顿时沸腾起来,硫酸液体会四处飞溅,有时瓶子还会炸裂。相反,如果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水只是稍稍发热而水面却是平静的,一点儿也不会飞溅。

这说明,是否能颠倒顺序,还要讲究科学。因此,在你想不通或是毫无头绪的时候,就应及时回到原地,重新找寻线索。只要在混沌中找出顺序来,就会像孙膑和牛根生那样,变劣势为优势,让事情顺利地向前发展。

智慧点读

混沌的东西出现后,其背后的顺序也会渐渐浮出水面。你要做的就是找出它们,然后重新排序!

越是禁止,人们尝试的欲望越强烈

一天,我路经一河边,看到一个很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游泳。忽听身边一男人说:“哈哈,看到这个禁令,倒想去试一试。”也许,他这不只是开个玩笑,而是当真出现了这种愿望。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个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千万不要偷吃伊甸园里的苹果,否则会受到严惩。其实,在上帝没有这么说之前,亚当与夏娃并未想到要偷吃苹果,奇怪的是,被禁止以后,他俩反倒产生了不可抑止的欲望,结果,稍经蛇的诱惑,他们就吃了禁果。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越是禁止,人们想尝试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究其原因,就在于人都有猎奇和逆反心理。对于事物的隐秘处、他人的隐私,越是禁止窥视、知晓,人们对其的兴趣越是浓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禁果效应”,如某些电影、书籍越禁止越走俏。古代的《金瓶梅》曾被统治者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但它却以“禁书”而闻名。西方文化史上,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著作也都“享受”过被禁的“待遇”。被禁并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让更多的人因此知道了它们。这种东西不被禁的话,也许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如此我们便可以发现,当我们想让对方接受某种事物,而正向的宣传不起作用时,不如采用逆向思维去禁止它,这样反倒会激发起人们的兴趣。

土豆在法国的引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18世纪时,法国人把土豆叫作“鬼苹果”,农民们都不愿意引种。为此,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切想出一个主意。他在一块土地上种了土豆,并请求国王派一支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到了夜晚,卫队故意撤走。人们趁卫队撤走后成群结队地来偷挖土豆,然后移植到自家的菜园里,精心照料。从此,土豆很快在法国得到了推广。

这一事例更加证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想尝试。精明的商人参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所以他们经常营造产品脱销的假象,以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有些商家在店门口显眼处挂着“对不起,某商品已售完”的牌子,等有人来购买时,商家再告诉他们,还有不多的存货。有的企业故意隐藏自己的信息,从而吸引人们尤其是媒体的关注,待人们努力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该企业、该产品却深入人心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的脾气像牛一样犟,你让他向西,他偏偏向东,你告诉他这件事不许干,他偏偏要去试试。针对这种人,如果你想让他做事,只要对他说声“不许”就够了。

有个孩子不想学电子琴了,她的妈妈就买回了一架高级电子琴,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不许孩子碰一下。孩子生气地问妈妈:“这琴不是给我买的吗?为什么不让我碰?”妈妈故意激怒她:“反正你也不想学了,何必要碰它呢?”听到妈妈的话后,孩子着急地说:“我怎么不学,我这就去学。你看着吧!”以后,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偷偷地弹。

你瞧,这种“禁果效应”有多明显!或许你也发现了,像上例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有太多的人倾向于反刺激,你越是怀疑他、不相信他,他就越要做出个成绩给你看!

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的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美国选手菲尔普斯夺冠。事后,菲尔普斯说:“比赛前,我的教练鲍勃说如果我输了,那将是件好事。他这么说使我取胜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我说:‘我会奋力去争取的!’”正是教练的刺激,让菲尔普斯迸发了潜能,取得了胜利。

越是希望对方那么做,越是要禁止他那么做,这种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难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在充分了解对方性格的情况下使用此计,否则,对方非但不会被你的计策所吸引,还可能视你如敌。

智慧点读

越禁止越感神秘,人们越企图尝试。所以,当我们想让对方接受某种事物,而正向的宣传不起作用时,不如采用逆向思维去禁止它,这样反倒会激起人们的兴趣。 4QWdFj7XUyfAag14qR+EWZBiTPCWD3RxMZSJ8Ouao9P92yrMeG3jFmL4v11p/2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